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電影教師》671.第670章 工業光魔
  第670章 工業光魔

  張然的面工作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終於將《未來啟示錄》的主創敲定。

  藝術指導張然最終選擇了約翰-邁爾,剪輯師選擇了憑借《諜影重重3》拿下奧斯卡的克裡斯托弗-勞瑟,服裝設計是憑借《藝伎回憶錄》拿下奧斯卡的柯琳-阿特伍德等等,整個幕後主創團隊絕對可以亮瞎無數人的眼睛,有十一位曾獲奧斯卡獎的主創攜旗下團隊協助張然完成影片的幕後創作,整個團隊共有二十一個奧斯卡獎提名。

  在幕後主創團隊敲定之後,張然沒有休息,帶著藝術指導約翰-邁爾馬不停蹄的來到了舊金山充滿田園氣息的普西迪公園的一座小山上。

  從車上下來,張然看到了工業光魔的標志,而在入口處,他看到了矗立著一尊尤達大師雕塑,似乎在同來往的員工和遊客致意。雕像背後是一組內部相連、光線充足的翻新建築。這些建築是孕育世界知名特效大片的溫房,是探索未來技術發展的實驗室,更是一個致敬公司自身歷史與電影作品的博物館。

  沒錯,這裡就是舉世聞名的好萊塢特效公司工業光魔的總部,是被無數影迷、極客、宅男奉為電影聖地的地方。

  工業光魔原本是為了完成喬治-盧卡斯為《星球大戰》成立的特效部門,但在隨後的三十多年中,工業光魔一直以來都是電影特效業的開創者和絕對王者。甚至有人說過,現代電影特效史就是工業光魔的發展史。即使現在有彼得-傑克遜的維塔數碼的強勢崛起,但工業光魔的王者地位也無可動搖。

  迄今為止,工業光魔共獲得過15座奧斯卡小金人,無數在世界范圍內耳熟能詳的優秀影片都出自他們之手,《侏羅紀公園》、《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盜》、《變形金剛》等等。

  今天張然過來,是找工業光魔談《未來啟示錄》的特效問題的。盡管張然自己開有特效公司天工重彩,但公司的實力還不夠強,做一般的特效綽綽有余,但想要真實呈現五十年後的戰爭幾乎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張然只能向工業光魔求助。

  工業光魔在戰爭和科幻特效上有豐富的經驗,《星河戰隊》、《世界大戰》等軍事科幻都是他們的手筆,而且工業光魔與其說特效公司,倒不如說是美國西海岸電影產業基地的一個技術研發與應用中心,許多計算機圖形圖像領域的最新技術都是最早由工業光魔用於電影製作。以《加勒比海盜》為例,工業光魔為了製作逼真的海水和漩渦,邀請了一大批物理學、數學和海洋方面的專家,甚至不惜租用衛星,對太平洋海域進行了長達一年的遙感測量,得到了極為豐富的數據,對於模擬海洋的洶湧波濤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實張然最近向多所大學進行大筆捐贈,就是向盧卡斯和工業光魔學習,與大學的圖形實驗室搞好關系,為自己的特效公司儲備技術和人才。

  張然和約翰-邁爾剛走進大樓,前台小姐就笑臉迎人:“歡迎來到工業光魔,有什麽能幫你們的嗎?”

  張然衝她笑了笑,道:“我是張然,我與丹尼斯-穆倫約先生約好了,談特效的事!”

  前台小姐拿起了電話,確認了一下,隨即向張然和約翰-邁爾笑了笑,道:“請跟我來。”

  張然和約翰-邁爾趕緊跟了上去。

  前台帶著張然和約翰-邁爾來到一間辦公室前,敲了敲門,等到“請進“的聲音響起,她推開了房門,笑道:“穆倫先生,張先生來了。”說完她便回去前台了。

  丹尼斯-穆倫六十來歲,頭頂禿得比較厲害,穿著黑色T恤,藍色的襯衣。他正坐在電腦後面看電影的鏡頭,看到張然他們,便微笑地起身走了過來,招呼道:“羅賓,約翰,你們來了!請坐!”

  在電影特效行業丹尼斯-穆倫是神級的存在,獲得過九次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還有七次提名,他1999年成為第一位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名的特效藝術家,也是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詹姆斯卡梅隆的禦用特效總監。不過他現在年紀比較很大,精力不如從前,主要負責工業光魔的管理工作,很少直接做視覺總監了。

  張然很喜歡丹尼斯-穆倫的風格,希望由他做自己的特效總監,為此張然專門拜托斯科塞斯,才請動這位大神。

  等張然他們坐下後,丹尼斯-穆倫讓助手讓他們端來了咖啡,然後撥通了電話,讓整個特效團隊的人都過來。

  幾分鍾後,幾個特效主管到了,丹尼斯-穆倫開始為張然作介紹:“這是約翰-諾爾,《未來啟示錄》的特效將由我和約翰總體把控。這是我們公司的視覺特效總監羅素-厄爾,將由他負責拍攝現場跟組並進行管理;這是本-斯諾,將由他管理鏡頭製作。”他又把張然向幾位特效總監介紹道:“這是羅賓張,就是那個想向科波拉挑戰,想在銀幕上重現多聲部蒙太奇和整體式場面調度的瘋狂年輕人!”

