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非常重要,重要到讓人無法忽視也無法逾越。
後世總結前人的經驗教訓的時候,都會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見。
比如說:XX步槍不錯啊,我們應該量產這種武器啊!XX坦克不錯啊,為啥不多生產5000輛啊?
現在問題來了,知道某種武器非常不錯,就一定有錢生產或者說有辦法讓人幫你生產麽?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把手裡的兵力擴大一倍,新式裝備多采購一倍,也許就有更大的機會贏得戰爭。
問題是,這樣單純的擴大一倍,可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夠解決的。
產能方面暫且不提,另一個致命的關鍵點是:你用什麽東西刺激,來讓手下人啟動保留的產能?
李樂給出的東西讓所有人都很開心,因為他許諾的都是給出利益的環節。
這樣的許諾讓人非常舒爽,就好像你是一個市領導,你許諾建造更多的公路,許諾蓋更多的樓房,許諾更好的空氣質量和更多的工作崗位……
聽到這些許諾,當然大家都很支持你,覺得你是一個好人。但是最後你補上一句:所以我要收百分之三百的稅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李樂不能讓帝國的經濟部門增加稅款,所謂的開源是基本不可能了。
沙赫特幫第三帝國玩出來的那一套借雞生蛋的類似騙貸款的把戲,實際上也就基本上毀掉了第三帝國脆弱的經濟。
很多人都知道這種開支票然後脫出經濟范疇的互相借貸,最終還是要有人來為政府的信用買單的。
至少在戰爭之後,政府要給前期投入者足夠多的便利和好處,來償還之前借貸生產留下的經濟問題。
說的淺顯一些,就是德國一直在借錢生產武器,然後在戰爭勝利後償還。
這種模式下,資本家當然不可能開足了馬力生產物資,因為他們沒見到真金白銀,動力當然也就不足。
後來他們不得已開足了馬力生產,一方面是因為戰爭不利必須要挽回之前的投入,一方面也是因為被對手逼迫不得已而為之。
說到經濟的另一個方向節流……李樂這種花錢如流水的擴軍狂人,節流什麽的,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我的元首,您現在許諾的東西,都很有吸引力。”戈林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他看著李樂,開口問道:“您許諾陸軍新式的步槍以及更多的坦克,許諾空軍更多的戰鬥機,海軍方面也在拚命的建造潛艇船隻……可是元首,錢從哪裡來呢?”
戈林的問題代表了在場所有人的疑惑,他們都很想知道,只花錢卻從不賺錢的元首,是如何讓自己的經濟保持在不崩潰的水平上的。
要知道,沙赫特的戰前經濟雖然玩的很好,可是他現在已經成了反對第三帝國政策的人,並且已經在39年被關押了起來。
指望一個同等類型的金融天才,再給德國無中生有的變出一大筆錢來,可能是一個類似於天方夜譚的想法了。
在戈培爾等人的眼中,他們寧願相信明天德國就製造出了原子彈來改變整個世界的態勢,也不願意相信元首能改善德國的金融現狀。
同樣的,李樂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他現在諸多的空頭支票,完全是建立在利比亞油田的基礎之上的。
元首的新計劃之中,一旦利比亞油田被找到,那麽德國的經濟就會充電。
就和攻佔了一片殖民地,或者說就和掃平了一個國家一樣,在原有的土地上發現新的資源,也是一個極端利好的消息。
如果這個發現,可以用驚人來形容,那就再好不過了。投資還有開發會讓許多人瘋狂,而產出也能填補經濟上的入不敷出。
顯然,利比亞的油田,就是一個足以讓人瘋狂的利好消息:這個油田足夠讓德國揮霍到下個世紀去,而且不用付出太多的代價就能得到。
比起遙遠的巴庫來說,這裡可是真真正正就擺在眼前的好處,唾手可得而且沒有任何後遺症。
而他派出去的裡賓特洛普,果然不負眾望的拿回了意大利方面的有關利比亞石油開采的合作協議。
這份協議裡面,規定了意大利擁有20%的石油開采份額,以及隨後追加份額到30%的權力。
同時,這份協議裡還規定,德國擁有在利比亞投資石油管線以及築路等權力,換取的項目包括工廠技術專利還有關於巴爾乾半島問題上德國的讓步與支持。
在意大利人看來,利比亞基本上是一個貧油國家,能夠在哪裡采集到少量的石油就已經非常幸運了,根本不可能有什麽大的發現。
他們可不是憑空做出這種判斷的,因為他們在那裡的荒山野嶺裡找了10年,整整10年的時間裡他們除了花費掉海量的資金外,根本就一無所獲。
所以意大利的技術部門還有高層都認為,德國人也會和他們一樣,找不到任何石油的蹤跡。
本著謹慎的原則,他們要了20%的石油份額,並且要了一大堆的好處。
可是在李樂看來,這些要求和利比亞巨大的石油利益比較起來,根本算不得是什麽要求。
簡直就是把整個油田送給了德國的資本家們,或者說簡直就是白送給了李樂!
