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南北滅隋唐》111.第111章 楊愔
  二月份在江南已經是草木繁茂、百獸繁衍的好時節,但是坐落於河北大地、太行山東麓、漳水之畔的鄴城剛剛正是春天百花盛開的好時節。

  說起鄴這個地方,最早是在戰國時期由魏國名臣西門豹治理開發,才逐漸變得日益富庶,小學有一篇課文就是西門豹治理鄴的時候將為害百姓的巫婆和官吏投入漳水。

  時間飛逝,西門豹早已成為了史書中的一個文字,生活在漳水兩岸的百姓也不知道又繁衍了多少代,只有漳水之畔的鄴地歷經上千年的時間已經變得繁華富庶起來成為鄴城。

  在漢末以來數百年的****中,原來的中原最大的都市洛陽城在各方的爭奪下逐漸衰落下去,而鄴城卻因為偏據河北大地,有山河之險守護,成為了大河之北第一城,其地位甚至超過了曾作為趙國國都的邯鄲城。

  從三國曹操封魏王開始,曹魏、後趙(羯胡)、冉魏(冉閔)、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定都於此,在南朝侯景之亂後建康城衰落下去後,鄴城已經是這一時期中國最繁華的的城市了。

  自鄴城往南百十裡路便是黃河黎陽渡口,而鄴城本身又有漳水、清河等河流流經,憑著其周邊富饒的河北平原和漳水便利的水運,鄴城溝通四方成為了北方的經濟中心,商旅不絕。

  漆黑的大街兩名更夫做著伴敲著手裡的梆子,從大街上上走過報著時喊著號子,這時已經是四更天了。天色還是一片漆黑,漫天的繁星趁著月亮已經落下去的機會努力的射出點點星光。

  這時連啟明星都還未升起,城內最後一批收斂夜香的農夫在自己領隊的催促下,正匆忙的將一輛輛充斥著養分氣息的車輛送出城外,生怕耽擱了出城的時辰受罰。

  再等半個時辰就是城內各位大人上朝出門的時間了,要是讓執掌北齊朝政的大人們一出門就碰到運送夜香的車輛,那麽倒霉的就不是一兩個人了。

  城內一所佔地足足有數十畝地的高門大宅前,巨大的紅燈籠高掛,裡面的油燈在燈籠的映照下灑下暗淡的紅光,這裡是如今北齊朝堂第一人楊愔的宅院。

  院子的大門緊緊閉著,不過附近的小門已經打開,有院子裡的仆役正準備出門采買一日裡的用度。

  雖然楊愔平日裡並不和鮮卑貴族們一般奢靡,但是這麽大一所宅院裡連著家人、仆役生活著數百人,每日需要的禽、肉、菜、蛋也是不少的。

  當然魚是不敢買的,在數年前高洋將東魏宗室元氏的後裔全部屠殺一空,並且將數千具屍體投入漳水以後,鄴城內的百姓就再也不吃魚了,因為經常會從魚肚子裡發現些人的指甲什麽的東西。

  天還漆黑一片,院內不少房間裡都點起了蠟燭或者是油燈,有不少婢女、奴仆正在為了一會就要起床的主人各自忙碌著。

  廚房裡的廚子們也是忙個不停,他們必須在楊愔起床前準備好十八道早點,這樣等楊愔起床洗刷完畢後,早點的溫度正好合適,不耽擱一點時間不說還能保持食物的味道最鮮美。

  馬夫們則是再一次檢查馬車、馬匹,免得出門出現意外,旁邊數十名要跟隨自家主人出門的護衛正拿著兵器相互間說笑著。

  外面忙碌的仆役們不知道,他們的主人其實早已經起床,這一會楊愔正拿著自己昨晚寫就的奏折再次瀏覽著,時不時在沉思片刻後再重新修改一番。

  說起來楊愔雖然是落魄士族出身也不過是一介儒生,卻能接連被高歡、高洋兩代帝王看重,高洋臨死前更是持以托孤重任,當然也不是一般人。

  楊愔幼時在族學讀書,學館裡有棵李子樹,李子熟了落在地上族學學堂內的孩子都爭著去搶,唯有楊愔端坐不動讀書如舊。

  這一切被他的季父楊暐看在眼裡,大為驚奇之余命人在楊府竹林旁專門為他修了一間房子,並且把他吃飯的用具全換成了貴重的銅製品(在古代銅就是錢),以此樹立大家學習的榜樣,從此便有了“竹林別室、銅盤重肉”這個典故。

  北魏孝莊帝誅殺爾朱榮的時候,族內的楊侃參與了謀劃,然而爾朱氏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手握重兵爾朱兄弟們起兵報仇,孝莊帝遇害,楊家也慘遭滅門,楊愔恰巧外出,才僥幸撿了一條命,整個家族只有二弟一妹及兄孫女數人幸免於難。

