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族長壓力大》201.第197章 少年的心思你別猜
  第197章 少年的心思你別猜

  木家村這樣的地方,有個風吹草動,人人都曉得,梅晟又是村子裡最體面的人物之一。

  就算是與梅家再不對付的人家,也說不出梅晟前程不好的話。

  秀才公本就難出,村子裡百十來年就出了這兩位,自然眾人矚目。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梅晟接下來不好,考個十次八次都落第,也不過四十來歲,依舊是舉人可期。更不要說梅晟是童試的“小三元”,名字在學政大人跟前掛了號的,說不得運氣好,鄉試初次就過了。

  這未來的“舉人老爺”半年沒回村,一回來就先去梅安家,再去桂家老宅,能有什麽事?不外乎是眼前梅青樹夫婦這場官司罷了。

  村民都觀望著,看熱鬧不嫌事大,誰讓如今梅家與桂家日子都過得好呢,有酸梅氏一族祖墳冒青煙的,也有酸桂家爆發的。

  都是土裡刨食的人家,憑什麽桂梅兩家日子越來越好?

  要是桂梅兩家跟杜家一樣,一開始就是富裕的,大家也就羨慕歸羨慕,不會生什麽惡毒心思;可大家原本差不多,這差距一下子拉起來,那就都犯了紅眼病,隻盼著這兩家壞的。

  大家巴不得這村裡過得頂好的兩戶人家能夠鬥起來,可心裡也明白,既是梅晟都出面了,那多半桂家也就該“借坡下驢”了。

  沒想到,梅晟客客氣氣進了桂家,出來時卻是陰沉著臉。

  這,實不像是“調解”成功的樣子。

  梅安先一步得了消息,只有歎氣的份。

  梅晟倒是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到梅安這裡知會了一聲:“孫兒無能,有負所托。”面上不無愧疚。

  梅平焦急,還要再說,被梅安止住。

  梅安道:“辛苦你跑一趟了,先家去吧,你也許久沒回來了。”

  梅晟告辭回家,梅平則是忍不住遷怒梅氏姑侄:“順娘同朵丫頭到底是怎麽回事?晟哥兒都出面了,她們姑侄也不應承一聲!”

  在梅平看來,要是梅氏與梅朵姑侄兩個肯盡力說情,桂重陽還是會給這姑侄兩個面子的。

  梅安皺眉道:“行了,能張羅的都張羅了,莫要再多事。”

  連哄帶嚇,梅平總算是消停了。

  梅平被顧忌重重,不敢再死纏爛打。

  *

  梅童生家中,看到梅晟回來,李氏與杜氏都帶了幾分不自在。

  李氏不自在的原因,自己名義上是“祖母”,可梅秀才夫婦不服順,並沒有敬自己為母的意思。

  誰都曉得梅晟與叔嬸不合,眼前這少年本應是她拉攏示好的對象,可她進門的日子梅晟都沒回來,前幾日認親時也不在,誰曉得梅晟人認不認她這個“繼祖母”,一時之間忐忑不已。

  杜氏則是掐眼看不上這個侄子。

  村裡人都說梅家祖墳冒青煙,滿村的文氣兒都讓梅家給佔了。可在杜氏眼中,公公那輩是兩個童生,等到丈夫這輩除了丈夫中了秀才,死了的堂小叔子也中了童生;可到了小一輩兄弟裡,梅晟則是直接中了“小三元”,自己兒子那裡卻是還差的遠了,為什麽?

  杜氏這當親娘的,自然不會覺得兒子資質差,隻覺得是梅晟八字太硬,克父克母不說,學業上也霸道,才奪了兒子的文氣兒,看著能順眼了才怪。

  梅晟半年未歸,杜氏連問一句吃飯沒有都懶得問,翻著白眼說一句:“這半年面也不露,銀子花光想起家裡了?就是喂狗,還曉得汪汪兩聲呢!”說罷,就挑了簾子進去。

  李氏站在廊下,卻是不敢這樣硬氣,帶笑道:“晟哥兒回來了,前兒你祖父還念叨著。”

  哪裡是念叨,梅童生是看著兒子、兒媳婦不肯敬茶,太不恭敬,借著罵沒回來的梅晟敲打那夫婦兩個。

  梅晟看到院子裡生人,腳下遲緩。

  李氏見狀,越發不安,面上也帶了出來。

  前幾日敬茶,梅秀才夫婦可是都沒有敬的意思,最後不歡而散。

  梅晟卻是反應過來,眼前這位年輕少婦不是別人,正是前幾日進門那位“繼祖母”,客客氣氣道:“見過……老太太……”

  這“祖母”實叫不出來的,也只能這樣稱呼了。

  李氏年方十八,聽了這稱呼不免臊的滿臉通紅,卻是心裡安了許多,倒是真心感激,溫和道:“晟哥兒快去洗漱,我去熱飯,一會兒就得!”

