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之田園鳳女》176 不能動 狹路相逢
  幾日之後,林玉岫的藥廠悄無聲息的開始生產,林玉岫也開始準備去安平城。

  柳雲鶴叛變,****拒敵,戰場是在距離京城不過七日路程的安平城。

  安平城是京城之外,最要緊的一個城市,不光繁榮富庶,而且是軍事戰略要地。

  安平城有臨河天險做屏障,本身城市的城牆也是格外厚重,用一句固若金湯來形容安平城也不為過。

  而正是這樣的原因才導致安平城成為兩軍對峙的戰場。

  這樣的城市,只要布防合理,足以抵擋千軍萬馬。

  所以,當日柳雲鶴忽然從宮中私逃回到封地之後打起清君側的旗幟叛變,在朝中大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女皇病危,無人主政的情況下,讓他在短短數日之間,連下三城如破竹之勢直奔京城。可偏偏就是安平城擋住了他的腳步,讓他不得不在安平城外折騰盤桓。

  也是因為安平城,才讓****有了機會阻止柳雲鶴繼續前行。

  柳雲鶴當日起兵之後,短短時間連下三城,佔據了絕對優勢。只是沒有人知道,他一最少的代價機會沒有人員傷亡就拿下這三座城市不是他用兵如神,而是因為他策反了三座城中的官員。

  柳雲鶴先是謊稱女皇駕崩,楊氏父子秘不發喪意圖搶奪皇位,樺南王喬承禕已經被楊氏父子刺死,他僥幸九死一生回到封地,才有機會揭穿楊氏父子的真面目;其二是對這些人許以高官厚祿,保證自己將來登基之後,絕對不虧待功臣。

  並不是大齊的官吏沒有節操,只是憑著柳雲鶴的一張嘴就毫無顧忌的叛變。而是因為柳雲鶴的身份到底特殊,讓他們不得不相信。

  柳雲鶴是什麽人?是大齊女皇親自封的海林王,養在女皇身邊多年,當成繼承人一樣培養出來的,要不是遇到事兒,他何必冒險造反?隻管等著做皇帝不就好了?

  最最要緊的是,這些大臣們雖然不在京城,可再京城也多少有幾個親眷故友,確實知道女皇的身體日漸衰微,初冬的時候,已經是大病一場,據禦醫斷定,女皇活不過三五個月。也就是說,女皇當時的身體,最多只能活到今年春天。

  柳雲鶴叛變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如果女皇病重的消息不假的話,女皇或許已經亡故。而楊氏在京城的勢力,朝中的大臣也都清楚,楊清漣深受女皇器重,幾乎是能代替女皇頒下旨意,而他的兒子****更是十分得女皇的寵愛,比起海林王、樺南王二人更加在女皇跟前吃得開。故而在柳雲鶴說出楊氏父子謀逆的時候,這些人選擇性的相信了。

  權利再大,也是在女皇或者的時候,人常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是女皇不在了,新皇登基,楊氏父子還是如此風光嗎?顯然不可能,所以趁著女皇駕崩叛亂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這些人想的是,如果這時候投靠了這位本來就該繼承皇位的海林王,等將來王爺登基,他們也算是有了從龍之功,對前途自然大有助益,總好過一輩子隻做外放的官員,硬生生比京官低一級吧?

  這些人,就是因為這些或者自私或者有誤的消息而很輕易的就投靠了這位原本應當是太子殿下一般的人物,意圖得到最大的利益。

  所以柳雲鶴當時一路走來,居然沒有人阻攔,很順利的就到了臨河河畔的安平城下。

  他本來的計劃是一鼓作氣拿下安平城,當然,用的法子還是老辦法。

  這樣無往不利的法子讓他覺得很省事,甚至覺得,或許自己很快就能到京城問鼎皇位,到時候,這天下就是自己的,誰還能和自己爭鋒?

