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箭指河北
建安五年,二月二十一日,春耕大典半個月之後!
丞相府-密室中,曹操再次召集文武重臣,商議軍機大事, 與上次探討戰略不同,這次真要出兵北伐了,因此上,武將們全身披掛,進入臨戰狀態,謀士們也佩戴長劍,以示尚武精神!
巨大的牛皮地圖上,滿是各種軍事符號, 密密麻麻, 又井然有序,曹營數十萬人馬,已經秘密集結到位,猶如一副拉開的弓箭,只要輕輕一動,立刻箭指河北!
“此番北伐,事關重大,河北情況如何,荊州有何反應,我軍兵馬、軍械、糧草準備多少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式出兵之前,曹操最擔心這三項了,尤其糧草,重中之重!
“袁紹大病初愈, 正在招兵買馬, 積草屯糧, 試圖固守城池,可是屢戰屢敗之下,河北的人力、物力、財力幾乎枯竭,難有大的作為了!”
郭嘉上前回稟,河北的軍事情報,全部由他掌握、分析,研究的很透徹!
“荊州集團,文恬武嬉,貪圖享樂,劉表胸無大志,沒有出兵的膽量,反倒是劉備駐扎新野城,操練兵馬,招賢納士,其志不可小覷!”
程昱上前一步,稟告荊州的情況,只要劉表不出兵,曹軍就沒後顧之憂了!
“袁本初一蹶不振,再無往日雄風了,劉景升守戶之犬,不足為慮,至於大耳賊嗎,老夫掃平河北之後,即刻揮師南下,擒拿這個無恥之徒!”
曹操滿意的點點頭,按照現在的局勢,此番出兵北伐,起碼有七成勝算了,不過嗎,匈奴、烏丸、鮮卑、遼東四部,還要警惕一些,可能出現變數呢!
“此番出兵北伐,朝廷調集了四十萬將士,皆為訓練有素,能征善戰之兵,軍械、戰馬、帳篷、服飾……一切應用之物,全部準備妥當了,唯獨糧草難辦,下官們四處籌措,苦心調度,只有維持十個月之用!
荀彧、荀攸滿臉疲憊,為了籌措糧草,他們傾盡全力了,可是時間太短,國家元氣未複,只能做到這一步了!
“四十萬大軍北伐,只有十個月糧草,千裡征途,轉運困難,一旦糧草接濟不上……罷了,事到臨頭須放膽,沙場勝敗在一搏,傳令全軍將士,十個月內、攻克鄴城,兩年時間、橫掃河北!”
聽說糧草不足,曹操略微猶豫一下,隨即一狠心,還是決定出兵,只要攻下袁氏老巢-鄴城,後面的仗就好打了!
“十月之內,攻克鄴城,兩年時間,橫掃河北,遇神殺神,我軍必勝!”
文武重臣拔出寶劍,一股必勝的信念,充斥在眾人心頭……豁出去了!
“兵馬未動,輿論先行,要想出兵北伐,還需要一份‘討袁檄文’,吾兒子建何在,此事交給你了!”
曹操手捋長髯,目光落在了曹植身上,此子文采斐然,尤勝自己幾分呢!
“孩子遵命!……取筆墨紙硯來!”
曹植也沒推辭,就在眾人面前,寫了一份‘討伐袁氏檄文’,不假思索,一氣呵成,其文如下:
“袁氏父子,鮮仁寡義,狡黠慳吝,趁中國大亂之際,霸河北四州之地,連年征戰,窮兵黷武,欺壓百姓,猶如馬牛,收納四方烏合之眾,勾結草原蠻夷之邦,窮凶極惡,塗炭生靈,大膽窺器神器,久懷不臣之心!
孔曰成仁,聖賢古訓,孟言取義,非為空談,是以氣憤風雲,志安社稷,理應高鳴金鼓,誅殺逆賊,凡我大漢臣民,忠義之士,自當齊心合力,誅滅袁氏逆賊…………
今有大漢丞相-曹操者,上奉天子之詔,下順百姓人心,統領戰將千員,雄兵百萬,出師北伐,討平逆賊,河北各州軍民人等,歸順朝廷者不疚,頑抗到底者必誅,有生擒、誅殺袁氏父子者,賞十萬金,官升五級,賜予侯爵!”
“四公子文采斐然,下筆成章,真是天下奇才呀!”
“一篇討賊檄文,可抵十萬精兵,丞相有子如此,真是蒼天之助!”
…………………………
看完檄文之後,群臣交口稱讚,對於曹植的文才,那是相當的欽佩,曹植抱拳行禮,口稱不敢,卻露出了自得之色!
