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在異世封神》第33章 前往城南
  第33章 前往城南
  第三十三章

  “我不去,我真不能去。”那被趙福生拽住的男子根本不信她的話,聽她執意要前往城南,竟嚇得癱軟在地:

  “我去了就不能回,大人饒命,大人饒命——”

  此人一聽要飯胡同,竟然嚇得神智不清,街上零星數人一聽‘要飯胡同’幾個字,竟都接二連三溜走,頃刻之間大街之上再度空無一人。

  趙福生見此情景,也覺得有些頭疼,她想了想,索性道:

  “那你帶我前往府衙,我請府中差役幫忙引路。”

  那人嚇得只知道哭,趙福生抓起他搖了數下,又將自己的話重複了一次,他才清醒答應。

  萬安縣的府衙已經衰敗,趙福生到了衙門,將抓來領路的人放走之後,這才進了衙門之中。

  明明是青天白日,府衙之內卻空無一人。

  門口擺了大鼓,上面蒙了灰塵。

  她定了定神,喊了兩聲無人應答之後,舉了一旁的鼓捶,用力擊向大鼓,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

  鼓聲傳揚開來,許久之後,街道處才零星有人出現,但衙門內並沒有動靜。

  直到許久後,才有人慌忙的喊:
  “別敲了、別敲了。”

  一個留了山羊胡似的,尖嘴猴腮的老頭兒提著長衫從內室出來,他穿了儒衫,作幕僚打扮,看著像是一個執筆的師爺,見到趙福生時,那憂心忡忡的臉色一愣。

  “你——”

  他見是個少女擊鼓,正欲翻臉,趙福生不等他多說,立即從懷中掏出一個盒子。

  那盒子一翻開,露出一張翡翠玉書:
  “鎮魔司的人,我要前往要飯胡同辦案,請衙門配合我,立即準備騾車送我前去城南。”

  她時間緊迫,懶得與人再多費唇舌,好在當時得知魂命冊重要之後,她便將這東西隨身攜帶,此時拿出書令驗明證身。

  那師爺一聽‘鎮魔司’三個字,頓時雙腿一軟,險些跪倒在地。

  朝廷已經放棄了萬安縣,從去年來了個趙啟明後,鎮魔司便再也沒有來過新人。

  之後萬安縣鎮魔司接連出事,死得幾乎絕了根。

  縣中府衙的人都知道萬安縣必死無疑,縣府官員有關系的早就使法調走,沒有關系的絕望留下來等死。

  最近幾個月以來,縣內詭異案子逐漸出現,正當眾人以為必死無疑之時,突然出現了趙福生這樣一個新面孔,竟自稱是鎮魔司的人要辦案子。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

  “你……”

  那師爺跪倒在地之後,很快醒悟過神,還想再問什麽,卻見到了趙福生手中捧著的魂命冊。

  魂命冊上布滿鬼咒,帶著陰森不詳的氣息。

  這種鬼物無法仿造,確實屬於魂命冊無疑,趙福生手持此物,無須多加解釋,自然便證明了她的身份。

  “快去。”

  趙福生喝斥了一聲,那師爺回過神之後連聲應是。

  他慌忙爬了起來,在她目光之中仿佛腿腳一下利索了不少的樣子,大步跑入內宅之中,高聲喊:

  “縣太爺、太爺,鎮魔司來人辦案啦,萬安縣有救啦——”

  這一番折騰之後,整個府衙都被驚動。

  不多時,萬安縣的知縣匆匆趕來。

  此人年紀不小了,頭髮花白,他身材瘦弱如豆芽菜般,愁眉苦臉的,一看便知不得志。

  就連身上的衣裳穿得不大整齊,腰帶都只是隨意束起,看向趙福生的目光之中帶著驚疑、揣測與畏懼——唯獨沒有聽到鎮魔司辦案時的歡喜。

  趙福生也不與他多說,將自己的要求告知,那知縣連連點頭,連忙吩咐師爺準備轎子,送趙福生去城南。

  “不要大轎。”

  趙福生皺了皺眉,拒絕他的好意:

  “最好馬車,找個擅趕車的人,我時間緊急,想盡快趕去城南。”

  她的話令得縣令偷偷抬頭看了她一眼,連忙應答了一聲,打發師爺快去辦事。

  “趙大人——”那知縣雙手作揖,以膽顫心驚的神情偷偷打量了趙福生許久,才壯了膽氣問:

  “要飯胡同的事已經鬧了不少時日,那裡結出了鬼域,能進無法出,您此行前去,可是還另有接應之人?”

