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南北滅隋唐》505.第505章 滅陳之戰(上)
  “柿子先撿軟的捏!”

  連小孩子都知道的這句話,楊堅不可能不知道。

  尤其是在大國交鋒的時候,這句話尤其顯得有道理,楊堅要想保住自己新建立的隋帝國,而不被別人當成軟柿子,就必須盡可能的增加自己的實力,去捏別人的軟柿子。

  這時隋帝國一圈的國家和勢力已經很少了,北面依然是強大的沙缽略可汗,西北的西域已經成為大頭可汗的領地,東北是比突厥還要強大的夏國,東面是汪洋大海。

  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和益州南部的南蠻之地就從來不會被人列入到自己的考慮中去,環視一周,也就是西面的吐谷渾和南面的陳國是兩個軟柿子,隋帝國要擴張就必須從這兩個方面入手。

  最先被楊堅盯上的是吐谷渾。

  沒辦法,誰讓他距離隋帝國的統治核心關中平原這麽近呢,從吐谷渾控制的湟水順流而下進入金城郡(蘭州),就直接威脅到關中平原西部的隴西、天水等戰略要地了。

  吐谷渾距離關中最近,而且過去周武帝宇文邕也早已經將吐谷渾打的實力大減,早已經不是百年前四大軍事帝國的模樣了,這就成了隋朝第一個拿吐谷渾開刀的理由。

  這時隋帝國初建立,雖然在進攻王勇的過程中沒能獲得一丁點人口,又剛剛經過了三總管的戰亂,但是整個隋帝國依然有兩千五百萬的龐大人口資源。

  而且在攻打三齊過程中,北周獲得了當初王勇在三齊推廣的新型耕種技術,以及大量的先進生產工具。

  而王勇將梁州以東的民眾全乎全部遷移一空,反而為隋帝國騰出大片的土地,讓楊堅可以在這裡進行大規模的新式耕作推廣,使用最少的人力生產處最多的糧食,這一切都讓隋朝建立後有了更好的農業基礎。

  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讓隋帝國有能力供養更多的軍隊,而龐大的人力資源,讓他們可以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甚至西北的養馬地出產的戰馬,讓隋帝國建立起一支二十萬人的騎兵。

  於是在夏歷二十六年,隋文帝楊堅便以弟弟楊爽為主帥,以李充、河間王楊弘、夏州總管豆盧勣分別統帥大軍,分三路進攻吐谷渾。

  楊爽就是隋唐演義中的靠山王楊陵的原型,不過這人確實是一個帥才,在原來歷史上就是由他率領的大軍將突厥打的幾乎覆滅,只可惜英年早逝,死時僅有二十八歲。

  在楊爽的率領下,隋軍一路出金城順著湟水攻入青海,一路出臨洮攻打吐谷渾東南部、一路出祁連山攻其西北部。

  面對著強大的隋軍,吐谷渾不願束手就擒,但是如今的吐谷渾早已經不再是那個強大的軍事帝國,三十萬隋軍很快將破落戶的吐谷渾徹底打敗,並且將其列入到隋朝的四個郡。

  吐谷渾人從百年前就在青海周邊的優良牧場上培育出一種極好的戰馬,被稱為青海驄,隋軍攻滅吐谷渾之後不僅給自己三心二意的準盟友突厥一個下馬威,也極大的增加了自己的軍事實力。

  吐谷渾的覆滅讓隋朝不僅又獲得了大片的產馬地,原本深受西北部威脅的關中平原也從此成為心腹內陸,再也不用擔憂遭到吐谷渾等部族的搶掠,統治核心更加穩固。

  在將吐谷渾這個軟柿子捏到手吃下肚之後,楊堅又把目光投向了南面的南陳,這就是他下一步要動手的目標。

  自夏歷十九年初,周武帝宇文邕東征攻滅北齊時,南陳就在北周滅北齊的過程中,大軍北上,意圖光複中原,並且在這一過程中與北周進行過多次大戰,甚至大將軍吳明徹都被俘死在長安。

  當楊堅登上皇帝寶座不久,關於攻打南陳的問題就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他派賀若弼任吳州總管,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市),以和州刺史韓擒虎任廬州總管,鎮守廬江(今安徽合肥)。

  楊堅有並吞江南之志,但在對南陳的戰略上非常謹慎,畢竟這時隋朝剛剛建立不說,東北部還面對著一個強大的夏國,萬一在隋朝攻打南陳的時候插手期間,對隋朝將會是一個災難。

  隋朝有能力攻滅南陳,本身卻小心翼翼,而早已經實力大損的南陳這時還不知道北方這個鄰居的野心,反而在隋代周的時候自以為是個機會,陳後主還派周羅、蕭摩訶向江北發動多次進攻。

  不得不說南陳的不自量力,自從夏歷二十一年的大敗後,南陳的軍隊就已經沒有能力在中原平原上對抗北方的大軍了,隋文帝只是派長孫覽、元景山、高熲等人率軍應戰,就將周羅、蕭摩訶擊退。

