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第221章 悍猛的王太子近衛軍團
   第221章 悍猛的王太子近衛軍團
  被大量紅衣的瑞士衛隊環繞的法軍戰地指揮所。

  約瑟夫默默記下貝爾蒂埃的一系列命令,或許不久的將來,他自己也要進行同樣的指揮。

  約瑟夫見傳令官快步跑開,拿起之前做的戰場筆記對照一番,確認了炮兵陣地的位置,舉起望遠鏡看了過去。

  望遠鏡的物鏡中,出現了1公裡外的小山坡上那兩道十來米寬的胸牆。此時,正有5門8磅炮靜靜地匍匐在那後面,顯然炮兵們還沒接到命令。

  按照約瑟夫所帶來的“大炮群戰術”,此時近衛軍團帶來的所有重炮都集中在這個炮兵陣地上了。

  眼下,歐洲軍隊普遍將大炮編入步兵團裡使用。炮架在步兵陣地附近。作戰時往往數百米才有一門大炮。這樣雖然可以在更大范圍內對敵軍造成殺傷,卻始終只能作為步兵的輔助火力。

  而拿皇的“大炮群戰術”就是將所有火炮集中起來,由軍團長統一指揮,用最大的火力猛轟一個目標,以求將其快速擊潰。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遭到重點轟擊的敵軍陣地一旦崩潰,就會成為法軍撕開其陣線的突破口。效果遠比之前慢慢消耗敵軍正面要好得多。

  過了大約半分鍾,約瑟夫終於看到炮兵連連長接到了命令,讓身旁的旗手舉起了準備射擊的小旗。

  目標位置早已確定。各門炮的炮長大聲催促著士兵。很快便先後完成了射擊準備,肅立大炮的側面等待命令。

  炮連連長轉頭說了些什麽,旗手隨即打出自由射擊的旗語。幾門火炮立刻噴吐出熊熊烈焰。炮身猛地向後一頓。火炮陣地瞬間被濃煙籠罩。

  過了幾秒,那如同滾雷般的炮聲,才自遠方傳入約瑟夫的耳中。

  他轉動望遠鏡,就看到對面位於低處的阿爾巴尼亞雇傭兵陣地北側如同被野牛闖入的麥田,瞬間倒伏了一小片,地上隱約還能看到血跡。

  那可是兩三公裡外的景象,軍陣中的“一小片”往往就有二三十人之多。

  主要是忙著整隊的雇傭兵站得太過密集,而近衛軍團炮兵運氣也不錯,第一次校射就直接命中了目標,造成了大量傷亡。

  一旁的貝爾蒂埃顯然也看到了這個戰果,小聲嘀咕著:“打得不錯。”

  不到一分鍾後,5門大炮再次發出怒吼。

  和影視劇中常見的萬炮齊發的景象大不一樣。4000多人的近衛軍團一共也就帶了6門大炮,其中還有一門是後備隊的四磅小炮。

  以這個時代的野戰後勤能力,這就是保證火力的前提下,部隊所能攜帶大炮的最高比例了。實際上,影響炮兵火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彈藥的數量。

  只要能保證大炮持續不停地輸出,5門八磅炮所能造成的殺傷就已經非常恐怖了。而即使帶上更多的炮,如果彈藥被快速耗盡,那炮也只不過是鐵疙瘩罷了。有多帶一門炮的運力,還不如多帶百十發炮彈。

  八磅的鐵球呼嘯著鑽入阿爾巴尼亞軍中,又犁出了幾道長長的血溝。

  那周圍還正在整隊的雇傭兵立刻陷入了混亂——不論軍官怎麽喝罵,士兵們都只顧著四處亂跑,或者嚇得呆在原地發抖。整個阿爾巴尼亞軍的左翼頓時少了一截。

  約瑟夫這邊忽然聽到耳邊一直奏響的風笛、風琴和小提琴聲減弱了下來——這個時代的戰場就是如此。從戰鬥開始,戰場各處的樂曲就始終沒有停過,如同身臨一場宏大卻有些簡陋的音樂會現場。

  旋即,鼓聲變得更加清晰,原本快速前進的步兵縱隊原地頓住,向兩側散開。

  每個連都有兩名軍官出列,將一根二三十米的繩子拉得筆直。士兵們便貼在繩子後面排好。整個隊列頓時變得筆直。

  幾分鍾後,在阿爾巴尼亞雇傭兵陣地的前方,就出現了一道前後三排,橫亙七八百米長的步兵線列。從約瑟夫的視角看去,就如同有一名巨人在淺黃色的荒原上,刻下了一道白色的刀痕。

  與此同時,兩個步兵連出現在北側,呈散兵陣型緊盯著敵人陣線上被炮兵轟出的缺口,開始緩緩向前移動。

  阿爾巴尼亞軍指揮官塞米茲看著望遠鏡裡身著筆挺的白色軍服,穿著緊身褲,頭戴三角帽的軍隊,已是滿頭冷汗,嘴裡不住呢喃著:“是法國人,這怎麽可能?這不可能……”

  根據他得到的情報,法軍三天前還在突尼斯城裡。這情報得到了阿爾巴尼亞間諜以及突尼斯禁衛軍殘黨的反覆確認,絕不會有錯。

  但面前的這些法國人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總不可能他們三天就從突尼斯城趕到了安納巴吧?!