  他見趙福生面生,是想要旁敲側擊打聽趙福生來歷。

  萬安縣的知縣希望趙福生是朝廷派來收拾善後的人,若她身份證實,便證明朝廷還沒有完全放棄此地,那萬安縣上下生靈還有一線生機。

  “沒有。”

  趙福生沒有給他無謂的希望,她搖了搖頭,看這老知縣聽了她的回應之後,身體重重晃了兩下,似是備受打擊。

  末了之後他又問:
  “那您如今的身份——”

  “我是萬安縣鎮魔司新任令司。”趙福生答道:

  “如今鎮魔司中人手不足,另外兩人已經去辦另一樁案子。”

  那知縣的臉色一白,手抖個不停:
  “還有案子?”

  趙福生點了點頭:
  “暫時沒事。”她令范必死兩人將禍水東引,只要中途這群人不遇鬼,便應該無事。

  一旦趙氏夫婦的屍身送往寶知縣的地盤,到時就是鬼變,也不關她的事。

  那知縣面色一苦,眼裡露出絕望神情,顯然並不太相信她的話。

  “要飯胡同的鬼禍不輕,您、您可有把握驅……”他想了想,興許是以往鎮魔司積威甚深,他最終並沒有將余下的話問出口,而是歎息了一聲:
  “希望您一路順利,平安歸來。”

  鎮魔司辦案死傷率可不輕,正常情況來說,一個令司帶兩個以上令使同行,隨行之人都有可能會死。

  如今趙福生獨自前行,那知縣總覺得她此行恐怕會有去無回。

  可鎮魔司的人地位崇高,脾氣又古怪凶狠,他並沒有將這話說出口。

  趙福生對他態度也不以為意,點了點頭:

  “我也希望我可以一路順利、平安歸來。”

  “若您回來,到時我為您設宴,替您接風洗塵。”

  “好。”

  趙福生沒有推拒,而是爽快的點頭應答了一聲。

  兩人說話功夫間,縣衙很快準備好了馬車,同時那師爺不知從何處找來了一個差役與她同行。

  府衙雖說準備的是馬車,可不知是不是趙福生要求要盡快,那馬棚簡陋異常。
    趙福生也不以為意,上了車中,那差役也不敢看她,待她一坐穩後,隨即便一抖韁繩。

  那瘦馬半晌緩緩提足,吃力的拉著車子前行。

  等車輛一動,趙福生回頭往府衙的方向看去,見那年邁的知縣與師爺站到一處,兩人憂心忡忡的看著她離開的方向,仿佛她這一去,也決定著許多人的生死。

  兩側圍觀的百姓不多,她先前擊鼓的舉動驚動了這一條街,許多人都得知了她的身份,此時得知鎮魔司辦案,不少人都一臉茫然的盯著她看,那神情有好奇、有純粹就是看熱鬧的,卻對她驅鬼一事並不抱希望的樣子。

  不知為何,趙福生被看得有些不大舒服。

  她皺了皺眉,與那趕車的差役搭話:
  “大哥,伱貴姓啊?”

  她一句‘大哥’,險些沒將那趕車的男人嚇得一頭栽倒在地。

  “不敢當大人這樣稱呼,我叫劉槐,家中行五,若您不介意,稱呼我為劉五就是。”

  他身材高大,但不算結實,留了絡腮胡,頭髮也有些稀疏的樣子。

  趙福生沉默了片刻,問道:
  “萬安縣如今——”

  她原本想問萬安縣如今的情況,可她來了這個世界不久,已經可以看到這個縣中基本的樣子。

  縣裡富戶幾乎搬走,留下來的都是無力逃亡的人。

  這裡失去了希望,活著的人也如行屍走肉,認為自己必死無疑。

  縣中聽不到歡笑,也沒有孩子的哭鬧聲,縣府如同一潭死水,整座縣城失去了活力。

  這又有什麽好問的?

  她活在現代時,只是一個普通人,如今重生之後自身難保,卻肩負了壓力。

  趙福生緩緩往外吐了口濁氣,卻始終覺得心中像是壓了塊大石。

  她不再試圖去打聽萬安縣的情況,轉而問起要飯胡同相關的事:
  “你跟我說說夫子廟的情況。”

  “……是。”

  那劉五一聽她問起夫子廟,不由松了口氣。

  夫子廟在萬安縣可謂是一個傳奇,無人不知。

  “這夫子廟的前身其實是劉家宗祠——”劉五從劉家宗祠說起。

  雖說案件的一些情況趙福生早就已經從卷宗及紙人張口中得知,但她並沒有打斷劉五的話,而是聽他提起了昔日劉家的盛況。

  劉氏以往在萬安縣可謂是數一數二的鄉紳、豪門,曾是鎮魔司、縣衙各位大人物們的座上賓,在萬安縣極為有名。

  “當年的萬安縣可不是如今這樣子,那劉老爺告職還鄉後,將劉家經營得風生水起,這劉老爺樂善好施,是城中有名的大善人——”

