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下次一定
慶州之戰最終以明軍大獲全勝告終。
北元慶州軍主帥平章果來戰死,果來子不蘭溪投降。
七萬元軍戰死三萬余,被俘虜兩萬余,還有兩萬余趁亂逃走。
十余萬百姓,百萬頭牛羊馬匹盡歸明軍所有。
而明軍的損失只有不到兩千人。
藍玉沒有顧得上休息,立即驅趕百姓以泥沙澆水結冰之法,加高加固城防。
零下十幾度的低溫,沒用兩天慶州城牆就拔高了六七米。
他這才命令大家輪番休息。
另一邊,北元副將哈斯兒帶著親衛翻牆逃走,後續收攏七千余潰兵。
他沒敢去見納哈出,而是帶人返回了北元王庭。
一通操作之後,罪責全都被推給了戰死的平章果來身上。
他自己只是被削減職位。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且說慶州失守的消息傳來,遼東元軍士氣大喪。
納哈出差點被氣暈過去,連連咒罵平章果來。
恢復理智後,他試圖奪回慶州。
然而當他看到那座冰城,徹底放棄了這個想法。
如果是平時,他還能一點點將這座城啃下來,現在沒有這個機會了。
馮勝在藍玉出發之後,沒有等奇襲結果就揮師北上,水陸並進直奔遼東。
納哈出哪還顧得上藍玉,開始收縮兵力試圖抵抗。
時間進入三月份,明軍相繼拿下大寧、寬河、會州、富峪等地。
馮勝突出一個穩中求勝,每打下一地就修築一座城池。
接連修築了四座城池,將後方串聯成一條線。
在確保後路的情況下,才揮師渡過遼河,直達金山附近。
金山就是現在的勃勃圖山,也是納哈出的大本營所在。
然後,納哈出就投降了。
是的,坐擁二十萬大軍的納哈出,幾乎沒有怎麽反抗,突然就投降了。
這個結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馮勝等人一度以為對方是詐降。
直到納哈出親自前往明軍大營表示誠意,大家都猶如在夢中一般。
然後一群大大小小的將領那叫一個氣啊。
恨不得將這個沒骨氣的家夥趕回去,大家正面乾上幾場。
你投降了,我們的軍功怎辦?
反倒是、納哈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都投降了,你們怎還一副恨不得吃人的表情?
莫非這些人不是誠心納降,而是埋伏有刀斧手,準備把我弄死?
不過還好,老成持重的馮勝成功安撫住了他,讓受降儀式順利進行。
至此大明完成了傳統意義上的漢地大一統。
消息傳回,舉國歡騰。
群臣紛紛上表慶賀,甚至有大臣建議封禪泰山。
老朱一聽這個建議,臉都黑了。
他表示封禪泰山勞民傷財,且百姓生活具體如何,咱們心裡都清楚,這泰山誰好意思去?
並嚴禁所有人再提此事。
不知情的人隻以為皇帝謙虛,知情人則暗笑不已。
朱雄英笑的嘴巴都合不攏了:“這些人是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了……”
陳景恪也連連點頭,讓老朱去封禪泰山,看不起誰呢。
封禪泰山,那不是自降身份,和宋真宗趙恆之流一個檔次了。
當然了,雖然心裡很鄙視趙家,嘴上是不能這麽說的。
所以才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
只能說,宋真宗被動做了一回好事兒,徹底絕了後世君王封禪泰山的念頭。
笑了一會兒,朱雄英說道:“納哈出歸順倒是省了很多麻煩,下一步就是攻打高麗了吧?”
