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王夫子
楊廣實驗了幾天的時間,總算是做出了他覺得還算滿意的炒面和蔬菜乾,隨後去找楊爽,得知楊爽被獨孤皇后宣入宮,顯然就是婚事的問題了,楊廣索性也帶著東西入宮去了。
到達的時候,獨孤皇后正在楊爽說話,略帶著些訓斥的意思,剛才兩人和楊爽將來的妻子見面了。
看到楊廣來了,獨孤皇后也沒停下,完全就是樣楊爽也當兒子來看的。
“方才為什麽不說話?”
“皇嫂,我也不知道說什麽好。”
“人老夫人帶著女兒出來,你倒好一句話不說,就點頭應和,你是要和人家成婚的,陛下生怕你不滿意讓伱和人多交流一下,你怎麽就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皇嫂我真的無所謂,反正都大差不差的,我看女子也看不出他們是好看還是不好看,對我來說都沒差別。”
獨孤皇后又好氣又好笑,楊廣在邊上聽著,卻覺得沒想到這年代也有和強東哥一樣症狀的人。
獨孤皇后見勸說不了楊爽,索性歎口氣問楊廣:“今日來什麽事情?”
“母后我今日是來找王叔的。”
“找我有何事?”
“王叔,上次說到了兵糧的事情,我這幾天研究了一下,研究出了不少的東西。”
獨孤皇后無語了,來她這裡討論兵糧的事情。
“母后讓人拿點水給我吧。”
丫鬟拿上來水,楊廣用水混合成了糊糊,又弄了小麵團,還裝了一碗的蔬菜乾,有好幾種常見的蔬菜。
“王叔,來你嘗嘗看。”
衛王好奇的拿起麵粉揉成的團,吃了一口,因為加了碾成粉的芝麻,這一口唇齒留香,衛王大為吃驚,咽下之後感受了一下。
“這是怎麽做的,很香味道很好,而且僅僅一口就覺得肚子很飽,你說這是軍糧?”
這叫飽腹感,因為加的東西油性都很大,其實能量很足,和能量棒效果一樣,因為要控制成本其實加的不多,但是對比起麋餅這類東西可要好吃的太多了。
獨孤皇后喝了口糊糊,就算以獨孤皇后這樣金貴的人來看,這東西也至少不難喝,只是她並不喜歡這個口感。
楊廣又給楊爽遞過去蔬菜乾,楊爽拿著蔬菜乾敲了敲,感覺很神奇,放到了嘴中嘎嘣脆,只有微微的味道,然後用水衝泡,能夠還原一點點的蔬菜感覺。
作為行軍打仗的人,楊爽瞬間就明白了這兩樣東西的價值,馬上就問:“晉王,這兩樣東西製造麻煩嗎?成本高嗎?”
“蔬菜乾是用爐窖慢慢烘烤,現在爐窖已經研究的差不多了,搭建也不算麻煩,成本就是蔬菜本身和烘烤的材料,至於炒面,其加入了核桃碎,芝麻碎,杏仁碎,價格比麋餅和小米肯定是要高出不少的,但是這東西可以代替小米,成為主要的行軍口糧,而且王叔你應該可以察覺的出來,這東西的比小米的少了很多烹飪的時間,比小米和麋餅味道都好了許多。”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運送至前線炒製完成後,士兵攜帶更加輕便,吃了力氣也足。”
楊爽難得的興奮了起來,這兩樣東西可以將現在的軍糧進行一次大改變,馬上就說:“我們去上奏陛下,在邊關使用這兩種兵糧。”
但是皇帝今日並沒空見他們兩人,兩人求見,卻知皇帝正在與國子博士王隆商論政事。
王隆,字伯高,太原人,祖上名望盛隆,一門讀書大學問之人,現年近半百,為後世河南省伊川縣下天院王氏始祖。
能被稱為一門氏族的人,一般來說他兒子或者孫子都很牛掰,就像朱元璋登基之後,得把他父親爺爺都稱祖,至少往上倒兩輩。
王隆自身名望高,他的兒子和孫子也的確夠牛掰。
他有四個兒子,分別名度、通、凝、績、靜,其中一子,王通字仲淹,又稱文中子,精習《五經》,列為諸子百家的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揚,文中子,及老、莊。”
荀子,老子,莊子,就不用介紹了,揚子,文中子常人不熟悉一些,但是能和這三人放在一起,其超然地位可見一斑。
王通又有一個孫子,初唐四傑之一王勃,一首滕王閣序,千古第一駢文。
這一家好像找到了文采DNA一樣,就是能硬性傳承下去。
王隆年近半百但是還沒生出王通,楊廣感歎過兩年文中子出生估計還得去給人家隨禮,王隆老來得子還是好幾個,老先生不光學問高,那身體也是夠好的。
楊堅稱呼王隆為王夫子,此時雖然不召見二人但是準許二人旁聽。
“王夫子,朕要開科舉,以科舉取士任用平民人才,大興城內也會建成學堂,廣而傳之,夫子為何反對?事情已經有了開頭,為何在此時請辭。”
原來今天楊堅找王隆坐而論道,是因為科舉取士的事情出問題了,作為這個方案的提出者之一,王隆一直以來都堅定的支持楊堅使用完善前朝的舉薦選人制度,完成他心目中真正的科舉取士,但是今天王隆找楊堅說要他停下。
面對滿是疑問的皇帝,王隆無奈哀歎:“陛下,老臣這段時間都在長安城裡面走,長安城繁華,貴族們錦羅玉衣,少年公子言談有禮,但是往更深處走去,那些在長安城底層謀生計的大多數人,在貧苦中掙扎,他們讀不起書,他們也買不起大興城的房,他們的父親如此,他們的爺爺如此,他們的孩子還是會如此,之前是老臣想簡單了,科舉取士,此時非時。”
“此時非時?!”
