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德國軍隊的進攻一浪高過一浪,英國軍隊終於也開始有守不住的趨勢了,南非第2步兵師正在崩潰,這是不爭的事實。
前線的戰鬥一直在進行著,後方的指揮部內,奧金萊克作為英國北非前線的總指揮官,他知道隆美爾要想打開眼前的局面,就只能攻佔坦塔這個交通樞紐。
而英國軍隊要想繼續依靠美國人的支援,在這裡堅持下去,也只能在守住坦塔這個前提下!
正因為有了這個原因,奧金萊克才終結了之前的己任英國指揮官的失誤,認為自己不要理會別的事情,只要專心守好坦塔,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了。
做一隻烏龜,做一隻一萬年都不變的烏龜,這就是奧金萊克的計劃,這就是奧金萊克準備做的事情。
他認為,只要英國軍隊以不變應萬變,就能夠避開所有隆美爾的陰謀詭計,讓對方的優勢無法發揮出來。
隆美爾是這樣準備的麽?當然不是!隆美爾在進攻的時候,主要想法是拿下達曼胡爾,卻沒有要強攻坦塔的打算。
作為非洲前線指揮官,他知道如果英國軍隊死守坦塔,堅守十天甚至二十天都是有可能實現的事情。這種情況下,浪費時間攻擊坦塔是不明智的選擇。
所以隆美爾要做的,僅僅只是佔領達曼胡爾而已。因為佔領了達曼胡爾,也就算是徹底拔出了尼羅河西岸的盟軍釘子。
這樣德軍就可以沿著尼羅河南下,一口氣打到開羅去了!迂回開羅,就是隆美爾給自己的對手出的一道真正的思考題。
因為背靠亞歷山大還有馬特魯兩個不錯的港口,隆美爾的物資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這種情況下德國軍隊的進攻力量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只要隆美爾的裝甲部隊沿著尼羅河前進,一口氣打到開羅去,就能掠奪開羅囤積的大量軍用物資,獲得海量的補給品。
有了這些補給品,隆美爾的非洲軍團就可以繼續向東衝擊,直接打到蘇伊士運河去——這一路幾乎都是不設防的地區,就和趕路沒有任何區別。
一旦隆美爾的軍隊從南邊佔領了蘇伊士運河,就能堵死美國的戰略物資運輸,就能包圍英國在埃及的所有部隊!
這才是隆美爾進攻達曼胡爾的真正意圖,這也是他讓自己的第21裝甲師與意大利軍隊一起進攻的原因。
隆美爾不想因為意大利部隊的進攻不力,影響到他的整個作戰計劃,他要利用自己的優勢,來打一場華麗的進攻作戰。
作為一名有自己獨立戰術想法的將領,隆美爾有自己的戰術特點。
在他的著作裡,就已經體現出了他集中火力的風格,他曾經這樣寫過:不管武器的口徑有多麽小,也不管武器的數量有多麽少,都要盡可能的集中使用。
突破和迂回,就是隆美爾戰爭藝術的最核心體現,他喜歡用點突破帶動戰局,也喜歡用大范圍的迂回來解決敵人。
進攻的過程中,兵力優勢的一方總是會想方設法的擴大敵我兩軍的接觸面積,這樣就可以盡可能的發揮出己方的兵力優勢。
延長戰線就可以讓兵力劣勢的一方陷入被動,隆美爾打算的大迂回戰術,核心就如此。
這種讓敵軍被迫分散兵力,與優勢兵力的我方被迫交戰的安排,並不是簡單的分散就算完了的。
舉個例子,假設雙方兵力是10萬對5萬,如果將戰線擴大十倍,就會在各個點上形成1萬打5000的優勢。
但是,靈活運用起來,如果在十個點中的九個點上都隻用7000來牽製敵人的5000,那在某一個點上,就可以集中兵力,形成3萬7千打對手5千的絕對優勢。
當然了,完成這種優勢是很複雜的一個過程,其中人少的一方也有很多反製的手段。
最讓英國防禦陷入被動的,實際上是南非第2步兵師對隆美爾手中進攻力量估計的嚴重不足!