“先生們!我們開銷很大,而且正在籌備針對英國人的戰爭。”李樂昨天拿到了裡賓特洛普送來的消息,所以他現在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富翁了。
現在用財大氣粗來形容李樂,一點兒也不過分。雖然這些財富現在根本還看不見蹤影。
而且這樣的財富,差不都有一大半都要分給德國的工廠還有企業家,用來支付政府欠下的前期債務。
作為德國的假元首,李樂知道利比亞不僅僅有石油,而且是一個石油儲備全世界第9的超級石油大國!
整個利比亞的境內大約擁有410億桶石油,這個級別足夠德國打贏一場世界大戰,甚至參加下一場世界大戰了。
而這些石油儲備大約有八CD聚集在北部的錫爾特盆地裡,開采距離近而且運輸還很方便……
更讓人激動的是,這些石油開采起來非常方便,成本非常低廉——這意味著德國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設備,就能夠在那裡獲得想要的東西。
最後,不得不提一句的是:這些石油是優質石油,含硫量極低,能夠讓德國獲得品質更高的成品油。
可不要小看石油的品質,在整個二戰之中,因為油料品質不足,德國的發動機性能整體上比對手低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這個數據已經大到讓人絕望了,如果不是德國精密加工水平很高,差距可能會拉大到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多。
設想一下當工程師們絞盡腦汁對付低劣燃料的時候,對方卻隨便就能拿出性能更好的裝備來,這是一件多麽讓人無語的悲傷。
“我的情報渠道確認,在利比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油田。”李樂一臉得意的開口,給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差點兒笑場的答案。
“我……我的元首……您知道,這種事情可不是賭博。”戈培爾趕緊開口勸諫道。
戈林也搖了搖頭:“元首,您不是在開玩笑吧?意大利人在利比亞找了十年的石油都沒有找到,他們甚至聲稱那裡一定沒有石油了。”
希姆萊更是不信:元首的情報系統?開什麽玩笑,元首竟然還有黨衛隊不知道的情報系統?難道國防軍的情報系統那邊有了發現?
隨後希姆萊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就那群國防軍高級將領的態度,指望他們和元首同心協力,分享情報信息,和母豬上樹差不多一個難度。
他作為黨衛隊的首領,可從來不知道德國的情報系統,會包羅萬象到有關石油勘探這方面。
“昨天,我已經派出了一個石油勘探隊伍,前往利比亞了。他們將直接去我給出的地點勘探,想必這個月的月底就能得到我想要的結果。”李樂依舊還是非常樂觀,說起話來還是一臉的自信。
月底就能有消息?7月的月底?所有人又開始活動起了心思來:元首如此篤定那裡有石油,莫非情報是真的?
如果是障眼法或者畫餅充饑,那這個所謂的利比亞油田,必然是一年之內都無法找到的美好希望。
可是如果固定了最後發現的日期,真實性可就提高了不止一星半點。
莫非元首真的找到了一個油田?一個可以緩解整個帝國經濟壓力的油田?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想道。
緊接著,李樂拋出了一個讓人更震驚的數據來:“而且我還知道,利比亞的這個油田規模不小,大約有40億噸……”
“我已經安排好了開采設備,技術工人也已經抽調了不少了。”李樂笑著問出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都緊張起來的問題:“那麽,現在問題來了,諸位有沒有興趣,做一些能源方面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