  家族遭此慘變楊愔並沒有倒下,他從剛剛崛起的高歡身上看到了復仇的希望,於是投到高歡門下為高歡討伐爾朱氏集團出謀劃策。

  而高歡看到楊愔的才能也很器重他,讓他隨軍辦理軍務、文書,後來還把自己一個庶出的女兒嫁給了他。

  在跟隨高歡與爾朱氏作戰的期間裡,楊愔一刻也不敢忘記滅門大恨,處處以喪禮自居,每餐隻吃鹹菜米飯絕不沾任何酒肉日漸消瘦,但打仗的時候他總是跟隨大軍衝鋒在前奮勇殺敵,讓世人對儒生刮目相看(我也挺佩服的)。

  等到爾朱兄弟戰敗被殺,爾朱氏集團滅亡後,楊愔終於大仇得報,於是便向高歡請求解職回家安葬父兄。

  這麽一名能文能武的高級人才高歡又怎麽舍得放走,於是楊氏一門都得封贈,等到楊愔父兄親族下葬時參加葬禮的竟然有上萬人之多。當天正值隆冬嚴寒,楊愔赤著腳走在厚厚的積雪上,一路號啕痛哭,見者無不動容。

  等到高洋稱帝,一向受器重的楊愔成為了北齊的宰相,又在高洋的主持下娶了高洋的姐姐,曾當過魏孝靜帝皇后的太原長公主(厲害呀,公主都可以娶兩個)。

  雖然被高洋如此寵信,可是楊愔並沒有因此而迷失自己,史書評價他‘自居大位,門絕私交。輕貨財,重仁義,前後賞賜,積累巨萬,散之九族,架篋之中,唯有書數千卷。’

  楊愔一項超能力,就是記性特別的好,只要見過一面,就能記住人家的名字和容貌,所以當他選拔任命官吏的時候,往往見一面就決定了。別人以為他只是以貌取人,豈不知他早已掌握了這個人各方面的信息,腦子裡早就有了綜合考察結論。

  自從天保六年高洋性情大變之後變得日益荒淫,可是荒唐歸荒唐,高洋對楊愔卻給予了無比的信任,把國家大事都交給了他處理。

  在‘士為知己者死’的古代社會,面對著如此的信重楊愔當然感動萬分。對楊愔這樣的儒生來說,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皇帝雖然殘暴不經,但他能夠信任自己,給自己提供了施展抱負的舞台,自己還有什麽不能忍受的呢。

  所以哪怕是高洋讓楊愔伺候他如廁為他擦屁股,讓楊愔裝死人陪他玩大出殯的遊戲,甚至有幾次楊愔被高洋捆起來用皮鞭打的皮開肉綻,但是楊愔依然對高洋忠心耿耿。

  為了解決高洋好殺人的壞毛病,楊愔從死囚牢弄了一批死囚,打扮成皇帝的侍衛,只要高洋殺人癮一上來,就趕緊塞一個上去,名曰“供禦囚”。

  為了能讓這些死**甘情願地做好這項工作,他還設立了獎勵制度,只要這個死囚三個月不死就可以免罪回家。這一來乾這個活成了死囚們生的希望,起到了兩全其美的作用,想想看也真難為了楊宰相的智商。

  在文宣帝高洋醉生夢死的時候,楊愔一邊陪著高洋玩各種高危險度的遊戲,一邊將北齊的政事處理的清明有序,使得北齊在正史中得了一個‘主昏於上,政清於下’的評價。

  就這樣一直到去年夏天天下局勢風雲突變,在接連的打擊之下好不容易振作精神,稍稍恢復了一些當年風采的高洋剛剛對危險的局勢做了一些安排就病死了,這一年高洋剛剛年滿三十歲,楊愔則是四十八歲。

  高洋這個難伺候的主一死,北齊滿朝文武都松了一口氣,當然眼角的貓尿還是要擠出幾滴來的,那一刻只有楊愔悲不自勝,他在哭什麽?

  士為知己者死,高歡為自己報了血海深仇,而高洋給了自己施展抱負的舞台,高家兩代對自己可謂恩比天高。

  可是如今高洋已經死了,曾經的天下霸主又面對著四面八方的圍攻,內部又有各種勢力蠢蠢欲動,楊愔面對的局面可以說是危機重重。

  新即位的太子高殷生性懦弱,高洋的兩個弟弟高演、高湛則是大權在握,朝堂內外漢人和鮮卑人面和心異矛盾重重,前面的路可謂是危若累卵,稍不注意就會跌入萬丈深淵!

