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內部矛盾
“今日非裁兵無以救國,非厲行軍政財政之統一無以裁兵,凡我同志,必當以真正覺悟與全國人士切實合作,以完成此重大之職責。”
“要造成現代式國家的條件是什麽?即是(一)統一。(二)集中。”
“日寇之倒幕運動成功後,各藩化除藩兵、軍權收歸中央,其後才開始繁榮昌盛,成東南亞之軍事強國。要造成健全穩固的國民政府,就得把構成現代式國家要件的軍權首先集中起來,統一起來,才有辦法。今後能否統一,能否集中全在我們一念之轉移。”
“我誠摯希望,今日在場之各軍事領袖開誠合作,站在統一的立場上,以國家為重,達成軍事、財政的統一。”
校長於高台之上慷慨陳詞,站立於大義高度,訴說著此次編遣會議,以及後續裁兵之重要性。
見氛圍烘托的不錯,他繼而說起已經敲定的華德軍事合作項目,並斷定此次合作將是國民政府麾下軍隊大幅度增強的基礎。
談到這個,台下幾個昏昏欲睡的軍閥這才蘇醒過來,全部坐直,細細聆聽合作細則。
這是國民政府與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十年合作,雖然大家都站在了統一戰線,但未嘗沒有打起來的可能。
這合作開啟後,他們將要面對的便不是昔日二次北伐的軍隊,而是一支德械軍。
不過校長無意多說合作內容,話鋒一轉,談論起幾次與德國軍事顧問團團長馬克斯上校的深入交流。
馬克斯上校就是以支持編遣會議的建議書博得了校長的好感,並借此籌到了資金。
校長言下之意便是,你看,連洋人軍事專家都這麽說了,你們不同意,那就是沒有軍事素養和能力。
“這老蔣,呵呵。”台下的李宗仁和馮玉祥相視一笑,隨後看向聚精會神旁聽的張漢卿,“張司令怎麽看?”
怎麽看?
當然是坐著看啊。
張漢卿心裡吐槽了一句,隨後笑道:“既已改旗易幟,自當擁護國民政府之號令。”
李宗仁和馮玉祥心裡同時“呸”了一聲。
你張漢卿不著急,無非是北方部隊是在第二期編遣計劃裡,而他們的部隊可都是在第一期裡,要在1月份內完成裁兵。
這場會議遠沒有想象之中那麽太平,多方都在關注著最終結果。
而早已熟知後續走向的葉洛則在葉公館書房內奮筆疾書,將思路理清楚。
“這次的編遣會議,最終爆發的矛盾點是校長提出的裁減方案,此方案一出,對他的第一集團軍特別有利,而閻錫山、李宗仁因為在二次北伐收編了不少降軍和地盤,也不吃虧,唯獨出力最多,獲益最少的馮玉祥最倒霉,沒撈到什麽好處,還裁員最多。”
“因此馮玉祥會提出對自己極有利的方案,而校長假惺惺認可,鼓勵他在編遣會議上提出,等方案一出,閻錫山、李宗仁等人全力反對,閻錫山便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校長有意坐山觀虎鬥,便將兩個方案同時拿出來談論,使其互相攻訐,達成了挑撥離間的目標,而李宗仁看出這點,也傾向於孤立馮玉祥的決策,至此,最後會議通過了閻錫山那個損人不利己的方案,唯一的受益者是校長。”
“馮玉祥咽不下這個口氣,挑起了戰爭,大敗而歸,隨後校長便靠中原大戰將他們一一降服,最後再把漢卿給搞定,就完成了他的春秋大夢。”
“此次裁兵,不論這些軍閥的利益糾葛,許多頗有戰力和軍事能力的將領與士兵被裁減,讓稅警總團漁翁得利了。那我完全可以借此招兵買馬,合理利用。反正華德軍事合作項目本身就是這個目標。”
葉洛嘴角微微翹起,他現在有馬克斯上校這個完美擋箭牌,誰敢質疑他這個副總,就是質疑馬克斯和校長的決策,沒人會跳出來當小醜。
稅警總團的路子,他大可以先走一步,也能讓日後的戰爭相對輕松一些。
“要是手上有點武裝力量,這次銷毀大煙也就不用那麽吃力了。”葉洛輕輕歎氣。
馬永貞和戴戟去剿水匪,肯定會查到許多銷毀大煙的蛛絲馬跡,魏老三等水匪也會拒不承認,如果這些事全由葉氏自己出面解決,就不會落下把柄了。
小阿俏回來時特意說過,她已讓人盡量銷毀證據,拖延東窗事發的時間,但那依舊是看天吃飯。
此事一出,那麽葉洛就會和校長站到對立面。
若1937年後,那還好說。
現在還有八年時間。
校長有的是辦法整死自己。
得讓他沒法輕易動自己才行。
“海外的線不能斷。希望喬治把我的論文發表出去,可以激起一些水花。”葉洛暗暗想道。
自己現在是在和時間賽跑,絕對不能懈怠。
這一波虧了不少錢,也得快點再用其他行業賺錢,以彌補空缺。
“1929年,又是一個多事之秋啊。”葉洛回憶著腦海裡塵封的記憶,低聲呢喃道。
席卷關中的大饑荒,被稱為民國十八年年饉。
國內幾大軍閥間的中原大戰。
由美國股市災難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
北方的中東鐵路事件。
關稅自主的正式施行。
等等。
這些事件裡有商機,有危機,就看葉洛怎麽從中找到平衡點了。
尤其是那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這是他期待已久,用來對付沙遜家族的大殺器。
1928年,這一年來,不知道多少名流,洋人通過自己的那篇論文在美國股市撈到大筆財富。
葉洛自己沒有下場買股,卻莫名有了股神之名。
算算時間,他這個股神也該是時候下場,給這些千裡之外的洋人一點小小的華國震撼了。
“等關稅自主後,許多國貨能得到便利,尤其是紡織品,日貨再也沒有市場,這可是一個非常大的賺錢項目。”
此前葉洛就從嘉道理家族和永興公司收購了一些紡織廠,如今這些工廠在大量資金的投入下已經出產了不少紡織品,這些質量極高的紡織品國貨一直被囤積在倉庫裡,就等著那時候一股腦兒甩出,將市場全部吞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