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來份後悔藥》97 北京就像一張餅
  這對外國夫婦除了“你好”和“謝謝”,就不會說別的中文了,幸好曲南休有上學時的英文底子。

  原來是那位先生對花生過敏,他們想弄清餅的成分裡有沒有花生。

  說也奇怪,西方國家常常見到各種各樣的過敏症狀,對堅果、花粉過敏的比比皆是,還有對芝麻、對雞蛋過敏的,更神奇的是,竟還有人對西瓜、麵粉和松樹過敏。還讓不讓人愉快地生活了?

  說起來似乎很搞笑,但過敏的後果其實是很嚴重的,就拿花生來說,輕則起痘,重則哮喘或當場腫成豬頭。

  曲南休自己就是對辣椒過敏,上次去見李湯霓的爺爺,老爺子用掰手腕和辣椒油給了他一個下馬威,每次一想起那辣椒油,就覺得現在嗓子還疼呢,所以對過敏患者感同身受。

  他用英文介紹了手抓餅的食材,告之沒有花生成分,給別的顧客做的工夫,正好演示了製作方法,證明快捷衛生。

  老外十分驚喜——北京街頭一個普通的小商販,竟也可以用英語交談。中國發展得真是太快了!

  他們哪知道,這位小販是個漏網的學霸。

  隨著鐵板上“滋滋”的響聲,香氣四溢,這對背包遊遍全球、獨獨鍾情街頭美食的老外夫婦,哪裡受得了這樣的誘惑?當即掏腰包。

  等待的工夫,爭得曲南休同意後,他們取出身上背的“長槍短炮”,對著手抓餅“劈裡啪啦”一通拍,也捎帶上了大廚的側臉。

  丈夫消滅掉一個,馬上再買一份,還說希望在自己的家鄉也能吃到這樣的美食。

  曲南休美滋滋地想,我這算不算為弘揚中華文化做了點兒貢獻?說不定有一天,我就把手抓餅攤開到北美和歐洲去了呢,到時車身上用拚音寫著:QU GE SHOU ZHUA BING(曲哥手抓餅),太酷了,哈哈哈!

  接著又憂愁起來。

  就算他的手抓餅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就算上了市,開了一百家連鎖店,他也不會高興到哪兒去,因為離他的夢想太遠了。

  人腦那個高深莫測的“宇宙”,才是他最有興趣徜徉的海洋。

  忙起來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半小時過去了,不過大冬天的,在外面一站就是一天,的確很不容易,曲南休卻沒空叫苦,偶爾還能苦中作樂。

  眼見著一位女記者,和一位扛著攝像機的大哥來到面前。

  一開始,他還以為那麽巧,是好久不見的小缺,走近了才發現,話筒上的電視台標志是一樣的,人卻不是她。

  “你好,我是ZHTV美食頻道的記者,我們正在做一檔尋找街頭美食的節目。剛才路上遇見兩位外國朋友,他們向我們節目組強烈推薦你的手抓餅,所以我們是特意過來找你的。請問我可以采訪你一下嗎?”

  小缺是科技頻道的,這兩位應該是她的同事。曲南休想起小缺第一次提出采訪自己的時候,自己連連拒絕,不喜歡成為焦點。

  可現在正為生計發愁,若接受了采訪,那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免費電視廣告啊!要是付費在電視台做廣告,沒有幾千下不來吧?而節目本身又是最好的軟廣告。

  至於被同學或熟人看到怎麽辦,會不會被他們瞧不起,會不會丟人跌份,這些都不在曲南休的考量范圍之內。

  至於被家人看到怎麽解釋,曲南休一時沒有想到。因為家人基本不看電視,一年到頭看也只看個春晚,還是為了看本山和丹丹。

  人該無私的時候要無私,該為自己計劃的時候,無須顧及他人的眼光。曲南休答應了。

  趁著沒什麽顧客,記者詳細了解了食材和製作方法,之後隨口一打聽:“小哥,你做這行多久啦?”

  曲南休有些靦腆地說:“一個月。”

  “什麽?”女記者有些吃驚,“看著相當熟練嘛,像幹了好幾年似的。”

  “嘿嘿,這個本來也不難嘛。”曲南休忽然話鋒一轉問,“你當記者多久了?”

  “呃,三個月,剛過試用期。”

  “就是,也不長,彼此彼此。”

  “呵呵。”女記者想,明明是我采訪他,他倒提問起我來了,有意思,“你看起來挺年輕的,是怎麽想起來做這一行的呢?大學生兼職創業麽?”

  曲南休實在不想再提那段讓他火大的往事,更不想將那事通過電視屏幕宣傳到千家萬戶。也不知怎麽的,他鬼使神差漫無目的地回答:“北京就像一張餅,越攤越大,而個人的生存空間卻越來越小。所以,我想借手抓餅來提醒人們......”