一直以來都是科舉堅定支持者的王隆說出這樣的話,此時非時就是說大隋現在還不是推廣科舉製的時候,無異於在打楊堅的臉,從來都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這次怒氣上了臉。
楊堅指著王隆大喝:“朕的大隋怎麽就非時了?”
“陛下,此非一日之功,不可冒進。”
楊堅雙目深沉:“王夫子,朕叫你王夫子,是覺得你學問高,怎麽你也變得迂腐了起來?”
“非老臣迂腐,哎,陛下,大隋就算沒有科舉,按照以往的方式發展,也會空前鼎盛,陛下是聖明之君,科舉反倒會破壞現在的穩定格局,大隋現下形勢正好,不可急於此時。”
王隆前段時間一直都在觀察,門閥貴族們對於楊堅想要將讀書的權利下放這件事情是絕對的反對,現在大隋承接前朝,隱隱有盛世之象,他認為如果皇帝和這群掌握實權的門閥貴族因為此事鬧起來,對於大隋極為不利。
“之前是你的,讓更多的人讀書,讓朝堂有更多新鮮的血液才能讓朝廷更加興旺,怎麽現在就變了,就錯了?”
王隆心如刀錐,面色痛苦的說:“此時非時,非陛下之因,非老臣之錯,更非大隋之錯,而是陛下,百姓蒙昧啊。”
一句百姓蒙昧便是王隆考察了大隋百姓現況的總結,他認為現在不能推行科舉的原因就是因為百姓過於蒙昧了,未受教育者太多了,一輩子困在貧窮的漩渦中的人太多了,困在老舊貧乏的意識形態中的人太多了。
他們需要教育,但是教育推行困難,並且就算是推行了,也難以在短期內見到成效。
“聰明者或許學一段時間,知識一點就通,道理學了就會,幾月兩三年就開悟了,但是平凡者呢,少說三五年,多則十幾年,甚至有稍微愚笨者學了十幾年也不見得能開竅,而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普羅大眾。”
王隆說著神色暗淡了下去:“陛下,老臣非不想,老臣以普教天下為己任,絕不會就此終止,只是老臣是為了陛下著想,眼前大隋良好的局勢,陛下不必為了十幾年後一個不確定的結果而影響了。”
皇帝這才明白了王隆的心意,方才盛怒的他面色如常了。
“王夫子,朕從沒說過要一蹴而就,與勳貴們的不讓步也是在測試他們的底線而已,之前晉王在朝會上說的針對平民開技術類學堂,朕覺得就是一個很好的過渡辦法,朕從不求急,但朕從不放棄,對的事情,對的結果,就值得朕一直的堅持。”
楊堅這番話,楊廣聽在心裡都覺得振奮。
互相理解的王隆和楊堅,又如堅定的戰友站在了一起。
楊堅接著說:“學堂還是要開,先教勳貴就勳貴,慢慢的往下走,只要尚學之風開啟了,朕相信此風會成大勢,助朕更進一步的大勢,歷來沒有端坐於皇位而名垂千古之君,朕要做的是重興華夏,那古來華夏之文化就必須有傳承,王夫子你可千萬不能再像今日這般對朕請辭。”
“老臣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楊廣看著皇帝,心裡生出了一絲崇拜來,不愧是能將亂世終結完成一統的皇帝,心懷廣闊,心意堅定。
嬴政,楊堅,朱元璋,能統一中原者,誰不是千古之雄。
“父皇,關於科舉,兒臣有一想法。”
在旁邊聽了許久的楊廣終於開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