陳景恪頷首道:“按照計劃,應該是如此。還好後續要打高麗,否則將士們肯定很失望。”
朱雄英也笑道:“是啊,動員了兩年,將士們都期待著建功立業,納哈出就這樣降了。”
“這功勞就像是煮熟的鴨子飛了,換成誰都難受。”
陳景恪說道:“徐老大倒是得意了,奇襲慶州陣斬敵軍主帥,這功勞夠他吹一輩子的了。”
朱雄英點點頭,說道:“你說,將來他不會真的和霍去病一樣,封狼居胥吧。”
陳景恪笑道:“這事兒說不準,不過我更看好永昌侯,徐老大還差了點。”
主要徐允恭以前從未領兵作戰,朝廷不可能讓他獨領一軍深入草原。
漢武帝時期,無將可用只能啟用新人。
大明不一樣,當前真可以說戰將如雲,能掛帥出征的實在太多了。
論資排輩也輪不到徐允恭出這個風頭。
朱雄英沒有再提這一茬,轉而說道:“原本的計劃是六七月份能拿下遼東,再用三個月打下高麗。”
“現在納哈出歸順,替我們節省了三個多月時間,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經略高麗。”
“這下,高麗真成甕中之鱉了。”
陳景恪說道:“高麗已經是我大明囊中之物,沒什麽好擔心的。”
“現在我更關注的是國內的改革,也是時候推行了。”
國內變革,原本是想等遼東戰事有了進展再進行,誰知道進展竟然如此之快。
進度條直接拉到頭了。
對外戰爭的勝利,往往最能提升君主的威望,增加朝廷的凝聚力。
此時正是革新最恰當的時機。
朱元璋自然也明白這一點,當即就頒布了一條條新政措施。
第一就是開海。
在泉州、福州、寧波、松江府、青州等五地設立市舶司,掌管出海事宜。
開海之事已經人盡皆知,並沒有人覺得奇怪,很順利的就展開了。
第二條新政就是新稅法。
商業稅還好說,這是早晚都要征收的,大家也都能接受。
真正讓文武百官無奈的,是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
表面看起來此法是面對所有人的,但誰都知道,這就是在針對豪門大戶。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想象中的反對聲根本就沒有出現,此法就這樣通過。
陳景恪一開始覺得很驚訝,但略微一想就知道是為啥了。
去年朱雄英上書,提出攤丁入畝之法,已經經歷過一番辯論了。
朝廷的意思是明擺著的,此法必然要施行。
百官抗爭過,但沒有任何效果,只能無奈接受。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老朱的屠刀太鋒利,將人給殺怕了。
尤其是借著趙瑁案,將地方大戶清洗了一遍,又借著清查人口和土地,將宗族勢力敲打了一番。
有能力阻撓新稅法的勢力,已經被打的七七八八。
剩下那點殘余勢力,能保全自身就偷著樂了,哪還敢和朝廷做對。
真正讓百官震驚的,是第三條政令。
將金鈔局稽查司大部分剝離,組建稅務稽查司,專門負責稅務稽查工作。
並且還拿出了詳細的工作守則。
這個守則字行裡間透露出三個字,吃大戶。
這下百官徹底坐不住了。
知道皇帝想打擊大戶,但你也不能弄的這麽明顯吧?
你朱元璋莫不是忘了,你靠誰治理天下的?
文官集團和部分武將勳貴,開始上奏朝廷,強烈要求廢除此法。
認為此法堪比漢武惡政,必將導致國家大亂。
這次朱元璋什麽都沒說,更沒有發怒。
因為以徐達為首的勳貴集團集體上書,表示支持朝廷的改革。
就連辭官退隱的李善長,都寫了一封長長的奏疏,論述了從古至今的征稅問題。
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稅務稽查司勢在必行。
並且他還給反對派扣了一個大帽子,明知道大戶偷稅漏稅嚴重,還要反對稅務稽查司,其心可誅。
朱元璋大喜,將此奏疏拿到朝堂宣讀。
這一下,可以說打了文官集團一個措手不及,他們沒想到勳貴集團竟然會支持朝廷。
作為既得利益者,你們不應該最討厭稅務稽查嗎?為何要支持?