  梅晟應了一聲,卻是沒有往前走,而是直接轉身出去。

  李氏見狀,不免疑惑,卻見梅晟見了旁邊的荒院,這才明白過來。

  原來梅晟在這院子裡竟然沒有屋子,而是住在隔壁舊屋。

  梅家現在的院子是梅二爺爺在世時建的,一色的青磚瓦房,隔壁老宅卻是土坯房貼了半拉磚面,本來就是老宅破舊,又荒了十幾年,都塌了好幾處,哪裡還好住人?

  李氏見狀,不免怎舌,對著廂房搖了搖頭。

  這杜氏莫不是傻子?就算早年不愛白養侄子,如今侄子都考出來了,前途似錦,別人巴結還找不到門路,還不想著緩和關系?

  因繼子夫婦態度不善,原本的“三日回門”也在梅秀才的嘲諷中取消,李氏這兩天心裡也不安,對於杜氏這個“兒媳婦”也隱隱帶了畏懼,如今梅晟回來,倒是踏實許多。

  杜氏是大傻子,她又不傻,這會兒功夫,李氏已經打定主意好好與梅童生說說,可不能自家骨肉反而生分來。聽說梅晟在縣學用功,尋常不願意回來,這連正經住的地方都沒有,愛回來才怪。

  李氏心裡打著小算盤,顛兒顛兒往廚房去了。

  杜氏從廂房裡出來,看著李氏風擺楊柳的柔嫩腰肢,又望了望隔壁院子,冷笑不已。

  十八的奶奶,十四的孫子,這要是出點花花事兒,看梅晟還能光鮮起來不能?

  *

  梅家舊宅。

  到底是進了十月,初冬時節,屋子裡久不住人,一開門塵土飛揚,還寒氣逼人。

  除了一床被褥,屋子裡只有一套舊桌椅,筆墨紙硯、換洗衣服自是在縣學宿舍。

  梅晟站在門口看了兩眼,退了出來,站在廊下,不由想起桂重陽來。

  桂重陽,桂遠之子,十二歲,原居南京,五月中旬回鄉,落戶木家村。

  “西桂”的日子,以桂重陽的回歸,大不相同。

  村裡人雖都以為桂家現在的日子是桂五“歸宗”的緣故,可梅晟卻不這樣看。

  旁觀者清,那桂家的日子,明顯是從桂重陽回來才有了轉機;就是桂五的“歸宗”,也是在桂重陽回鄉後。

  隨後桂家在村裡蓋房,桂五在鎮上開店,桂家又接連買地,日子一下子殷實起來,都是桂五頂在前頭,桂重陽被當成身子不好、隻帶了十箱子書回來的孤子,可卻不想想,桂重陽要真的只有十箱子書本家當,那怎麽千裡迢迢回鄉?

  梅晟性子素來冷清,眼下也不禁隱隱生出幾分雀躍,並沒有猶豫,直接大踏步出去,往村塾去了。

  初來乍到,就能與梅童生父子懟上,怎麽會是才識字的蒙童?

  江南文風鼎盛,非北地能比,桂重陽的年歲,已經是能童試的時候,卻是入了村塾小班,所為何來?

  *

  村塾裡,午歇時候。

  杜七依舊是誰也不搭理,打開杜家小廝剛送來的食盒,裡面是一盤濃油赤醬、熱氣騰騰的四喜丸子,還有幾個肉龍,滿屋子葷香,撲鼻而來,引得不少小學生流口水。

  桂重陽則已經是楊武、梅小八兩個在一處吃飯,不時低語兩句。

  梅晨坐在第一排,看著眼前沒有打開的食盒,面上帶了幾分掙扎。

  梅晨年歲不大,可這幾日家裡長輩都為了堂叔家的官司發愁,他都看在眼裡。

  其實,梅晨心裡並不覺得桂重陽打官司過分,自家堂叔、堂嬸指使兒子入室盜竊不說,被揭穿還對桂重陽動手,明顯是死不悔改,活該吃官司,可是那到底是他親堂叔、親堂嬸,叔祖父又賴上自家,祖父這兩日都短了精神。

  梅晨吐了口氣,握了握手,站了起來,往桂重陽三人走去。

  晴了大大的《自古紅樓出才子》上架了,輕松詼諧,已肥可宰,當初剛到起點,看《調教初唐》廢寢忘食,就是這位大大的新書。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