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如此貪的駙馬,朕殺不得?》第109章 北平到碣石只需要兩時辰?!(求訂
  第109章 北平到碣石只需要兩時辰?!(求訂閱!!)

  洪武之治!!
  當聽到這四個字的時候,朱元璋瞳孔一下子收縮,喘著粗氣。

  他朱元璋雖然學文不高,但這些年為了能夠跟文官鬥心眼子,他可沒少學習,所以他很清楚“洪武之治”四個字的含義。

  正常來說,每位皇帝都有一個或者幾個年號,但若是能在年號後面加上“之治”“治世”“盛世”這幾個詞,那將是對於這位皇帝的極大肯定!

  也就是說只有將大經營成盛世,才有可能獲得“洪武之治”的稱號!

  盛世啊!
  寧為盛世犬,莫作亂離人!
  這是百姓對於“盛世”最為樸素的追求。

  因為一旦發生戰亂,最受苦的永遠是最下層的普通百姓。

  朱元璋對此記憶最深,可以說是刻在骨子裡面的。

  所以想要大明國祚永存、老朱家永坐天下,那就得讓百姓過上舒服日子,都過上舒服日子了,傻子才造反呢!
  這也是朱元璋作為一個農民皇帝最為簡單的邏輯。

  可想要打造盛世是何等的艱難!
  朱元璋自從當上皇帝,幾乎沒有享樂一天,每日處理政務到深夜,那是常有的事情,比打天下的時候更累,可貪腐橫行、稅收低迷、天災不斷、東南沿海有倭寇襲擾、北部邊疆有北元殘余虎視眈眈,妄圖卷土而來!

  對待貪腐,他殺!

  面對天災,他賑!
  倭寇襲擾,乾脆禁海!
  北元殘余,那就重兵拒守!
  這些辦法簡單粗暴,有用卻又不是很有用,貪官殺了一波又一波,越殺越多,天天賑災,天天鬧災,禁海卻是讓倭寇越發猖獗,唯獨北元越打越弱,可就是無法徹底消滅。

  還有稅收、天災,他是真沒法子。

  不解決這些問題,別說打造盛世了,就是想維持大明如今的局面也是無比艱難,有些地方甚至有百姓活不下去,出現造反一樣,朱元璋最怕就是擔心那些造反的百姓言語。

  曾經朱元璋詢問那些造反的百姓。

  “你們為何要造反?”

  “活不下去了當然要造反,你朱元璋能從乞丐成為皇帝,我們為什麽不可以,”

  “你們為何不報官?”

  “伱朱元璋當初造反的時候報官過麽?有用麽?”

  兩個問題,卻是讓朱元璋自己啞口無言,喊淚將這些造反百姓斬殺。

  所以朱元璋比任何都想要經營好大明,打造盛世,不是要證明他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要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給自己一個交代!
  呼呼——

  朱元璋腦海裡面思索著這些,胸口起伏不停。

  太子朱標見到自己父親是如此狀態,也敢絲毫打擾,他也很清楚自己父親對於盛世的渴望。

  歐陽倫為何將“洪武之治”說得如此輕松?
  莫非這歐陽倫真有打造盛世的能力法子!!?

  然而就在朱元璋期待歐陽倫說出如何打造“洪武之治”的時候。

  監獄內。

  “倫哥,要怎麽才能弄出洪武之治?”朱棣急迫問道。

  歐陽倫擺擺手,“今天有些晚,這火鍋也吃得差不多了,趕緊回自己的監獄去,雖然你買通了獄卒,但等會錦衣衛會來巡查,我罪多不壓身,你到時候罪加一等,就太可惜了。”

  “額”朱棣也很想聽後面的,但歐陽倫卻是不願意再講。

  “好吧!”朱棣只能無奈離開。

  朱元璋眉頭微微鄒起。

  原本朱元璋想聽聽歐陽倫如何解決極寒期天災的策略或者是其他的好辦法,結果聽到這些話。

  雖說徹底拿下北部遊牧民族是個不錯的辦法,但這個辦法早就有人想到過,而且還不少。

  並且大明這些年也一直有在執行,可想要真正做到卻是無比的艱難,原因也很簡單,國家國力達不到,到了歐陽倫這裡卻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

  最後更是不具體往下講,這種感覺太難受,就好比面對絕美女子,咱老朱褲子都脫了,結果絕美女子不幹了。

  吹牛!

  誰不會啊!