  元景山出江口,鄭孝儒率兵四千攻甑山,南陳派水軍大將陸綸率水軍救援,卻被鄭孝儒擊敗,面對著隋軍的強大戰鬥力,陳朝在溳口、甑山、沌陽的守軍紛紛棄城而逃。

  這下陳後主才知道害怕了,於是隻得派人向隋文帝求和,並且歸還了之前周羅佔據的江北胡墅城(一座小城)以為誠意,希望雙方繼續和好如初。

  當時隋朝很多將領紛紛建議,如今南陳兵微將寡,應該立刻發兵南下攻滅南陳,但是隋文帝卻出乎意料的否定了這些建議,而是選擇了接受南陳的求和,隨即下召撤兵。

  當時長孫覽欲違命趁勢滅陳,但是一同領兵的高穎不同意,雖然口頭上說是因為陳後主母親病逝‘禮不伐喪,不能乘其舉喪而進攻’實際上,陳精兵主力皆沿江部署,有強大水軍阻攔,隋軍其實根本無力再南下渡江。

  另外這時隋朝還在對付吐谷渾,因此也無力在兩個戰場上同時開戰。

  隋對陳的戰略格外慎重,在攻打吐谷渾的同時小小的教訓了南陳初試兵鋒之後,隋朝依然對南陳保持著非常重視的態度。

  畢竟之前無論是陳霸先、陳茜,還是陳頊的幾次大規模北伐,陳軍都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因此隋文帝楊堅無論如何都不敢輕視南陳,之前北齊輕視陳軍的教訓在那裡放著。

  此後,陳將張子譏欲歸附隋朝,但隋以和好為名不予接納。

  為了麻痹南陳,隋文帝甚至下令‘與陳鄰好甚篤’每次前線的士兵抓獲南陳的斥候、探馬,不僅不會虐待他們,甚至還會好好招待一番後再送回去,這樣一來陳後主竟然還以為隋軍懼怕了自己,更加驕橫起來。

  在吐谷渾覆滅後,高熲向楊堅獻‘平陳策’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平陳策略。

  這一策略大體包括兩個主要內容,一是不斷騷擾陳朝,耽誤他們的農時,一次來削弱南陳的國力,畢竟在糧食決定國力的農耕社會,糧食的大幅度減少,會讓南陳的實力大幅度下降。

  第二,在騷擾的同時,又要在戰略上迷惑敵人,讓陳軍對隋朝的提防心下降,這樣使隋軍可以順利渡江,克服長江天塹,解決難以渡江的戰略難點。

  雖然高穎還不知道南陳對嶺南的開發使得第一點完全失效,但是他的策略依然得到了楊堅的讚賞,而愈發昏庸的陳後主顯然更是他的完美配合者,使得這個原本並不出彩的策略大放光彩。

  在確定滅陳的方略後,隋文帝楊堅開始著手制定具體的用兵計劃。

  這時大臣崔仲方建議在武昌以下的蘄州(今湖北蘄春)、和州(今安徽和縣)、滁州(今安徽滁縣)、方州(今江蘇六合)、吳州(今江蘇揚州)、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等地加派精兵,暗中經營。

  在益州(今四川成都)、信州(今江西上饒)、荊州(今湖北江陵),襄州(今湖北襄陽)、郢州(今湖北鍾祥)等州趕造舟楫,作出要在這些地區發兵的樣子,將陳的注意力吸引到此處。

  作為上流的蜀漢二江是水路衝要、兵家必爭之地,如果陳要進行水上決戰,必須把兵力集中到漢口、峽口(今四川宜昌),在陳溯江而上時,上流諸軍即可乘機橫渡長江;如果他們按兵不動,上流諸軍即可順流而下。

  隋文帝聽後,就任命高穎為郢州刺史,按計劃經營;又命楊素在永安(今湖北新洲)修造大型船艦,進一步給南陳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

  這套戰略布置,是多路並進但又有重點(長江中下遊)攻打方向,既適合於長江中下遊的地理形勢,又與陳軍防守點多、防守面廣相一致。

  在隋朝積極做好渡江南下攻打陳國的時候,仍然不斷地麻痹南陳方面,於是陳後主愈發自以為是,整天不是在與張麗華等美人在一起歡樂,就是在與幾名幸臣填寫豔詞。

  因為隋朝對自己的戰略隱瞞極為到位南陳竟然幾乎沒有人察覺,哪怕南陳的將領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已經徹底麻痹的陳後主依然不以為意,他甚至說“建康王氣在此,又有大江天險,隋師豈能飛渡?”

  就這樣時間轉眼間就又過了三年,已經是開皇五年,夏歷二十九年,在新年剛過隋文帝忽然下詔例數南陳罪孽,下令大軍南征攻打陳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