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紀》298.第298章 俘虜的作用
  第298章 俘虜的作用

  現在諸神詛咒被鎮壓,已經影響不到薑黎了,接下來,只需將其煉化,就能讓他的修為突飛猛進。

  而煉化詛咒之力,對薑黎來說也不是什麽難事。兵主傳下來的都天大道經,乃是超脫級功法,連混沌之力都能煉化,何況規則之力。

  就算諸神詛咒很強,可水磨工夫之下,薑黎靠著都天之力,也能將其一點點的磨滅。

  “規則之力雖強,但卻非最強,遠不如歸墟裡的本源之力。”

  “我在神明古地連闖七十多個秘境,體內的力量被秘境裡的本源之力洗禮了不知多少遍,早就蛻變到一種極高的層次。”

  “就算這詛咒是諸神所留,也是奈何不得我。”

  薑黎有著十足的把握,能夠煉化體內的詛咒之力。

  他的底氣,除了都天大道經之外,還與歸墟裡的本源之力有關。那可是連天地破滅之劫都無法毀滅的力量,比規則之力強大太多了。

  薑黎的力量被本源之力洗禮過數十次,就算實力不如神魔,可力量的本質卻要強於他們,慢慢的磨下去,早晚能煉化諸神的詛咒。

  “煉!”

  心念一動,薑黎開始運轉都天大道經。頓時,他體內的都天之力就如潮水一般湧動起來,一遍又一遍的刷向那些諸神詛咒。

  初時,諸神詛咒毫無反應,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被都天之力衝刷了千百次後,這些諸神詛咒終於了有了反應。

  絲絲縷縷的玄妙力量,隨著都天之力的衝刷,一點點的從諸神詛咒的身上脫離,快速的融入薑黎體內。

  轟!
  好似打破了極限,薑黎的身上驟然爆發出一股寂滅之氣。

  第三次寂滅開始了!

  體內的元氣在破滅,血肉一點點的枯萎,肉身在腐朽。不久眨眼,薑黎就好似死了上百年一般,變成了一具乾屍,給人風一吹就會散的感覺。

  在此期間,薑黎的精神也變得恍恍惚惚起來,陷入了似死非死,似生非生的玄妙境界。

  就這樣,不知持續了多久,薑黎突然驚醒過來,睜眼一看,卻是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十二道山所在。

  “唯一!”

  薑黎知道,自己在第四境也成功修成了唯一之境。隻待開辟剩下的竅穴,就能再次超脫,一躍踏足五境。

  轟隆隆!
  十二道山所在,景象一如往昔,無數條長河浩浩蕩蕩,掀起一道道萬丈巨浪,不停的撞向第四座道山,發出驚濤駭浪般的聲響。

  這些景象,薑黎已經很熟悉了,故而不覺有異,只是淡定的看了一眼,便直接離開了此地。

  旁人追求的,是唯我唯真唯一,因此達到唯一之境,會無比的喜悅。

  但薑黎追求的,卻是更高的超脫之境,所以踏足唯一之境,已經無法讓他感覺到欣喜了。

  心神離開道山世界,返回肉身,頓時,薑黎就察覺到了身體的變化,血肉更加堅韌了,力量更強了。

  現在的他,哪怕不施展神通,隻憑肉身之力,也能活活的打死五境修士。

  四境的修為,五境的肉身,這就是現在的薑黎。這種情況,說他是五境,其實也沒錯。

  “我的力量,還在繼續增強著,按照這個速度,要不了幾個月,我就能開辟全部的竅穴。”

  除了肉身變強之外,薑黎還能清楚的感知到,他的力量也無時無刻的不在提升著。

  這是煉化諸神詛咒得來的好處。

  四方鬼神留在薑黎體內的詛咒,其中蘊含的力量對鬼神自身來說,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可對薑黎來說,這力量卻如洶湧的洪水,近乎無窮無盡。

  不誇張的說,有著這些諸神詛咒在,最少在七八境前,薑黎是不用擔心資源的問題了。

  只是受製於修為,薑黎雖然勉強鎮壓了體內的諸神詛咒,但卻無法直接將其全部煉化,只能一點點的磨。

  這就導致他每日所得的力量有限,可勝在細水長流。每天煉化一點詛咒之力,力量每天提升一點點,積少成多,早晚能將薑黎推上上三境。

  “時間過去多久了?”

