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第91章 91大明經濟學是個屁啊
  第91章 91大明經濟學是個屁啊

  朱元璋心目中的三個丞相人選,劉伯溫將其全部否定。

  但朱元璋並沒有聽他的,先是起用楊憲,再用汪廣洋。

  此二人敗後,李善長推薦的胡惟庸正式登場。

  當時最有可能代替李善長的是楊憲,朱元璋多次說過:“楊憲可居相位。”

  然後把他由禦史中丞調任中書省左丞之職。

  楊憲優點突出,缺點也突出,劉伯溫卻說他“有相才無相器”。

  史書對其評價是:“有才辨,明敏,善決事。然忮刻,有不足於己者,輒以事中傷之。

  在中書,欲近易省中故事,凡舊吏皆罷去,更用己所親信者。”

  後來也如劉伯溫所言,楊憲成為洪武年間複雜的派系鬥爭當中,第一個被乾掉的冤大頭高官。

  朱元璋打量著眼前的王布犁,他嘴上說著對於朝廷爭鬥極為不擅長,可是他分析朝堂局面卻是清楚的很。

  此子不愧是能進入仙境當中之人,謹慎的很呐!

  王布犁的態度,又讓朱元璋忍不住聯想到劉伯溫這個人。

  此人也是極為有才能,他能出山輔佐咱。

  一方面是咱給請出來的,另一方面是被天下形勢所逼,導致劉伯溫不得不來輔佐咱。

  歷史無錯,錯的都是人!

  “咱隻忠於陛下,不屬於任何派系。”

  聽到的話朱元璋,王布犁忍不住咧嘴道:
  “那咱們是一樣的人,但朝堂極為凶險,派系之爭小子不可不防。”

  其實這話說出來,就讓王布犁更加不相信,因為在明初的朝堂當中,不屬於任何派系,根本就不可能如此安穩。

  非淮西人,那都是要被打上標簽,得不到升遷的。

  尤其是朱元璋恢復察舉製,作為丞相的胡惟庸自是要任人唯親。

  “你且安心,就算是朝堂爭鬥,也挨不到你一個縣衙小吏。”朱元璋對於王布犁謹慎過頭的心思十分不解。

  “不,劉禦史之死,就挨到我這個縣衙小吏了,京師的水太深了,不是我一個年輕人能把握的住的。”

  王布犁如此“推心置腹”的同郭主事訴苦,就是希望別他娘的有事就來找我。

  有的事情一旦趟上了,就會被打上標簽。

  大明的黨派鬥爭?
  激烈程度就算大明亡國了他們還能繼續鬥,你能信!
  朱元璋愣了一下,隨即哂笑起來。

  在權力這個旋渦當中,許多人都會發生改變,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縱然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與自己的妻子馬皇后閑談的時候,他也覺得自己變了許多。

  品嘗過權力的滋味後,權力是真的能夠改變一個人的。

  它會讓很多人趨之若鶩,為之拚死拚活。

  “伱說的倒是在理。”朱元璋隨即搖頭道:
  “你且說一說你的主意,咱自是不會牽連到你的。”

  “郭主事,我其實有一個釣魚的法子,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奏效。”

  王布犁決定試一試郭主事的底氣,到底是他娘的誰的人,在朝中有多大的能量。

  “咱聽著呢。”

  “我前些時日聽聞陛下給中書省改名字了,那寶鈔提舉司劃到戶部管轄。

  朝廷要出印刷新的寶鈔,自是要把寶鈔上的三個字中書省換為戶部兩個字。

  官府出新鈔了,他們也要仿製的話,自是要費盡心思去搞新的銅板,差人好好盯著,興許能夠順藤摸瓜,摸到幕後操縱之人。”

  朱元璋聽著王布犁的話,眼睛登時就亮起來了。

  出新鈔釣魚?
  當真是個好法子。
    “可若是那些人還拿著舊鈔來夜秦淮打賞呢?”

  “至少縮小了嫌疑人的范圍。”王布犁又給朱元璋倒茶:“雙管齊下,希望能夠有用罷了。”

  “好好好。”

  朱元璋極為激動。

  朝中的大臣倒是不清楚假鈔的案子,因為他沒有大肆宣揚,就想著暗中調查,免得有人給通風報信。

  至於他手下的那些檢校,打探消息倒是在行,讓他們查案子,屈打成招才是正常操作。

  像王布犁這種靠推斷以及證據破案子的人,還是太少了。

  再加上那幫子讀書人當了官之後的表現,著實是讓朱元璋大失所望。

  王布犁的實乾表現就如同星空當中的皓月一般,壓製的其余星星完全沒有了亮光。

  更不用說王布犁身上還有“仙緣”這個增益buff,對於朱元璋而言,簡直就是為了大明萬世傳承而來的。

  他把親生女兒嫁給王布犁,才會覺得一點都不虧。

  修仙之事,朱元璋不是沒有想過。

  但他發現王布犁也不會仙法,更沒有見到傳說中的仙人。

  修仙的想法就被壓製下去了,轉為專心窺探大明的未來,從而對大明的道路進行不斷的修正。

  交淺言深是大忌。

  王布犁對於老朱發行寶鈔,最終變成廢紙的話,並沒有同郭主事說。

  畢竟這種經濟學知識,連他自己個都搞的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說明朝人了。

  老朱的經濟學知識很爛,大明官員就更不用說了。

  他們對於老朱給自己發俸祿用寶鈔的事情,都是極為不滿的。

  日子本來就過的“窮苦”,皇帝還給他們發這種玩意,這官當的是一丁點福利都沒有。

  真不如給大元當官好啊!

  至於勳貴,大多都忙著往自己家裡囤積金銀呢。

  朝廷不要的寶鈔,他們也不會要。

  去年出品的寶鈔,進過一年的時間,也有很多紙幣都破損或者爛了。

  文字都爛了,看不出來多少錢,沒有人願意接手。

  官府都不收,更不用說百姓了。

  他們雖然不識字,但不是傻。

  大元的寶鈔甚至還維持一段時間的穩定呢,大明真是好的一點沒學,就想著跟百姓搶錢了。

  王布犁也就曉得一句話,市場經濟的規律,是不會以人的意志而改變的。

  朝廷製造新鈔,倒逼製造假鈔的團夥卷起來,從而露出破綻,是王布犁能想到的最終的解決辦法。

  大明百姓多是文盲,紙鈔不便於流通,對於手中的錢沒有信心,都想著趕快花出去,免得爛在手裡。

  至於大明的銅錢因為缺少銅,還挺值錢的,都花紙鈔,藏銅錢。

  市面上流通的銅錢越發少,紙鈔使用的頻率多,就更容易爛。

  大明的錢幣屬實是惡性循環了。

  王布犁自顧自的飲著茶,看著郭主事臉上興奮的神色,微微挑眉,看樣子老郭還有點能力直達天聽。

  等等。

  他莫不是朱元璋的耳目——檢校吧(錦衣衛前身)?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