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清穿之康熙家的小寵妃》第二百四十二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太子一退出房間,康熙就忍不住頭疼的揉起了眉心。

  說實話,平貴人出事,他能料到太子在知曉事情之後,會過來找他一趟。

  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太子不僅沒有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竟然還下跪求情,妄想讓他放過平貴人。

  特別是太子那理所當然的語氣,還有不以為然的表情,實在讓他生氣。

  難道平貴人是太子的姨母,就可以做錯事情,而不用接受懲罰嗎!

  他就是這樣教他的嗎!
  這時梁九功走上前來:“萬歲爺先喝杯茶,消消火。”

  說罷,將端在手中托盤中的蓋碗,恭敬的放在康熙旁邊的高幾上。

  並繼續開口安慰康熙道:“太子年紀還小,難免有做錯事的時候,萬歲爺何必動怒,氣壞了自個的身子,慢慢教著就是了。”

  康熙拿起高幾上的蓋碗,輕輕啜飲了一口茶水,道:“太子今年已經14,再過幾年就該大婚了,哪裡還小,朕像他這麽大的時候,都和仁孝皇后大婚兩年了。”

  而現在徐貴人卻憑著身懷龍胎不用去了,這讓她們如何不羨慕嫉妒。

  畢竟大冬天裡哭靈真是個折磨人的體力活兒,特別是那些位份低的妃嬪,分到的哭靈位置並不是很好,簡直就是在受罪。

  說實話,安嬪接到消息之後是有些詫異的。

  可真是個聰明人。

  然後上前扶著康熙的手,向旁邊的床榻走去。

  之後,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以康熙對徐貴人的寵愛,怎麽可能放任平貴人,繼續傷害她肚子裡的龍胎,而不管呢。

  翌日,溶月沒有再去慈寧宮哭靈,而是留在了西配殿養身體。

  自然忍不住要說幾句酸話,來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

  比如本來就得了風寒的常答應,在這種環境下,病情最近又有了加重的苗頭。

  早上哭靈結束後,德妃便從蘭心口中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結果。

  再聯想到昨日傍晚最後一次哭靈,大福晉在喪禮上差點小產的事情,徐貴人說不定也是沾了大福晉的光。

  她是沒想到,徐貴人竟然如此謹慎小心,隻半天時間,就察覺到了平貴人佩戴麝香香囊有問題的事情不說,還聰明的請了皇貴妃從中幫她。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倒是有些頗為同意梁九功這句話:“你說得也對。”

  後來自然就有了平貴人被禦前宮人請去見康熙的事情發生。

  接著,他站起身來,吩咐道:“朕去小睡一個時辰,讓奴才子時叫醒朕,朕今晚還要守靈。”

  梁九功卻道:“那太子在萬歲爺面前也還是個孩子。”

  不過,想了想覺得應該是徐貴人的這一胎出了問題,所以康熙才允了她不去哭靈。

  啟祥宮妃嬪們,在知道徐貴人不用再去慈寧宮哭靈之後,心裡則是一陣豔羨。

  等事情有了眉目之後,這才派人通知了康熙。

  “嗻。”梁九公應道。

  安嬪昨晚從慈寧宮回來之後,溶月就已經派念雪跑了一趟正殿,將康熙允許她不用再到慈寧宮哭靈的事情說了一聲,讓安嬪一早不用再等她。

  平貴人上一次可是只因為說了徐貴人兩句閑話,就被禁足了一個月之多。

  現在更是牽扯到龍胎之事,罪名更大,就算身為太子姨母,康熙也輕饒不了平貴人。

  被直接送回到鍾粹宮,軟禁起來,是再出正常不過的事情。

  不過,德妃還是從中看出,康熙是為太子留了臉面的,要不然也不會讓人傳下話來,說平貴人是因太皇太后逝去,而傷心過度病倒了。

  至於溶月的龍胎到底有沒有出事,德妃派出去的宮人,打聽的並不是很詳細。

  但德妃覺得能打聽到這些,已經很不錯了。

  而兩場哭靈下來,平貴人和徐貴人的雙雙缺席,也已經引起了很多妃嬪的注意。

  之後,自然會有關注此事的妃嬪前去打聽。

  雖然最後收到的消息是平貴人病倒,但后宮向來不缺聰明人。

  再結合徐貴人這兩次同樣沒有前來,這些人免不了要多想一想,是不是發生了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或者陰謀論一下,是不是平貴人和徐貴人之間發生了不得的事情?