  結束修煉,薑黎朝守在一邊的薑子矜問道。這幾日,擔心薑黎出事,薑子矜一直守在他身邊。

  “過了三日!”

  見薑黎恢復正常,薑子矜先是松了一口氣,接著回道。

  “三天,倒也不短了。距離下次前往歸墟,也沒幾天了。”

  算了算時間,薑黎發現還有兩三日的功夫,他就能再次前往歸墟了。

  不過此事不急,現在最要緊的,還是清點收獲,以及善後。

  先前薑黎連續攻破十二座城池,可不是件小事。更別說,他還把城內的貴族全都給拿下了。

  貴族的命比城池更值錢,十二家諸侯國留在城內的貴族一個不拉,全都被薑黎拿下,這事已經在辛城引起轟動了。

  而經過三天的發酵,就連遠在人域的朝歌也得知了此事。

  一時間,諸多諸侯震動,尤其是身為事主的十二家諸侯,更是紛紛傳訊辛城禦史,讓他想辦法把人給要回來。

  就在薑黎閉關的這三天裡,辛城禦史已經傳訊他好幾次了,讓他悠著點,別真的把人給殺了。

  只要人沒死,那一切就都有的談,可要是人死了,那就真的只能是不死不休了。

  十二家諸侯真要是鐵了心的想弄死薑黎,那就是帝辛,也護不住他,留給他的唯一選擇,就只有逃往祖地了。

  辛城禦史知曉其中的厲害,擔心薑黎年輕,下手不知輕重,真的把人給弄死了。

  所以一直勸他優待俘虜,不說好吃好喝的伺候著,最少也要保證他們的性命。

  “真是憋屈啊,抓到人卻不能殺,最後還要把人放了。說到底,還是黎國太弱。若是黎國足夠強,如大商一般,又何須顧忌這麽多?”

  取出官印,將辛城禦史發來的訊息,全都看了一遍過後,薑黎忍不住感概道。

  辛城禦史話裡話外,都在勸薑黎不要殺人,更是向他列舉了其中的利害,著重說明留下這些人的好處,可以用他們向其背後的諸侯換取好處。

  這些,薑黎其實都知道,他留下這些人,本就是打算這麽做。若非如此,他又何必將人活捉,直接殺了豈不是更省事。
    這個時代的規矩就是如此,除非是不死不休的死仇,不然諸侯戰敗之後,可以用奴隸與財寶贖回俘虜。

  黎國現在,正值發展階段,處處都需要資源。殺了這些貴族俘虜,固然能讓薑黎心中痛快,可此舉,對黎國來說並無什麽益處,反而有極大的壞處。

  倒不如留下他們,然後讓他們背後的勢力用奴隸與資源來贖人,以此來助力黎國的發展。

  薑黎現在實力不足,要考慮的,不是如何讓自己痛快,而是如何才能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唯有強者,才能按照喜好行事。弱者,終究要屈服於現實,以利益為主。

  留下這些貴族,才能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好處,所以先前,薑黎才會強忍殺意,留下這些貴族。哪怕是周國貴族,他也沒有動!

  “弱者不得自由,古來皆是如此。”

  薑子矜聽到薑黎的感慨,本來是想勸勸他的,可一想到自己的遭遇,卻是什麽也說不出來了。

  薑黎只是感慨一下身不由己,感慨完後,就開始辦正事了。他先是通過官印聯系辛城禦史,告知他那些被俘虜的貴族沒事,還活得好好的,以安他的心。

  辛城禦史回的很快,應該就在一旁守著,這邊薑黎剛傳訊過去,那邊他立即就回復道:

  “沒事就好!”

