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桃源山莊》218.第218章 曼生壺
  第二百一十六章曼生壺

  ……

  從二舅霍衛國家回到酒店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因為時間已經不早,他也沒有再去敲王英的門,讓王乾下去休息後,王錚自己也洗洗睡下了。

  第二天王錚醒的很早,等他吃完早飯後,王英才一臉懶散的過來找他。

  “我還以為你要睡到中午呢!”

  看著王英哈欠連天的樣子,王錚搖了搖頭。住在山莊的那段時間,他就已經摸清了王英的生活習慣。典型的‘夜貓子’,晚上凌晨兩三點才睡,睡到中午才起來。

  當然,這也是時下很多年輕人都有的一種生活習慣,王錚上大學的時候也是如此,但工作後,在生活和賺錢的壓力下,又硬生生的改了回來。不過,這顯然不包括家世良好,沒有生存壓力的王英。

  “我倒是想睡到中午!”

  一屁股坐在王錚對面的椅子上,然後伸手把旁邊盤子裡沒吃完的油條拿起來放進嘴裡大嚼起來!

  “還有喝的嗎?”

  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樣子,王錚心下搖頭,從旁邊的冰箱裡給他拿了一盒牛奶。

  “早上點的豆漿都喝完了!”

  “我不喝豆漿,牛奶就挺好!”

  話落,接過王錚手裡的牛奶,擰開蓋子,直接朝嘴裡灌了兩口後,才滿足的籲了口氣。

  “聽你剛才的口氣,今天上午有事?”

  重新坐下來後,王錚問道。

  “嗯!之前聯系的一個魔都賣家今天早上的時候給我打了個電話,約好了上午十點見面!”王英點頭道。

  “古玩?”王錚眼睛一亮。

  “當然,要不是因為這個,我才不跟著你來魔都呢!”吐槽了一句後,看著王錚意動的樣子,“怎麽?你也想去?”

  “不行嗎?”

  “呵呵,你去當然沒問題。不過你的魚展不打算參加了?”

  “魚展有人負責,而且現在距離開幕還有兩天,我的時間還充裕的很!”

  王英點了點頭,把最後一點油條塞進嘴裡後,扯了幾張餐巾紙擦了擦手,“行吧,你等我一下,我洗漱完後,咱們一起出發。”

  話落,也不等王錚點頭,便起身趿拉著拖鞋,小跑回了自己的房間。

  大約二十分鍾後,打扮齊整的二人,外加各自的隨從,乘坐兩輛黑色奔馳,離開了酒店。

  緩慢的車流限制了速度,近四十分鍾後,一行人才來到了一個位於市中心的普通住宅小區外面!

  當然在上海中心城區,哪怕是一套最普通的小區,房子均價也在五六萬!能夠住在這裡的,幾乎都是幾百萬身價的富裕階層。

  “就是這裡了!”

  在門口處登記,兩輛車拐進小區後,順著平整的硬化路,停在了一棟約有20多層的樓房前面。

  下車後,王錚簡單的打量了一下面前的樓房。便跟在王英的身後進入了樓道。

  坐電梯直上9樓,出門後王英敲響了掛著906號門牌的房門。

  “誰啊?”

  聽著從裡面傳來的帶著一絲沙啞的蒼老聲音,王英連忙道:“張老先生,是我!王英!”

  “哢吧!”

  在王英自報家門後,緊閉的房門從裡面打開了,隔著防盜門,一個身穿對襟長褂,頭髮花白,面容稍顯嚴肅的老者,出現在王錚他們面前。

  而老爺子顯然沒想到這次王英居然帶了這麽多人來。不算王英和他的保鏢成鐵,王錚身邊還跟著他特意帶到魔都的一個鑒定專家,以及形影不離的王乾。

  “張老先生,您好,我是王英,咱們上次在京城收藏協會上見過!”王英連忙道。

  老爺子點了點頭,目光轉向王錚,“這幾位是……?”

  “哦,這位是王錚,非常喜歡收藏,這次跟著過來,就是想跟張老您交流一下!”

  “張老您好!”

  張子敬聽明白了王英言語中的隱意。在古玩行中‘交流’和‘出手’幾乎是一個意思。因此,在聽完了王英的話後,張子敬便明白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這次他想出手古玩的買主。所以,在上下打量了王錚一遍後,老爺子點了點頭。

  “你好!”

  “這兩位是王錚先生的鑒定師和保鏢!”

  在介紹完後,張子敬點了點頭,算是見禮後,才打開房門,讓他們進去。

  “家裡有點藏品,平時安全也就多注意了一些。剛才多有怠慢,請你們見諒!”