  等到高殷即位,按照文宣帝高洋的安排,楊愔與尚書左仆射平秦王高歸彥、侍中燕子獻、黃門侍郎鄭子默為輔政大臣。

  據此可以看出高洋對鮮卑勳貴的提防,因為這幾名輔政大臣除了高歸彥是高歡的族弟外,楊愔三人都是高歡的女婿,他們都是漢人沒有一個鮮卑貴族。

  於是原來就是北齊宰相的楊愔就成為了北齊朝堂內的第一人,執掌了北齊朝中大權,原來與鮮卑貴族鬥個不可開交的漢族官員們紛紛聚攏在楊愔的身邊。

  鑒於高洋末年經常濫加封賞,楊愔要整頓北齊的吏治就準備學諸葛治蜀的經驗,爵位只有難得受爵的人才會感到尊貴。

  為了減少整頓吏治的阻力,楊愔則是以身作則從自己開始,先主動向高殷請求去掉了當年高洋封給自己的王位,接著把那些沒有軍功就受到封賞的勳貴的爵位剝奪,逐一黜免。

  自古以來施行一項政策的風險都是很大的,要想成功必須具備幾個條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具有足夠的權力和保證權力的力量,也就是指軍權了,其二就是必須獲得大多數人的支持。

  可惜楊愔一個條件也不具備,他剝奪大部分人的爵位必然會召來絕大部分人的怨恨,而身為漢族官員的楊穎也必然不會受到當時掌握北齊大部分軍隊的鮮卑權貴的擁戴。

  面對著楊愔要推行的改革,甚至同為輔命大臣的高歸彥也不讚同立刻就這樣做,可是因為改革最主要的是針對鮮卑貴族,在朝中諸多漢族官員的推動下還是開始進行了下去。

  面對著朝中以楊愔為首的漢族官員的步步緊逼,不甘心爵位、兵權被削弱的鮮卑貴族紛紛集中到了常山王高演、長廣王高湛的身邊,於是兩位叔王勢力驟增對少主高殷的威脅越來越大。

  為了不負文宣托孤之恩,楊愔開始謀劃消減二王的勢力,這時由於北齊遭到四面的圍攻,楊愔企圖通過抵禦各國的進攻來掌握一部分軍隊,可是因為領軍鮮卑將領的不配合,加上楊愔本身也不通軍事導致北齊在戰場上連連失敗。

  依附於高演高湛的大臣和勳貴紛紛上書,要求由常山王高演主持北齊的外兵省和騎兵省,只有這樣才能擊退各國的圍攻。

  無奈之下楊愔建議將二王出為刺史,遠離中央權力中樞,這件事得到了皇太后李氏的支持。

  然而皇太后李氏是漢人,鮮卑人出身的太皇太后婁昭君一直對她很不滿,在高殷即位後更是曾經說‘豈使漢女據於老婦之上耶?’

  在婁昭君的表態下,經過朝中一番鬥爭,加上北周和突厥進攻的厲害,於是高演被任命為都督太行山以西、河東諸軍事的大都督,主要負責主持對突厥大軍和北周達奚成興大軍的作戰。

  當時楊愔以為高演本身和自己一樣也並不通軍事,而且突厥、北周大軍則是實力雄厚,此番擔當重任的高演必然不能取勝,到時候高演一旦失利那麽楊愔就有足夠的理由去剝奪高演的軍政大權。

  可是楊愔萬萬沒有料到鮮卑貴族們紛紛聽從高演的調遣,加上新崛起的名將朔州都督斛律協一力擋住了突厥大軍,使其無功而反,坐鎮平陽的老將高嶽又擋住了達奚成興的進攻,竟然先後擊退了突厥和北周大軍。

  於是高演聲勢日盛,在朝內外的壓力下高演又恢復了大司馬一職,事實上執掌著北齊北線、西線幾乎全部的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楊愔又因為私怨將朝中老臣崔暹、崔季舒解職罷黜,使得朝中一批交好二崔的漢族官員和他離心,楊愔的勢力更加虛弱了。

  面對著這樣危險的局面,楊愔當然不會看不清,他一面拉攏南面淮泗戰場的北齊軍隊,一面加強依附自己的領軍將軍爾朱渾天和的軍隊實力。

  這次斛律協奉高演的命令南下支援淮泗戰場,讓楊愔萬分不安,因為斛律協是出身於鮮卑勳貴家族,又是高演的麾下將領。而斛律協南下需要經過鄴城附近,萬一情況有變會對鄴城造成極大的威脅。

  為了試探斛律協,加上南線陳霸先染病****進攻不再得力,繼續北伐的侯安都和程靈洗被慕容儼擋在了下邳郡城外,對援兵的需要不再迫切,楊愔以皇帝高殷的名義命令斛律協不再南下,而是改向東進攻在王勇佔領下的三齊之地。

  讓楊愔松了一口氣的是,斛律協並沒有抗拒自己的命令,數日前楊愔受到密探的情報說斛律協大軍已經開始轉向東行了。

  看著書桌上的蠟燭已經燃去近半,楊愔將手中修改了多處的奏折又重新抄錄了一遍,準備在今天的朝會上繼續推行下一步的改革。

  可是楊愔不清楚,在胡漢矛盾重重的北齊朝堂,這場權力鬥爭已經演化成了漢胡之爭,高演、高湛二人得到了太皇太后的首肯,又取得了以高歸彥、賀拔仁、斛律金等掌握主要軍隊的胡人大臣的支持,一場流血衝突已經不可避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