  不說具體措施,那就是吹牛,想到這裡朱元璋臉色又陰沉下來。

  “兩個都是口上厲害,難怪混到一塊去,簡直是一丘之貉!”朱元璋低吼,接著轉頭用凌厲的眼神看向朱標,“標兒,你可千萬別學這兩家夥,咱們得腳踏實地,當皇帝可以務虛,但不能滿口胡話!”

  “是,父皇。”朱標趕緊點頭。

  “現在永安貪腐案已經水落石出,咱們是不是可以把四妹夫給放了啊!四妹現在還在母后宮裡以淚洗面呢!”

  聽到朱標這話,朱元璋沒好氣道:“咱又沒說不放啊!”

  “不過咱們還是得從歐陽倫嘴裡套出更多的東西來,這樣.你找個機會跟老四說說,讓他有是事沒事多往歐言論哪裡跑跑,反正他倆挨得近,一定要把如何打造盛世的辦法弄清楚。”

  “不過你千萬記住,這不是咱叮囑的,是你們兄弟兩個商量出來的辦法。”

  朱標了然一笑,點點頭,“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好好跟四弟商量,不過要是朝廷有禦史以及北平有些官員彈劾四弟擅離北平,這我該怎麽辦?”

  “你傻啊!誰讓老四光明正大的去找歐陽倫啊!那不是把我們都暴露了麽?這老四鬼精得很,讓他自己想辦法,反正一句話,打造盛世的辦法咱要,但也不能曝光身份!!”

  “是,父皇!”

  朱標再次點頭。

  從天牢出來。

  朱元璋突然開口。

  “蔣瓛。”

  “臣在。”

  “李福元、吳敬之兩人此刻在幹嘛?”

  蔣瓛抱拳,“回陛下,下朝的時候,李福元、吳敬之兩位大人便被一眾官員圍住,紛紛詢問打聽關於永安府的事情,特別是在聽到天上人間、鴻運賭坊後,不少大臣都來了興趣,爭先恐後的想要邀請這兩位大人去他們各自的府上一聚,相信這會兩位大人已經成為了某位大人府上的座上賓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嘴角抽抽,“朕就知道,這些個官員要是知道永安府的情況後,會有想法!”

  “去,把李福元、吳敬之二人給朕帶到太和殿來,朕有重要事情問他們!”

  “是!”

  蔣瓛點點頭,然後轉身去叫人。

  “父皇,李福元、吳敬之二位大人現在已經不是嫌犯,而且也已經官複原職,這次就當是他們二位帶著永安府全體官員來京城述職,去同僚家聚一聚,這也是人之常情。”朱標宅心仁厚,主動為李、吳二人說好話。
    “標兒,你就是太心軟了。”朱元璋感歎道:“咱剛剛光顧著去見歐陽倫,忘了叮囑李福元、吳敬之一番,這兩個知道得可不少,萬一他們在酒會上說漏嘴了,是要壞咱大事的。”

  “好了,你先去忙吧。”

  “是。”朱標不敢違背,只能離開。

  很快。

  李福元、吳敬之就被蔣瓛帶到了太和殿。

  兩人在太和殿外候著。

  此刻兩人心裡都很忐忑,腦袋低著,眼睛盯著自己的腳尖,不敢有其他的動作。

  他們二人剛剛是在中書省右丞呂昶的府上,還有戶部尚書郭資作陪,幾人都喝了幾杯,結果錦衣衛闖了進來,直接把他兩人帶走。

  難不成貪汙案的事情還沒完?

  這也是兩人內心忐忑不安的原因。

  過了一會。

  王忠從殿內走了出來,看了兩人一眼,淺淺一笑,“李大人、吳大人,陛下叫兩位進去。”

  “是。”

  李福元、吳敬之對視一眼,整理一下衣帽,鼓起勇氣,邁步走進太和殿。

  大殿內,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批閱著奏章,雖然一言不發,卻是不怒自威、氣勢磅礴。

  與當初在永安府一同去碣石縣投資觀察的“老朱”判若兩人。

  “臣李福元(吳敬之)叩見陛下!”

  按照禮數,以他倆的級別,不用行跪拜禮,但兩人在看清楚朱元璋後,自然而然就給跪下了。

  “起來吧。”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章、毛筆,微微一笑,“李大人、吳大人,咱們可是在永安府見過,用不著如此生分。”

  “是是!”

