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桃源山莊》558.第554章 不錯的收獲
  第五百五十二章不錯的收獲

  ……

  與此同時,一座位於京城郊外的高檔別墅區裡,一個身穿深色外套的精壯漢子的手機響了起來。

  簡單的溝通一番後,精壯漢子的臉色變了變,語速極快的吩咐幾句後,便迅速的掛斷電話,轉身向後面偌大的中式別墅內走去。

  來到別墅大廳,看到一個身穿黑色外套,頭髮花白,正指揮傭人打掃房間的老者後,精壯漢子連忙走了過去。

  “龐管家,有消息了!”

  老者心中一動,點了點頭,“你跟我來吧!”

  精壯漢子不敢怠慢,連忙跟著龐管家的腳步上了二樓,眼看著對方敲響書房門推開走進去後,也在後面跟著跨進了門戶。

  進門後,他的目光很快就注意到了,此時正站在窗前,穿著一身白色休閑裝,腳踏黑色京城老布鞋,神情平靜,正揮毫潑墨的光頭老者。

  龐管家揮了揮手,精壯漢子明白他的意思,點了點頭後,便停下了腳步,屏氣凝神的侍立在了一旁。直到光頭老者一副字寫完後,才稍稍松了口氣。

  光頭老者放下筆,目光快速從龐管家身上掃過後,停留在了精壯漢子身上,“有消息了?”

  “是,五爺!”

  精壯漢子連忙恭聲道。

  “說說看!”

  光頭老者‘五爺’點頭的同時,目光又轉回自己的墨寶上,似是在欣賞。

  “除了馬三,另外三個人都是生面孔,兄弟們也都不認識!您不讓我們打草驚蛇,所以我們也沒跟著進去。原本準備等他們出來後,再跟上去摸清楚他們的底細和來路後,回來向您匯報。哪想到他們進門後就沒有再出來…!”

  “等等,你說沒見到他們離開?”光頭老者皺了皺眉。

  “是!我們的人自他們進去後就一直守在門外,從來都沒有離開半步。但從始至終都沒見他們離開。而且,我們的人還發現,馬家的院子被他們給掘開了!”

  “院子被掘開了?”光頭老者自語一句後,沉默半響,“他們到底要找什麽?難道那院子裡還有什麽重要的東西不成?”

  “老爺,要不要我們再挖開…!”

  揮手打斷了龐管家的話,“不用費事了,不管他們找沒找到東西,院子裡都沒什麽有價值的線索!”

  “是!”

  龐管家點了點頭,退倒一邊不再說話。

  “雄子,你帶上幾個精乾的弟兄,再把那幾間屋子給找一找,萬一找到什麽暗道機關,不準擅自行動,馬上打電話通知我!”頓了一下,“如果找不到,留下兩個人繼續監視,其余的都撤回來。”

  “明白,五爺!”

  “去吧!”

  精裝漢子點了點頭,立即轉身出了房間。

  “老龐,你吩咐下去,讓我們的人注意馬三的行蹤,一有消息馬上匯報!”

  龐管家點了點頭,“老爺,只怕我們一動的話,李家那邊就不好隱瞞了!”

  光頭老者‘五爺’皺了皺眉,臉上露出一抹深思,半響之後,“李家手裡握著‘九寶玲瓏塔’,想要拿到寶藏的線索,也避不開他們!”

  “您的意思是攜手李家一起合作?”

  光頭老者點了點頭,“在沒找到寶藏之前,李家還是我們的合作夥伴!而且,他們在四九城也有自己的門路,有他們幫忙,找到馬三無疑要比我們單打獨鬥要好得多。而且,就算他們先一步找到馬三,想要拿到寶藏線索,也非要我們手裡的‘翠玉白菜’和‘翡翠西瓜’不可。”

  “老爺所言甚是!不過馬三現在不是孤身一人,從今天的情形來看,只怕又有其他的勢力插手了,要是夜明珠落盡他們手裡,我們想要拿回來只怕有些不易!”

  “沒關系,要是實在不行,大不了再拉一家入夥。”話聲一頓,光頭老者臉上露出一抹堅定之色,“我劉家三代尋找‘內務府勘驗局’遺寶,百年來花費無窮精力,現在終於有了寶藏的完整線索,無論如何都不能再錯過!”

