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從臥虎城內湧出來的十數萬百姓時,盧植終於明白了趙興放開一條大道讓他兵臨臥虎城下的用意——趙興是在告訴盧植如今誰才是得道多助,誰又是失道寡助!
盧植對於趙興在臥虎城外排出八萬大軍的陣型“迎接”自己,感到非常的滿意。這就像兩個相同級別的高手,雖然明知道是要以命相搏,但必須要給對手以對等的尊重,才顯得出風度來。
既然刀槍早已擦亮,戰馬已在嘶鳴,遠處的晉國“觀眾們”更是熱情高漲,那就來一場堂堂正正的大戰吧!
身處中軍位置的盧植,對身邊的副帥,也是多年的老搭檔宗員說道:“此次北征,卻是將你也連累進來。片刻後便是兩軍對決之時,這一仗吾親為先鋒,一旦吾兵敗身死,君不必隨之,可令余下的將士就地投降,趙國昌從不殺俘,這次也會善待君和洛陽子弟。”
宗員聽完盧植這番話,淚水奪目而出,但卻沒有表示反對,因為他知道這是亦師亦父的太傅大人留下的遺言。雖然宗員很像隨著盧植一起戰死沙場,但他還需要對戰敗的兄弟們著想。
遙遙相對的晉國中軍大營內,此時的氛圍卻明顯沒有盧植軍中那麽壓抑沉悶,只見主帥徐晃正跟大侄子趙振邦叨咕著什麽。
趁著其他將領忙著調度之際,徐晃小聲對趙振邦說:“待會大軍衝鋒時,你給我老實地待在後面,不差你一個人!”
趙振邦笑眯眯地回答:“二伯,這事你說了可不算!咱現在好歹也是一軍之長,你要是給我下一道命令,我保準堅決執行,可這私下裡說的話麽,可當不得軍令來聽!”
徐晃狠狠地瞪了趙振邦一眼,訓斥說:“哼,就知道你這渾小子會這麽說!你要是不想看著你二伯為了救你而受傷,那就乖乖地呆在我身後,要是敢衝在我前面,到時候可別怪我回去向你娘告狀!”
趙振邦被徐晃一番連唬帶嚇鎮住了,有些憋屈地用手拉下掩面的鋼甲,甕聲甕氣地說:“好吧,我就呆在二伯身後了。不過二伯你可要悠著點哦,別到時候變成我來救你!”說完這話,趙振邦一溜煙地向遼東軍所在的陣位跑了過去。
盧植軍這邊三通鼓聲咚咚地響過,城頭上晉國守軍的一陣炮響過,兩軍士兵便排著整齊的軍陣,邁著堅定的步伐向著戰場中央而來,那場面看起來真是令人熱血沸騰,緊張萬分。
趙振邦率領的這支遼東軍,其中有許多中層將領便是當年他從臥虎城內拐走的少年班的同學,而這些同學的父兄們有許多正是效力於臥虎軍中。如今父子兩代同場上陣殺敵,那真是豪氣乾雲,鬥志昂揚。
不遠處自發出城為晉國大軍呐喊助威的城內百姓,有許多便是場上士卒的父母兄弟或者是子侄,他們大聲喊著自己的孩子或者父親名字,似乎想要將自己的力量都傳導給場上的將士們。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有了這種無形的力量支撐和鼓舞,本來就戰力驚人的臥虎軍爆發出了從未有過的殺氣,而遠道而來的遼東軍和定遠軍也似乎被場上濃烈的氣氛所感染,勃發出無限的鬥志和精神。
晉國這一方的將士們未戰之前便鼓足了勁頭,而朝廷一方的將士卻被一種沉悶和淡淡的哀傷所籠罩。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兩軍終於狠狠地撞擊在一起,於是廣闊的戰場在下一個瞬間成了吞噬生命和鮮血的修羅場。
“兒郎們,隨我衝啊!將朝廷的軍隊趕到黃河裡面喂魚!”這是晉國的將領在大聲鼓勵著手下士兵奮勇殺敵。下一刻,這位不知名姓的將領便被飛來的一根利矛刺穿了身體,然後緩緩地倒下。
“將士們,跟我殺啊!趙國昌便在不遠處那座城內,打敗了面前的叛軍,我們便可以活捉趙國昌,立下不世的功勳!”一位朝廷軍中的將軍在鼓舞士兵向前衝鋒。下一刻,這位將軍便被一位手持雙斧的威猛將軍砍下了頭顱。
“東北來的兄弟們,今日看到了臥虎城,是不是想我當初告訴大家的那般雄壯啊?!今日只要殺光了這群朝廷的狗腿子,我便帶著大家去城裡的醉仙樓上喝最烈的長河大曲!”一位頭戴掩面虎頭盔,手持霸王槍的將軍騎在馬上高聲喊道。
“來自莽莽大草原上的兄弟們,報答平西王的機會來了,我們還等什麽!且隨吾鑿穿敵陣,活捉敵軍中軍將領!”胡車兒的聲音在戰場上響起,激起了兩萬由黃軒、炎晟和堯興青壯組成的士兵們的熱情。
在這個巨大的戰場上,交戰的雙方似乎都已經忘記了使用大規模的殺傷性火器,全憑著手中的冷兵器進行搏鬥和廝殺,直到體內的鮮血流盡,雙方的士兵才會不甘心地閉上眼睛。
臥虎軍的重裝步兵,在這一戰中再次發揮出遠超常人想象的作用。他們就像一道鋼鐵澆鑄的洪流,始終頂在雙方交戰的鋒線之上,牢牢克制著朝廷大軍發起的衝擊。
兩萬定遠軍的騎兵,終於在朝廷大軍的側翼撕開了一道深深的傷痕,然後便狠狠地穿插了進來,將朝廷大軍的陣型攪亂。
身形高大的遼東軍士兵,不願意讓臥虎軍獨佔鼇頭,他們不知疲倦地拉弓射箭,投擲短矛和飛斧,不停地殺傷著被臥虎軍頂在前面的朝廷士兵。
在兩軍僵持了不到半個時辰之後,朝廷大軍終於出現潰敗的跡象。就像一條飽經洪水衝刷的大堤,在出現了第一道潰壩之後,隨後而來的便是全線的崩坍和潰散。
朝廷的士兵被逼著不斷向後退卻,晉國的大軍則是大踏步地向前繼續攻擊,當副帥宗員看到盧植身邊的那杆帥旗終於被晉國的大軍從戰場上拔除之後,於是流著眼淚下達了命令:“鳴金收兵,派出使者向晉國大軍請降!”
一代名將盧植,終於實現了他終生堅持的信條,倒在了征討趙興的戰場上。從洛陽北上的十萬朝廷大軍,在箕關之下傷亡一萬有余,在臥虎城外傷亡三萬多,終於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