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天天死諫,朱元璋人麻了》109.第109章 朱元璋調查梅殷出結果
  第109章 朱元璋調查梅殷出結果
  梅殷正蹲在田埂上吃飯。

  發現了那緩緩行來的牛車,倒也沒有太驚訝。

  畢竟這個時候,乃是春耕之時。

  田野間的路上,出現牛車再正常不過。

  不過當牛車靠近之後,停了下來,並從上面走下一個老者,朝著自己走來之後。

  梅殷就覺得有些不太一般了。

  這明顯是衝著自己來的。

  當下便站起了身,臉上露出了笑容。

  腦海當中,也在迅速思索此人是誰。

  覺得有些面熟,但卻又不常見。

  不是雙水村的人,也不是附近的人。

  周圍村子裡,雖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卻沒有這老者身上的儒雅氣質。

  短暫的思索之後,一個人影躍入腦海裡。

  正是那坐在酒館當中飲酒的老者。

  壓下心中不解,梅殷向前迎去:“老先生,今日怎的來到了此處?”

  雖不知此人身份,也不知此人前來何故,但臉上卻已露出笑容。

  別人前來尋自己,沒有辨別出敵友之前,總不能冷著一張臉。

  “老朽見過駙馬,拜見公主殿下。”

  劉伯溫忙對著梅殷,還有落後梅殷兩步的寧國公主行禮。

  “誠意伯?您怎麽來這裡了?”

  寧國公主的聲音響了起來,帶著一些吃驚和疑惑。

  寧國公主見過劉伯溫好幾次,對於這位名聲很大的人有印象。

  不過卻好奇對方,竟然來到了這裡。

  而且一看還是來找夫君的。

  “誠意伯?”

  梅殷聞言愣了一下,旋即反應過來。

  “誠意伯就是劉基吧?”

  梅殷望著寧國公主詢問。

  寧國公主點頭。

  “原來老先生便是誠意伯劉基劉伯溫!”

  本就帶著笑意的梅殷,臉上的笑意變得更濃了。

  “老朽正是劉伯溫,貿然前來打擾了公主殿下,駙馬,實在是冒昧了。”

  梅殷擺手道:“不冒昧,不冒昧。

  之前也遙遙見過老先生兩次,有了兩面之緣,彼此也算舊相識了,又怎能說是冒昧?”

  “先前不知老先生就是劉伯溫,若知道,那說什麽也要請老先生喝上兩杯。”

  梅殷這話說的是真心實意。

  這可是劉伯溫!

  據說能斬龍脈,看天象,就能算出大事,被賦予了很多傳奇色彩,簡直就是半仙的人物。

  如今就活生生的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說心裡沒有任何激動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知道他的事跡,所以天然就帶著一些好感和親近。

  這就是名人效應了。

  劉伯溫也沒有想到,自己來到這裡貿然拜見這個風頭正盛的駙馬,居然能得到這樣待遇。

  看起來,他對自己的親切倒是不假。

  便笑著說出一些話來。

  應對得當,卻又不失一些幽默。

  二次人頭次正式見面的一些生疏,很快就消失了個七七八八。

  原本,按照梅殷對劉伯溫的了解。

  以為這種有大學問的人,是一個古板方正的。

  現在接觸之後才發現,並非如此。

  “誠意伯遠道而來,還沒用飯吧?

  走走,我們到家裡去,給誠意伯做飯。”

  劉伯溫忙擺手道:“來的時候,已經用過飯了。

  老了,胃口不好,一天隻吃兩頓。

  這一會兒可吃不下,駙馬不用客氣。”

  說罷又望著梅殷笑道:“還是駙馬這種年輕力壯胃口好之人,讓人羨慕。

  駙馬隻管用飯,不用管老朽,再不吃可就要涼了。

  可不能因為老朽,而壞了公主殿下的一片心意。

  真這樣的話,老朽的罪過可就大了。”

  劉伯溫眼光多毒辣,能留意到很多小細節。

  來到這裡稍微一看,便能看出這是寧國公主殿下,來田間地頭給梅殷送的飯。

  梅殷聞言笑道:“那我就也不給誠意伯客氣了。

  這是些粗茶淡飯,晚上了給誠意伯好好做上一些。”

