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電影教師》723.第722章 張然真的是一個瘋子
  第722章 張然真的是一個瘋子

  小於是聾啞人,由於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內心深處有著更多的寂寞。她的生活除了給人理發,去打啤酒機,就是坐理發店,看著外面發呆,這種狀態直到鋼渣出現才得以改變。

  鋼渣頭一次來理發,先理分頭再理平頭最後刮成禿瓢,還刮了胡子,給小於四份錢。小於是聾啞人,但她並不傻,知道鋼渣心裡打的是什麽鬼主意。

  來往幾次,有一天,兩人關上門,把想搞的事搞了,然後徹底攪在了一起。雲雨的間隙,鋼渣會和小於“說話”,就是比劃動作。小於不懂手語,只是信馬由韁地比劃著,碰到沒表達過的意思,就即興發揮。小於動作很亂,但鋼渣竟然能弄懂,有種心意相通的感覺,於是,兩個人就這樣打手勢說話。

  小於和鋼渣在一起,除了在床上折騰,還喜歡拿鋼渣的腦袋當試驗田,隨心所欲亂剪一氣。她在雜志或者別的地方看到一些怪異的髮型,想試剪一下,又不能在顧客頭上亂來。現在鋼渣是她的戀人,她就拿鋼渣的腦袋練手。所以,每回見面,她總是瞅瞅鋼渣的頭髮長得有多長了,要是覺得還行,就把鋼渣摁在板凳上一陣亂剪。

  張一謀聽到身後有人在小聲嘀咕,轉頭看了看四周,雖然看得不是太真切,但可以清楚的感覺到大部分觀眾都有些坐不住了,這段戲真的太折磨人了。

  觀看無聲電影並不是什麽難事,默片時代的觀影樂趣也並沒有因為聲音的缺席而有絲毫減損。觀眾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加上字幕的提示,自然能夠將劇情前後連貫。然而《一個人張燈結彩》的這段戲,不但沒有對白,沒有音樂,甚至連字幕都被省略了,觀眾不能借助文字來獲得提示,只能通過對於人物表情、手勢、行為及其周圍環境的細致勘探,去揣測人物的情緒變化,以及內心世界產生的愛憎。

  對於觀眾來說,這是一項頗具挑戰的任務,一般人根本受不了!

  張一謀輕輕搖了搖頭,觀眾看起來很不滿意,張然這次肯定會被罵得很慘!

  影院後排,一個影迷正向同伴抱怨:“沒有聲音,連字幕都沒有,根本就不知道在演什麽,哪有這樣的電影?有沒有搞錯啊!”

  同伴也很不滿:“是啊,跟張然過去的電影一點都不像,節奏好慢,還沒有聲音,看得我想睡覺,張然怎麽會拍這麽難看的電影啊?”

  旁邊一個人接口道:“是啊,太難看了!沒想到張然也會拍爛片啊!”

  不只是他們,全國上千家電影院中,許多人都在搖頭,大家對這部電影都大失失望,電影節奏慢就不說了,關鍵是一點聲音都沒有,連字幕的都沒有,看起來特別吃力,很多東西都看不明白,這跟張然以往酣暢淋漓的電影完全不同,大家都有點接受不了!

  現場很多記者在聽到觀眾不滿的議論後,眼中都閃著興奮的光,張然拍出好電影不算新聞,拍出爛片那才是新聞。現在看觀眾這個反應,意見很大,也許張然的第一部爛片要誕生了。現場甚至有機靈的記者已經開始構思新聞的標題了。

  張然新片口碑慘敗,過於炫技惡評如潮!

  《一個人張燈結彩》慘遭惡評,張然被質疑黔驢技窮!

  與此同時,賈樟柯的身體在不住顫抖,他徹底被這段戲震撼了,覺得自己簡直快爆炸了。電影使用大量手持鏡頭,以小於的視角看世界。整場戲肢體動作蓋過了語言的表達,肢體語言的激烈程度提示著人物情緒的起承轉合,成為表情達意的新工具。隨著鏡頭運動,隨著人物的動作,表面無聲無息,整個電影卻有強烈的情感在奔湧。

  當動作成為唯一的表意工具,觀眾又不能明確地對其進行翻譯的時候,那麽各種解讀都成為可能!張然故意不輸送明確的信息,而是將思考與判斷的空間完全攤派給觀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觀眾觀影的過程中就是在進行即興創作。

  張然的這種做法太大膽了!

  瘋子!張然是個瘋子!

  他竟然敢這麽做!他竟然敢這麽拍!

  張然真的是一個瘋子!真的太瘋狂了!

  賈樟柯突然想起了了塔科夫斯基的科幻傑作《索拉裡斯》,電影1972年在戛納上映前,曾被要求將電影中高速公路上漫長的五分鍾黑白鏡頭剪短,但被塔科夫斯基毅然拒絕,他說,我故意弄這麽長,好讓觀眾中的傻瓜早點離開。

  讓觀眾中的傻瓜早點離開,當然只是塔科夫斯基說的氣話,那五分鍾的鏡頭其實不是用來說明汽車開了很久,而是讓人清空雜念,好讓漫長等待後的突然寧靜刻骨銘心。

  張然呢?在這段漫長無聲的鏡頭後,他會揭開一個怎樣的世界?

  賈樟柯看過《一個人張燈結彩》的小說,知道故事的後續發展,但此刻他已經完全被電影吸引,對電影的後續發展的好奇也達到了新的高峰。他往前坐了坐,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姿勢,緊緊盯著銀幕,想要看張然會用什麽樣的手法呈現後續情節!

