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魏能臣》第1518章 進退兩難的局勢!
  第1518章 進退兩難的局勢!
  巴蜀盆地-方圓數千裡,人口百余萬,農業發達,物資豐富,自貢產鹽、臨邛產鐵、瀘州產酒……佔盡了山林澤漁之利, 其富庶程度數倍於漢中,而攻取難度也數倍增加!
  東有巫山,南有大涼山、大婁山,西鄰橫斷山脈,北接米倉山、大巴山,名副其實的‘四塞之地’, 中間以長江為橫軸,大渡河、岷江、渠江、涪江、嘉陵江縱橫交錯, 水網密布。

  這樣複雜的地形, 大軍團是很難展開的,攻城掠地也倍加困難,而這次要面對的敵人,不是軟弱無能的劉璋了,而是世之梟雄劉備!

  還有算無遺策得龐統,勇冠三軍的張飛、趙雲,不可小覷的魏延、霍峻……留守荊州的孔明、關羽,恐怕也不甘寂寞,會對襄陽城下手吧?
  蕭逸雖然拿下了漢中,可幾個月的行軍、廝殺下來,部下將士們很是疲憊了,軍械、糧草也消耗很多,這種情況下,與銳氣正盛的敵軍交鋒, 又有幾分勝算呢?
  漢中、巴蜀摩擦多年了,李儒一直為張魯出謀劃策,雖然是足不出戶,卻對巴蜀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非常熟悉,有他作為輔助的話,曹軍進取巴蜀就容易多了。

  “對於攻略巴蜀之事,老夫卻有幾分心得,不知大司馬想聽假話,還是想聽真話?”

  “呵呵,假話如何,真話又如何?”

  一般人出謀劃策,都是擺出上、中、下幾條策略,以供上位者挑選之用,李儒卻別出心裁,竟提出了真、假兩說!

  蕭逸也來了興趣,做出洗耳恭聽之狀,想看看這位‘神盤鬼算’,究竟有多深的道行,最後是殺好、還是留下好?

  “假話是:大軍征戰數月,已經疲憊不堪,急需好好修整一番,兼之梅雨來臨,道路泥濘難行,此時大司馬進攻巴蜀的話,只怕是事倍功半,這是不利的一面!
  劉備乃外仁義、內陰險之徒,入川必成反客為主之事,如此巴蜀必然一片大亂,張任、劉巴、黃權等寒門將領,絕不會臣服於劉備的,那就只有歸順曹營了,這是有利的一面!
  形勢有利有弊,然以大司馬之英明神武,數十萬將士之驍勇,再加上張天師的鼎力相助,攻取巴蜀之地,仍有七分勝算!
  連接關中、巴蜀兩塊盆地的,就是金牛、米倉、洋巴三條棧道,只要大司馬搶先一步,派兵佔領了這三條棧道,進可攻、退可守,就可立於不敗之地了。

  再出兵取巴郡全境,截斷長江水道運輸,讓劉備成為甕中之鱉,而後憑借兵力優勢,步步為營,徐徐進取,一定能拿下成都……”

  李儒果然有些本領,把曹、劉雙方的優劣情況,分析的一清二楚,還提出一個進攻計劃,排兵布陣頗有高超之處。

  蕭逸靜心聆聽著,目光中殺氣未減,李儒分析的不錯,卻都在自己的謀劃之中!

  大軍圍攻南鄭之前,蕭逸就派人前往霞萌、劍閣,與張任等蜀中將領接觸了,雙方洽談的頗為愉快,只要把這些人爭取過來,金牛、米倉兩條棧道,就落入自己手中了。

  而剛才酒席宴之間,蕭逸又讓黃忠父子統兵三萬,在降將張衛、張愧引導下,前去接管洋巴棧道,以及巴郡北部的城池了,這些本是漢中集團控制的地區,順利收復不成問題!
  換而言之,李儒所說的事情,蕭逸已經暗中進行了,如果他只有這種謀略水平,留著也沒什麽大用,除非來點意料之外的……

  “假話說的頭頭是道,不知真話又當如何?”

  “這個真話嗎,只怕大司馬聽了火冒三丈,會砍了老夫的項上人頭!”

  “但說無妨,不說照樣砍了你!”

  …………

  “真話就是,大司馬根本無意攻取巴蜀,不過是迫於形勢,在此裝腔作勢罷了--呵呵!”

  李儒說完之後,雙眼緊緊盯著蕭逸,與對方幽冥般的目光、在半空中碰出無數火光,整整一盞茶的時間,二人誰也沒有眨眼睛!
  又對峙了一會兒,蕭逸握劍的手緩緩松開了,目光中殺氣消散,沒有拔劍殺了李儒,就說明李儒說對了,自己不想攻取巴蜀!

  出動幾十萬人馬,消耗了無數錢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已經拿下漢中作為踏板了,蕭逸卻不願攻取巴蜀,難道他瘋掉了嗎?

  主角光環佩戴者,豈會無緣無故瘋掉呢,之所以不願攻取巴蜀,其實不是不想,而是心存顧慮、不敢貿然行事!
  道理很簡單:自古帝王臨終之時,為了儲君能順利上位,都會提拔一些人,也會殺掉一些人,甚至殺左輔右弼之人、殺至親至愛之人!