  說罷,便一手端著碗,拿著饅頭,另一隻手拿著筷子吃了起來。

  一口饅頭,一大口菜,吃得很香。

  本來劉伯溫是不餓的,可是看著梅殷在這裡大快朵頤,就也覺得得自己似乎有些餓了。

  看梅殷吃飯真香。

  果然,年輕人胃口好,看了就讓人羨慕。

  吃過飯後,梅殷趕緊收拾一下,準備回去。

  劉伯溫卻笑道:“駙馬,接著耕地吧。

  春耕大於天,農事不可錯過。

  這塊地十成已經耕了八成。

  剩下兩成用不太久,便能更完。

  此時一並耕了才好。

  免得再來麻煩一次。”

  說著,劉伯溫就下了地。

  將地裡面的一些大不小的石頭,還有一些草根。

  給撿拾到了田埂上。

  田裡有石頭,一來容易影響莊稼生長,二來則容易破壞農具。

  至於這些草根,若不將其給撿拾出來。

  今後有很大可能,還會斷根再生,重新變成草,不好清理。

  給莊稼爭肥。

  梅殷見此,倒也不和劉伯溫客氣。

  就接著吆喝牛開始犁地。

  劉伯溫一邊撿拾草根,一邊不時看一下梅殷犁地。

  微微點了點頭。

  說實話,剛來到雙水村這裡尋找梅殷,被人告知梅殷在這邊耕田之後,他還是顯得很驚訝的。

  原以為此番等於說是梅殷平反昭雪了。

  又直接娶了公主,身份地位和之前相比,都有了一個極大的提升。

  又聽說連在應天府城大賣的香皂,都是梅殷做出來的。

  他手中錢財已經很可觀。

  雖然在這雙水村生活,身份還為白丁。

  卻早已和普通白丁不同。

  他這種勳貴子弟,又豈能真的會耕田種地?

  可哪能想到,梅殷還真就這麽做的。

  而且看起來,還怡然自得。

  也是在認真的學習如何耕田。

  驚訝之後,對於梅殷倒是有了一些更為不一般的評價。

  對於劉伯溫這樣的人而言,他看人時,不僅僅只聽別人對此人的評價。

  更重要的,是會看他都做了什麽事。

  從自己所知道的,以及來到雙水村這裡,所見到的一些事情來看。

  這梅殷確實和尋常的勳貴子弟不同。

  不是一般人。

  梅殷扶犁耕田,看看劉伯溫,也不由的暗自笑了笑。

  這自己也在這裡用牛耕地,大名鼎鼎的劉伯溫給自己撿拾草根,石頭。

  朱元璋的嫡長女,自己的小媳婦兒給自己送飯,此時也在那裡撿拾草根。

  自己這種田的待遇,檔次有些高啊!
  一番忙碌,把這塊地剩下的那些兩成土地都給犁了一遍。

  剩下的一些邊邊角角,用犁子犁離不到的地方,倒不必理會。

  等後面用鋤頭這些農具,來翻一下就行。

  梅殷把牛套,以及犁這些,都給卸下。

  牛套,牛撇繩這些輔助性工具,仔細的盤好,掛在犁的柄上。

  梅殷牽著牛,扛著犁,笑著往回走。

  一邊走,一邊說上一些話。

  看上去,還真的像一個年輕力壯,很合格的農人。

  隨著在雙水村這邊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梅殷也有種融入雙水村的感覺。

  “兔子!兔子!”

  “公主快看,兔子!!”

  回去的路上,沒走多久,便有一隻野兔從不遠處竄了出來。

  在寧國公主身邊的小嬋,先被嚇了一跳。

  再發現是什麽之後,又跳著腳滿是欣喜的喊了起來。

  梅殷反應更快,已經飛快的放下了肩膀上扛著的犁,彎腰撿了一塊石頭,向前猛衝幾步。

  振臂便將手中石頭狠狠的丟了出去。

  不偏不倚,正中這兔子的腦袋。

  那野兔在原地猛的跳了一下,就躺在地上四條腿猛的亂蹬。

  很快就沒了動靜。

  “夫君,真厲害!!”

