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紈絝邪皇》637.第637章 人有私心
  “臣是想問,陛下您要放任武安王到何時?是欲一直到那位殿下,奪取我大秦的江山社稷麽?”

  當嬴高這句話道出時,劉雪岩不由變了顏色。他下意識的就欲出言怒斥,可話到唇邊時,卻又心中微動,收回了言語,靜靜旁觀。

  天聖帝亦是微微動容,深深注目了嬴高一眼:“放任武安王?宗正此話從何說起?”

  “武安王殿下扶持幼主監國,肆意栽贓罪名,清洗朝臣,提拔私人,掃蕩雍秦。更迫使靖北郡王,魏國公等轉移封地,使其武安王府,獨大於北方。”

  嬴高神情肅穆,說出的每一字,都似含千均之重:“這種種舉止,非是人臣所能為。”

  天聖帝微一挑眉,這許多事,他是第一次聽說。不比嬴高在五方五行劍陣外,耳目暢通,能知鹹陽城之內種種事端。

  可他也僅僅隻略覺訝異而已,隨即就已搖頭:“然而朕依然存身於此,武安王無負於朕。”

  “可武安王而今已權遮北境,勢壓滿朝!”

  嬴高怒目微瞪,高聲抗辨:“陛下在時,確能駕馭其人,不愁其尾大不掉。只是陛下又可曾想過,日後陛下之子嗣,又該如何與武安王相處?試問陛下,自周以來之權臣,可有與主君一直相安無事者?陛下一意寵信放任,非是明君所為。”

  聽得這句,天聖帝也不由神色複雜,目光晦澀。良久之後,這位才又出言:“卿之赤忱,朕已知之。然而朕料武安王,必能奉公盡節,絕非是禍亂朝綱之人。”

  “武安王殿下誠然是品行高潔,然而他如今已為派閥之主,北方領袖,許多事身不由己。”

  嬴高反問:“試問陛下,畢萬,趙衰,韓萬等輩受封於晉時,豈有代晉之意?”

  他所言的畢萬,趙衰,韓萬三人,正是如今魏趙韓三國之始祖。在這三人出仕晉廷之時,亦是奉公盡節,從未有想過取而代之。

  可天聖帝聽聞之後,卻依然堅持己見:“亂世將臨,此後數十年皆為大爭之世,正需武安王這等能征善戰之臣威懾四鄰,宗正卻欲勸朕自剪羽翼?鳥未盡而藏良弓,這是何道理?”

  嬴高氣息一窒,隨後又退而求其次:“武安王嬴衝身有聖上血脈!如能以皇孫身份入繼皇嗣,承黑水嬴氏宗廟,繼皇位,臣必誓死效忠!”

  天聖帝聞言,不禁啞然失笑:“朕何人也?豈能奪人血裔,斷人香火?且如今朕膝下數子俱都安在,卻使衝兒入繼皇嗣,豈非荒唐?”

  便是旁邊的劉雪岩,亦覺荒謬。嬴衝以皇孫的身份入繼皇嗣,這必使朝局大亂不可。又置諸皇子,與宮內妃嬪於何地?朝中以王安石為首的一應儒臣,只怕都將群情洶湧,奮力抵製不可。

  可隨即他又心中微動,心想嬴高之言,看似荒誕不經,可其實卻是解決眼前朝局隱患的良策。

  以武安王為君,盡管名不正言不順。可他更憂陛下去後,大秦社稷,會落入安國嬴氏之手。

  嬴衝入繼皇嗣,有何不可麽?更談不上是奪人血裔,斷人香火。頂多是令武安王廣納嬪妃,多生子嗣,以一子承繼安國嬴氏。

  而天聖帝眼見嬴高還欲再勸,又一拂袖:“武安王之事,朕自有決斷,宗正無需再勸。而今北方四州凋敝,匈奴仍心有不甘,朕早已有意,令武安王府永鎮北疆。至於日後,朕之諸皇子,總有能容得下武安王者。”

  聞得此言,嬴高面上再難掩失望之色。眼見遠處的天虎衛及其統領黃權已經到來,便朝著天聖帝一躬身:“那五*君*子頗為棘手,臣去助米公公。”

  說完之後,也不待天聖帝同意,嬴高的身影就已飄然遠去,毫不掩飾其不悅之情。

  而待得這位離開,天聖帝目中,則是再現出複雜難以言喻的神色:“先生怕是也覺朕昏聵?可人無完人,朕繼位之後,雖立志為明君,卻終是難免私意。”

  劉雪岩無言以對,他對天聖帝的心思,倒是能略略猜知到幾分。武安王家世鎮北境四州,是陛下對嬴芳菲與向葵兒母女二人的補償。愛屋及烏,所以對武安王殿下寵信之至。

  可這位也不打算將諸皇子置於不顧,更不願因自己的私心,壞了朝綱規矩。

  只是陛下為何就看不透,而今諸皇子中,其實並無一人有能力與武安王殿下相爭?一旦北方掀起叛旗,朝中何人能夠抗擊武安王府?

