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白俄羅斯,讓盧卡申科成為蘇聯新政權的第一位忠實盟友。東歐的一眾國家終於意識到自己要面對什麽樣的角色了。盡管設立在東歐的情報前哨站還是一片偃旗息鼓的狀態,但是從白俄羅斯方面他們已經收到了某些風聲。蘇維埃的生產機器正在加班加點的運轉,他們想要發動一場波及整個歐洲的戰爭!
西方國家雖然意識到這個問題,不過出於綏靖的政策和自身問題不斷,已經無暇顧及到東歐的同盟國,只是口頭上譴責幾句,順帶凍結掉俄羅斯的海外資產,試圖用數千億美元的蒸發,來阻止新政權的戰爭陰謀,同時也緩解自身日益沉重的危機。
西方認為這些手段足以讓俄羅斯屈服了,畢竟現在他們的天然氣和石油都是從東歐進口,如果得罪了這些人,西方隨時可以另外尋找能源合作夥伴。
不過羅曼諾夫同志已經不在意他們的要挾了,蘇聯已經做好了戰爭一切的準備。應召的士兵進入了重新正名的紅軍,在政委的皮靴和馬卡洛夫是手槍教育下,他們只有抱著一個信念。
向西方世界復仇。
與此同時,與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國土接壤的烏克蘭終於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勁,短短幾日,俄羅斯邊境線開始不斷集結的坦克部隊,前線哨兵反饋集結滿了未知型號的坦克,有一部分甚至向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邁進,試圖幫助當地民兵建立第二個紅色烏克蘭。
整個歐洲都在默不作聲,只有烏克蘭總統彼得·波羅申科認為對方的舉動已經完全的干涉了烏克蘭的內部政權,他向俄羅斯提出了抗議。
結果自然是抗議無效。
與此同時,波羅申科試圖向西方世界求助,然而得到的回復卻讓他大失所望,德國和法國要求烏克蘭按兵不動,堅持不理會蘇聯的挑釁,只有波蘭方面願意派出一部分的北約軍隊,進入烏克蘭進行維和行動,防止對方的突然進攻。
意識到國家進入戰爭危機的波羅申科召開會議,與國防部部長波爾托拉克,總參謀長穆仁科進行了緊急的會談,試圖尋求解決問題的機會,不過波爾托拉克部長給出的回應卻讓他大失所望。
“現在基輔軍隊連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都反覆易手,怎麽可能應對強大的俄羅斯軍隊,從前線偵察的情況所知,現在蘇聯部署在邊境線的軍隊已經超過了以往的總和,甚至可能連庫存的T72坦克都拉出來投入了戰爭。我不知道莫斯科的瘋子們在想什麽,但唯一知道的就是這群人接下來要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那還能怎麽辦?烏克蘭就俄羅斯軍隊擴張的第一線,只要他們發動第一輪的進攻,我們的國土就會淪陷!”
波羅申科懊惱的回答道,“該死的,偏偏在這個時刻出現問題。”
“那我們應該主動挑起戰爭。”
穆仁科給出了一個餿主意,“既然俄羅斯要征服歐洲的腳步無法避免,烏克蘭與俄羅斯交戰只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那麽我們應該將整個西方拉進來,他們不會坐視不管蘇聯的壯大,而且局面陷入混亂之後,俄羅斯便無暇自顧,甚至可能無力在支援東烏克蘭民兵……”
“別忘了這場戰爭之後還有一個美國。”
見總統的表情沒有這麽懊惱了,穆仁科繼續說下去,“美國人同樣不會放任蘇聯的壯大,難道莫斯科準備向世界宣戰?然後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所以我斷定這只不過是一場有限的邊境戰爭,對核武器的顧忌,對西歐與美國的顧忌,即便是俄羅斯也不敢貿然的挑起戰火。”
波羅申科的神情漸漸緩和了下來,他認為穆仁科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不過緊緊是把情報定義在普通人身上的分析,他沒想過假如蘇聯的軍事實力已經全面的碾壓了歐洲和美國,再加上瘋狂的野心家,不知道波羅申科明白過來後會是怎麽樣的表情。
主動進攻是不可能的,烏克蘭政府還得塑造出被害人的可憐形象。
波爾托拉克小聲說道,“縱容我們的右翼激進組織襲擊俄羅斯大使館,看看俄羅斯那邊是怎樣的反應,如果對方選擇了隱忍,那麽戰爭不可能爆發,如果是選擇了宣戰,北約軍隊將會光明正大的駐扎在我們的國土上。”
波羅申科頻繁的點頭,認為這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烏克蘭已經容忍俄羅斯一段時間了,現在他們要報復回去。
在三人秘密商議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打開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潘多拉魔盒。
……
歐洲局勢最敏感的時刻,一個重磅炸彈在烏克蘭引爆。
許多年後人民回想起來,這完全就是薩拉熱窩事件的翻版。
“昨日下午4時,一輛自殺式襲擊卡車衝擊了蘇聯駐基輔大使館,導致17日死亡,23人重傷。包括即將撤離莫斯科的蘇聯大使祖拉博夫。烏克蘭納粹極端組織宣布將對此事件負責,發消息宣稱這是對俄羅斯蘇聯復國運動的報復,烏克蘭政府並未對此次事件做出任何評論……”
羅曼諾夫神情平靜的關掉了電視,不再去想那些變成廢墟的大使館和鮮血淋漓的人群,和新聞發言人不帶感情的念稿,他偏過頭對身邊的大光頭說道,“祖拉博夫同志的屍體運回來了嗎?”
率先開口的詢問的是大使,而不是烏克蘭。
尤裡彎弓著腰,語氣謙卑的回答道,“回報領袖,大使的屍體已經由專門運輸機運回來了。”
尤裡不敢隨便開口,從精神能力的試探之下,他感覺到面前的羅曼諾夫就像一座隨時爆發的火山,搖搖欲墜。
“好的,後天舉行的葬禮,地點定在紅場的閱兵儀式上。”
羅曼諾夫平靜的點點頭,眼神裡看不出任何的感情,只是簡短的說了一句話。
“烏克蘭向我們宣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