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天唐錦繡》第4801章 出其不意
   第4801章 出其不意
  幕僚連連點頭,覺得如此做法很是完美,那錄驛雖然狹小只有南北兩處大門,但圍牆高聳、大門堅固,且處於高處,敵人來襲只能仰攻不能發揮全部戰力,易守難攻。

  既然論欽陵很有可能是佯攻,那就不能讓守軍傾巢而出與其接陣,以免雙方產生誤會不得不真刀真槍的打一仗,雖然那些奴隸一般的兵卒死活沒人在意,但就算是牲口也有其價值,不能白白損失……

  固守那錄驛是最正確的做法,就算退一萬步發生了最壞的情況,以數千兵力固守城池又佔據地利,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更何況在鄂拉山的背後還有暖泉驛的兩千兵卒隨時可以翻越山口前來增援……

  “將軍妙計,能定讓論欽陵知難而退!”

  幕僚毫不吝嗇自己的讚譽。

  勒布傑很是自得的笑了一陣,可想起即將面對的是論欽陵,又忍不住有些心虛,歎氣道:“這廝被譽為‘吐蕃第一名將’雖然有些名不副實,但真本事還是有的,若非噶爾家族如今已經成了讚普的眼中釘、肉中刺,誰又願意與論欽陵對陣呢?”

  在此之前,即便讚普都在不同場合承認將來讚悉若必將接替祿東讚吐蕃大論的官職,而論欽陵就是“兵馬大元帥”,這兩兄弟一相、一帥掌管吐蕃文武幾成定局,沒有人懷疑這兩兄弟的才能。

  可或許噶爾家族之所以被放逐至青海湖、幾乎受到所有吐蕃貴族之排擠,也有這兩兄弟太過閃耀之緣故?
  文武大臣都被噶爾家族霸佔了,別人怎麽辦?
  團體因利益而生,但團體內部的利益永遠無法平衡……

  越是出類拔萃、越是大權在握,就越是遭人妒忌。

  尤其是將青稞酒的貿易操之於手,這誰還能受得了?

  所以即便誰都知道祿東讚之於吐蕃之功績,可當噶爾家族的權勢出現縫隙馬上就有無數人一擁而上,終於將噶爾家族逐出邏些城放逐青海湖,而噶爾家族留下的權力空隙則被分食殆盡。

  而現在,當初那個譽滿吐蕃、邏些城中最為璀璨的將星淪落至一介部落酋首,甚至不得不與兵強馬壯的吐蕃反目成仇,以虛弱之力量硬撼邏些城的那些貴人……

  世事無常,很是悲哀。

  ……

  那錄驛的守軍迅速集結,
  吐蕃名義上一統,實則內部權力交織、傾軋嚴重,松讚乾布以武力擊敗高原上各個部落以強橫姿態號令群雄,卻無余力將這些部落剪除覆滅。

  國勢強橫之時這些部落固然乖巧柔順、唯命是從,可一旦國力傾頹這些部落就會成為吐蕃內部分裂之源頭,甚至無需漢人攻上高原,這些部落自己就能將如今偌大的吐蕃王朝弄得四分五裂……

  吐蕃的有識之士都看得清這個隱患,但卻無力更改現狀,只能強行樹立與大唐敵對之態勢勉強將內部統合在一起,暫緩矛盾、一致對外。

  所以這些跟隨勒布傑前來換防的部隊相當於私人部曲,由部落的錢糧供養,對勒布傑唯命是從。

  勒布傑身穿革甲、渾身掛滿各種金銀象牙的裝飾,五短身材坐在戰馬之上卻因為粗壯的體型予人一種極強的壓迫感,一柄镔鐵長矛掛在德勝鉤上,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不斷有斥候將大非川的情況傳遞回來,勒布傑端坐馬背之上立於大門之前,微微眯著眼睛,心底默默盤算已經將敵軍之動向了然於心。

  所有途經此處的商賈都已經被驅趕至驛站一腳,這些商賈胡漢雜處、唉聲歎氣,吐蕃是一個“商業蠻荒”,唯一對待商業的規矩就是不講規矩,讚普規定的稅率在地方上就是個屁,收稅多少完全依從稅官之心情,若非吐蕃物資極度匱乏導致各種貨物價格騰貴、利潤極大,誰也不願往來吐蕃貿易。

  可現在適逢打仗,按照吐蕃軍隊一貫的做派此戰無論勝負都要進行攤派,什麽衣物補償錢、死傷撫恤錢、戰馬受驚錢、資助窮困錢……必然是名目繁多不一而足,這一趟行商虧本是肯定了,只求不要血本無歸就好。

  頭頂的烈日逐漸西斜緩緩向著遠處連綿的山脈墜去,敵人也越來越近,整個那錄驛內氣氛慢慢緊張起來。

  吐蕃人雖然驍勇善戰悍不畏死,但如果能夠不死誰又願意去死呢?戰爭就意味著死亡,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夠幸存下來,不得不戰的時候可以做到視死如歸,可若是能夠不戰還是不戰為好。

  等到殘陽懸掛在西邊的山巔,天空中灑滿金燦燦的余暉,一騎快馬由遠及近,眨眼間便來到勒布傑身前,馬上騎士不待戰馬停穩便迫不及待的飛身下馬,慣性使得落地之後踉蹌幾步,勉強維持平衡之後又趕緊跪在地上,大聲道:“啟稟將軍,有暖泉驛的兵卒前來報訊,說是昨夜黎明時分驛站遭受論欽陵突襲,全軍覆滅!”

