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覺得自己真的快要忙死了,他過問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可這些事情卻又不得不他親自出面去管理。
他不能把這些工作交給其他的人去做,因為如果把這些事情交給別人,那歷史上德國人犯下的錯誤,就得不到糾正。
這個關鍵的時候,他不想,也絕對不願意做錯誤的探索和實驗。別說他做錯誤的嘗試了,他甚至連浪費一點點時間都不敢。
STG-44突擊步槍的生產已經進入到了正常的狀態之中,這種武器已經被批準,用來作為替換毛瑟栓式步槍的新式武器配發部隊。
經過簡化的STG-44突擊步槍,采用了很多衝壓零件,簡化了生產流程,降低了成本和生產周期。
一系列的改進之後,這種武器的製造已經比MP-38衝鋒槍更加簡單,深受武器生產工廠的喜愛。
因為有了這種武器,他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為德國軍事武器采購部門提供更多數量的槍支。
簡單的完成任務,和拚死拚活去爭取完成任務,當然心情是不同的了。
突擊步槍的成功,刺激了陸軍方面對自動武器革新的需求。所以當李樂拿出了一種更適合德軍的G43半自動步槍之後,這種武器也正在用最快的速度封閉測試。
新式的半自動步槍比起突擊步槍來更加節約彈藥,還可以為原來的步槍射手提供更方便的射擊環境,更受一些傳統步槍射手們的歡迎。
在陸軍步兵武器的革新上,李樂開出來的東西簡直讓人眼花繚亂。
他以自己曾經在前線進行作戰為借口,提出讓德國士兵淘汰老式的Y型戰術武裝帶,改用新式戰術背心。
這一項改進讓德國士兵的負重更加合理,能夠攜帶更多的東西做更複雜的戰術動作。
雖然這種戰術背心仍然在實驗之中,可不遠的未來,東線的德國士兵們可能就要裝備這種更科學的改進裝備了。
僅僅只是為步兵提供改進上,李樂就親自提出了這麽多武器和細節方案。把這個擴大到整個第三帝國之中,可想而知李樂要親自過問多少工作。
如果他不提出這些東西,固執的德國人就會抱著這些東西一直用到戰爭結束去。而那個時候,很可能德國已經輸掉了整個戰爭。
李樂廢除了前線至少3種裝甲車的繼續製造,命令將這些裝甲車的生產線改造,建成更多生產通用型裝甲車的生產線。
他鼓勵德國陸軍簡化自己的裝備,改善繁雜的後勤補給,節約後勤保障成本。
輪式裝甲車他隻保留了一種6輪的偵查型和一種8輪的多用途型號。剩下的裝甲車都要在半年內轉產,生產這兩種更好的型號。
而半履帶裝甲車也是如此,李樂叫停了複雜到讓人眼花繚亂的多數型號,將主要的生產集中在少數兩三種的身上。
即便現在他還做不到立刻讓德國裝甲車隻生產一個或者兩個型號,可他還是努力在簡化德國的後勤補給。
他要求之後的德國裝甲車輛要盡可能的使用現有裝備上的零件,盡可能的做到通用和可替代。
在這個要求下,德國裝甲部隊對自身展開了改造工作。規模最大的一個改造工程,就是將捷克的38T坦克,改造成黃鼠狼自行反坦克炮。
同樣的,2號坦克都要改裝成150毫米口徑的自行火炮,這個計劃雖然沒有展開,可已經拿到內部討論了。
捷克的工廠內,新生產的38T坦克底盤,都要為一個全新的步兵反坦克增強計劃服務。
這個步兵反坦克增強計劃要求裝備一種新式的追獵者突擊炮,它將裝備一門固定的75毫米口徑長身管火炮,為裝甲步兵還有其他部隊提供可靠的反坦克火力支援。
使用舊的底盤是為了廢物利用,而這種輕型的采用傾斜裝甲的新式突擊炮,將會配給給裝甲擲彈兵還有主力步兵軍。
它們負責強化德國步兵對敵人裝甲目標的作戰能力,保證他們在沒有坦克支援的情況下,自行解決面對的敵軍裝甲威脅。
李樂打算用這樣的辦法,來解放自己的裝甲部隊,讓他們不用去頻繁的支援步兵清理敵人的坦克。
另一個原因是,這種自行火炮在進攻和防守的時候,顯然都比牽引式的75毫米口徑反坦克炮更實用一些。
盡管追獵者有這樣和那樣的缺點,可是它的優點也確實非常明顯。
一個是因為追獵者坦克殲擊車造價便宜,可以更多更快的裝備給急需它們的部隊。
