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
準備一條路走到黑的康斯坦丁內斯庫不會明白這個道理,他更不會明白亞納耶夫此時的隱忍只是為了之後的動手做鋪墊。甚至將莫斯科的好意看作是一種軟弱。想通過看似聲勢浩大的東歐聯盟將蘇聯恫嚇在烏克蘭的圈子內,死死的壓製住了紅色北極熊擴張的戰略步伐,也不想想北極熊的領土范圍是通過什麽方式獲得的,從莫斯科至遠東,遼闊的國土是一場又一場的血腥戰爭,才獲得今天的龐大領土。
摩爾多瓦境內的羅馬尼亞人已經出現不耐煩的表現,摩爾多瓦境內羅馬尼亞人佔據了主體,相當一部分迫切的希望回到羅馬尼亞這個國家,甚至將他們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土並入到羅馬尼亞境內。1991年的政治動亂讓摩爾多瓦看到了希望,不過當車臣經歷了屠刀的洗禮之後,已經沒有哪個民族敢這麽做了。
既然無法將從國家分裂出去,那麽羅馬尼亞民眾就必須另尋出路,從一開始的逃難思想,到後來慢慢的演化成了抗爭。而且在羅馬尼亞政府的慫恿之下,摩爾多瓦境內的某些羅馬尼亞人試圖製造激烈的衝突來對抗蘇聯,只要能從這個國家分離出去,他們願意做什麽事情。
包括某些激進的手段,1991年的悲劇歷歷在目。
亞納耶夫的耐心有限,和平談判不是為了羅馬尼亞和蘇聯之間的和平,而是為了煽動摩爾多瓦境內的一部分人進行激烈的變革。
好讓亞納耶夫有名正言順的進攻機會。
蘇聯駐羅馬尼亞大使向康斯坦丁內斯庫傳遞亞納耶夫的意見,充分的強調羅馬尼亞與蘇聯之間友誼。
不過康斯坦丁內斯庫只是將蘇聯大使托莫洛夫的話當做一個笑話。被東歐聯盟嚇得停止前進腳步的蘇聯也有資格和自己談條件?簡直就是笑話。
托莫洛夫說道,“在摩爾多瓦的問題上,蘇聯方面願意退讓一步,給予羅馬尼亞民族充分的權利,允許羅馬尼亞族在摩爾多瓦州和羅馬尼亞邊境之間的來回行動。同樣也希望兩國共同促進該地區的安全和平發展,不知道康斯坦丁內斯庫總統看法如何?”
康斯坦丁內斯庫冷笑了一下,蘇聯煽動國內民眾反對自己政權這一件事還歷歷在目。雖然布加勒斯特街頭的怒火逐漸平息了下去,但這並不意味他已經原諒了克格勃的所作所為。居然拿著羅馬尼亞境內政治寡頭和黑幫的事件來做文章,還害得康斯坦丁內斯庫險些下台。如果不是議會絕大多數成員最終選擇站在自己這一邊,指不定就已經被社會民主黨政變下台。
“關於摩爾多瓦的問題,我並不認為和平發展就是最好的選擇。首先,摩爾多瓦是羅馬尼亞族的主要聚集區。實行民族自治無可厚非,但是近年來蘇聯正在不斷地壓縮民族自治的權限,並且將民族自治淡化,試圖製造一體化的蘇維埃民族。不過按照往年的表現,克裡姆林宮的計劃遭到了強烈的抵製,甚至險些發生了陰謀和叛變。我想這都不是蘇聯最高領導人想要看到的結局吧?”
既然要跟蘇聯討價還價,康斯坦丁內斯庫自然準備好了充足的底牌。這張底牌就是羅馬尼亞民族的凝聚力。斯特凡大公的子民,可是曾經屠殺異教徒的家夥。對於民主世界而言,亞納耶夫就是可怕的異端。
“其次,羅馬尼亞族歸屬感最強的是羅馬尼亞這個國家,而不是蘇聯。這一點我必須要強調一下,拋開歷史遺留的因素不想,但是莫斯科考慮政策問題的時候至少應該為羅馬尼亞族民眾思考一下,所以我們拒絕所謂的不完全的民族自治。”
托莫洛夫盡情的欣賞對方的表演,因為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總書記的預測之下。
囉囉嗦嗦說了一堆,康斯坦丁內斯庫終於要引出自己的話題,“所以我認為摩爾多瓦人民應該舉行公投,自行決定是留在羅馬尼亞還是留在蘇聯。這就是我們合作的底線,假如你們不願意的話,對不起,我們的談話結束了。”
反對摩爾多瓦的自治,拉出了公投的標靶,康斯坦丁內斯庫將亞納耶夫所有底線都觸碰了一遍。
蘇聯駐羅馬尼亞大使甚至有些同情和憐憫的看著他,一個不知道斤兩的人,試圖用自己那點可憐的實力去挑釁亞納耶夫的權威。卻不知道他的那點手段早就被算計了進去。
“等亞納耶夫給出答案之後,我的對話再繼續吧。”
康斯坦丁內斯庫信心滿滿,如果亞納耶夫拒絕了自己,摩爾多瓦將永無寧日。
只要遠在布加勒斯特稍稍的煽動一下他們的情緒,摩爾多瓦將變成薩拉熱窩的導火索。到時候疲於應對戰亂的克裡姆林宮哪裡還有機會騰出手來收拾自己。為敵人製造一點小麻煩,是羅馬尼亞的本事。
“不用了,亞納耶夫總書記的話我可以直接這裡傳達給你,不會很長的,大概也就幾句而已。”
托莫洛夫大使已經將那幾句話爛熟於心。
托莫洛夫豎起第一根手指。
“首先,摩爾多瓦永遠不會割讓出去,也不會公投,請布加勒斯特方面死了這條心。”
然後豎起第二根。
“其次,我們已經給予了羅馬尼亞人足夠優厚的待遇,羅馬尼亞的造反純屬是受到其他人的慫恿,我們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再度發生。”
最後,在康斯坦丁內斯庫怒氣衝衝的神情面前,豎起第三根手指。
“如果羅馬尼亞方面願意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話,蘇聯願意對摩爾多瓦的羅馬尼亞人網開一面,但是看到羅馬尼亞的野心之後,總書記同志放棄了這個決定。他認為這是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威脅到烏克蘭安全的炸彈。”
最後莫托洛夫微笑著對神情發愣的康斯坦丁內斯庫說道,“他準備將試圖鬧事的羅馬尼亞族,全部屠光,不留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