  “明白!”

  龐管家點了點頭。就在他準備轉身離去傳達光頭老者的決定時,又被後者給叫住了,“如果跟在馬三身邊的只是一群小毛賊的話,就順手料理了。寶藏雖豐富,但能少分一份,就少分一份。”

  “是!”

  看著龐管家離去的身影,光頭老者‘五爺’的雙拳不自覺的握了起來。

  ……

  乘坐長梭浮空車回到京城東郊物資儲備基地的王錚,並不知道他們離去後所發生的一切,此時的他全部心神都放在了自己挖出來的三個大甕裡!

  摸著青石蓋和大甕之間堅硬的粘結物,王錚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麽東西,不過看上去倒是跟凝固後的瀝青有些相似。

  等不及化驗材質,然後用更合理方法打開的王錚,一擼袖子,把左手腕上的‘全球通信終端’露了出來,設定好距離後,用終端上搭載的熱射線沿著青石蓋和大甕之間的位置一劃而過。

  不用王錚吩咐,一邊的典韋已經上前把青石蓋搬開了。緊接著,水泥甕中的一切呈現在王錚面前。

  “嗯?”

  王錚愣了一下。內中的情形並不是他最初想象的黃金白銀堆滿大甕,反而是一塊塊黑疙瘩一樣的東西層層疊疊,幾乎堆滿了整個大甕。

  注意到大甕內壁的水鏽,王錚一下子反應過來。隨手拿起一塊圓形的黑疙瘩後,放在手裡顛了顛,極為壓手的感覺直入心頭。王錚估算了一下,大約十斤上下。

  王錚用手指甲在黑疙瘩上刮了刮,果然,一抹銀色迎著陽光映入他的眼簾。

  給他剛才猜想的一樣,這個水泥甕雖然結實,但並不能完全隔絕水汽,放在裡面的白銀經過近百年的氧化後,早就不複當初的銀光璀璨。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大問題,重新鑄煉一遍就是了。

  把銀餅扔回大甕,看著下面層層疊疊,幾百上千塊的樣子,王錚也沒有一一清點的心思,這種辛苦活,還是留給典韋他們去做吧。

  “王乾,你去打開另一個甕!典韋,你帶著他們把這口大甕裡的銀餅清點一下,看有多少!”

  “是!”

  吩咐完之後,王錚走到自己左手邊的大甕,簡單的打量了一下後,便故計重施,用熱射線切開青石蓋。

  內心頗為期待的打開後,又是一個滿滿登登的大甕。不過,這次不再是銀餅,而是層層疊疊的銀元!既有民國時期的‘船洋’,也有北洋政府時期流通的‘袁大頭’,一塊塊核桃大小的銀元,把直徑1.5米的水泥甕都填滿了。

  “難道就沒有點帶黃~色的東西嗎?”王錚忍不住失望道。

  雖然兩大甕的白銀也是價值不菲,但比起黃金的價值仍然差的太遠了。別的不說,一克黃金價值三百多塊錢,而一克白銀不過區區3塊錢左右,相互之間差了近百倍。

  帶著最後的希望,王錚走到了已經打開最後一個大甕的王乾身邊。

  這個大甕中的東西又自不同,既不是黃金,也不是白銀,而是一個個大小不同,表層用油布包括,並用繩子緊緊纏繞的盒子。

  王錚隨意從其中挑選了一個中等個頭的盒子,放在旁邊典韋搬過來的桌子上。盒子呈長方形,長20厘米,寬15厘米,高10厘米左右。表面用厚厚的油布包裹著,而油布又用細麻繩緊緊的捆綁起來。

  經過近百年的時光剝蝕後,麻繩早就失去了韌性,但好在油布還完整,而且用蠟封口的情況下,有效的隔絕了外界的水分。

  等到王錚拆開外面的油布後,不出意料,一個普普通通的木盒子露了出來。盒子的材質只是普通的榆木,但保存的很不錯,盒子表面的黑漆很完整,並沒有腐朽的跡象。把盒子正面的金屬活口打開,在一團已經開始散發霉味的爛布條中,一尊雕工精美的玉佛呈現在王錚眼前。

  玉佛高14厘米左右,神態安詳而生動。以王錚已經日漸豐厚的鑒定水平來看,這是一件典型的京造玉佛,是清代皇家造辦處宮廷匠人的手藝。而這件玉佛的材質也是非凡。一等一的和田青玉,已經接近半羊脂的水平。比起現在市場上,那些拿著一級和田玉冒充羊脂玉的東西好了一倍。

  “半羊脂的料子,清宮造辦處的手藝,這麽一件玉佛放到拍賣市場上的話,一千萬肯定沒問題!”