  寧國公主加帶著興奮的出聲稱讚起來。

  望向梅殷的眼裡,都快要冒星星了。

  自己夫君的這一手真帥!
  小嬋已經歡快的跑了出去。

  把那隻被梅殷,一石頭乾倒的兔子給撿了回來。

  這兔子很肥碩,差不多有四斤。

  梅殷笑道:“正好,誠意伯來了,今天晚上用它加餐,

  它這個菜送的還真及時。”

  同時也決定,今後再出來乾活了,要隨身帶副弓箭。

  這樣再遇到一些兔子野雞,或者山豬之類的,可以將其給射殺,加餐。

  雖然有著之前所獲得的超級捕魚術在,他用石頭丟東西,準頭還是挺不錯的。

  不過用手臂丟石頭,終究距離有限。

  沒有弓箭射得遠。

  聽了梅殷的話,劉伯溫很想說他並不吃葷的。

  隻弄一些素菜就行。

  不過卻也知道,在這種場合說出來不合適。

  別也笑著打趣起來,說這兔子當真是個好兔子,懂事……

  ……

  返回家中,把牛拴進新搭起的牛棚裡,弄些草料喂上。

  把劉伯溫來時的那頭牛,也一並拴到裡面,一起給喂了。

  這年頭,對很多人家來說,這些牲口都比人金貴。

  哪怕人不吃飯,也必須要給牲口伺候好。

  “……老朽此番前來,就是想要當面向駙馬您致謝的。

  這一次在中都城上的事兒,多虧了駙馬您仗義執言。

  不然遷都的事,還真被李善長給辦成了。

  中都城那邊,是真的不適合作為大明都城。

  只可惜在此之前,上位他們不聽勸。

  總以為我不看好中都城,是有私心。

  駙馬您此舉活人無數,也能讓大明在今後,獲得諸多無形的好處。

  還幫老朽走出了困境。

  這件事,對老朽的幫助是真大……”

  來到梅殷家中,小嬋端上茶水。

  梅殷劉伯溫相繼坐下之後,劉伯溫望著梅殷,說起了他此番的來意。

  言語之中,對於梅殷很是尊敬。

  話也說的誠懇。

  並沒故弄玄虛繞彎子。

  劉伯溫這種人物,按照沒梅殷的想象,那該有八百個心眼子。

  一句話說出來,不知道要繞多少圈子。

  面蘊含多少深意。

  和這些人說話,總會覺得他們句句都在打機鋒,像是猜謎語。讓人頭疼。

  可此番接觸下來之後,卻發現和自己所想完全不同。

  劉伯溫這個有大學問,真本事,名聲又大的人,說話竟是這般的開門見山。

  該說什麽就說什麽,也沒有太多的故弄玄虛。

  讓梅殷大感意外後,又對他升起了不少的好感。

  梅殷聞言笑道:“談不上仗義執言,只是知道了一些中都城那邊的事情,不願意看到那麽多無辜之人慘死罷了。”

  “這一點就足夠了,不知道超越了多少人。

  也超越了老朽。”

  劉伯溫說著話,站起身來,對著梅殷很鄭重的行了一禮。

  “這禮不是我行的,是替中都那邊的百姓們行的。

  駙馬您的這個舉動,當真是活人無數。”

  梅殷忙站起來,請劉伯溫坐回去,不要和他這般客氣。

  “我不過是做了一點小事。

  至於說幫了誠意伯您的大忙,幫您走出困境。

  這事,怎麽說呢……也並非是我的本意。

  我根本沒有想那麽多。

  這些只不過是巧合,誤打誤撞而已。

  你要因為這個謝我,那我真的是受之有愧。”

  梅殷說的是實話,畢竟他當初做這件事,就是為了死諫朱元璋,而後被朱元璋殺死,返回現代獲取獎勵。

  別的並沒有去考慮。

  劉伯溫聞言正色道:“論跡不論心。

  不要管駙馬您之前做這事時,有沒有想著幫老朽。

  可真實的情況,就是您的這些舉動,幫了我的大忙。

  讓我破開重圍。

  有心也好,無心也罷,這個情我劉伯溫記下了。

  不能說您沒這樣想,我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好處,就可以裝作不知。
    做人得講道理。”

