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明:如此貪的駙馬,朕殺不得?》第407章 朕可真是個大聰明,楊士奇登場!!
   第407章 朕可真是個大聰明,楊士奇登場!!(求訂閱!!)

  臥槽!

  老宋頭,你特麽可真會說話啊!
  聽到宋濂這一番話,歐陽倫在心裡給宋濂比了個大大拇指。

  難怪人家當過禮部尚書,還是太子老師,如今更是戶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這口才……佩服!
  朱元璋聽完宋濂這一番話也是直接愣住。

  憋了半天,朱元璋硬是說不出一句宋濂這些話有什麽問題,而且就連他自己也是這樣覺得的。

  大明很快會迎來洪武盛世!
  罷了罷了。

  想要打造洪武盛世,暫時還離不開歐陽倫,這個時候處理歐陽倫,除了可以出口惡氣外,並沒有其他實質的好處。

  再說了,他手裡也暫時沒有歐陽倫犯罪的鐵證,也不好隨意處理,如今的歐陽倫不僅身居一品而且還擔任數任要職,已經不是隨意拿捏的對象,更何況歐陽倫在百官和百姓當中有著很高的名望。

  僅僅是將歐陽倫打入天牢,估計都會引發大明內部混亂。

  所以……歐陽倫現在不能懲罰,還得獎勵!
  當心裡得出這個結論,朱元璋的內心是相當不得勁的,可他又不得不這樣做。

  想到這裡朱元璋瞧了歐陽倫一眼,結果歐陽倫正閉著眼睛……瑪德!這家夥是睡著了麽?

  混蛋!

  站在最後靠著柱子睡,現在都站在第一排了,倒是不靠著柱子睡了,可這家夥直接站著都能睡著!

  這小子絕對是私下練過的。

  朱元璋氣得不行。

  可再氣…他現在也不能生氣,更不能大聲呵責,畢竟現在文武百官可都擁護歐陽倫,僅僅三個行省稅收就高達七千萬,這可不是光喊口號、光努力就能夠達到的。

  這個時候他敢呵斥、懲罰歐陽倫,文武百官怕是只會覺得他朱元璋嫉賢妒能呢!
  既然百官都讓朕賞賜歐陽倫,那就賞吧。

  這個決定剛下,朱元璋立馬又意識到一個問題,那是賞賜歐陽倫什麽?
  賞錢?

  這家夥錢比他這個皇帝還多,自從他的計劃被吸納入“第一個五年計劃”後,朱元璋赫然發現歐陽倫成他的債主了。

  之前國庫的錢都被歐陽倫用完,但要支持“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推進,國庫開始使用開平銀櫃的額度,朱元璋也沒有反對,畢竟這個早就是說好的。

  就連給他這個皇帝購買紅旗馬車、修宮殿的錢也是從開平銀櫃中拿的錢。

  如果只是這樣,朱元璋此刻也不會想到這裡,但……按照歐陽倫定下的規矩,國庫和開平銀櫃雖然是戰略合作關系,但從開平銀櫃拿錢都屬於是借錢。

  借錢就有出錢方和借錢方,出錢方是開平銀櫃這毫無疑問,但是借錢方卻不是大明戶部,而是具體到某個人以及部門。

  說的更為直白一點,戶部就相當於是個中間商,分配額度的同時還能夠賺取利差!

  因此買紅旗馬車、修新宮殿的錢,都是由他朱元璋和戶部、開平銀櫃簽訂借貸契約,和其他衙門、行省一樣,借款三十年,一年後開始分期償還。

  開平銀櫃是歐陽倫的,戶部也是歐陽倫全權管理。

  這樣一算,可不是歐陽倫成了他朱元璋的債主了麽。

  賞賜金錢給歐陽倫,這完全是自取其辱啊!

  升官?

  也不行啊!

  無論是宗人府宗人令,還是戶部尚書,歐陽倫那都是一品,升無可升。

  封王絕對不可能,徐達、湯和他們都只是國公,異姓不封王,這是他的底線!
  還是歐陽倫死了,到是可以追封一個王,現在肯定是不行的。

  賜婚?