  以他的認知,這確實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對於整天訓練負重越野的近衛軍團來說,卻還遠沒有達到極限。

  遠處傳來的又一輪炮聲令塞米茲一個激靈,他看到法軍的線列已經展開完成,而自己這邊卻還在亂糟糟整隊,心中頓時一緊。

  近衛軍團的軍事素養原本就比阿爾巴尼亞人要高出一大截,又是一早做好了突擊的準備,整隊速度自然要比還在行軍的雇傭兵快了很多。而燧發槍時代的戰爭,誰能先完成整隊,就等於佔據了絕對優勢。

  就在此時,塞米茲派出去的偵察兵終於返回——他也算是戰場老手了,在遇到敵軍之後第一時間散出騎兵偵察這樣的基本操作還是能做到的。

  為首的騎兵距離還遠,便向他高聲稟道:“帕夏,敵軍大約4000多名,後面可能還有數百人的預備隊。”

  塞米茲心中略定,雖然敵人利用突襲佔據了優勢局面,但自己卻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

  也就是說,只要能設法穩住陣腳,將戰鬥拖入正面對決,勝利就還是屬於自己的!
  他念頭飛轉,又看向己方最為混亂的左翼,對侍從官吼道:“讓尼沙尼帶騎兵攻擊敵軍右翼。至少要給我拖住敵人半個小時!”

  法軍的右翼就是阿爾巴尼亞軍的左翼。

  侍從官猶豫道:“帕夏,是所有騎兵嗎?”

  塞米茲咬牙點頭:“對!所有騎兵!”

  他很清楚,這時候不能舍不得騎兵了。

  雖然騎兵那邊一樣亂糟糟地沒有完成整隊,但如果只是騷擾戰的話,各騎兵大隊隨意攻擊,在1600名騎兵全部耗盡之前,應該能拖住敵人很長一段時間。
    之後自己就能利用兵力優勢,和法國人打陣地戰了。就算不能取勝,後面凱赫勒將軍的大軍明天就能抵達,屆時以數倍的兵力,一定能迅速淹沒法軍!
  就在近衛軍團炮兵的又一輪轟擊徹底打散了阿爾巴尼亞人左翼的同時,後者的軍陣中響起了陣陣號角聲,十多名傳令官前後瘋跑,將騎兵聚攏了起來。

  而在阿爾巴尼亞軍缺口的後面三百米處,一隊後備隊開始整隊,準備以整齊的隊列填補陣線。

  就在近衛軍團的鼓手們敲起富有節奏的鼓點,“軍樂團”們也重新開始演奏,準備發起正面強攻之際,大量挎著弓箭的騎兵從阿爾巴尼亞人的左翼如潮水般湧出。

  約瑟夫聽到一旁參謀官的提示,忙用望遠鏡朝那邊看去,頓時皺起了眉頭。阿爾巴尼亞人的反應怎麽如此之快?要知道,騎兵整隊可是比步兵還要困難得多,為何他們能立刻發起騎兵攻擊?

  但他立刻就發現了端倪,對一旁的貝爾蒂埃道:“他們這是來送死嗎?”

  毫無隊形的騎兵和草原上亂跑的野馬沒什麽區別。高速移動之中他們根本無法顧及其他隊伍,最後很容易變成東一塊西一塊,或者狹長的一條線。如果對方的騎兵列隊攻擊,完全就是收割戰功。

  “殿下,他們應該是為了拖延時間。”貝爾蒂埃道,“我們的騎兵沒有他們多,需要不短的時間才能將他們徹底消滅。而在那之前,他們會分出部分騎兵攻擊我們的步兵線列。”

  燧發槍時代的步兵線列最強的是正面攻擊力,而單薄的陣線會令側翼非常脆弱。

  所以一般來說,雙方都會用騎兵掩護自己的步兵側翼。

  約瑟夫點頭,靜待貝爾蒂埃的應對。

  後者略做思忖,對傳令官道:“讓騎兵立刻接應右翼。收回散兵隊,協助右翼的步兵,轉換空心方陣防禦。把後備隊的火炮也交給他們。”

  “是!”