  張然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而其他人則一陣大笑,他們參與這部電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衝著這一點來的,參與一部挑戰多聲部蒙太奇和整體式場面調度的電影,那太酷了!

  張然趕緊和幾位特效總監握手,這幾位也都是特效行業的大拿,其中約翰-諾爾最牛,不但為《星戰前傳》《加勒比海盜》《環太平洋》等影片製作特效,拿到了奧斯卡;而且在1987年,他利用業余時間與弟弟共同開發了一款圖片處理軟件,而那款軟件就是如今風靡全球的Photoshop。

  簡單寒暄後,大家開始聊劇本。

  特效想要做得好,前期與導演的溝通非常重要,首先從劇本開始入手,然後才是美術、特效化妝依次介入溝通,接下來攝影、燈光以及選景、置景等陸續展開,也就是說,溝通劇本是第一步的。

  張然他們現在手裡的劇本是阿齊瓦-高斯曼剛剛完成不久的第四稿劇本,對這一稿張然還是不太滿意,主要就是第三幕的問題。不過對整部電影來說,第三幕其實相對比較容易拍,而真正難處理的是第二幕,也就是兩場戰爭戲。

  張然開始談自己對《未來啟示錄》的要求:“這是科幻戰爭片肯定要有很多視覺效果,畫面壯麗,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激烈場面,到處都在爆炸,導彈在空中盤旋,留下濃重的煙跡遍布四周,非常炫酷,但同時我又希望換看起來很真實,就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樣,很慘烈,但很真實!我不希望裡面的人物拿著很先進的武器,作戰方式卻很落後。比如《星河戰隊》裡面的人類都能夠進行星際旅行了,但作戰方式卻是二戰式的。當然,那部電影導演是故意這麽做的,故意做成二戰感覺,為了諷刺****。我們這部電影不一樣,我要的是一部現代戰爭風格的電影,要非常真實,越真實越能夠觸及人心!”

  約翰-諾爾沉吟道:“你是希望電影的整體風格寫實,連作戰方式都寫實。”

  張然點頭道:“是的,我希望電影寫實,激光槍之類的肯定不能出現。整個故事是第1騎兵師下屬的一支部隊,那這支部隊的火力是如何配備的,槍是什麽樣?坦克是什麽樣?裝甲車是什麽樣?這些不能太離譜。除此之外,這支部隊有機器人士兵,就設計到人和機器人協同作戰,那麽他們改如何配合,戰術是什麽?我不希望電影中的士兵時無腦衝鋒,應該有比較明確的戰術。這個戰術未必是真的,但至少要看起來像是真的。我希望觀眾看完電影之後,會覺得幾十年後人類軍隊作戰應該就是這樣,甚至軍事專家看完也會覺得未來的戰爭方式可能就是這樣!”

  約翰-諾爾徹底明白了:“你是想真實的呈現一場五十年後的戰爭!”

  張然笑道:“是的,這就像我想要的!”

  丹尼斯-穆倫道:“做五十年後的東西,而且還要真實,這對我們是一個挑戰,這不光是技術上的問題,還是觀念問題,我覺得可能需要邀請一些軍事專家為我們提供建議!”

  張然撓了撓頭道:“是這樣,我們的電影劇本沒有通過國防部審查,我也不打算按國防部的要求來修改,請軍事專家會不會有困難?”

  丹尼斯-穆倫笑著道:“這個不會,《獨立日》也遭到了五角大樓的拒絕,被拒絕的原因很搞笑,說阻止外星人的所有行為都是普通市民行動的結果,軍方明顯表現出來的是無知和無能,但電影還是有軍事方面的專家提供幫助!”

  張然松了口氣道:“那就好!”

  這時,一直默默翻著劇本的羅素-厄爾抬頭問道:“第三幕裡中國的萬年炎帝號撞擊太陽,那個創業很好,場景視覺衝擊力也特別強,為什麽不給鏡頭?一筆帶過是不是太可惜了?”

  《未來啟示錄》裡人類在與機器人的戰爭中處於下風,危急時刻,中國在水星附近的科研飛船“萬年炎帝”號撞擊太陽,激起巨大的太陽電磁暴,使整個地球陷入全頻帶阻塞干擾,消除了機器人的電子優勢。中國軍隊利用這個時機成功進行反擊,而美軍俄軍也都相繼展開了反擊。

  其實這個情節取自劉慈欣的小說《全頻段阻塞干擾》,當然小說版權也在張然手中。不過《全頻段阻塞干擾》想要搬上銀幕非常困難,拍個《朝鮮戰爭》都擔心友邦驚詫,拍中國和美國打起來的電影,那根本不可能過審,改成大戰機器人才有一線可能。

  張然搖了搖頭道:“這是為續集埋的線,隱約提一下就可以了!”

  接下來,眾人就五十年後的作戰方式是什麽樣子展開了討論。盡管張然要求寫實,但大家還是提出了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甚至有人提出,現在美國軍方在研究外骨骼機器衣技術,據說五角大樓專門撥款邀請專業研究機構進行開發,在五十年後,這種技術應該已經比較成熟,已經裝備軍隊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開始為電影出謀劃策。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