  聽到劉伯溫的這番話,梅殷對於劉伯溫的看法,倒是有發生了不少的改變。

  劉伯溫這人是真挺不錯。

  不過,最後仔細想一下,自己所知道的關於劉伯溫的事,心裡不由一愣。

  按照他所知道的來算的話,劉伯溫就是在今年沒了命。

  還是被胡惟庸那邊,聯合禦醫給弄死的。

  “誠意伯……”

  劉伯溫笑道:“駙馬殿下叫我青田就行。”

  梅殷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望著劉伯溫道:“青田先生,這事……怎麽說呢,你謝我謝的有些早了。

  在我看來,這怎麽像是非但沒有把你從困局當中給解救出來,反而將伱推入到了更危險境地裡了?”

  若是在以往,這話梅殷是不會輕易說的。

  畢竟和人相交,最忌諱的便是交淺言深。

  劉伯溫雖然名聲大,可這算起來畢竟是第一次,和其正兒八經的相見。

  這些話本不該多說。

  但此番劉伯溫相見,他給梅殷的感受挺好,讓人覺得挺不錯。

  這樣的一個人,若是被胡惟庸那樣的人,就這樣給害死了。

  還真覺得有些可惜。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梅殷最近幾日,要又一次死諫朱元璋。

  就朱元璋那暴脾氣,自己接二連三的去摸老虎屁股。

  真的有極大可能,會把自己給送。

  如此,就能和小媳婦兒兩人一起離開大明,返回到後世,去過沒羞沒臊的生活。

  既然這樣,那有些事,倒也可以提點一下。

  若是能因此而挽救了劉伯溫的命,令大明發生一些改變也是好的。

  劉伯溫聽了梅殷的話後,表面平靜,但心裡面卻已經是掀起了波浪。

  這梅殷果然不是尋常人!

  很多事情看的很透徹!

  竟是連這件事兒,他都能看出來!

  也是在這時,劉伯溫更加確信自己之前的推斷了。

  這梅殷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在中都城這件事上,或許他並不是誰的棋子。

  而是他自己想做這件事兒。

  至於他做這件事兒的理由。

  或許有一部分,是如同他所說的那樣,不願看到中都城那裡有著更多的百姓死亡。

  但是除此之外,也絕對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

  那個原因是什麽,劉伯溫暫時還想不出來,但他確信,一定有!

  “不是駙馬你將我推到了一個更為危險的境地。

  而是這危險的境地,本身就存在。

  別管有沒有這一步,都會將我給卷進去。

  要不然的話,老朽就也不會回到這應天府城,前去教書。

  若無駙馬所做的那些事兒,只怕我很難擺脫這次的困境。

  很可能是,這次的困境沒有擺脫,就進入到了那個更大的困境裡。

  對於我而言,更加令人難受。

  所以說,這件事真的說起來,駙馬你是幫了大忙的。

  我需承你的情。”

  劉伯溫壓下心中的一些感受,望著梅殷誠懇的說道。

  聽了劉伯溫的話,梅殷愣了一下。

  因為從劉伯溫的這些話裡他能聽出來,劉伯溫早已知道了這件事。

  知道他所面臨的危險。

  愣神之後,反應過來,又覺得理所當然起來。

  畢竟這可是劉伯溫!

  號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那個人。

  他若是提前看不明白這些,覺察不到,才讓人覺得意外。

  提前意識到了,反倒在情理之中。

  只是……反應過來這些事後,梅殷心裡面,反倒是變得更加的疑惑。

  既然劉伯溫對此並非一無所知,還意識到了一些事兒。

  為什麽歷史之上他還會遭遇毒手?

  胡惟庸還是借助太醫之手,將他給毒死了?
  依照劉伯溫的聰明程度,提前知道了,莫非還避不開嗎?
  “青田先生看事情果然透徹。

  原本還有些擔心青田先生的處境。

  現在聽了青田先生所言,我倒是放下心來。

  以青田先生之才能,定然能見招拆招,轉為為安,化險為夷。”

  聽了梅殷的話,劉伯溫心裡滿是苦澀。

  看出來了又能如何?