  電影在繼續,這天,電視裡正在播放《最後的莫希乾人》,小於看了以後,就把鋼渣按在凳子上剪莫希乾髮型。剪完之後,小於覺得不好看,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給鋼渣刮個禿瓢了事。這樣一來,鋼渣頭頂的傷疤和紅色胎記就露了出來。

  鋼渣覺得不好看,就遞給小於五十塊錢,要她給自己買一頂帽子和一副墨鏡。小於下到山腳,買來這兩樣東西,帽子是美特斯邦威的,有很長的鴨舌狀的帽簷。

  突然間,一陣刺耳的警笛聲,無聲的世界被打破,視角又回到了老黃身上。

  警燈閃爍,河灘邊上拉起了警戒線。老黃和小崔在站河灘上,看著那具臉朝上面翻,表情和肢體都凝固成挺別扭樣子的屍體,那是於心亮。

  銀幕前,本來昏昏欲睡的觀眾頓時還了魂,覺得電影終於有點意思了,注意力也前所未有地集中了起來。

  電影節奏明顯開始加快,現場勘驗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一撥人呈篦狀梳理這片河灘,仔細尋找著指印、足跡、遺留物以及別的痕跡。

  一番檢查過後,老黃他們坐在河邊開現場分析會。老黃根據犯人在現場留下的足跡對案犯進行了一番分析,認為案犯兩人應都是三十以上的壯年男人,其中一個個子比較高,是超過了一米八的大高個,另一個要矮一些。

  撤離現場時,老黃叫上小崔和另兩個年輕警員擠進一輛車,沿著公路緩慢行駛。把案發現場處理完畢,再沿路尋查一番,是老黃多年形成的習慣,而且屢有收獲。汽車開了幾分鍾,老黃忽然叫司機停車,他跳下車往三米開外的一個黑斑走去。那是年輕人常戴的帽子,黑色,帽舌很長,內側貼有美特邦品牌的標志。

  老黃認為這頂帽子是正牌貨,值幾十塊錢,如果普通人帽子丟了,應該會把帽子撿回去,但這個帽子卻沒人撿,應該是案犯作案倉促,沒有時間把帽子撿回來,這頂帽子很可能是凶手的!

  銀幕前看過小說的觀眾都比較淡定,沒有看過小說的觀眾則吃了一驚,甚至有部分女觀眾捂住了嘴巴,大家記得很清楚,小於幫鋼渣買的帽子跟這個一模一樣。難道是鋼渣殺了於心亮?小於的戀人殺死了自己的親哥哥?

  老黃和小崔將帽子作為偵查的突破口,很快從美特斯邦威總代理那裡得到了一個信息,這個型號的帽子是去年上市的主款型,整個山城走貨量是一百九十四頂,有發票和收據記錄的計五十一頂。老黃他們馬上開對全市范圍內的美特斯邦威專賣店展開調查,詢問這款帽子買家的信息。

  在查到第八家店時候,店員提供了一個信息,有個女啞巴曾來買過這款型的帽子。要是一個正常人買一件小貨,很難記得牢靠,或者張冠李戴。但一個女啞巴來買男式便帽,一下買了兩頂;而且女啞巴還用手勢比劃著跟店員討價還價,該店員好半天才跟她說通,店裡一律不打折,這和地攤是不一樣的,所以,店員記得特別清楚。

  銀幕前的觀眾有些揪心,他們知道啞巴應該就是小於,難道真是小於的戀人殺了自己的親哥哥麽?

  老黃和小崔也想到了小於,不過他們跟觀眾想法不一樣,他們不知道鋼渣的存在,更不知道小於給鋼渣買過帽子。他們認為如果帽子真是小於買的,那麽可能是戴在於心亮頭上的;畢竟於心亮在外面跑出租,小於給自己的哥哥買帽子,完全說得過去。

  在店員的協助下,老黃他們很快確認買帽子的啞巴就是小於。當小崔把那頂帽子拿出來讓小於看,小於眼淚撲簌簌流了出來,整個人都快崩潰了,帽子就是她送給於心亮的。

  觀眾們都微微松了口氣,既然帽子是於心亮的,那這個案子應該跟鋼渣沒有關系。

  帽子這條線索就斷了,老黃他們暫時沒有其他有用的線索,整個案子頓時陷入了僵局。不久之後,老黃的一個意外發現讓案子有了進展。他發現在帽子的左外側有一丁點不起眼的圓型血斑,導致帽子布面的絨毛板結起來。帽子是黑色的,沾上一丁點血跡,著實不容易辨認。

  老黃趕緊把帽子拿去市局技術科檢驗,並要跟於心亮的血液樣本進行比對。結果很快出來了,血跡來自於心亮。

  根據屍檢顯示,於心亮的鼻頭被打爆了,另一處傷在頸右側,被致命地割了一刀。如果是於心亮自己的血,怎麽可能濺到自己的帽子上呢?血斑很圓,可以看出來是噴濺在上面的,而不是抹上去的。中間有帽簷阻隔,血要噴到那位置,根本不可能。

  老黃心中好似明鏡,帽子不是於心亮的,而是凶手的,於心亮被殺時,血噴到了凶手的帽子上!

  銀幕前,觀眾們的內心徹底揪了起來,難道真是鋼渣殺了小於的哥哥?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小於給他買帽子的同時,給自己的哥哥也買了一頂一模一樣的,是不是希望自己的情人和哥哥能夠和平相處呢?如果真是鋼渣殺於心亮,那真的太悲哀了!

  現實中,曹保平本來打算將《一個人張燈結彩》拍成電影,主角鋼渣定的是劉燁,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拍成,後來兩個人合作了《追凶者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