  朕的女兒都嫁給他了,還有徐達、湯和的女兒也嫁給他了,能配的上歐陽倫這家夥且合適的女子可不多了。

  唉——朕這女兒真是嫁早了啊!
  想了半天,朱元璋竟然沒有想到如何賞賜歐陽倫的辦法。

  既然想不到……那就……咳咳,歐陽倫這家夥之前犯了那麽多的事情,全記在朕的小本本上,朕完全可以劃掉一條兩條,就算是功過相抵吧。

  嘿嘿,朕不賞賜你,朕也不罰你,夠意思了吧!
  想到這裡,朱元璋內心通暢了許多。

  “咳咳,諸位愛卿所言極是!”

  “自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以來,我大明發生了不少變化,這成果最終都會體現在咱們的稅收上,雖說目前隻統計出來三個行省的,但是三個行省稅收加起來超過七千萬,這已經超越了咱們大明去年的總和,這個成績實在是難得啊!該賞!”

  “不過……”

  朱元璋面露微笑,“今年整體稅收數據還沒有出來,其他行省具體如何我們也還不知道,這個時候談論賞賜是不是早了些?”

  朱元璋此話一出,整個太和殿瞬間安靜下來。

  接著百官之間開始交頭接耳,大部分官員都點頭認可朱元璋所說的話。

  見狀,朱元璋繼續開口,“再說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還在實施當中,現在也只不過是暫時取得些成就,切不可志得意滿,若是後面出問題怎麽辦?”

  “所以朕以為,功勞先記下來,待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完成,再一並賞賜,如此才能讓百官信服!”

  說完,朱元璋的嘴角已經是止不住的上揚了。

  呵呵。

  朕可真是個大聰明。

  你歐陽倫再聰明再有成績又如何?依舊是逃不過朕的手掌心。

  百官都要求賞賜你,朕若是直接拒絕,肯定會招來百官的不滿,但若是這樣說,不僅不用賞賜,任你們也不會說些什麽!
  當然了,要是硬要賞賜歐陽倫也是可以的,那就是讓歐陽倫成為內閣大學士學,但在朱元璋看來歐陽倫這家夥太過年輕,現在入內閣還是早了些。

  真要是讓我歐陽倫入了內閣,他以及宋濂、呂昶這幾個老骨頭怕是要被歐陽倫折騰散架不可。
    聽到朱元璋的話,歐陽倫緩緩睜開眼睛,看了朱元璋一眼,又緩緩閉上。

  果然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

  這朱元璋說了一大堆,硬是沒有一點實惠,明擺著是空手套白狼啊!
  不過無所謂了,朱元璋就這德行,他都在熟悉不過了。

  話音落下,太極殿內又是一陣安靜。

  能夠站在太極殿的官員,沒有一個是真正的蠢蛋,自然是意會到朱元璋的真實意圖,當然大部分人僅僅是能感覺到朱元璋並不想現在就賞賜歐陽倫的想法。

  “陛下對歐陽駙馬果然是真心疼愛啊!根本不屑給小的獎勵,一定是想等歐陽駙馬徹底成功後給了超級大的獎勵!對一定是這樣!”

  “如此看來歐陽駙馬注定是未來大明的第一駙馬不不是第一權臣!”

  “看樣子陛下這是要把大明江山牢牢掌握在老朱家的手中,未來的局面肯定就是太子朱標即位,歐陽駙馬作為第一輔政大臣,藍玉作為統兵大將軍,成為大明一文一武兩大支柱!嘖嘖,這樣的配置,我大明肯定會更加興盛!”

  “看來今後要多多向歐陽駙馬靠攏了!”

  這些都是文武百官心中大致的想法,但毫無疑問都是覺得朱元璋如此安排是對歐陽倫有更加重要的安排。

  是朱元璋更加重視、寵溺歐陽倫的表現。

  既然如此,文武百官們也很識趣,沒有再繼續給歐陽倫申請要賞賜。

  這個時候再開口,顯然就是不懂事,到時候不僅沒有交好歐陽倫,還把皇帝陛下給得罪了,一點也不劃算,就連藍玉、馮勝等淮西黨官員也是沉默下來。

  “歐陽倫,你覺得朕這樣安排如何呀?”

  見歐陽倫沒有反應,朱元璋隻好直接開口詢問。

  歐陽倫本來都再次閉上眼睛準備再睡一會了,結果朱元璋直接點名,他也隻好無奈的睜開眼睛。

  “回陛下的話,臣婿以為陛下說得太對了!”

  “五年計劃乃是我大明接下來數年的治國總綱,必須完整落實,至於我個人的榮辱,和大明江山社稷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麽呢!”