  可是他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位安平城知府李泰清卻是一位性格執拗的人,即便柳雲鶴的人已經進到了安平城並且找到了他,對他說了那些話已經哄騙了好幾位官員的話,可是他卻堅持自己的原則,始終都不肯相信女皇已經駕崩。

  朝廷沒有發榜,怎麽就能說女皇已經駕崩?就算是歷朝歷代這樣的事情也曾經有過發生,可是他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這樣的事兒會發生在本朝。

  按照大齊的制度,他雖然是文官,可對於當地的軍隊也是有指揮權,換句話說,一府長官的李泰清,手裡掌管著三萬地方軍隊。

  他既然不相信,便很快組織安平城的地方軍隊抗敵於城門之外,臨河彼岸。

  安平城的軍隊雖然不多,可作為京城北邊最後一道屏障,也不算少了,三萬人馬,又有臨河和堅固的城牆,李泰清有理由相信,自己能做到等待援軍的到來。哪怕援軍會在十天二十天之後再到來,他也能做到。

  策反不成,柳雲鶴也不是沒想過要強行過河攻打城池,他手中有八萬兵,而就他所了解,安平城最多不過三萬人,若是強行攻打的話,也能成事。

  可就算是知道八萬人對三萬人自己必贏無疑,他也沒辦法攻城。不是他不想,只能說,他已經錯過了攻城的最佳時機,如果是一個月之前的話,天寒地凍,大軍過河毫無難度。可是正月的河,冰雪已經開始消融,若是一個兩個人或許還能從冰面上走過,大軍卻沒有辦法通過已經逐漸融化的冰面。

  一時之間,要征調大量的船隻,本來就是做不到的事,可要是隻讓一部分人先過河,那就會被人直接絞殺,毫無益處。而且,現在的局面是,河水欲融不融,水中到處都是碩大的冰塊,尋常的船只在河中只會被冰塊撞沉。

  柳雲鶴就算是有抱負,卻也只能望著臨河天險無奈歎息。

  他如何不知道,安平城是京城北邊最最重要的門戶,只要安平城拿下,京城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不會花多少力氣。

  可是,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佔,讓他沒能達成預期目標。

  只是,柳雲鶴在河邊站著罵娘的時候,卻沒有想過,這位看起來不和朝中任何人過多接觸的李泰清李大人和楊清漣有過命的交情。

  李泰清不光是和他有交情,更相信自己這位老友的品行高尚,不會做出這等天理不容的事,所以他怎麽可能會因為柳雲鶴的幾句話懷疑老友而投靠新主?

  ****領兵出戰的時候,已經失了先機。可就因為李泰清的堅持,讓他並不是很被動。到了安平城之後,****仔細看過地形之後,沒有冒進搶功,反而是依靠安平城的先天條件,把叛軍阻止在安平城之外,也算是用安平城做盾牌保住京城的安平。

  現在兩方形成相持之勢,比的倒是變成忍耐力了。狹路相逢,有時候不一定是勇者勝,而是雙方都不能動啊!

  ****面上看起來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可是沒有誰知道,他現在的心裡如何焦灼。這場戰爭必須要快速的結束,朝廷可經不起這樣曠日持久的戰爭。周圍可還有兩個虎視眈眈的國家在盯著大齊,要是讓他們尋到了機會,大齊真的就內憂外患了。

  只是柳雲鶴畢竟也是經營多年,而且手底下居然網羅了一批能人,讓他在短時間內一籌莫展,只能選擇對峙,而沒辦法出戰。

  可一直這樣對峙下去,對於大齊而言其結果是致命的,可不是好事,他勢必要想辦法先破開這個死局。

  事實上,****不是沒有試圖主動出擊,但是天險對於柳雲鶴而言是天險,對他而言也一樣是天險,柳雲鶴沒辦法在不驚動自己的情況下過來攻打安平城,而他也沒辦法在不驚動對方軍隊的情況下偷渡過河滅了柳雲鶴。