與此同時,曹操拔劍在手,開始分兵派將了,按照‘鬼才’的謀劃,此番出兵北伐,大軍分成三路:
“大司馬蕭逸,統帥玄甲鐵騎、陷陣營、陌刀兵、丹陽兵、掘子軍……再匯合關中各部,共計十萬人馬,攻打上黨,進入並州,而後東進冀州!”
“夏侯惇為主將,夏侯淵、李典,樂進為副將,統領徐、豫兩州兵馬,共計十萬之眾,渡過龍門,攻打青州城池,而後西進冀州,形成合圍之勢!”
“老夫與其余眾將,統領中路二十萬人馬,從許昌出兵,駐扎黎陽城,做出威逼鄴城之勢,牽製住袁軍主力,三路人馬匯合之後,再行決一死戰!”
曹操分兵派將,乾淨利落,對於三路人馬的路線、目標、任務,安排的極為妥當,不愧是英明統帥!
棋勝不顧家,乃是兵家大忌,曹軍主力北伐,老巢也得兼顧,曹操再下軍令:
任命曹仁為‘平東將軍’,統領三萬人馬,駐扎許昌城周邊,震懾文武百官,以防不測之事!
任命曹休為許昌令,曹真為禦林軍統領,負責皇城防禦,監視小皇帝一舉一動,以及后宮嬪妃人等!
再以曹洪為平南將軍,統領三萬人馬,駐扎在宛城,監視荊州集團,劉表按兵不動最好,就是出兵北上,曹洪也能堅持一陣子,贏得緩衝時間!
至於文臣方面嗎,荀彧、荀攸、劉曄、崔琰……留守許昌城,處理日常政務,全力籌集物資,郭嘉、程昱、滿寵、毛玠,以及新人楊修、華歆,隨軍出征,出謀劃策,還有一個河北降臣-許攸,也一起帶著出征了!
至於相府內部事務,全部交給卞夫人了,以她的精明幹練,又有兩個女兒幫襯,必然照顧妥當、家人和睦!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曹操目光轉動,落在幾個兒子身上,此番出兵北伐,正好考察兒子們的心性、能力,誰可以成為繼承人!
“子桓、子文、子建都長大了,理應為國效力,此番出兵北伐,你們各隨一路人馬,學習用兵之道,至於如何分配嗎,你們是什麽意見?”
曹操話語一出,三個兒子渾身顫抖,群臣也是精神一陣,此乃立儲大事,關系曹營未來,必須謹慎對待!
大家心裡都明白,三個兒子,三路人馬,誰分配在中路軍,誰最佔優勢了,可以跟隨丞相身邊,言傳身教,耳提面命,也容易獲取好感,等於成功一半了!
不過嗎,奸雄心思深沉,對待兒子們也一樣,表面上詢問意願,其實是考察心志,誰提出跟隨中路軍,那就是利欲熏心,不念手足之情,可是不爭取的話,又是沒有上進心,難以承擔大任!
“孩兒們年輕淺薄,一切憑父親大人做主,無論跟隨那一路人馬,皆是為國效力!”
奸雄之子,必然不傻,曹丕、曹彰、曹植下跪行禮,把選擇權推了回去,立儲的事情上,只能父親說了算!
“既然如此,子建性子文弱,年齡最小,就跟在為父身邊吧,大丈夫亦憐幼子,讓大家見笑了!”
也許是青睞曹植文采,也許是別有目的,曹操把最小的兒子,留在自己身邊了!
言語一出,曹植滿面歡喜,對於繼承人位子,也更有信心了,相反的,曹丕、曹彰神色黯淡,既然父親不喜自己,只能另想對策了!
“大司馬能征善戰,用兵如神,孩兒願意跟隨西路軍,一起征戰沙場,也好學習統兵之法!”
曹丕上前一步,主動請令了,要想成為繼承人,一是父親青睞,著重培養;二是群臣支持,全力擁護,尤其武將們的態度,可是至關重要!
蕭逸文韜武略,手握重兵,又是眾將之首,與他多親多近,可是大有益處的,不客氣的說,父親百年之後,一份政治遺囑,頂不過一把鋼刀,誰控制了軍隊,誰才是天下共主!
“呵呵,既然如此,子桓跟隨西路軍,子文跟隨東路軍,你們要服從軍令,虛心學習,莫讓為父失望!”
曹操微微點頭,看了看次子曹丕,又掃了一眼蕭逸,目光中大有深意,奸雄選擇繼承人,只要能乾的兒子,不要可愛的兒子!
“諾!……孩兒遵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