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本土天驕入京!大夏五州!
新歲剛剛過去,浮光城中滿是紅色,街上大紅燈籠連綿不絕,一片喜慶。
南城門!
清晨城門剛開,一架豪華的馬車從官道駛來,馬車前面坐著一個蓑衣老者駕著馬車,雖是車夫打扮,一身布衣,但老者僅僅坐在哪裡,便如同一座山嶽一般厚重威嚴,令人高山仰止,自有一番強者威勢。
老者周身接連天地,與天地合一,顯然是一位高品武者,再看這馬車,雖樣式樸素,但其上隱隱有符文閃耀,車前兩匹駿馬,蹄如精鐵,毛如烈焰,周身氣血翻騰,竟是混元境異獸!
周圍來往行人頓時露出驚色,紛紛為其讓路。
“這是哪位大人物,竟有這般排場?”
“混元境寶馬,莫非是天南州的人。”
“不一定,天南州進貢的寶馬已經來了三批了,有可能是朝中的某位大人物。”
“禁聲,高品修士身連天地,一舉一動與天地相合,能聞千米之外蚊蟲振翅之聲,不可造次。”
一眾修士聞言頓時一驚,紛紛閉嘴。
“籲!”
老者一勒馬,望著眼前的大夏都城,城池不算太大,比不上萬妖城,在七玄州范圍內,這等大城還有十幾座,比這大的城池也不在少數。
但因為大夏在此建都,這就是天下第一城,七玄州的核心。
城門前站著兩排甲士,身穿玄黑色鐵甲,雙目堅毅,周身煞氣繚繞,一看就是百戰精銳!
兩排甲士五十人,無一人修為低於元罡境!
城牆之上駐守這數百名甲士,每一個士卒都是元罡境修士,一眼望去兵甲林立,氣勢恢宏。
而且老者在城牆之上感受到了一股浩瀚的氣息,和自己不相伯仲,城牆之上竟守著一位二品高手。
不虧是大夏都城!
端是一番大國氣象!
馬車上的門簾掀開一條縫,隱約露出了半張精致的臉龐,片刻之後,門簾落下,車內再無動靜。
“駕!”蓑衣一拉韁繩。
馬車再次開動,到了城門口,不等士卒攔車,馬車自動停下,蓑衣老者打開了車門,一男一女兩個人跳下馬車。
男子劍眉星目,模樣俊美,一席紫色長袍,脖間圍著一圈狐裘,腰間吊著一枚精致的紫色玉佩,周身散發著尊貴的氣質。
周身氣息和天地相呼應,一舉一動都能引動天地之力,顯然也是一位高品修士。
女子面容俊美,五官精致,一席紫色衣裙光彩奪目,亭亭玉立,如同一朵嬌豔的花朵。
兩人下車之後,蓑衣老者也跟著跳了下來,三人各自拿出一卷帛書。
“見過將軍,天南州紫天,受天南州府衙推薦,接兵部調令,入京營擔任威武將軍之職!”男子對著守城校尉拱手一禮,微笑道。
“天南州紫靈,見過將軍,是今朝稷下學宮新學子,入京求學。”一旁的女子也緊跟著說道。
“供奉殿二品供奉紫光,欲移居京城,這是殿中調令。”
三人人手一卷帛書,一個是供奉殿從二品供奉,一個是京營從三品威武將軍,還有一位是稷下學宮學生,都是朝廷中人。
為首的校尉也不敢怠慢,查驗之後行了一禮,歸還帛書放行。
“天南州也來人了。”
“前兩天寒月伯的兩個侄子也入京了,兩人都是及冠之年,卻已經是元罡境武道宗師,著實是天縱奇才。”
“紫光、紫天、紫靈,怕不是一家人。”
“應當是萬妖伯紫秉的子女。”
“這兩天天下英才齊聚京師,佛道兩家天驕,之前的各宗真傳,天南州、金沙州的天驕都來了。”
“天子腳下,京畿重地,自當匯聚天下英才,日後會越來越多的。”
三人離開之後,城門中眾人再次議論了起來。
浮光城內,紫靈坐在馬車上,好奇的問道:“大兄,方才那守城衛士,應當就是傳說中的大夏羽林軍吧。”
“身披金甲,氣勢恢宏,應當是羽林軍無疑。”一旁的紫天點頭道。
“不知道大兄能不能加入羽林軍。”紫靈眼珠子一轉,說道。
紫天搖了搖頭,“羽林軍隸屬於禁軍,駐扎於山海營之中,我去的是京營,駐扎在南大營,隸屬於戰兵,兩者不是一個體系的。”
“那可不一定,禁軍一聽就比什麽京營強,山海營也比什麽南大營霸氣,禁軍才是大夏真正的精銳,大兄你要好好表現,一定能進入禁軍之中。”
“禁軍禁軍,天子親兵,忠誠才是首要,父親本是萬妖之王,我等也是降臣,本就難以受到重用,何談進入京營之中。”紫天苦笑道。