  看著手中的和田玉佛,王錚滿意的點了點頭。就這麽一件的價值,就超過旁邊半甕白銀!不由得,王錚對最後一個大甕裡的東西興趣大增。

  不過就在他準備把第二個長盒拿起來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什麽,皺了皺眉,把拿起來的盒子又放了回去。

  如今的他已經不是什麽古玩收藏的小白了。自然知道這種埋在地下幾百年的古玩藝術品,貿然打開非常危險,尤其是書畫這種極為脆弱的藝術品,一不注意很可能就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失。

  用理智按耐下自己的好奇心後,“給潘家園的王森打個電話,讓他帶上‘藝術品修複液’後,立即趕過來。”

  王乾點了點頭,自去旁邊打電話不提。

  “老板,這裡發現了點好東西!”

  就在王錚招呼身邊的警衛生化人,準備把最後一個大甕裡的盒子清點一下的時候。旁邊正帶著人手稱量兩個大甕裡白銀數量的典韋喊了起來。

  “找點碎布,包起玉佛後放回盒子裡!”

  交代了一下身邊的警衛生化人後,王錚大步走到典韋身邊,剛準備開口問一下的他,很快就被一抹稍顯暗淡的金色吸引了目光。

  “黃金?”王錚臉上露出了驚喜之色。

  典韋點了點頭,“把上面的銀元扒開後,就露出來了。看樣子底下還有不少。”

  王錚扒拉了一下厚實的銀元,果然見幾根金條露了出來。而且看樣子底下還有不少。

  略一思索,心中頗有幾分興奮和急迫的王錚從戴在自己手上的空間戒指裡,拿出了典韋的一對虎頭金戟,“給我打碎它!”

  一手一隻接過金戟後,“老板,您先後退兩步!”

  王錚依言而行,招呼其他生化人向後退了三四米。

  等眾人準備好後,持有金戟的雙手向中間一合,也沒見他怎麽用力。外壁厚度不下10厘米的水泥甕,‘砰’一下被輕而易舉的打破了!伴隨著四散的碎片,‘嘩啦’一下,大堆的東西散落下來。在冬日的陽光下,王錚的面前一片金光閃耀。他原以為,即便有黃金,也應該不會太多。但看現在的情形,王錚的腦海裡立即冒出了三個字‘發財了’!

  非常庸俗的念頭!

  按理來說,以現在他的身家而論,別說是這大半甕黃金,就是三甕裝滿了黃金,也遠遠比不上他的資產的十分之一。但相比較銀行數字而言,在財富的表達上,無疑赤裸裸的黃金更為直觀。也更能誘發人們對於財富的聯想。畢竟,黃金等於財富是人類幾千年來的價值體現。

  王錚迫不及待的拔腿上前,拿起一塊金餅顛了顛後,很快目光又轉移到旁邊堆疊的金條上。時間不長,他又被一小堆金幣吸引了目光。不過,金條和金幣都是少數,在這些黃金當中,絕大部分都是10兩為一塊的金餅。從氧化的程度來看,顯然這些金餅被鑄煉出來的時間更長。

  而王錚也差不多明白,這些金餅應該就是孫殿英從東陵偷盜出來的陪葬品之一。而且,中國古來,就有用金餅陪葬的習俗。

  最初的熱情勁過去後,王錚很快便招呼著典韋和王乾他們清點數目。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忙碌後,對於這次的收獲,有了一個大概的數目。

  白銀最多,銀餅有一千多塊,銀元近兩千枚,雙方加在一起大概有12噸左右,按照現在的銀價,價值三千多萬華夏幣。當然,銀元屬於藝術品的附加值並沒有計算。

  黃金的數目只有白銀的一半多一些,6.8噸左右,相當於20億華夏幣,這個收獲不小。

  至於最後的古玩,王森還在清點,但看他慢吞吞的樣子,顯然王錚想要在短時間內得到一個準確的數字是別想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