  “陛下當初去永安府,是我二人還有何大人招待不周!還請陛下責罰!”

  李福元、吳敬之趕緊道。

  朱元璋擺擺手,“永安府之行,朕很滿意,不用刻意準備,朕才能看到那裡百姓生活得最為真實的樣子!”

  “今天叫你們來,與其說是朱皇帝叫你們來,還不如說是馬老板請你們過來。”

  李福元連連搖頭,“陛下永遠是陛下,咱們不敢僭越!”

  吳敬之趕緊附和,“沒錯,在陛下面前,我等不敢胡亂稱呼。”

  見二人畏懼惶恐,朱元璋緩緩點頭,“其實今天過來,主要還是想再問問你們,這永安府到底有沒有官員貪汙?”

  噗通——

  剛剛站起來的李福元、吳敬之二人,再聽到朱元璋這話後,立馬又跪了下去。

  “請陛下明察,臣等可以保證,永安府真沒有官員貪汙!”

  “沒錯!正如李大人在太極殿上所言,永安府的官員有諸多福利,根本沒有必要去貪汙啊!”

  聽到二人的話,朱元璋聲音柔和一些,“希望你倆記住今天的話。”

  “對了,歐陽倫可有跟你們說接下來的打算?”

  聞言,李福元、吳敬之當即對視一眼,感情皇帝陛下找他們來是要打探消息的啊!

  見到李福元、吳敬之猶豫的樣子,朱元璋立馬意識到這兩人肯定是知道些什麽只不過是有些顧忌罷了,當即開口道:“你倆放心,歐陽倫是朕的女婿,朕終究是向著他的,而且朕也在永安府投資的,你們知道什麽都給朕說說。”

  “朕一定重用你們!”

  聽到這話,李福元、吳敬之知道,今天要是不說,估計他們倆個是離不開這太和殿的。

  李福元深呼吸一口氣,“那就由臣給陛下說說吧。”

  “歐陽知府的確有跟我們兩個商議過,接下來的重點一共有三個,第一自然是遠洋艦隊的組建,這裡面耗費了大量錢財,只有下海貿易才能緩解財政壓力,同時也能夠推動永安府碣石縣的發展。”

  朱元璋重重點頭,“的確,碣石縣太過偏僻,要是發展不起來,哪裡的百姓可過不上好日子。”

  “百姓們收入不高,也不會有商人願意跑去經營。”

  他記得比較清楚,當初去碣石縣考察的時候,碣石縣的發展和撫寧縣、開平縣比起來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你繼續說。”

  李福元,“這第二便是繼續搞‘以工代賑’的路子,提高百姓收入,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聽到這個,朱元璋眉頭皺起,並且疑惑道:“還搞‘以工代賑’?據朕所知,你們永安府幾乎已經實現了縣縣通水泥道,就算還差一些,最多一年左右縣與縣之間的道路就會宣布修好,而且縣城、縣衙、府衙這些也都已經翻修,你們還能修什麽?”

  “關鍵是修這些東西都是要錢的,都是真金白銀花出去,你們有沒有想過,到時候錢從哪裡來?光靠永安府本身的稅賦以及股票印花稅,加起來也不過才三百多萬,朕可是記得你們光是修路好像就花出去了兩千多萬,後續你們修得起來麽?”

  朱元璋的懷疑可以說很合理的。

  聽到朱元璋的反駁,李福元、吳敬之非但沒有慌張,反而是笑了笑。

  “你們為何發笑,難道是朕說的不對?”

  朱元璋有些鬱悶,你倆該不會是在嘲諷朕吧。

  李福元趕緊解釋道:“請陛下見諒,我們是想到了,當初歐陽知府在跟我們描繪這美好願景的時候,我們也是陛下這般疑惑。”

  “不過歐陽知府之後又耐心給們解釋了。”

  “他說永安府遍地都是錢,收印花稅不過只是一顆芝麻而已,路、城牆是修了,但是遠遠沒有修完,縣與縣之間通水泥路外,還可以讓縣與鄉村通,鄉村與鄉村通,除了修水泥路外,還可以修高速路,更寬更好的路,甚至他還想修鐵軌,他還給我們打了個比方,一旦北平和碣石縣通了鐵路,那麽從碣石縣到北平就只需要兩個時辰。”

  兩個時辰!??

  朱元璋瞪大眼睛,憋了半天,呵斥道:“你倆當朕是傻子不成?從北平到碣石怎麽可能只需要兩個時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