  比如漢高祖劉邦,晚年性情大變,一連殺了韓信、彭越、英布不說,還把情同手足的燕王-盧綰逼到了匈奴,又差一點殺了連襟、兼救命恩人樊噲;不就是擔心功臣跋扈,兒子劉盈震懾不住。

  而漢武帝臨終之時,擔心子幼母壯,必亂天下,於是以掉個簪子為借口,殺掉了心愛的鉤弋夫人,給小兒子弗陵鏟除了隱患!
  同樣的,曹操也時日無多了,為了讓曹丕順利接位,必然也要殺一些人,而這個被殺者名單上,蕭逸肯定位列榜首!
  君疑臣,臣必死,這是不變的鐵律,正是考慮這一點,蕭逸才統軍攻略益州的,如此有三個好處:
  其一,執掌重兵,人不能圖,還能夠待機而動!

  其二,搶奪地盤,遏製劉備集團的發展,為統一天下打下基礎!

  其三,則是離曹操遠遠的,從而避免殺身之禍!
  可惜這一番良苦用心,蕭逸不能跟任何人說,夫人不行、兒子不行、部下們也不行,只能自己默默的承擔壓力。

  而在躲避災禍之余,蕭逸還擔心一件事,這次攻略西南的二十幾萬大軍,大都是自己的嫡系人馬,所消耗的軍械、糧草、錢財,也大都是從關中運送來的,積攢了多年的老家底!
  一旦與劉備集團浴血拚殺,難免會損兵折將、消耗物資,蕭氏集團的力量就會削弱了,即便進攻順利,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進攻順利的話,大軍勢必佔領成都,深入巴蜀腹地之中,在驅逐劉備力量之余,還要跟南蠻各部發生摩擦,短時間內就難以抽身了!

  另一邊,曹操鏟除蕭逸不成,會不會趁此機會,做一些別的安排呢?

  徐晃、於禁統領的十萬大軍,已經進入關中地區,且與夏侯淵匯合了,馬上就要到漢中來,名為合力攻打巴蜀,實際是來摘桃子的。

  蕭逸不怕他們摘桃子,反正這幾個腦袋加在一起,也算計不過自己的,卻怕自己帶大軍深入巴蜀之時,這些人突然來一場兵變,搶佔了八百裡關中!

  再封鎖陳倉道、褒斜道、岐山道、子午谷,隔絕益州與中原的聯系,而後送一份聖旨過來,加封自己為巴公,或者蜀公,來一個永鎮益州,世襲罔替,自己接受還是不接受?

  接受的話,蕭氏就只能窩在巴蜀,成為一個地方諸侯了,跟南蠻各部打打仗,為國家守住西南大門,隨著時間的推移呢,最後臣服於中原的統治者,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
  不接受的話,就要跟曹家開兵見仗了,這樣出師無名不說,還受到很多限制呢,比如蕭逸與部下們的家屬,全都在中原地區,就等於被扣住的人質了!
  還有西南的地形,崇山峻嶺、艱險難行,外面的人進來固然費勁,從裡面往外打更加吃力,縱然以蕭逸的本領,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想想歷史上六出無功那位吧!

  這可不是胡思亂想,以曹操的謀略水平、氣魄膽識,絕對做的出來這些事情,而且有一點點苗頭了,河北方面傳來消息,青、冀兩州的兵馬,正在暗中大規模集結,似有南下的跡象呢!

  因此上,對於進攻巴蜀之事,蕭逸是左右為難,大舉進兵吧,就怕後路被人截斷了,自己再無出頭之日!
  按兵不動呢,看著巴蜀這塊大肥肉,白白落入劉備嘴裡了,心中又難受的厲害,還擔心養虎為患,讓大耳賊趁機做大了。

  沒想一番小心思,被李儒看的一清二楚,‘神盤鬼算’的外號,可真不是白叫的呢,其謀略不在賈詡之下!
  “先生既知我心,還望不吝賜教一二,蕭氏必有厚報,先生苟活二十余年,想來也有余願未了吧?”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蕭逸進退兩難之間,著實沒有好對策了,李儒作為一個局外人,或許有良言相告呢?
  “大司馬所言極是,老夫苟且偷生多年,卻是有一樁心事未了,若能了卻這樁心事,立死又有何妨呢?”

  李儒歎息了幾聲,用手指沾著茶水,在桌案上寫下了幾剛字:坐鎮漢中,騷擾巴蜀,攻城為下,掠人為上,朝廷有變,及時抽身!

  ………………………………………………

  黃昏時分,蕭逸走出了七真殿,李儒的腦袋還留在脖子上,卻被親兵們保護著,到城外大營安置去了!

  不殺此人,也不能放回張魯身邊,以免的惹出事端來,最好軟禁在自己身邊——用其才,不用其人!

  “啟稟大司馬大人,成都送來的急報!”

  “哦,劉璋從成都起身了,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吳質從黑暗處冒出來,雙手遞上一份密信,原來劉備進入巴郡之後,邀請劉璋前來會盟,後者推辭不過,隻好帶著人馬向巴郡進發了!

  可以想象到,劉璋此番前往會盟,必然是有來無回了,人頭未必落地,軟禁在所難免,而巴蜀這塊大肥肉,也會落入劉備手中了。

  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一個駱駝的力氣,只是啃到一塊骨頭,別人卻大口吞食肥肉,這讓蕭逸極度不爽,決定給大耳賊找點麻煩,最好是一口噎死了他!
  很快的,一封雙重加秘的命令,快速的送往了巴蜀,送到潛伏的‘赤眼蜂們’手中,翻譯過來八個字:破壞會盟,刺殺二劉!

   還有一章!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