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第209章 209道士皇帝
   第209章 209道士皇帝
  在整個大明朝,朱元璋對於宦官的防范是最為嚴重的,他雖然下令不許宦官識字,可他身邊的宦官大多都是識字的。

  因為他在當了皇帝之後,就大規模征召了元朝官員和士人入朝為官,其中就有服務於內廷的宦官。

  其中有“技術”的元朝宦官基本都是太史院、回回司天監,這些人與政治密切相關,還能觀測天文通曉陰陽的技能宦官。

  這些人方便記載皇帝的起居注,及時匯報天象異動,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康長民等人都是識字的,否則怎麽傳遞聖旨的內容?

  雖然朱元璋說不讓人家識字,又禁止宦官同諸多部門來往。

  可實際上內官監中的內官不但識字,而且達到了懂得公文事例,可以與外庭溝通、具有處理一定政事的能力。

  這批人有著大部分能識文斷字,具有一定文化,直接為皇權政治服務的宦官。

  尤其是當他在做吳王的時候,就開始了培養幼小宦官的動作。

  許多文籍工作,皆是以“通書算”的小內官完成的。

  特別是讀奏章這件差事,全都是宦官做的。

  可是在仙境當中發現立皇帝之後,朱元璋極為警惕這種行為。

  因此想要預防做出更多的防范。

  他可以因為一時衝動或者一言想法禁止宦官讀書識字,禁止他們與外臣交接,卻又不得不對小內進行書算教育。

  可謂是矛盾的很。

  宦官縱然自己沒有後代,可他還有兄弟侄子之類的啊。

  那立皇帝魏忠賢的親眷可謂是雞犬升天,而且他竟然有女兒,一看就不是自幼被閹割的。

  這就違反了老朱的規矩,因為宮內的許多宦官,都是自幼閹割的,很少有成人入宮。

  朱元璋也不愛好那些個什麽民間的娛樂活動,相比於宣德等皇帝把成年耍雜耍之類的人給割嘍進宮給他耍著瞧,老朱還是挺靠譜的!

  所以朱元璋在考慮女官的事情。

  他在洪武五年的時候,就從蘇杭民間選取了通曉書數,願意入宮者,報名者有千余人。

  初選得到了四十四人,經過入宮後皇后進一步考察只有十四人可用,均是被授予官職。

  蘇杭乃文教興盛之地,書香之家輩出,自然多知書識禮的女子。

  若要挑選通曉書數的女子,蘇杭地區當是大明首選之地。

  此番采選共選得四十四人,但隻任用了十四人。

  退回的三十人年未及二十。

  在古代,二十歲以上的女子應多已嫁為人。

  這第一批女官馬皇后建議朱元璋采選時,不僅所選女子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還傾向於選擇年齡較大的婦人,被退回的少女,還是讓她們回家去嫁人相夫教子最好。

  否則一旦待到五十多歲的婦人,再回去怕是什麽也沒有了。

  整個太祖時期,他從民間選拔了六次女官充入宮中。

  然後等朱棣靖難成功後清宮三日,諸多宮人、女官、內官多被誅殺,唯有得罪了建文帝的人都留下來了。

  在洪武年間已經歸鄉但曾經頗受器重的女官,也因為熟悉宮中典故,故而在朱棣登基後因為人員短缺,被召回來任事。

  大明有名有姓的女官多出自洪武、永樂兩朝,其余後代從官方記載而言,未曾見到女官采選,直到嘉隆萬才有有大規模記載。

  因為這些女官大多都要為皇庭服務幾十年,普遍壽命較長。

  盡管朱元璋說過過五十歲願意還鄉就悉聽尊便,可是他這個朝代遺留下來的女官,到天順退休的都有不少。

  女官的選取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識字少女,另一種則是識字寡婦!
  朱元璋如此重視內治,主要是想要“嚴內教”。