  空心方陣是約瑟夫為近衛軍團帶來的另一個先進戰術。當然,空心方陣在18世紀初就已經出現了,不過只是用做步兵被騎兵切割包圍,準備搏命頑抗時的應急手段而已。

  約瑟夫卻知道,拿皇是如何用它對付馬木留克騎兵的。

  步兵主動結成相互支援的多個方陣,在大范圍內參差交錯,延緩騎兵衝擊速度,並不斷消耗騎兵,從而成為一種進攻型的方陣。

  命令在一分鍾後傳達到步兵線列右翼,2個散兵連和8個步兵連開始動了起來。同時,右翼的軍官也派人前來稟報,說將面臨敵人的騎兵突襲。

  阿爾巴尼亞人的騎兵前鋒亂糟糟地湧到法軍右翼的時候,近衛軍團和穆蘭軍團一共500多名騎兵已經完成了列隊,以五排的橫隊朝稀稀落落的阿爾巴尼亞騎兵掃了過來。

  後者僅僅衝上來百余人,幾乎一個照面便被衝散,大部分被馬刀砍落馬下,少部分被側面掩護步兵的散兵射殺。

  法軍騎兵不做任何停留,在遠處劃了個弧,掉頭重新整隊。

  而兩個散兵連則已經擋在了步兵線列的側面,形成了一個T字形。

  很快,更多的阿爾巴尼亞騎兵疾馳而來。法軍散兵隊列中射出密集的槍彈,最前面的二三十名騎手應聲落馬——這些散兵中有很多是約瑟夫準備培養成獵兵使用的,也就是狙擊手,槍法非常好。要不是敵軍衝鋒隊形太亂,這戰果還能更大。

  阿爾巴尼亞人被打得有些發懵——面前的步兵面對他們竟絲毫沒有畏懼,就這麽直挺挺地站著瞄準射擊。一時間,後面的騎兵被這股氣勢鎮地紛紛勒馬,準備朝側面掠過。

  不遠處的法軍騎兵快速完成了整隊,呼嘯著從斜側面插入了敵騎陣中。

  混亂的騎兵面對列隊整齊的騎兵是根本無力應戰的,更何況是腰側遇襲。阿爾巴尼亞騎兵頓時潰散,遭到法軍騎兵屠殺。

  前後不過十分鍾而已,阿爾巴尼亞騎兵便已送了近400人。大量失去主人的馬匹站在原地發呆,反而成了法軍步兵的一道屏障。

  一個名叫勒費弗爾的法軍散兵連連長看著滿地的敵軍屍體,又看看身旁幾乎毫發無傷的士兵,舔了舔乾涸的嘴唇,對身旁的傳令兵喊道:“我覺得不用空心方陣就能擋住敵騎。”

  後者愣了一下,快速用旗語將他所說的打了出來。

  勒費弗爾連忙喝阻:“我只是說說,沒讓你……”

  然而,遠處的貝爾蒂埃用望遠鏡看到了旗語,卻是微笑點頭:“是個有冒險勁頭的家夥。好,那就按你說的。”

  他轉頭對參謀道:“留4個連防禦右翼,再從後備隊調兩個連過去。其他步兵仍舊以線列陣正面強攻!”

  約瑟夫就看到,近衛軍團如同一個動作遲緩的巨人般,“大腦”的指令需要一分鍾才能傳到四肢,而剛剛攤開準備防禦的右手,又重捏成了拳頭。

  後備隊的那門四磅炮也被拖到了右翼。炮長按照操典,命令裝填手將葡萄彈塞進了炮膛裡。

  幾分鍾之後,近衛軍團的步兵線列前再次響起了富有節奏感的鼓聲,鼓手率先邁步向前,帶動整條步兵線列朝阿爾巴尼亞人的陣地壓了過去。

  右翼的激戰還在繼續。阿爾巴尼亞騎兵一次次衝向只有五六百人的法軍步兵,卻遭到了火槍和四磅炮的反覆狙擊。

  這其實是場意志力的較量。

  如果這些騎兵悍不畏死,頂住兩到三輪齊射,衝進步兵人群之中,那麽就會形成一邊倒的屠殺。就算法軍騎兵趕來掩護,因為周圍有法軍步兵,也會令結陣優勢大為降低。

  那麽就很有可能殺穿法軍右翼的防線。

  然而,悍不畏死的卻是法軍步兵。他們看著敵騎衝到了三十多米外,還能呐喊著完成瞄準射擊,將近在咫尺的阿爾巴尼亞人的士氣擊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