  幾次奇兵突襲不光沒能滅了柳雲鶴,反而造成不少的傷亡,這讓他不得不再度冷靜下來。可是,大齊又面臨一場旱災,****不知道,旱災過後會有多少的人流離失所,又會有多少的災民起來鬧事。歷朝歷代,災民鬧事,雖然鮮有能成功的,可卻對朝廷有著致命的打擊,而現在的大齊,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好在,就在他著急上火的時候,聽到有人獻上了水車,只要是有河水的地方,就能緩解旱情,這讓他總算是長舒一口氣。只要莊稼不絕收,只要老百姓還能有一口飯吃,就不會發生人禍,這就足夠大齊喘氣了。

  而他,也總算是能松一口氣,左不過是等到冬天結冰的時候,一決死戰。柳雲鶴等得,他也能等得。

  只是,現在才到夏天,如果一直等,還要半年的時間。

  對於尋常人而言,半年時間過起來很容易,可是對於一個正在與敵人對峙的將領,半年時間,足以消磨他的意志。****覺得,不過是數月時間,他的精神似乎被消磨的剩下不多了。可是,就算如此,他也只能選擇強打精神堅持。

  不光是****如此,柳雲鶴的局面並不比****好多少。甚至,他的處境比起****更加糟糕一些,****背後靠著一個大齊,而且大齊這些年風調雨順,倉庫裡的糧食滿滿當當的,可以長期供給安平城。可是他卻沒有這樣雄厚的實力,就算是已經攻下三個城,加上他的封地,卻也不足以養活這麽多的軍隊。連續兩次征糧征稅已經引起了百姓的不滿,要是繼續下去,只怕是距離眾叛親離就不遠了。

  而最讓他覺得納悶的就是,本來已經沒救的女皇居然會日見好轉,不光沒死,而且還越來越好了,這讓他又背負了一重罪孽,許多人對他也是頗有微詞,包括當初投靠他的府城官員們,現在也是口口聲聲說是被他蒙騙。

  如果不是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他一定會親自誅殺這幾位見風使舵的小人。

  沐千瀾在離開京城去安平城之前,花了不少的時間和經歷搜羅了好些藥材,她不光是從京城各家藥鋪裡搜羅藥材,周邊的縣城她也沒有放過,能收的全都收了,到最後,連禦藥房的都搜刮了不少。

  而她所做的這些卻沒有人說有什麽不對的,這可不是給她自己謀利益,而是要送到安平城去。

  京城的人都清楚,他們到現在之所以能平安過日子,都是因為****在安平城拒敵的好處,要是沒有安平城,現在的京城會是什麽樣子,實在是難以想象。

  聽說是要給前線的軍隊送過去,這些人不光沒有趁機抬價,而是用平價給了沐千瀾。更有一些人拿出銀子來交給沐千瀾,讓她買草藥糧食。

  這樣空前的自覺,讓沐千瀾覺得意外了。他們可是只見利益的商人啊,記得後世的時候,馬克思說過:“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被到處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絞首的危險。”怎麽自己現在看到的完全不是這麽一回事?難道封建王朝的商人和資本主義時期的資本家有本質的區別嗎?

  其實,是沐千瀾多想了,不是這些商人忽然變的高尚起來,而是因為他們雖然是商人,是無利不起早的那種人,可是也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如果安平城破了,京城可就不會是現在這樣太平的情形,他們幾代人多積累的財富也會化為烏有。

  柳雲鶴可是謀逆的人,這種人連女皇的恩情都不記得,會在女皇生病的時候謀逆,自然不是一個好人,若是他做了皇帝,還不知道會怎麽對待百姓?聽說他所佔領的地方幾個月時間已經橫征暴斂好幾次了,許多人家都快活不下去了。聽說有幾家大戶人家已經被柳雲鶴抄沒了全部家產,連妻子兒女都獲罪。萬一柳雲鶴到了京城,他們這些人的家產到時候會不會被抄沒?妻女會有什麽樣的下場?這些人不敢想象。

  為了能最大可能的保護自己的家產親人,就算是現在送出一些,又有什麽要緊的?舍去小的,留下大的,他們最終也是獲利的一方。(未 完待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