  對整個后宮管理的重視,要實現他的宮闈井然、閨房雍肅的設想,作為后宮的管理人員,女官擔負著重要的職責。

  待到後來也選取十三歲往上的姑娘,大概是瞄著二十歲往下這個區間,是作為后宮嬪妃的預備人選的。

  朱元璋對於一些表現突出的女官,不僅在宮中能受到禮遇,而且還會給她的家人帶來恩惠,賞賜父親兄弟來京團聚,皇帝賜宴,授予錦衣衛官職,拿了賞賜的錢幣榮譽歸鄉。

  還有因為歲數大的女官因為思念子女,當時老朱歲數也不小了,很是感同身受。

  他便差人把女官全家從福建通過驛站送到京師,給與官房居住,免了他們全家的賦稅,屬實是老朱難得的厚賞了。

  女官的品級不低,主要是正六品到正七品之間的官位。

  可一旦要用女人來給他讀奏折,那不就違反了他制定的后宮不得乾政的條例嗎?

  此事又讓朱元璋極為糾結,可謂是想避免這個,又有那個掣肘。

  天底下哪有全都能防住的制度啊?

  朱元璋一直都在堅信,他一定能設計出來完美的制度。

  在這天中午,朱元璋屏退眾多服侍之人,留下太子朱標。

  父子倆上前握緊雙手,一同進入仙境當中。

  朱標也許久未曾再次翱翔了。

  父子兩個站在一旁,瞧著一些十三四歲的宮女被人采取處女經血,而且還不允許她們在有葵水的這幾日吃東西。

  餓了只能吃桑葉,渴了喝露水。

  對於這番操作,朱元璋父子兩個很是奇怪,這他娘的叫什麽事啊?
  怎麽如此惡心?

  再瞧著被拿來的經血送到一個身著道袍之人手裡,開始煉丹藥。

  朱元璋一下子就繃不住了:
  “竟然有妖道迷惑咱大明的天子,煉製長生不老藥?”

  他當個和尚,對於神佛什麽的都不相信,當了皇帝之後,也是打壓龍虎山的老張家,倒是對於和尚算是照顧點。

  否則也不會給他的兒子們開府配備和尚,姚廣孝也就不會順理成章的待在朱棣身邊。

  “爹,王布犁早就說過世上沒有什麽神仙,更沒有什麽長生之法!”

  朱標對於後世二孫這般重新道人,乾出這種練丹藥的事情來,也是拳頭都攥緊了。

  “他甚至對於這種煉丹的道士嗤之以鼻。”

  世上真有神仙,也得從王布犁這裡找補,而不是去從什麽道人那裡找補。

  朱元璋也曾經想過開出一片小天地的仙人是不是宋朝的老道士,畢竟王布犁傳導的都是什麽養生之法,完全跟仙法不挨邊。

  而王布犁那個人練習刀劍,也是一瞧就不會仙法的人。

  整個大明,也就是王布犁最有機會接觸過仙人。

  後世子孫怎麽能這般相信?
  結果繼續看下去,讓朱元璋父子倆愣住了,本以為煉丹的道士是蠱惑皇帝。

  沒成想這個癡迷於煉丹的道士竟然就是咱大明天子!

  朱標的臉一下子就燒的慌了。

  他頓感尷尬,可是老爹在前又不知道要說些什麽。

  相比於朱元璋看著後面的皇帝吞紅丸,做木匠活,原來前面還有專業修道的皇帝。

  他都被氣笑了。

  朱標看著自己個老爹發笑,不知道要說些什麽。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這些人喜歡捧著經書,然後搞各種配方,在煙霧繚繞的丹爐前期待著自己的丹藥能夠讓他做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美夢!

  嘉靖不是個蠢笨之人,相比較而言,他是一個極為聰明之人。

  在大明皇帝繼位之後,擺在眼前的有兩個賽道的助手。

  一個是文化低、會拍馬屁、十分聽話的太監。

  另外一個團體是理論知識豐富、喜歡找碴兒、有個性的文臣。

  誰都也知道,前者比後者容易對付得多。

  所以,嘉靖的眾多前輩和後輩都選擇了太監作為他們的貼身助手。

  唯有兩人不是這樣做的。

  崇禎選擇自己單乾,玩的就是反攻倒算!