  所有人都震驚失色,勒布傑雙眼瞪得好似銅鈴一般:“怎麽可能?”

  他抬起頭看向前方廣袤的大非川:“論欽陵突襲暖泉驛,那咱們對面的又是誰?”

  沒有人回答,也無需回答,如果暖泉當真遭受論欽陵突襲,那麽面前正穿越大非川直抵那錄驛的這支軍隊就是打著論欽陵的旗號而已。

  說白了,尚未開戰,勒布傑已經被耍了一回中了論欽陵“瞞天過海”之計……

  勒布傑又尷尬又惱火,瞪著一旁的副將罵道:“斥候都死乾淨了嗎?為何被人抄了後路卻依舊懵然不知?是否要等到論欽陵兵臨城下被砍了腦袋才知道?”

  那副將正是負責斥候的,聞言咧咧嘴,不敢辯駁。

  他也不是沒向北邊山裡派遣斥候,只不過大敵當前所有精力都在正面敵人身上,往北派遣斥候不過是例行公事而已,所以人數很少,想來已經被論欽陵的斥候給乾掉了……

  “還愣著作甚?馬上派遣斥候往北刺探,我要知道論欽陵帶了多少人、到了哪裡!”

  “是!”

  那副將趕緊退走,心裡卻忍不住嘀咕:所有斥候都已經派往正面大非川方向,此刻正在廣袤的河川裡偵查敵情,哪裡還能抽得出人手往北?
  說不得只能自己帶著衛兵親自前去了……

  勒布傑罵罵咧咧。

  幕僚詢問道:“敢問將軍,眼下可要分兵向北攔截論欽陵與山口之內?”

  勒布傑翻了個白眼:“你以為那是阿貓阿狗可以被迎頭痛擊給打回去?那可是論欽陵!說不定那廝這會兒正等著我分兵呢。”

  然後他目光看向余暉傾灑之下的大非川:“論欽陵在咱們身後,那面前便是他的某一個弟弟打著他的旗號,暖泉驛雖然兵力不多,但麻珠也是善戰之輩,既然被論欽陵一舉攻克足以見得論欽陵的兵力也不少且很是精良……爾等可知這意味著什麽?”

  左右幕僚、偏將先是愣了一下,意為什麽?
  意味著腹背皆敵唄!
  但轉瞬幾個幕僚便反應過來,嚇得面無人色,齊齊上前拽住勒布傑胯下戰馬的韁繩。

  “將軍是要主動出擊?萬萬不可啊!”

  “既然明知身後來襲之人是論欽陵,那自然應該采取最為妥當的策略固守待援才是,豈能主動出擊呢?”

  “敵情不明貿然出擊乃是兵法大忌,將軍三思!”

  “那錄驛牆高門厚、易守難攻,驛站內輜重齊全、物資豐富,還有這些商賈的貨物可隨時征收,完全可以堅守十天半月,如果論欽陵久攻不下必然撤軍,到時候將軍大功一件,又何必冒險呢?“”

  勒布傑眼睛一亮,大手一揮:“既然諸位如此建議,那我也只能從諫如流……來人,將驛站之內的貨物全部征收!”

  “是!”

  一群兵卒如狼似虎的前去查收貨物,他們最喜歡乾這種事了。

  商賈們:“……”

  發了一筆財,勒布傑摸著下頜根根直立的胡須,沉吟著道:“按說你們說的在理,仗就應該這樣打,安全第一嘛……可問題是這回咱們碰上的是論欽陵啊,那廝最是狡猾,你們能想到的事情他會想不到嗎?既然他想得到我們會固城堅守他攻不破那錄驛的圍牆,那又為何奔襲幾百裡繞一個大圈子跑到咱們背後?”

  幕僚們說不出話。

  事情的確如此,既然猜到了勒布傑的應對卻還要這般行事,那只能是兩種情況:對方是個傻子,或者對方對那錄驛的防禦設施不屑一顧。

  對方當然不是傻子,那可是論欽陵啊,“吐蕃第一智者”祿東讚最為鍾愛的兒子,被讚普譽為可繼承祿東讚衣缽的男人,吐蕃未來的第一名將!

  勒布傑分析當下形勢:“據守那錄驛是論欽陵願意見到的,那就說明這麽做風險很大,既然如此何不主動出擊?迎面而來這支部隊無論主將是誰都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兵力肯定不足,我若能將其在論欽陵抵達那錄驛之前擊潰殲滅,而後從容返回那錄驛固守豈不就解了這兩面夾擊之危機?退一步講就算那錄驛失守,我只要擊潰前面這支軍隊並且俘虜或者斬殺其主將那可是功勞一件,誰讓暖泉驛的守將不頂事導致咱們陷入困局呢?到時候我從大非川一路向東抵達都蘭再折耳向北返回邏些城,讚普非但不能怪罪甚至還得誇我幾句……”

  越是分析,越是愈發堅定自己的想法。

  總之他有自知之明,謀略戰術方面是絕對比不得論欽陵的,所以只要是論欽陵希望他做的那他就堅決不能做,反而論欽陵意想不到的就一定大有機會。

  漢人的兵書上不是說什麽“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嘛,大抵意思就是如此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