  說到這兒,曲南休心中大夢初醒般“咯噔”了一下:提醒啥呀?我這是在說啥?後面的話還沒想好呐!

  幸虧女記者悟性驚人,自己補充道:“提醒人們,為了維護我們自己的生存空間,大家吃完的包裝紙,可不要隨意亂丟哦!”

  “呃,咳咳。”

  後邊的攝像大哥一頭黑線,默默地放下了肩頭的機器。

  曲南休差點兒“咣當”一下躺地上——這女記者的腦洞可真大!記者都這麽能琢磨嗎?

  也是,要不怎麽采訪別人呢?怎麽拿石破天驚的問題噎死人呢?

  女記者笑嘻嘻地對身後說:“攝像老師,不好意思,麻煩剪掉這段啊。”

  不管怎麽說,一個小商販嘴裡能說出這麽有深度的話,還能用流利英文與老外交流具體問題,不能不讓人刮目相看。

  曲南休無疑從女記者三個月內采訪過的所有街頭小販中脫穎而出。

  臨走時,攝像大哥扭頭對他撂下一句:“小夥子哎,你做好準備啊,我目測從下周開始你要火。”

  曲南休心想,上火還差不多,一天都忘喝水了。不過生意有沒有起色,就拜托二位嘍。

  所謂“下周”,就是這一期美食節目與觀眾見面的時間。

  ZHTV美食頻道的收視率是3.9%,在美食節目中算得上一枝獨秀,微博閱讀量也突破了200億。所以攝像大哥敢說這話,是相當有底氣的。

  被采訪這事,算是平凡一天當中的小插曲吧,然而更多的時候,是日複一日機械重複的繁瑣工作,可誰又不是這樣呢?

  路口的麻辣燙攤前,戴著袖套的大叔在油煙裡忙活著;菜市場裡,總有幾位老奶奶,滿懷期待地守著面前的一小菜葉子等顧客;電動蓬蓬車主,在地鐵口扯開嗓門吆喝著拉人;清潔工人不厭其煩地掃走果皮紙屑,馬上就又有人扔下來......

  無論生意好壞忙碌與否,曲南休都時不時會想起李湯霓,想她是不是下課了,會不會按時吃飯,會不會注意保暖。

  雖然他有時也會想起羅錦年、金百合、小缺、齊夢思,但那感覺是不一樣的。

  其她女生,就像各種各樣的色彩,讓生活看起來更加繽紛美好,而李湯霓,是空氣。想她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一天落下功課,就渾身不得勁。而棱花,也漸漸從空氣變成了並非必須的色彩。

  不忙的時候,曲南休又開始複習功課,或者拿過一本腦神經雜志來讀。

  手機響了,羅教授風風火火的聲音傳來:“小曲,我研製成功了一種經顱直流電刺激頭盔,帶上這個頭盔可以讓人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說它能把你不想要的想法全部去除,讓你專注於一件事,也就是說,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專注別的事情而減少後悔帶來的痛苦,這離咱們的後悔藥又近了一步!你要不要來嘗試一下?

  轉眼,曲南休又坐在秘密實驗室裡了,這次,他的任務是打遊戲。

  在模擬戰場上,他的表現不怎樣,一會兒想到“這把槍不錯”,一會兒又想“他們人多啊”,結果接連三次都被“恐 怖 分 子”輕易消滅了。

  這時,教授給他戴上了經顱直流電刺激頭盔。

  說是頭盔,其實輕薄、舒適,像一張網,戴上感覺跟沒戴一樣。

  啟動電流的時候,曲南休感到頭皮微微發麻,微弱到可以忽略的那種。

  接著奇跡發生了,剛才他想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統統從大腦中跑掉了,他只剩一個目標,就是要贏。

  全力以赴戰鬥了三次,三戰三勝!

  曲南休高興地說:“這個好,可以幫助學生集中精力學習,事半功倍!”

  羅人雁卻對自己取得的又一個成就毫不滿足:“問題是操作起來太複雜,要拖著一堆電線和設備。”

  曲南休問:“教授,那個財團為什麽要搭上這麽多時間和金錢,來研製後悔藥?難道是他們的老板有特別錐心刺骨的悔事?”

  “猜得很合乎邏輯,我也是這麽想的,但我沒打聽過,”羅人雁眨了眨眼說,“知道得太多會遭雷劈的。”

  “呃......”

  那自己知道的也著實不少了,還好曲南休已經習慣教授的講話風格。

  “小曲,你好好學習,早點考上研究生來幫我。”

  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羅人雁,還不知道曲南休被學校開除的事情。

  曲南休猶豫了一下,暫時還沒勇氣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