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不明不清》第72章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 收藏 月票)
  第72章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 收藏 月票)

  但馬堂越玩越囂張,最終引發了民變。上萬人把稅使衙門給燒了,打死幾十名稅吏,馬堂聞訊趕緊跑回了天津,不敢再去臨清。

  這下蓋子捂不住了,一些和他有利益衝突的官員趁機上奏本彈劾。可是萬歷皇帝啥也沒表示,只是免了馬堂的兼職,依舊讓他擔任天津稅監的職務。

  為啥會這樣呢,王安不清楚,洪濤也不清楚。但王安說了,馬堂每年返京時都會去鄭貴妃家裡走動,帶著好幾輛大車。

  不用任何解釋也猜出大車裡裝的是啥,很顯然,馬堂走的是鄭貴妃的門路,說不定能當上天津稅監也是鄭貴妃吹了枕邊風。以萬歷皇帝對鄭貴妃的寵幸程度,這點事肯定不足以讓馬堂身敗名裂。

  只可惜萬歷皇帝被洪濤給乾掉了,鄭貴妃雖然看上去依舊是貴太妃,地位僅次於兩宮皇太后,但沒了皇帝的庇護啥也不是,稅監這麽重要的肥差怎麽可能繼續任由他把持。

  貪墨只是個借口,即便沒有罪過也得找個理由替換掉,無非就是時間問題。蛋糕就這麽大,官員們切下去一大塊,勳貴們也得切一塊,宗室依舊要切一塊,能留給皇帝的真不多了。

  想積累力量必須先有人,也就是所謂的心腹。但想讓心腹們付出忠誠就得給好處,少了還不成。這些好處都要從皇帝那塊蛋糕裡出,比如像稅監這種不需要外庭同意、還比較有油水的職位。

  這是常理,也是真理。即便如洪濤這樣的逆天穿越者依舊無法簡單的改變分毫,在初期還必須遵守。他目前能做的僅僅是利用上帝之眼在分蛋糕的時候盡量多分一些,再利用這些好處拉攏更多人成為利益共同體。

  以後他的手下人裡保不齊也會出現一個個馬堂,區別只是程度不見得會這麽嚴重,手段也要更隱蔽些,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誰當皇帝都一樣,文官集團、武官集團、勳貴宗室、宦官、地主士紳……任何一個利益集團都不會眼睜睜看著本來屬於自己的蛋糕被別人拿走,哪怕對方是皇帝也不成。

  為了保護這塊蛋糕,他們敢踐踏世間的一切規則,包括弄死皇帝。事實上也是這麽乾的,有成功也有失敗,總體上講還是成功的次數多,至少保住了這套有利於他們的體系。

  想改變這套體系光靠一個穿越者遠遠不夠,但也不是不可能。洪濤就想試試,他自認具備一個很特殊的武器,時間。

  只要時間足夠長,長到凡人所不能企及的程度,很多事情就沒那麽難了。時間可以增加利益共同體的數量,也能兵不血刃的消滅敵人。

  當然了,在滿足時間條件之前,洪濤必須保證自己能活下去,否則一切都是白搭。不管有多少種理論都要活著才能主張,誰活的久誰就是真理!

  讓袁可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去發展海軍,朝臣們暫時沒給予太多關注。在他們眼中漕運是個龐大的體系,僅憑一兩位官員很難有所改變。新皇帝用油水比較足的位置安排幾位近臣也是人之常情,啥好處都不給誰會跟著你乾啊。

  命令東廠秘密抓捕天津衛稅監馬堂同樣沒引來太多關注,如果皇帝能把全國各地的稅監都抓起來朝臣們才高興呢。說白了,稅監就是皇帝派出去撈錢的,是和官員勳貴們搶蛋糕的手,越少越好。

  但有關裁減宗室成員待遇的想法,剛從內閣裡傳出點風聲立刻就引來了不小的騷動。首先反對不是宗室成員,而是做為朝廷監管部門的禦史言官。
    在這裡簡單的說說明朝的公文規則,大體上講由下至上的公文主要有奏本、題本、揭帖、表箋、製對、露布、譯等形式,其中奏本、題本、揭帖比較常用。

  四品以上官員有私事想向皇帝講,但又不想讓別人知道,就可以寫奏本。寫完了送到會極門交給守門內官再轉交皇帝。奏本在皇帝沒批複之前是保密的,誰也不知道裡面寫了啥。

  另一種官員向皇帝奏報的形式叫題本,屬於正式公文,寫的時候一式兩份,要經過通政司和六科廊備案才能送到皇帝面前。過程中不保密,六科廊抄錄存檔的時候內容基本也就散出去了。

  還有一種上奏形式叫揭帖,這玩意就是純粹的打小報告了,和奏本一樣在皇帝閱覽之前不需要備案。不過和奏本比起來,皇帝對揭帖的重視程度相對低了點,很多時候根本不看。

  後世的電視劇、電影和文學作品中,官員向皇帝匯報最常見的是奏折,這種形式僅僅在清朝出現,明朝是沒有的。

  題本、奏本、揭帖都是有嚴格書寫格式,包括字體大小、紙張篇幅和字數等等,必須完全符合,就像是後世的公文,寫錯了會挨批評,甚至降罪處罰。

  洪皇帝剛開始收到的就是題本,由禦史言官們所寫,內容豐富多彩。有從穩定大局出發的、有從祖宗法度入手的、有從人性親情展開的、還有從歷史教訓警示的。

  目的只有一個,勸說皇帝打消危險的念頭。但誰也沒提怎麽做才能消減開支、充盈國庫,純粹口販子,隻管挑毛病從不提具體建議。

  洪濤當然是不搭理,看了幾天之後乾脆讓司禮監把類似奏本全扣下,別再往辦公桌上拿了,有時間看他們嘰嘰歪歪,不如去校場帶著小火者們踢球。

  眼見皇帝無動於衷,禦史言官們自然不肯罷休,或者說他們後面的某些勢力不願意聽之任之,於是就祭出了第二招,上題本,把矛盾公開化,逼著皇帝表態。

  在如何與皇帝鬥爭方面他們可算是駕輕就熟了,從古至今,官員集團從來都是這麽乾的,一方面把皇帝頂在前面開路,一方面又要防著皇帝權力太大、分贓太多。

  “別再耗費絲絹錦緞寫題本了,讓他們好好理理思緒,選出三人來後天早朝與朕當面說明利害關系!”

  面對禦史言官們的反對洪濤會退縮嗎?答案肯定是不會的。他在提出議題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這種結果,目前看來與之前預料情景還有些差距呢。

  好歹也是萬歷皇帝的長子,老爹能頂住壓力十幾年不上朝,在國本問題上和滿朝文武死頂牛,當兒子的也不該太慫,此種強度的壓力基本等於沒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