另一個是因為它可以為步兵提供寶貴的裝甲支援,緊急的時候可以起到坦克或者突擊炮的作用,用途非常廣泛。
便宜,實用,性價比高,便於大量製造。這就是李樂選擇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的理由,它也確實是德國裝甲車輛序列裡,少有的可以快速部署部隊並且立刻進入生產狀態的武器。
這武器可以在德國裝甲部隊缺乏反坦克能力的時候,盡快彌補這樣的缺陷。
作為一名後世來的穿越者,李樂非常清楚德國裝甲部隊真正需要的狀態。
給那些真正的精英和主力可靠先進的新式坦克,保證他們可以擁有壓倒敵人的裝備優勢,使他們能夠海量消耗敵軍的力量。
這一點德國人做的很好,李樂只要做一些小小的修改,就可以了。
而同時他需要提供海量的基本裝備,提供基層部隊足夠的作戰武器,這才是李樂要盡快布置下去的事情。
在他看來,主力部隊裝備改進了的虎式坦克,而剩下的大量部隊裝備威力足夠的追獵者和4號改進型,構成龐大的裝甲基礎力量,戰鬥力更強一些。
新的元首才不會為了裝備十輛八輛看上去無敵的坦克,然後讓很多部隊都用不上坦克呢。
李樂的計劃,是盡快為部隊的基礎反坦克力量普及75毫米L48火炮。這樣就可以為部隊提供一個比較基礎的裝甲打擊能力。
在未來,應對蘇聯那海量的坦克的時候,德國部隊就經得起消耗,也可以在不斷的消耗之中,給敵人更大程度的殺傷。
換句話說,他打算構築的部隊之中,使用的履帶式裝甲車輛構成大概是這樣的:
炮兵裝備2號坦克底盤改裝的150毫米口徑自行榴彈炮,還有3號突擊炮,作為自行火炮武器。
同時用追獵者代替傳統的88和75毫米反坦克炮,為部隊提供機動靈活的反坦克支援。
將改進型4號坦克和更新式的5號坦克編成裝甲部隊,獨立執行突擊和防禦任務。
為了達成這個組合,他要盡量開動自己的產能,取消掉其他浪費資源的項目,把一切力量都集中在生產這個裝備體系的上面。
不過,這個宏大的願望現在面對著許許多多的困難。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就是產能不足原材料緊缺這個致命的問題。
僅僅憑借一個利比亞還沒有完成開采建設的油田,不可能支撐起這樣龐大的一個擴軍計劃。
建造更多的坦克裝甲車輛,那都是需要真金白銀和實實在在的工廠以及鋼鐵的,可不是隨口一說就能夠完成的事情。
“追獵者的實驗,要盡快完成,這一點兒小錢我們還是可以拿出來的,必須盡快!”李樂把來自武器生產項目方面的報告丟在桌子上,對面前的將領開口說道。
他的對面,是來自德國裝甲兵總監的將領,還有幾個生產坦克的工廠負責人。
雖然接任了德國裝甲兵總監的將領名聲不顯,可在他之前擔任這個職務的男人,可是一個傳奇一般的存在。
這個來自陸軍方面的鬼才,擔任過機動部隊總監的將軍,就是現在德國裝甲兵團的指揮官,大名鼎鼎的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
剛巧,李樂把這個厲害的德國閃電戰專家,“德國裝甲兵之父”也給找來了,他正站在那裡,饒有興致的聽著李樂在安排未來德國裝甲戰車的研製工作。
“恕我直言,我的元首。”聽到李樂反覆強調追獵者坦克的重要性,古德裡安終於還是忍不住開口說話了。
“您的安排似乎有一種說不好的急迫感……仿佛在為了針對強大的敵人,拚命擴充戰鬥力。”他看著李樂,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感覺。
這位敏銳的裝甲兵指揮官,立刻從李樂部署的裝備改進和研製工作中,看出了那種急功近利的緊迫。
就仿佛戰爭已經陷入了被動,一草一木都要用來生產武器阻止敵人進攻一樣,這讓古德裡安非常的不安,也讓他很不舒服。
“你分析的很對!我們需要這種緊迫感!必須……必須要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組成最強大的軍隊!”李樂驚訝於對方的敏感,開口讚同的說道。
他揮舞著手掌,堅定的說道:“我們要挑戰的敵人非常強大,所以我們必須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