  嘉靖選擇掌控全場,全都為他所用。

  因為他過於自信。

  嘉靖十五歲以藩王繼位,能搞得所有臣子無可奈何,因為他相信自己能夠對付天底下的所有的人。

  底下的大臣們愛怎麽勾心鬥角都無所謂,他就是那個裁判員,時刻保持著兩位拳擊手能夠相互對抗,沒有人倒下。

  造成了這種局面,作為頂尖高手的嘉靖頓感一覽眾山小。

  爺無敵於天下了!
  高手寂寞了。

  要想活的不那麽空虛,總的給自己找點事乾。
    然後嘉靖就走上了修道這麽一個玄而又玄的事情上來。

  嘉靖對於什麽三清之類的並沒有多少尊重,他隻想達到自己最終“長生不老”的目的,便可以長久的統治整個天下。

  他高高的坐在那個位置上,冷眼瞧著下面打的難分難解,他隨手巴拉一下,或者一方被擊倒,他再隨手製止一下。

  長生才能讓他在皇帝的這份職業上乾的更久。

  嘉靖身邊的無數人都嘗試過用各種手段去影響他,甚至改變他。

  但無一例外全都失敗為結局。

  可有一群女人卻實實在在的改變了他。

  那就是一幫宮女想要勒死他,險些都成功了。

  朱元璋不知道嘉靖,只看見了堂堂天子竟然這般喜怒無常,時不時的下令鞭打那些被他采補的宮女?
  誰讓她們膽敢胡亂吃東西的!

  然後在一天夜裡,這些宮女聯合起來要勒死這位道士天子。

  朱元璋父子倆個都看呆了。

  “難不成咱大明的皇帝,竟然被幾個宮女給殺了?”

  相比於後世子孫修道這件事讓他心中十分不得勁,更讓他憤怒的是竟然有人膽敢以下犯上!
  “就該把這些人千刀萬剮才行。”

  朱元璋的拳頭都攥起來了。

  這件事更是讓他憤怒,比大明被一幫人給滅了還要憤怒。

  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這個時候還不是什麽大明末期,那些宮人就有如此大的膽子,真是該死!
  盡管朱標性情寬厚,可是在瞧見這種事,那也是感同身受的站在他爹這邊。

  天子如何能這樣被殺?

  一個卑賤的宮人,竟然敢殺全天下身份最尊貴之人!

  對於朱元璋父子兩個而言,這可赤果果的打臉,說明有人真敢冒天下大不韙!

  這群宮人不能刺殺成功的緣由大抵是在楊金英這名小姑娘,她對於系繩子不是很擅長,因為沒怎麽吃飯,力氣也小。

  她打一個結再用點力氣這事興許就成了。

  可是因為不保險,她又打了第二個結,結果無論怎麽用力,她都發現繩結沒有變緊。

  嘉靖不會向上吊一樣,用自身的重量使勁的往下墜來幫助她完成這次驚天的刺殺。

  此事不可避免的就失敗了。

  朱元璋父子兩個沉默不語。

  對於王布犁在那又開始同那個扮演貓貓的女子玩耍絲毫沒有看進去。

  “此事著實沒有讓咱想到,這些宮人的膽子竟然這般大。”

  朱元璋陰沉著臉,盡管他的兒孫嘉靖皇帝對於這些宮女極為苛刻,但她們膽敢謀殺天子,那就是不可原諒的罪過。

  “爹,這件事應該讓咱們驚醒,後世子孫不得修仙問道,特別是對於佛道兩派。”

  朱標也覺得堂堂天子不務正業,不去治理國家,他去煉丹藥,還自己個吃?

  真他娘的讓他覺得丟臉!

  實在是過於離譜了。

  “沒有用的。”

  朱元璋早就為這件事發過愁了。

  作為開國皇帝他非常強勢,所以對於手底下的那些臣子們,不聽話就可以打殺了。

  對於宮女、官宦也是極為嚴苛。

  “等咱駕崩,你繼承皇位後,難不成就全盤接受咱當初指定下的政策?”

  朱元璋甩了下衣袖道:“後世子孫要是全都遵照咱給他們制定的政策執行下去,如何能讓咱看到這麽多的糟心事?”