  “有什麽要求盡管提,一般只要不是太離譜的話,那十二家諸侯都會同意。”

  守了三天的辛城禦史,在得到薑黎的傳訊後,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人沒事就好。

  而既然人沒事,那辛城禦史也不難猜出薑黎的目的,顯然是想通過這些貴族,向他們背後的勢力換取好處。

  這點沒什麽好詫異的,貴族的規矩就是如此。薑黎總算是還守規矩,這對辛城禦史來說,不失為一個好消息。

  得知了薑黎的目的,辛城禦史也沒猶豫,直接讓薑黎開條件,甚至還暗示他,盡量把要求提高一些。

  反正,這些資源也不是他出。

  “辛城禦史那邊,倒是替我承受了不少壓力。現在,那十二家諸侯自己不敢出面,就準備讓辛城禦史來當這個說客。”

  看出了辛城禦史的暗示,薑黎笑著說道。想來,這些天辛城禦史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不然,說話時也不會攜帶一股怨念了。

  薑黎背後有祖地,再加上子侄還在他的手裡,那十二家諸侯就是在憤怒,此時也是不敢找他的麻煩。

  反而是辛城禦史,如今辛城名義上的掌權者,成了十二家諸侯發泄的對象。

  在他們看來,自家子侄在辛城出了事,那無論辛城禦史是否有錯,都要承擔一部分責任。更別說,他們還聽聞,辛城禦史與薑黎的關系不錯。

  如此一來,他們對辛城禦史就更為惱火了。自然而然的,辛城禦史那邊承受的壓力就大了起來。

  “薑黎,你打算提什麽條件,我們對那十二家諸侯並不是很了解,條件開高了,他們肯定不會同意。可要是開低了,那我們就吃虧了。”

  薑子矜有些擔心的問道。

  對方要他們開條件,可他們對十二家諸侯的實力,以及這些貴族在族內的地位並不是很了解。冒然開口,很難把握好其中的度。

  按照薑子矜的想法,最好是對方先開條件,然後他們再根據對方的條件待價而沽,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沒什麽。”

  “這些消息我們不知道,但有人知道,等一會兒,會有人告訴我們的。”

  薑黎笑了笑,頗為自信的說道。

  他又不是沒有盟友,帝辛就是他最大的盟友,有帝辛在,不會讓他吃虧的。

  果然,薑黎話說完沒多久,他的官印之中,就多了一份資料,裡面詳細記載了那些被他俘虜的貴族的身份地位等等。

  憑借著這份資料,薑黎大致就能估計出他們的價值。

  “除了姬發之外,基本上都是些庶子庶孫,或者是侄子弟弟什麽的,價值是有,但並不是很高。”

  “手裡捏著他們,大賺一筆還是可以的,但想要提出一些離譜的要求,卻是不行了。”

  看完了這些貴族的資料,薑黎思忖道。

  嫡庶之分,雖然周國執行的最為嚴厲,可卻不是起源於周國,而是源於大商。

  因為繼承製的混亂,父死子繼與兄終弟繼兩種繼承製並行,導致大商爆發了九世之亂,直接元氣大商,再無法攝服諸侯。

  後來的商帝,吸取了九世之亂的教訓,漸漸完善了繼承製,不再是兄終弟及,而是改為嫡子繼位。

  帝辛就是嫡子繼位的,在他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因為不是嫡子,無緣天子之位。

  大商就是其余諸侯國學習的榜樣,大商漸漸改為嫡子繼承製,其余諸侯見了,也很快的跟上。其中以周國最為典型,執行的比大商更徹底。

  還真別說,隨著嫡子繼承製的確認,國君之位的傳承,漸漸變得規范起來,不再混亂。

  也是因此,嫡庶之別出現了。

  自羲皇設婚嫁,華夏就一直是一夫一妻製,唯有妻子生的孩子為嫡子,余者皆是庶子。

  嫡庶之別,就是說,庶子的地位遠遠不如嫡子,完全沒有繼承權。而沒有繼承權,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地位並不高,價值也不是很大。

  薑黎抓了一堆庶子,就注定了他不能提什麽離譜的條件。

  庶子而已,沒了還能再生,真要是超出了諸侯的心理預期,舍棄就舍棄了,沒什麽大不了的。

  要是嫡子,尤其是嫡長子,那就不一樣了。就是要求過分一些,諸侯大概也會咬牙答應。

  可惜,嫡長子何其重要,諸侯瘋了才會讓他們去冒險,那簡直就是拿國家未來開玩笑。

  “用這些俘虜的貴族,換取他們國內的九黎後裔,以此裝大黎國。”

  薑黎沉吟一會,說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