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倭國堪輿地圖
“微臣先到了新羅,見到了新羅的國王,按照陛下的指示,授予新羅國王以國王金印和冊封詔書,新羅國王猶豫許久,最終接受,但是新羅國王實有異心,並未如同約定贈送貢品給大隋,甚至於使團中有東瀛人阻攔我之船隻。”
“我與之周旋良久,最終在親近大隋的新羅三王子幫助下才出航前往倭國。”
歎了口氣說:“因為新羅與百濟關系甚差,匆忙出航所以並未前往百濟,新羅又攻佔了任那的土地,所以任那也沒去,徑直前往了倭國。”
楊廣眼神微微凶狠:“新羅地方不大,事情倒是挺多的,等空出手來也是時候教訓一下他們了。”
裴世清繼續說:“漂洋過海,我前往了倭國,路上遇到了風浪,船隻擱淺,耽誤了許多時間才靠岸倭國,蘇多羅帶著我面見了他們的倭國天皇,在倭國我受到了隆重的招待,他們的天皇,敏達天皇甚是禮遇微臣,說明來意之後更是非常的配合。”
“微臣詢問他們是否有魏武帝的冊封金印,敏達天皇說已經丟失了,但是非常樂意接受咱們大隋的冊封,微臣便按照陛下旨意,對其進行了冊封,授予金印,敏達天皇還特地舉行了冊封儀式。”
與新羅相反,本來以為比較難搞的倭國卻非常的欣然的接受了大隋的冊封。
裴世清轉而皺眉:“但是敏達天皇等人在冊封之後卻單獨找了我,說要派遣使臣還有工匠僧侶前往大隋學習文化,微臣覺得此事不妥,但是又似乎是合理要求,並未拒絕也並未同意,為了獲得東瀛的堪輿地圖,微臣讓蘇多羅跟著一起走了許多的地方,根據殿下的意思繪製了這份堪輿地圖。”
裴世清拿出了自己繪製的倭國地圖,這份地圖不包含北海道這些地方,估計是還沒去過,其他地方繪製的至少大致的位置和主要的城池以及主乾道都繪製上了。
拿出地圖後,裴世清接著說:“殿下,雖然倭國有名義上的天皇,但是本國的子民往往百來人一個村莊,或者大一些一個城池就算作一股勢力,鬥的極其厲害,經常能看到田間地頭在械鬥,打的頭破血流是常有之事。”
“甚是野蠻,難以教化。”
這八個字就是裴世清對現在倭國人的形容。
“微臣與突厥人周旋良久,最終無可奈何之下帶著一船五十多人的倭國人一起出發返航,借口得先回皇城稟告,將倭國人留在了港口暫時看押,等待陛下坐定。”
裴世清沒有說此行多麽的凶險,但是徘徊於並不熟悉的外國,他遇到的危險必不可能少,不說不代表沒有。
“你此去探訪外國凶險異常,辛苦了。”
裴世清忙起身躬身說:“微臣回來的路上聽說了殿下與突厥之戰,微臣所做微薄,豈敢稱功。”
“那些帶回來的倭國人在哪個港口?”
“東海郡。”
“好,你先入宮去跟父皇稟告吧。”
“是殿下。”
裴世清走後,李淵不解的問:“殿下既然沒有特殊的交代為何要私自先截下他?”
“出使外國,所見所聞回來稟告全聽使臣一人之言,這個裴世清為人算是中正,所言應該非虛,我並非是沒有特殊交代,而是他這番見聞如實回答便是我所想之事了,所以沒有單獨讓他改任何話。”
“殿下本意是如何?”
楊廣輕歎一聲:“我是怕都倭國和新羅百濟卑躬屈膝進貢大隋,父皇滿心歡喜就大手一揮用中原王者風范,海納百川,使他國之人可以隨意進入我朝學習。”
李淵才明白楊廣擔心的是什麽事情,而根據裴世清的話,外國對我大隋是有覬覦之心的,所以楊廣就放心了許多,楊堅不可能縱容。
南溪姑娘說:“殿下,您總是深謀遠慮的,邊上的這些須臾小國,也都考慮著。”
“我大隋現在國力空前鼎盛,平定突厥之後,父皇必然劍指南方,東北方向的高句麗,海域對面的新羅百濟,倭國,雖然在我們看來是小國,但是我們大隋的人又有幾人去過這些地方真正的見過呢?”
楊廣的問題讓眾人沉默,大家確實都沒去過這些地方,對於新羅除了新羅婢以外一無所知,對於倭國更是如此,只能本能的認為那就是一個屁大點地方的小國家,人也都矮小。
“永遠不要輕視任何的敵人。”
“這次裴世清帶回來倭國的堪輿地圖還是我們第一份關於倭國的地圖,至少萬一以後有什麽情況的話,倭國在什麽地方,他的都城在哪,山川河流,主乾道咱們都能有個了解,不至於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只是可惜了新羅的警惕心倒是比較強,沒得到它的堪輿地圖。”
“不過啊。”楊廣微微一笑:“新羅人對我朝不尊,此一事就足夠了。”
“現在剛打完突厥一戰,兵力損耗也大,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對南朝動手,但是騰出手來收拾一下小小的新羅總還是可以的。”
李淵說:“殿下,陛下會面裴世清後應該會召見您。”
“恩。”
果不其然,很快召見楊廣的消息就來了,楊廣奉命入宮。
楊堅將裴世清出使發生的事情和楊廣說了一遍,而後有些哀愁的說:“阿摩,出使是你的主意,現在碰到的情況,一是新羅人雖然接受了金印,但是並不準備對我們大隋朝貢,甚至對使臣無禮,使臣就代表了朝廷在外的臉面,二是倭國人派遣了不少的匠人前來學習,朕並不覺得有必要讓他們學習我們的技術和文化,滯留的倭國人怎麽處理?”
“父親,倭國過來的人,暫且可以不管,就讓他們在港口附近好好的待上一段時間,大隋的技術不可能讓他們學,反倒是可以讓培訓他們成為海商,用倭國的金銀買咱們的商品,商品可以再生產,但是金銀入國內,可不能再生產。”
“伱這個想法我朕倒是沒聽說過。”
“父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咱們這樣就是隻受人以魚,絕不教他們抓魚,我們高檔的綾羅綢緞,上等器物,可以高價賣給他們的貴族,而且裴世清也說了,他們內部爭鬥不休,甚至可以用商品來分化他們,長期下來定是有效果的。”
“用商品分化他們?”
“武器。”
“什麽?你居然想要對倭國出售武器?”
“父皇莫怒,您要先想想,我國現在距離我們如此的遙遠,我們稍微出售他們一些的武器裝備只能讓他們的內部爭鬥加劇,而且我們有更好的武器了,反倒是將一些不太用的上的陳舊武器可以處理給倭國,他們生產力弱,許多村鎮之間就是拿著農具打架,一把我們三等的刀劍也能賣上不差的價格。”
楊堅想到了隋朝正在大力發展的火器,深深的皺眉:“此事,暫且先擱置。”
“是,父皇,至於針對新羅,兒臣覺得該好好的敲打一番了。”
“如何敲打。”
“既然要敲打,那就不聽話的一起敲打,派遣使臣團隊,借道高句麗出使新羅,使臣團隊有個兩千余人兵力應該差不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