這才是英國軍隊戰到此時此刻,還在疲於應付德軍進攻的最大結症所在。
現代化戰爭往往是一場全面的體系化戰爭,每一個環節的估計預判錯誤,都可能引起整個戰略環節上的誤判。
英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在戰前嚴密的監視了意大利在北非的港口,並且十分確切的掌握了這些港口的吞吐能力數據。
在他們的想法裡,的黎波裡太遠了,根本已經不能對眼前的戰場產生分毫的影響了。
班加西吞吐量只有2000噸而已,而托布魯克也只有1000多噸的卸載能力。
這種港口是不足以支撐起德國軍隊現在的進攻事態的,這一點幾乎是毫無疑問的。
正因為如此準確的判斷了後勤運輸能力,英國軍隊才一次次篤定德軍的進攻很快就會停止,甚至只是虛張聲勢。
可現在證明,這種判斷是錯誤的。德軍顯然有能力進行補給,這才是最致命的一個關鍵問題。
達曼胡爾之戰爆發前,英國情報部門推斷的是,德意聯軍在正面戰場上,能夠突入戰鬥的大約有300門火炮,不過這個判斷是嚴重錯誤的。
實際上,正面進攻的部隊,意大利軍隊就有超過300門火炮,投入到了戰鬥之中。
而還有不到100門德國大炮同時加入到了攻擊的序列,這就讓英國軍隊有些吃不消了。
另一方面,在羅盤行動的反擊,還有阿拉曼之戰中,德軍俘獲了大量的英國火炮。
原本這些火炮因為彈藥不足,並沒有加入這一次攻擊的可能。可隨著亞歷山大港被德軍佔領,德軍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英國火炮炮彈。
也正因為如此,算上英國被繳獲的火炮在內,非洲軍團在正面戰場上的集中了整整700門大炮。
聽起來這個數量並不多,可要知道與這700門軸心國大炮對陣的,是南非第2步兵師的21門大炮的時候,這個差距就讓人崩潰了。
即便是算上其他地方的英國火炮,英國和德國之間的炮兵比例,也是7比1,英國實在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對手。
要怪就怪之前英國軍隊被俘虜的裝備太多了,讓多年積累的北非武器裝備,大部分都丟給了德國人。
而美國方面,運輸來的補給物資內,大炮的數量是非常少的。所以除了澳大利亞第7步兵師攜帶的火炮之外,英國方面沒新增多少大炮。
畢竟美國人給英國人送來了200多輛坦克,如果還能再送數百門大炮,那就太誇張了。
德國人把手裡所有的炮彈,都砸在我的陣地上了!這就是現在南非第2步兵師師長的想法。正因為有如此懸殊的火力差距,他才連丟了兩條防線。
他已經放棄了第二道防禦陣地,撤退到了達曼胡爾的真正城區,可依舊還是感覺到對方的火力猛烈,仿佛不要錢一樣。
這當然是不要錢的,因為火炮和炮彈都是繳獲來的,隆美爾的意思是打光了這些炮彈之後,就報廢這些英國裝備。
於是在幾天的進攻裡,德軍優先開火的,都是這些英國大炮,目的是打光了炮彈好趕緊報廢!
“德軍的後勤補給強的不正常!這絕對有問題!絕對有問題!”奧金萊克用圓規在自己的地圖上劃了一道,看了看半徑,搖了搖頭糾結的說道。
“不是托布魯克,即便是托布魯克有秘密的物資儲備,哪怕是我們之前知道總量的三倍,也不足以支撐這一次德軍進攻。”作為一名在非洲混久了的將領,奧金萊克是非常了解後勤補給的。
可以說,在非洲和中東打仗,打的就是後勤補給,不重視都不可能。
按照傳統的手段補給,德軍絕對不可能發起這樣的戰鬥,連阿拉曼之戰都打不起!
想到了這裡,奧金萊克抓起了面前的亞歷山大方面的報告,又看了兩眼:“亞歷山大港的破壞,還有海軍方面的干擾封鎖,也不是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在英國軍隊撤退的時候,已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雖然英國來不及破壞大部分建築還有庫房,放過了大量的物資。
但是針對港口的破壞還是有一些的,至少短時間內,亞歷山大港要恢復到戰前水平,是有困難的。
即便是德國人加班加點的恢復了亞歷山大,可外面還有英國艦隊的干擾,這種情況下,想讓亞歷山大全面運作起來,是不現實的。
“也不是班加西,更不可能是的黎波裡……那裡距離戰場太遠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把那裡的物資運輸到亞歷山大來。”參謀長在一邊,開口肯定的說道。
“拜爾迪……太小了……”再一次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奧金萊克把視線盯在了馬特魯這個港口上。
哪怕用排除法,奧金萊克也知道現在只剩下一個懷疑的目標了,他不知道德國人用了什麽樣的辦法,把一個小港口,變成了一個足以支撐起大半個北非行動的大型港口。
一會兒還有更新,補償昨天欠更的……感謝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