  這件事,最大的症結不在李善長,也不在胡惟庸。

  而在皇帝!

  自己是有不小的本事。

  不少事也能能夠憑借本事,將其解決。

  可有的事兒,縱然能看得明白,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靜靜的等著那一天到了。

  “承駙馬吉言。

  希望後面這困境,我也能將其化解了,安然走下去。”

  壓下心中複雜感受,劉伯溫望著梅殷笑著拱手。

  臉上帶著笑意,神情也顯得比較平靜。

  這話說到了這裡,便也算是到頭了。

  二人初次正式相見,有些話題不宜說的太深。

  此時已經是超過了一般人初次見面了。

  可梅殷想到自己將要再次進行死諫。

  心境就變得有些不同。

  所以想了一下之後,便望著劉伯溫道:“這些事,莫非……還有什麽隱情?
  以青田先生之能,不論李善長亦,或者是胡惟庸應該都不是您的對手。

  就算有些事兒上,不想和他們一較長短。

  但最起碼,覺察到危險,意識到了一些事情後進行規避,保住自身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這怎麽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太一般?”

  梅殷這話說出來,等於是將一些事兒,給放到了明面上。

  他和劉伯溫之間初次見面,交情遠沒有那麽深,顯得很唐突。

  劉伯溫聞聽梅殷之言,為之愣了一下。

  顯然是沒有想到,梅殷居然會在這個時候,對自己說出這話來。

  一時倒是有些沉默了。

  梅殷等待了一會兒,便笑道:

  “青田先生,我也只是隨口一問,不必在意。”

  自己和劉伯溫初次相見,有些事兒此時問他,確實是有些冒昧唐突。

  劉伯溫不願意說,也在情理之中。

  聽了梅殷的話,劉伯溫回過神來。

  搖頭道:“駙馬不必多想,駙馬能向老朽問出這話來,由此便能看出駙馬是個很聰慧之人。

  也沒有把老朽當成外人。

  只是,有些事說起來,也是陳芝麻爛谷子了。

  過去了多年。

  只是有些事,隨著時間過去會逐漸抹平。

  當事人不會再在意。

  可有的事,時間越久反而讓人記得越清晰。

  每每想起,心裡就覺十分不痛快。”

  說完之後,劉伯溫猶豫一下開口道:“我和駙馬之前有兩面之緣。

  此時見面,又一見如故。

  便不再隱瞞,將這些說與駙馬聽。

  這事兒……關鍵不在胡惟庸,李善長。

  而在於……在於……”

  說到這裡,他遲疑了一下。

  緩緩開口道:“在於上位。”

  在於朱元璋?
  梅殷聞言愣了一下。

  這事兒怎就扯朱元璋頭上了?

  旋即又一想,倒又覺得劉伯溫說的,有些道理。

  整個大明初期,對於大臣們而言,最讓人無解的便是朱元璋。

  依照劉伯溫之能,提前察覺到了李善長,胡惟庸等人想要對付他出手。

  偏偏最終又沒能躲過去。

  整個大明初期,能把事情變成這樣的,好像也只有朱元璋這個皇帝。

  梅殷這個後世人,雖然對明初這個時候的歷史有所了解。

  但也並不可能了解的太全面。

  有些的事能記得,有些事卻記不清。

  或者說以前根本就沒有了解到。

  比如劉伯溫之死,他只知道是胡惟庸勾結禦醫動的手,但後面更深層次的原因卻不知。

  這個時候聽到劉伯溫說起這話,一時之間倒是有種開了眼界的感覺。

  “說起來,這事兒已經過去很久了……”