  更有甚者,趁著用膳的時候,向鍾粹宮和啟祥宮的其他妃嬪打聽起了消息。

  只是這些妃嬪現在同樣蒙在鼓裡,知道的消息也並不比她們多多少,自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倒是管著六宮宮務的貴妃,多少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內幕。

  只是康熙為了太子的顏面,有意替平貴人遮掩,貴妃也並不好將事情傳揚出去,只能裝作什麽都不知情。

  而同樣作為四妃之一的宜妃,跟德妃這個靠著自己知道的一些內幕,還有手底下打聽到的消息,就推測出整個事情始末的聰明人一比,顯然就要遜色了多了。

  宜妃派人出去打聽,但打聽到的消息卻寥寥無幾,最後只能純靠自己猜測。

  榮妃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雖然她是平貴人的主位娘娘,昨晚也已經知道了事情可能並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那般簡單。
    但康熙只要不來找她問罪,她很樂意做個什麽都不知道的糊塗人。

  至於惠妃,此時也是無暇他顧。

  自大福晉在喪禮上差點小產之後,她只要一有空閑,便會派身邊的宮人前去阿哥所,詢問有關於大福晉肚子裡胎兒的情況。

  所以對平貴人和徐貴人之事,惠妃更是一點都不關心。

  她現在隻關心大福晉肚子裡的孩子能不能保住,能不能平安生下皇長孫。

  至於剩下的那些低位妃嬪,就算特別想弄清楚事情的始末真相,但因為康熙讓人瞞的緊,又心有余力不足,也只能乾瞪眼,靠著自己瞎猜了。

  中午,溶月用過午膳,又喝了錢太醫開的湯藥之後,便將王平和孫小順叫到了跟前。

  她交代兩人道:“我雖然現在已經不去慈寧宮哭靈,但卻不能呆在配殿做個睜眼瞎,對外面的事情什麽都不清楚,你們最近無事時,就多跑出去打聽著點消息,然後回來稟報我知道。”

  說罷,還讓念雪給兩人各自拿了些銀錢,也好方便用來打聽消息之用。

  如此,王平和孫小順兩人便開始出去打探消息,溶月則是每日吃好喝好,開始養身體。

  唯一有一點不好的就是太皇太后大喪期間,所有人都不能沾葷腥,只能吃素。

  這樣一來,溶月有些擔心肚子裡的小包子,會不會跟不上營養,便開始想其他辦法補充營養。

  比如多吃牛奶,蛋類,蔬菜水果,還有米面。

  反正一改之前挑食的毛病,不管什麽食物都多少實用一些。

  就像是她前世的時候,聽說吃核桃和蘋果可以讓寶寶聰明伶俐皮膚白。

  就算這兩樣她都不喜歡吃,但是每日也會吃幾顆核桃,一個蘋果,求個心理安慰。

  如此又過了兩日,王平和孫小順那邊也帶回了不少的消息。

  比如大喪三日後,第四日開始,從每日的三次哭靈,改成了每日兩次哭靈。

  比如按照滿洲舊俗,人去了之後,是不能來年入土的,也就是說太皇太后的棺槨,是不能在宮裡過年的。

  康熙還因為此事,最後跟眾大臣起了爭執,並沒有按照以往的規矩辦,而是堅持己見,要留太皇太后的梓宮在宮裡過年。

  不僅如此,眼見除夕和元旦即將到來,康熙也並沒有按照規矩,回到自己住的乾清宮準備上朝。

  而且不管王公大臣如何勸說,康熙最後竟然直接守在慈寧宮,守在太皇太后的靈前,過了康熙二十七年的新年。

  溶月接到消息之後,整個人都直接驚呆了。

  隻想說一句:這孝子賢孫當的,一個字,絕!

  兩個字,真絕!

  康熙作為皇帝都如此了,從妃嬪到皇室宗親,再到大臣,也不好太過特立獨行,也只能跟著康熙硬生生的熬著。

  熬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有不少人直接病倒了。

  比如皇貴妃這種身體本來就弱的,還有像常答應這種本來就生病的。

  聽王平和孫小順說,現在宮裡宮外很多人都病了,又因為是在太皇太后喪期和新年期間,還是有許多謹慎小心之人,不敢請太醫,只能堅持著。

  溶月聽後,隻想說一句mmp。

  然後慶幸自己前兩日就被準許回來歇著了,要不然第一個撐不住生病的,就是她自己。

  要是再加上不能請太醫這一條,她還不如直接等死算了呢。

  康熙二十七年的新年到來,卻因為太皇太后的薨逝,整個皇宮,或者說整個紫禁城,都顯得格外冷清,難見一絲笑顏和喜慶。

  按說事情到這就該結束了,畢竟喪禮也大操大辦了,棺槨也在宮裡過年了,太皇太后應該入土為安了。

  可事情恰恰相反,麻煩事情還在後面呢,太皇太后臨死之前,可是留了遺訓的。

  而且還不止一條。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想跟丈夫太宗,也就是皇太極合葬在一起,而是想和孫子兒子葬在一起。

  溶月聽後:隻想說,牛!

  最關鍵的是,康熙還打算按照太皇太后的遺言辦,這才是最重要的。

  康熙雖然臨死前答應了太皇太后,但真到了安葬的時候,卻又一下子犯愁了。

  他只能叫來皇室宗親和禮部官員商量,最後商量出來的結果,還是沒辦法立即解決這個事情。

  不過,康熙卻同意了大臣的意見,將太皇太后的棺槨移到宮外,暫時放於朝陽門外的殯宮中。

  此消息一出,所有人都跟著松了一口氣。

  畢竟康熙為了太皇太后的喪事,這一出又一出的破了規矩,實在讓人心力交瘁。

  不,是崩潰啊!

  只是事情最後要真如同所有人想的那般發展就好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