“那可說不準,爹也是降臣,照樣不是天南州州牧,正二品的封疆大吏。”紫靈輕哼一聲。
“你啊你,別管我了,我好歹也是從三品威武將軍,而且京營之中秦將軍素來治軍有方,賞罰公允,不偏見降臣。反倒是伱,去的可是藏龍臥虎的稷下學宮,匯聚天下人才,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學宮。”
“之前寒月王朝和九大宗門的核心弟子都在裡面,還有大夏的一眾天驕,等待你的可是一番龍爭虎鬥。”紫天放下手中的人族兵書,看著旁邊的小妹道。
“你還是擔心你自己吧,按照人類的劃分方式,我也是真罡境大宗師,在一堆及冠之年的學生裡面,就算不是第一,也足夠自保了。”
“其余的天驕好說,一定要小心大夏朝廷的天驕,大夏強者如雲,一品強者也不在少數,若是遇見了一品強者的後代,務必小心,也不要招惹。”
“放心,大兄,我明白。”
——
紫宸殿,楚江望著眼前的光幕,臉上滿是笑意。
原來,不知不覺中,大夏已經發展到這種地步了。
不單單是召喚人傑,本土也出現了大量的人才,稷下學宮開設多年,如今總算是有天驕進入其中了。
十八歲的中品武者,無論在哪都是頂尖的天才,就算天賦不比黃階人傑,那也差不了多少了。
楚江剛穿越的時候,燕國元罡境宗師就是鎮壓一方的大人物了,真罡境已經是國中頂尖強者了。
但在如今的大夏,中品武者只不過還是晚輩,只能算是好手,遠遠算不上頂尖強者,十八歲成就中品武者,在大夏之中也是比比皆是了。
沒有意外的話,這些人成長起來之後,基本上都是高品武者,絕大部分都是二品武者,若是丹藥足夠,一品也未嘗沒有可能。
望著眼前的光幕,楚江一揮手,光幕頓時如同水波一樣消散。
這是國運應用的一個小技巧,只要在大夏之中,楚江可以查看任何地方,比之後世的衛星也不差多少了。
楚江平日了沒事便會四處看看,也算是解解悶,順便體察一下民情,提前體驗一下高品修士的樂趣。
別看大夏高品修士不少,每年死在大夏手中的高品修士不計其數,但這不意味這高品修士就不值錢了。
修為到了高品修士,掌握天地大勢,天人合一,調動天地之力,威力暴增,一人可獨戰萬軍。
而且高品修士與天地相合,可以探查到很遠的地方,方圓十裡內的情況對一個天人境武者來說一清二楚,高品修士好借助此來體悟紅塵,楚江也算是借助國運提前過一把癮。
當然,以如今大夏的國運,若是在國運黑龍盤旋的浮光城上空,查看一品修士便會被其察覺到,若是出了京城,氣運稀薄,高品修士就能輕松察覺到。
將目光收回,楚江的心思再度放在了眼前的幾封奏折之上,除夕已經過去一旬,朝廷各方面也恢復了正常,一眾官員回到了各自的職位之上,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而楚江也開始處理一些必要的國事。
比如,眼前天下行政區域的劃分。
七玄州歷來皆是按照國家進行劃分,天下四大區域,古蠻、大虞、寒月、萬妖,還有七玄宮統治的海外四島。
如今大夏一統天下,之前的行政區域自然不能再度使用,需要劃分新的行政區域。
思索片刻,楚江提筆在張居正的奏折之上寫道:
“天南州不變,金沙州不變,將西域都護府劃入金沙州,由州牧府統領。原古蠻之地,更名為北寒州,原大虞之地,更名為扶搖州,原九州改為府,天下八十一府改為郡,郡改縣,縣改城,一縣統領多城。”
“其余金沙州、北寒州皆按此方式劃分地域。原七玄四道,並海外萬島,設立天海州,著內閣根據島嶼大小,地理位置自行劃分行政區域。”
放下手中毛筆,扶搖、金沙、北寒、天海、天南五州,就是大夏所有區域了。
其實楚江最中意的名字,還是華夏歷史上的九州之名,尤其是青州和幽州,鎮壓兩州的青銅鼎都到了楚江手中,用這兩個名字,或者是其中之一,簡直就是水到渠成。
但在此方天下,單字州名是古九州專屬,神州,中州,玄州,雷州······等九州,象征天下正統,代表著上古傳承!