  劉伯溫緩緩的說道。

  將一樁他不願意多提,卻一直在他心裡的事對梅殷說了出來。

  “當年韃子一步步敗退,請陛下登基,建立大明的事,也被提上了議程。

  其中有一件事,在大明開國時最為重要。

  那就是大明承接誰的法統。

  依照陛下,還有一些人的看法,自然是要承宋製。

  不承認元韃子。

  老朽卻覺得,大明應該承認元朝,並繼承元的法統。

  畢竟宋先天不足,又距離當下太遠,所統禦的地方實在是太少了。

  若是繼承了元的法統,很多地方我大明去對其攻打,便是合情合理。

  那是收復失地,不是對其進行不義戰爭。

  陛下深受元韃子之苦,家裡很多人,都因為元末亂世,元韃子達子的殘暴統治而不幸離世。

  所以對於繼承元韃子的法統,有著天然的抵觸。

  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要把小明王給接到身邊。

  小明王韓林兒,其父韓山童,號稱宋徽宗八世孫。

  反元複宋。

  有了韓林兒,後面再讓韓林兒禪讓,大明便可成功繼承宋的法統。

  並把元定性為非法的。

  上位讓廖永忠去接小明王。

  可偏偏……偏偏在回來的路上,小明王乘坐的船翻了,小明王被淹死在江中……”

  還有這事兒?
  梅殷多少顯得有些驚奇。

  有種跨越數百年來到明朝,從劉伯溫這裡,吃到了明朝大瓜的感覺。

  “然後,陛下就認為是青田先生你指使的廖永忠,給廖永忠出的主意?”

  劉伯溫痛苦的點點頭道:“對。

  陛下雖然不曾明說,可就是認定了這事兒是我在後面支持的。

  我能感知到,這是上位心中的一大根刺兒。

  沒了小明王之後,上位繼承不了宋製。

  只能繼承元的法統。

  而陛下對元韃子有多恨,跟著他的人,沒有幾個不知……

  可偏偏在這事上,他還要承認元的合法性,還要繼承元的法統……”

  劉伯溫的這一番話,讓梅殷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

  怪不得,劉伯溫明明能感知到李善長胡惟庸等人,會對他下死手。

  可偏偏卻沒有躲開。

  也明白了,為什麽朱元璋會有意縱容胡惟庸等人這樣做了。

  原來,還有這樣的一樁舊事在裡面。

  “那青田先生到底有沒有指使廖永忠,去做這件事呢?”

  梅殷望著劉伯溫,問出了這個關鍵性的問題。

  劉伯溫搖頭道:“沒有,雖然我也很想大明繼承北元的法統。

  可我只是一個臣子,有些事只能提建議,具體該怎麽做,還得要看上位自己。

  不可能替他強行做決定。”

  說起這事兒,劉伯溫心裡也是難受。

  這事,若真的是他做的,那他也就認了。

  什麽後果都能接著。

  可偏偏不是他做的。

  卻黃泥巴掉到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既然這事是誤會,那……青田先生尋找機會,給陛下解釋一番,解開誤會不也就是了嗎?”

  聽了梅殷的話,劉伯溫搖了搖頭。

  這事兒哪有這麽簡單?
  要是能解開,早就解開了。

  梅殷見此,想一想也覺得這事確實不好辦。

  不然依照劉伯溫之能,不至於會陷入這種死局裡。

  “那……青田先生有沒有就這個事兒,正是當面向陛下說過。”

  梅殷還是決定再問一嘴。

  劉伯溫搖了搖頭:“沒有,但這事兒陛下已經認定是我做的了。

  當面解釋了也沒用。”

  聽了劉伯溫這話,梅殷一時之間,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合著這事兒搞了半天,他們兩個是謎語人啊!
  不過仔細想想,也覺得劉伯溫的事確實不好辦。

  主要涉及到了朱元璋心裡的疙瘩。

  誰不知道朱元璋有多恨元韃子?
  可偏偏在法統這個問題上,韓林兒一死,他又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下了元朝,承認其為正統。

  並繼承了元朝的法統。

  依照朱元璋的脾氣,帶入到他的角色裡去想一想,這事兒也確實難以解開。

  客廳裡的氣氛,一時之間顯得有些沉重。

  劉伯溫忽然笑著擺著手道:“嗐,這都是陳年往事了,不提也罷。”

  帶著一些無奈的灑脫。

  梅殷看看劉伯溫,在想自己有沒有辦法,能夠幫著劉伯溫破局。

  若是劉伯溫能繼續活下去,那大明……今後是不是會多少有些不同?
  ……

  武英殿裡,執掌親軍都尉府的劉英走了進來。

  把一疊紙張,送到了朱元璋的案頭。

  “上位,關於梅殷更詳細的調查。”

  一聽這話,朱元璋頓時來了精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