  劉五說這話時,忐忑的看了趙福生一眼。

  見趙福生並沒有喝斥他,讓他直說重點,他心中松了口氣,膽子都逐漸大了幾分,說話時也不再像先前一樣拘束的樣子。

  趙福生見時機成熟,便問了一句:
  “聽說劉老爺的壽辰之上,當時也鬧過鬼。”

  “誰說不是?”劉五見她‘和善’,說話也敢露出幾分笑意:

  “說來也巧,當年那場禍事,我爺也親自經歷,說是險些沒了命呢。”

  他這樣一說,趙福生頓時精神一振。

  “你說說。”

  “好。”劉五用力點頭,來了勁:
  “當日劉老爺六十大壽,他的幾個兒子孝順,為他置辦了流水席,宴請萬安縣的百姓,意在集萬民祝福,祝他老人家壽數無窮呢。”

  “那時去的人多,官府怕出亂子,派了些差役前去,我爺那時也在班房當差,說來我們與劉老爺家都是姓劉,據我爺說,早前也是遠親,勉強搭得上點關系,靠著這個門路,我爺也爭到了這個美差事。”

  去劉家當值的人會受到劉家的關照,為了讓這些人在值班時更上心,除了必要的吃喝劉家會安排妥當之外,同時管事會額外再給每個當值的人一份壽辰喜包,裡面也包著一些銅錢。

  “劉家出手闊綽,除此之外,還請了戲班,班台一擺,唱戲時也會有小廝抬出裝錢的籮筐灑錢。”

  這劉五倒是頗為能言善道,隨著他的敘述,趙福生幾乎可以想像得到四十年前劉化成大壽的盛況。

  “這些錢可真不少,我爺也搶到了不少,那戲班子一天十二時辰不停歇的唱,這輪唱完便換另一輪,無論白天黑夜不帶停歇。”

  灑錢的人也隨時會出現,因此前去參加壽宴的人都很亢奮,眾人連吃帶拿,且同時還有熱鬧看,別提有多歡喜。

  “大家眼睛都不敢閉一下,深怕錯過了錢——”說到這裡,劉五的眼中露出憧憬向往之色。

  但很快的,他眼角余光注意到趙福生皺了一下眉,他立時警惕,頓時如兜頭被人潑了桶涼水,一下清醒。

  他意識到趙福生是要問夫子廟的事,而非當年劉化成的壽宴。

  “而變故就在流水席的第三夜發生的。”

  他說到過往,臉上也露出驚色:

  “說是當天夜裡子時,戲唱到了第三台,戲子們正收鑼散場時,家丁拿出銅錢灑出去,有兩個人為了撿一枚錢打了起來。”

  說到正事之後,趙福生的神情變得認真,她的身體挺直,往劉五的方向靠近了一些。

  “這種情況也是常事。”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這個世道要想賺錢可不容易,原本的趙福生僅被五枚銅板就買了全家性命。

  當時劉家抬著錢筐灑錢,怎麽可能會不出爭執?
  之所以沒有打出人命,興許是劉家強勢,請了人看家護院,其他人也怕事情鬧大被劉家轟出去,絕了吃喝拿錢的路子而已。

  “誰說不是?”

  劉五點了點頭,後怕的道:
  “當時兩人都同時伸手要去撿那一枚大錢,雙方都說這錢是自己的,互相爭執不休。”

  本來劉家辦喜事,又有公門差役駐扎,一般來說打鬥雙方都知道好歹,適可而止,一人最終退一步就行。

  但那一天卻偏偏像是中了邪,兩人越吵越來火,竟然動手打了起來。

  “打鬥中推搡倒了桌椅,我爺當時見有人鬧事,心中怒火中燒,招呼了幾個差役準備將這兩個不知好歹的東西轟出劉家。”

  他說到這裡,頓了片刻,眼中露出驚懼之色:
  “哪知這兩人打鬥之中,竟撞到了旁邊的桌子,其他人倒是忙不迭的閃避,其中一人避得慢了些,被一個人手臂掃到腦袋。”

  劉五說到此處,牙關‘咯咯’直響,竟嚇得面無人色,有些說不下去。

  趙福生精明異常,見他嚇得不輕,便接了句嘴:

  “這可真是無妄之災,此人被打,肯定心中憤怒,定要還手的。”

  她不說這話還好,一接話後,劉五頓時連連搖頭,但他剛搖了兩下,又忙不迭的伸出一隻手將脖子按住:
  “不是的,不是的,那被打的人腦袋頓時落地。”

  “!!!”

   雙更合一~~~
    下午兩點還有雙更合一哈~!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