就連下十州,都是兩字州名,七玄州就是最好的說明。
在此方天地,兩字州名你隨意,沒有人會在意,但一字州名,那就是禁忌,沒有龍脈鎮壓,沒有法相境強者坐鎮,還是不要使用一字州名。
若是取了一字州名,在被天下奇聞錄傳出去,絕對會引來一大堆古九州強者前來討伐,說不準還會有法相境強者來一遭,楚江可不像當這個冤大頭。
為一個名字引得天下群起而攻之。
而且七玄州的面積對比日後大夏有可能打下的疆域來說,很小很小,九州對大夏來說,代表著整個天下,代表著所有疆域,楚江不想將九州的名字留在七玄州這樣的大陸之上。
至少,也待是古九州這樣的地方,才有資格被冠以大夏九州之名。
楚江準備等日後完全拿下古九州其中任何之一之後,再冠以大夏九州之名,如此方才不算辱沒九州之名!
行政區域劃定,大夏五州,如今尚且還有三州州牧空缺,而且除了天南州州牧紫秉楚江手中沒有召喚之妖不想換人,剩下的金沙州州牧蕭凌楚江也準備換一換。
楚江不準備讓降臣擔任主官,有忠心耿耿的召喚人傑在,楚江腦子不好了才會將這些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交給別人來擔任。
誰也無法保證他們絕對忠誠,而召喚人傑卻是絕對忠誠,隻此一點,便淘汰了本土之人。
在大夏之中,最重要的位置,一定會留給忠心耿耿的召喚人傑。
思索片刻,楚江提筆在奏折上寫了起來。
“扶搖州州牧:甘龍;”
“北寒州州牧:陳宮;”
“天海州州牧:張沁;”
“金沙州州牧:杜周;”
“原金沙州州牧蕭凌,擔任金沙州州丞。”
扶搖州地處京畿,最為重要,交給老辣穩重的甘龍處置最為合適,而且也不妨礙甘龍坐鎮朝堂,穩定朝局。
北寒州是古蠻舊地,大夏和古蠻本是兩族,大軍殺入之後,古蠻王朝也是抵抗最為凶殘,整個古蠻之地,抵抗極為凶殘,即使是王庭已經覆滅,各地城池、部落依舊是拚死抵抗,大夏高品修士在古蠻疆域內以鐵血之勢清掃了三遍,才將蠻族之人壓平。
即使如此,古蠻族依舊是民怨沸騰,一眾部落之人全然不服大夏的統治,大夏律法在古蠻所在之地推行最為困難,將北寒州交給擅長計謀的陳宮處理,想來會妥善解決蠻族之事。
天海州地處海外,諸島分布散亂,想要將其收歸統治,需要良好的耐心,這事交給辦事穩重,經驗老練的張沁最為合適。
金沙州下轄西域都護府,地處沙漠之中,其中魚龍混雜,盜匪橫行,亡命之徒不在少數,歷來都是罪犯聚集地,統治此等地方,正好適合法家弟子,以重典肅清吏治。
再加上蕭凌這個地頭蛇的配合,足以將金沙州打理的井井有條。
合上奏折,楚江翻開下一個奏折,搭眼一看,是張居正所奏向北寒州遷移大虞百姓之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