但事實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議。
現在還是大明初立,國家真正的權力掌握在勳貴集團手裡。
他們的支持,徹底壓倒了文官集團的聲音。
很多原本和文官集團一起上躥下跳的勳貴,腸子都悔青了。
有些選擇了裝死,有些則趕緊上書請罪。
以前是我不懂事兒,誤會了陛下誤解了新政。
經過一番研究,我終於體會到了陛下的良苦用心。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堅定的新政支持者了。
不管怎麽說,新政順利通過。
陳景恪卻感慨不已,還好他穿越到了洪武時期。
但凡再往後穿個幾十年,這事兒就難了。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並不複雜。
其一,朱元璋的個人威望,足以影響到勳貴集團的選擇。
其二,大明的開國功勳集團,大多數都是底層百姓出身,還沒有完全被腐化。
尚能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但凡再過個幾十年,等開國功勳去世,想讓他們的後人支持稅務稽查司,就幾乎不可能了。
別說專門針對富人的稅務稽查,就算是攤丁入畝,估計都要經過一番折騰才能通過。
哪像現在,只是稍稍爭論一番,就得以施行。
即便如此,朱元璋依然沒有掉以輕心。
借口洛陽城營建需要人監督,命太子朱標前往洛陽坐鎮。
實際上就是讓他去北方,督促各省稅制改革之事。
兩廣、福建、江西等地自然由朱棡負責。
朱元璋坐鎮應天,同時也負責最難啃的兩湖、江浙等地的改革。
安排好這一切,朱元璋去韓國公府探望了李善長。
這是李善長請辭後的第一次。
回來之後,朱元璋臉上的笑容增多了幾分。
還專門在宮裡擺了一桌,邀請了徐達、湯和等幾個老朋友一起聚了聚。
大家都能猜到,君臣二人在一定程度達成了和解。
雖然李善長已經不可能重獲信任,但至少兩人之間的心結解開了許多。
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證明老朱還是念舊情的,他們這幫老家夥可以安心的享受富貴。
朱元璋念舊情,雖然聽起來很滑稽,但事情就這麽發生了。
只能說,時移世易。
馬皇后依然健在,朱雄英的優秀表現,大明蒸蒸日上,未來目標更加明確。
讓朱元璋心中的那根弦松動了許多。
當皇帝覺得自己能掌握未來的時候,就是他最自信,也是最安全的時候。
這一點,越靠近朱元璋的人,感觸就越深。
尤其是徐達、湯和等人,前幾年他們在朱元璋身上,感受更多的是一種緊張、肅殺之氣。
這讓他們一度不想回京。
最近兩年朱元璋變了,準確說是打天下時的那個朱元璋又回來了。
老兄弟在一起飲酒,沒有了那種種試探,也沒有了戰戰兢兢。
就單純是聚會享樂。
天南海北暢談,緬懷過去,暢聊未來,顯擺自己的兒孫。
一切仿佛回到了大明立國之前。
對於這一切變化從何而起,大多數人其實並不甚了解。
只有馬皇后、朱標、徐達以及李善長四人知道,一切都要從洪武十五年太孫病危說起。
一個渾身充滿神秘的少年憑空出現,挽大廈之將傾。
一點點改變了大明,也改變了朱元璋。
所以,他們才是最支持陳景恪的人。
包括已經被賦閑在家的李善長,都數次交代子女,和陳景恪搞好關系。
如果他出現危險,不要落井下石,要想辦法保住他。
其他人雖然知道陳景恪很有才學和見地,卻並不知道他具體做過什麽。
不過影響並不大,對他們來說皇帝為什麽改變不重要,重要的是變了。
現在,他們最喜歡乾的,就是沒事兒找朱元璋聚會。
朱元璋幾次氣憤的說道:“你們這是在腐化咱,咱還有軍國大事要處理呢。”
“下次能不能找個咱清閑的時候再來?”
徐達等人都是一臉笑意的道:“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湯和仗著關系親密,打趣道:“軍國大事有太子和太孫幫伱管著,你就和我們一起安享晚年吧。”
朱元璋一點都不謙虛,大笑道:“哈哈……還是你湯和最會說話,有乖孫在,咱可不就能安享晚年嗎。”
“不過乖孫年齡還太小,咱們老弟兄要再扶一把才行。”
湯和拍胸脯說道:“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和以前一樣,上位你往哪指,弟兄們就拚了命往哪衝。”
“皺一下眉頭,都不配坐在這張桌子上。”
朱元璋點頭,說道:“咱知道,這次新法大家配合的就不錯……”
“大家放心,一切咱都看在眼裡,將來咱也給你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徐達好奇的問道:“上位,不知道是什麽驚喜?能否先透露一二?”
朱元璋連連搖頭:“不能說不能說,提前說出來還叫什麽驚喜。”
幾人借著酒勁兒,紛紛起哄追問。
奈何朱元璋守口如瓶,就是不肯說。
玩鬧了一會兒,眾人就將話題轉向了正在進行的遼東戰事。
徐達說道:“按照計劃,此時大軍應該進入高麗境內了吧。”
事實上確實如他所料,納哈出投降雖然非常意外,但確實省去了大明太多的麻煩。
馮勝等到降軍全部放下武器,走進戰俘營之後,留下十萬人鎮守遼東。
以二十萬大軍水路並進直入高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