  “您老客氣!”

  說著話,王錚他們魚貫而入,繞過了遮擋視線的屏風後,一個大約四十平左右的寬大客廳出現在眼前。

  客廳的裝修是王錚喜歡的複古風格,各種仿古的家具極為講究。

  “請坐吧!”

  道了聲謝,在客廳沙發上分賓主落座後,張子敬讓自己的老伴,以及家裡的傭人給王錚他們端上了茶水。

  老爺子應該是個急性子,剛坐下便直接道:“既然你們是來看東西的,那咱們也不多說別的了,直接進入正題!”

  話落,張子敬起身從旁邊琳琅滿目的博古架上拿下一件‘曲柄紫砂壺’。雖然看著放的隨意,但從老爺子謹慎的表情中,顯然這不是一件普通玩意。

  “曼生壺?”

  張子敬詫異的看了一眼王英,“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眼力卻不錯!”

  “您老過獎!”

  比起平時的吊兒郎當,王英此時仿佛換了一個人。周到的禮節,恭謹的態度,顯示出良好的教養。

  “既然你認識,那我也不多說了!你自己看吧!”

  說著,張子敬把紫砂壺放在了擦拭乾淨的茶幾上。直到老爺子把東西放穩後,才連忙戴好白手套,小心的拿起,仔細品鑒起來。

  在王英做鑒定的時候,心中好奇的王錚轉頭,低聲朝坐在自己身邊的王森問了起來。

  “這個‘曼生壺’有什麽講究?”

  作為博物館第一環任務完成後,才被王錚置換出來的生化人,王森的鑒定知識堪稱頂尖。所以王錚的問題,在他看來清楚而又直白。

  “曼生壺只是清代名家陳曼生做得紫砂壺!”

  “陳曼生?”

  相比鄭板橋等揚州八怪,清初四僧,畫壇四王等名人,陳曼生這個名字對王錚來說陌生的很。

  “陳曼生是清代嘉定時期錢塘人,擅長書畫和篆刻,人稱‘西泠八家’。而且除了書畫和金石篆刻之外,陳曼生在紫砂壺造詣上也是一絕。主張製壺創新,因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形成壺界兩大貢獻。”

  “……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范。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

  王錚了然的點了點頭,“一把‘曼生壺’如果是真品的話,它的價位應該是多少?”

  “這要看品相,如果品相完美的曼生壺,一把的價格在150萬~300萬之間!”

  了解了曼生壺的來歷和價值後,王錚便安靜下來。

  時間又過了近二十分鍾後,王英才收起放大鏡,小心的把曼生壺放好,籲了口氣。

  “這把曼生壺您打算要價多少?”

  王英的話無疑告訴王錚,這把壺是真品。

  “既然你是老徐介紹過來的,那我也不跟你多要。”張子敬略作沉吟,“這樣吧,一口價兩百八十萬,要是你想給,那東西你就拿走,要是嫌貴,那咱們‘買賣不成仁義在’!”

  “兩百八十萬!”

  王英思索一番後,略微點了點頭。而後轉向身邊的王錚道:“這把曼生壺的品相值這個價,東西我也看了,沒問題。如果你想要的話,不妨拿下來!”

  王錚點了點頭,“張老,這把壺我能看看嘛?”

  “當然!”

  張子敬也明白王錚才是真正的主顧,所以很痛快的點了點頭。

  得到主人的允許後,王錚把自己提前準備的白手套拿出來帶上。想要進入古玩行,怎麽也要懂得其中的一些規矩。

  幾百萬東西拿在王錚的手裡,他當然也謹慎的很。

  不過小心之余,對於這把曼生壺他也好奇的很。不免細細的打量起來。

  整個壺呈偏平狀,從王森的嘴裡,他知道這種造型的壺叫‘扁石壺’,壺的造型比較硬朗,棗紅色的胎質中透露出一種時間沉底的古樸,在壺蓋上有一行繁體字‘茗商第一千三百六十七’,壺身肩部刻有‘扁石,曼公題銘’五字,另一側鐫‘夷陶作壺,其永寶用’八字金文。

  在壺身的腹部還刻著‘嘉慶乙亥秋九月桑連理館製’。另外,在壺地斜面上還鐫刻著‘江聽香、錢叔美、鈕非石、張老薑、盧小鳧、朱理堂、張殅厓、施辛蘿、高爽泉、釋懶堂、高午莊、繆朗夫、孫仲疋、沈春蘿、陸星卿同品定並記’,以及壺底正中鈐“阿曼陀室”朱文印和“彭年”篆字小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