  朱標一想也是這個結果。

  縱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可你死了也就死了,誰還會懼怕你?

  縱然是始皇帝的余威,那也不好使!
  更不用說始皇帝沒死的時候,就有人膽敢刺殺他。

  “麻煩了啊!”

  朱標也開始發愁,後世子孫不爭氣這種事要如何避免?
  皇帝的傳承說到底,充滿了許多危險。

  朱元璋先前就因為這事一個勁的上火,本以為能進入仙境當中,看看咱制定的制度,能夠讓子孫後代好好當皇帝。

  結果,他們就一個個這麽當皇帝的?

  真是氣的不行。

  於是父子倆生著悶氣,瞧著王布犁在那裡進進出出,好不快活。

  朱元璋算是明白王布犁這個喜歡及時行樂的性子倒是真讓人羨慕。

  他千辛萬苦的勤政,可子孫後代當了皇帝就是這麽給他交答卷的。

  這種答卷,在他看來全都是要被罷黜的存在。

  “朕遲早被他們給氣死嘍。”

  朱元璋摸著自己的胸口道:“怎麽一個個都那麽不爭氣呐。”

  朱標直到現在都還認為全都是他的後代,所以臉色一直都很尷尬,不知道要如何辯駁。

  他的種,當了皇帝之後,怎麽全都是如此不著調的模樣?

  咱這個太子好歹也是勤政的很呐!

  在仙境當中唉聲歎氣,回了大殿之內,父子倆個繼續唉聲歎息。

  “怎麽,怎麽就成了這個模樣了呢?”

  “真要是被幾個宮人給刺殺成功,豈不是要在史書上濃濃的記上一筆,成為後世的笑談!”

  “丟臉呐。”

  “真是丟臉。”

  朱標沒忍住拍了拍自己的臉:“爹,要是讓別人知道,我真是沒臉見人了呐!”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倒是沒想著說這不出意外應該是老四的後代。

  你兒子當了皇帝之後,更不行!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結果你兒子不如我兒子!

  現在你小子說這話,也說的過去。

  朱元璋並沒有打算把這件事告訴朱標,免得他心生懈怠之心。

  “行了,乾活去吧。”朱元璋揮了揮手:

  “王布犁他們二人的婚事流程走的差不多了,公主府也都建造好了,該正式成親了,也好安心,省的他總是同仙女敦倫,不知道說話。”

  得益於上一次王布犁滑雪的時候想著日本銀礦的事,被老朱聽見之後,他就越發的想要讓王布犁再次去到滑雪的那個場景。

  總之男人再不與女人敦倫的時候,想法會特別多。

  可一旦搞上,滿腦子就剩下一個想法了。

  “是。”朱標應了一聲。

  “此事叫欽天監的人好好算一算良辰吉日,再敢出現什麽差錯,朕可就不是責罰了事,是要他們的腦袋。”

  朱元璋對於王布犁很重視,盡管因為他進入仙境之後,十次也沒有一次是讓他滿意的。

  可都是後世子孫不爭氣,怪不到王布犁頭上。

  要不然咱直到死,還得樂呵呵的覺得自己做的可太好了,大明一定能千秋萬代呢。

  現在朱元璋回想就那些個皇帝的操作,大明能堅持一百年還真是上天眷顧了!

  後世子孫不爭氣,搞得朱元璋也沒底氣了!

  甚至朱元璋已經往壞處想了,繼位的皇帝是平庸的,是昏聵的,可沒想到怎麽看起來都這麽奇葩呢!
  這些皇帝的操作和行為,著實給朱元璋這個老農民出身的人開了眼。

  王布犁醒盹之後,便從永安村回去,有些日子沒看見朱明秀了。

  上次聽聞她正在做嫁衣,非得說要自己弄一款。

  王布犁十分的支持,反正她這個歲數也不用上學,還有人幫她,正好有大把的時間做這些。

  就在王布犁騎馬的時候,就瞧著有衙役飛速的跑來,喘著氣:
  “駙馬爺,江東橋巡檢司的人說是在原來巡檢使劉有江的床上暗格發現了一份帳本,請駙馬過去,他們不敢輕動。”

  “哦?”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