  也在這刻,一道清華之氣忽然臨於此地。不但打斷了劉雪岩的思緒,也令天聖帝啞然側目。只見一位一身青布道袍的樸實修者,正步空化虹而來,降於二人的身前。

  天聖帝不禁蹙眉:“國師至此,可是有何要務?”

  如今這位白雲觀的新任觀主,大秦國師。本應當是奉他之令,去威懾壓製那些追隨山河社稷圖離去的妖修。

  在他的印象中,這位玄光真人的為人,一向都很‘安分守己’。除了奉他的旨意行事之外,絕不做多余之事。

  玄光真人面色凝肅,草草一禮之後,就直接回道:“方才臣於白雲觀的摘星樓內,觀得域外生變!太學主在太虛之內,似得高人援手,或將因禍得福,證就金仙之境。”

  天聖帝微一愣神,隨即就又望向了太學主消失的方位。盡管那處已是一片青藍天空,什麽都無法看到。

  “國師之意,是他這次仍將證得皇天,回歸此世?高人,又是哪一位高人?能夠助太學主證就金仙,難道是混元聖人,帝天道祖麽?”

  “這援手的高人是哪一位,臣亦不知。不過那封印依然有效,哪怕太學主踏入皇天境,數年之內,也難重入域內。”

  天聖帝聞言,緊繃的心神這才微松。可隨後其目中,就顯出了苦澀之意。心想這算是什麽?他甘冒奇險,費盡了力氣,就是欲將太學主鏟除,為大秦除此禍患。可如今卻反倒是成全了這位,得以突破權天桎梏。

  哪怕這時間放在數年之後,一位皇天境的大敵,也依然是大秦不可承受之重。

  其時他如拿不出相應的手段應對,那必是一場滅頂之災——

  “陛下勿憂!太學主兵解之後,根基已毀,一身浩然正氣斷難恢復。等於是推倒重來,轉入道門。”

  劉雪岩經歷初時的震驚之後,也已冷靜下來,開口勸慰:“且那封印既然無恙,就可見援手太學主之人,也不打算令那位太早回歸。除非是當今之世,能有製衡太學主之力。”

  幾乎同一時間,在域外世界,無量虛空之內。太學主的魂影虛空浮立,正饒有興致的看著眼前一枚大約巴掌大小的玉符。

  符上僅有四個上古纂字,太學主隱約能辨認那是‘太上元古’的字樣。可就是這四字,似將天地間所有的玄理都包含在內。

  也正是這玉符籙散出的青光,才能使他在這裡維持魂體,不受那虛空亂刃,元靈風暴的摧殘。

  “你們的棋子麽?有意思。太上無情,可爾等,莫非是已生懼意?”

  並未思忖太久,太學主的手,便已點向了這枚太上元古玉符。

  “如能了先聖之願,那麽讓老夫做你們的犬馬又如何?”

  當那魂力所化的‘手指’,與玉符交觸的刹那,立時就有一團至清至聖之氣,將太學主一身上下包裹。隨後這位的整個人,就仿佛似一顆胎卵一般,存在於這無量虛空之內。

  而就在這一刻,趙境鬼谷之內。一位氣質灑脫不羈的青袍文士,正立於那才剛修複不久的星壇之上,仰首望天。

  “果然是插手了,這已可算是違規吧?”

  此時在這文士之後,卻是一位面戴惡鬼面具之人:“守正那廝布局已成,逆天改命初見成效。如今哪怕是那些位聖人道祖,想必也再難安坐。且太學主此時置身域外,十二神器,也未完全現世。”

  “可還是違了規矩!”

  文士搖著頭,又語含好奇道:“爭龍之規,皆由道祖所定。直接插手的話,便是這些聖人,也不能不付出代價。我如今隻奇怪,那邪櫻槍到底是有什麽緣故,使他們忌憚至此,甚至不惜承擔反噬,聯手打破成規?便是此槍曾在九次爭龍中勝出兩次,似也無需如此吧?”

  “然而秦之朝局,確已失衡。”

  面具人陷入了深思:“如不出意料,如今的秦武安王嬴衝,必是邪櫻槍的禦主。因嵩山之變,此子已權傾大秦朝野,英姿天縱,兵法過人,武道也是高明之至,也應是守正以自身壽元,逆改天命的那位。就眼下而言,此子確是極有可能,從這場龍爭中勝出。”

  “你也說了,只是有可能。”

  文士笑著反問:“這些話,鬼哭兄可能說服自己?”

  見面具人啞然,文士又陷入沉思道:“除非是有什麽事,令他們認定了那位武安王,非除不可。”

  他一邊說著,一邊手摸著下巴,心想自己可能是時候,去秦境看看了。看看他兩個徒弟選擇的主君,到底是何人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