  “臣婿做這些絕對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要為大明百姓經營打造一片安居樂業的盛世!!”

  “為此.臣婿願意鞠躬精粹、死而後已!!”

  歐陽倫這一番話說得是聲情並茂,說得現場文武百官無不驚歎、佩服!
  而朱元璋則是鬱悶不已!

  別人不知道歐陽倫,他還不知道麽!什麽不為升官發財、什麽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些都是假大空!
  歐陽倫真要這樣做,他反而覺得歐陽倫不正常。

  還有歐陽倫這樣說分明是在諷刺他這個皇帝小氣嘛!

  混帳王八蛋!
  朕就小氣了,有本事你咬我呀!

  “嗯,歐陽倫有此覺悟,朕心甚慰,此事就這樣定下來了!”

  朱元璋壓著心中的怒火,臉上擠出一絲笑意,緩緩道,“繼續下一件事情!”

  有了朱元璋的蓋棺定論,文武百官們也就不再討論這件事情,轉而商議起其他國事。

  禮部、兵部、吏部.等部門一一稟報。

  事無關己,歐陽倫自然是再次展示站立睡覺的絕技,閉上眼睛進入夢想。

  當然了,站著並不能進入深度睡眠,而是進入一種淺睡狀態,不過有一個名字卻是第一次在他耳朵中響起。

  楊士奇!!

  楊士奇,初名寓,字士奇,一字僑仲,以字行,號東裡,吉安府泰和縣人,是大明朝前期重臣。

  楊士奇先後歷經五朝,任內閣輔臣四十余年,任職時間之長為有明一代之首,任內閣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等同心輔政,並稱“三楊”;又以居地、郡望,時人稱之“西楊”。

  可以說,楊士奇絕對是大明史上排得上名號的“內閣首輔”,其實和“宰相”沒啥區別。

  等等,現在才洪武二十年,在他的印象當中,楊士奇這個時候還沒有當官吧??

  隨即歐陽倫腦海當中浮現出關於楊士奇的相關經歷。

  楊士奇自少喪父,雖孤貧而勤學,後遊學四方,以授徒為生,至建文帝時方才被薦入翰林院,充史館編纂。明成祖永樂初年,升翰林編修,不久後被選入內閣,典理機務,並輔佐太子朱高熾講讀。累遷官為太子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永樂六年,成祖北征,命他輔太子監國。永樂十二年,因遭漢王朱高煦讒劾,被囚詔獄,仍上疏力保太子。後被釋放。朱高熾即位後,進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歷少保、少傅,兼兵部尚書。明英宗即位後,與楊榮、楊溥共輔幼主,進官少師。楊士奇為官舉止恭謹,擅長應對,善於識人,建言朝政,常一語中的。但他薦士頗為專擅,打壓政敵不遺余力。晚年放任其子楊稷橫虐鄉裡,侵暴殺人;宦官王振擅權,他也不能匡救,招致輿論非議。正統九年,楊士奇因楊稷被下獄而憂慮病逝,享年八十歲。獲贈左柱國、太師,諡號“文貞”。

  當然這並不是重點。

  重點是楊士奇怎麽這個時候就入朝為官了。

  楊士奇生於江西袁州宜春縣鳳凰台,一歲時喪父,其母改嫁當時任德安同知的羅性,楊士奇於是改姓羅。後來有一次羅家祭祖,年幼的楊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楊氏祖先,被羅性發現並讚揚他的志氣,恢復其宗姓。隨後,羅性因得罪權貴戍邊陝西去世,楊士奇與母親回到德安。他一邊教學自給,一邊奉養母親,遊走於湖北、湖南授徒教學,其間居住江夏的時間最長,楊士奇在落魄流離的生活中參加了洪武十七年的鄉試,卻不幸落第。

  之後直到建文帝登記才正式入朝為官,現在就出現在朝廷官員名錄上,顯然是提前了很多!!

  按照剛剛吏部稟報的官員名錄,這楊士奇似乎是考中了舉人,連正式的官職都沒有。

  對此歐陽倫也並沒有太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戶部的事情稟報完畢後,工部又開始匯報,又過了許久,朝廷各部都匯報了一遍,朝會接近尾聲。

  朱元璋掃視朝廷一遍,“諸位愛卿可還有事情要稟報的,若是沒有的話,那便”

  就在朱元璋準備開口“散朝”的時候,一道聲音響了起來。

  “陛下等等,臣婿有是啟奏!!”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