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1630》359.第359章 形勢
  第359章 形勢

  看著內齊被押送下去的背影,劉成吐出一口長氣,向切桑問道:“你覺得扎魯特人會接受我們的條件嗎?”

  “由不得他們不接受!”切桑笑道:“如果被俘只是內齊一個人倒沒有什麽,最多讓長子提前繼位罷了。說不定他那個長子心裡還會慶幸,讓他可以早許多年當上大汗。可問題是我們這裡還有好幾百俘虜,這些都是扎魯特部最精壯的男丁,如果一下子都沒了可是要傷筋動骨的,如果那個長子敢拒絕,就等著內亂吧!”

  “那會不會他們寧可內亂也要死死抱住東虜的大腿呢?畢竟他們的牧地距離東虜更近。”

  “那我們也沒有任何損失呀?至少俘虜都在我們手上,還削弱了扎魯特人的實力!總比像楊大人先前那樣白白放回去好多了吧?”

  “這倒也是!”劉成歎了口氣:“歸根結底還是實力太弱呀,才要玩這些小手段。”

  “呵呵!”切桑笑道:“其實大人您現在的形勢已經很不錯了,漢兵有一萬余人、察哈爾、土默特兩部加起來有一萬余騎、其他的零散加上夫人、大汗的宮帳軍還有三四千騎。甲兵、大炮齊全。再說您西北南三面都是友軍,可以一心向東,必要時還能向您嶽父借兵。當初達延汗即便是統一蒙古各部之後的時候還及不上您現在呢。”

  劉成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他心裡清楚切桑說的不錯。對於歷代中原王朝來說,對其威脅最大的往往不是那些剛一得勢便大舉南侵的,而是那些得勢之後並不急著南侵,而是忙著向東、向西,向北討伐,削平草原群雄然後再南侵的。究其原因是這些草原霸主的核心盤其實都並不大,多不過百萬,少不過數十萬,其稱霸也不過是一兩次勝利的結果。假如剛一得勢便大舉南侵,即便能贏一兩次,中原王朝也可以通過聯合其他與其敵對的部落牽製他;而一旦其將東至白山黑水、西至天山數萬裡草原上的諸多部落整合起來,不但本身的力量大增,而且無需防備東、西、北三面的敵人,可以全力向南,對中原的軍事壓力自然大不相同。因此歷史上稍微有點遠見的中原王朝對於草原上的爭霸戰爭都是極其關心的,原因很簡單——草原如果統一,接下來中原就要倒霉了。而達延汗雖然統一了大漠南北的蒙古諸部,但以西的衛拉特人、遼東的女真人卻依舊在他的控制之外,他必須留下兵力加以防備;而劉成因為通過外交和軍事手段已經提前解決了西、北兩面的威脅,雖然兵力不多,卻可以集中向東,形勢自然勝過了達延汗。之所以劉成如此謹慎,不過是因為在這些蒙古部落後面還有後金這個龐然大物。

  “大人!”切桑看到劉成沉吟不語,心知對方是在考慮後金的問題,低聲道:“大人,以在下所見,眼下最關鍵的是車臣汗碩壘,只要把他拉到我們這邊來,就可以實施大人聯絡東海女真之策,到了那時,彼分而我專,要破女真人便不難了。在此之前,還是持之以靜為上!”

  切桑這番話倒是正好說中了劉成的心思,在他的內心深處是極其不願意就這麽直接出兵遠征遼東,與皇太極正面交鋒的。在後世的網絡上,許多人將滿清的勝利歸結於明末統治階層的腐敗無能和漁獵民族的蠻勇,卻無視女真統帥們在其崛起過程中的絕大部分時候都是依照戰爭的普遍客觀規律的來指導自己的軍事行動的。如果說劉成在穿越之前對此還有所懷疑的話,穿越之後的軍事生涯很快就打消了他這方面的疑問,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敵人都佔據數量上的優勢,但在具體的戰場上往往女真人卻是佔有數量優勢的一方,這無疑要歸功於其統帥巧妙地軍事調度和出色的組織。

  努爾哈赤從一個破落的小部落頭領起家,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從充其量幾百戰士的小部落首領躍升為擁兵數萬,拓土千裡的東北亞最強軍事首領,要說他就是硬憑著一股蠻勇殺出來的,劉成是打死也不信的。東北的老林子裡不怕死能打的蠻子多了去了,位置更北環境更嚴酷的東海女真可比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不怕死能吃苦多了,為啥在努爾哈赤之前都是明軍的手下敗將?為啥女真各部內鬥的最後勝利者不是別人就是努爾哈赤一家?明末軍隊的確很腐敗,但腐敗不等於就不能打仗,那些死在努爾哈赤手下的明軍名將們雖然沒少撈錢,可也個個身經百戰,立下了赫赫戰功,總不能說他們當初打倭寇、平定楊應龍之亂、打套寇的時候就是英明神武,遇上女真人就是腐敗無能的膿包了吧?劉成自己是上過戰場的,長槍如林,箭如雨下,任你是力能舉鼎的霸王,還是天下無雙的劍豪,個人的武力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身邊沒有幾十幾百武藝高強、甲堅兵利的親兵護衛跟著,啥時候給敵人的雜兵一刀砍了也不稀奇,更不要說百戰百勝了。努爾哈赤父子指揮的戰鬥往多了說上百,往少裡說也有三五十次,要是能靠蠻勇贏這麽多次下來,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一家是超級賽亞人轉世。與其相信這個,劉成還是覺得相信他們是第一流統帥的解釋更靠譜些。

  而且在努爾哈赤父子的指揮下,那支軍隊在長達六十余年(從努爾哈赤1584年起兵統一女真各部算起)的時間裡贏得了無數的勝利,這種多年從勝利——自信,再從自信——勝利不斷正反饋累積起來的信心是非常可怕的。在古代戰場上,士兵們通常排成密集隊形相互廝殺,隨時都可能被殺死;視野范圍又極其狹窄,能夠看見的只有眼前一兩米見方大小的范圍,心理和肉體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很多時候勝負就取決於哪一方更能多撐半分鍾。雖然劉成自從起兵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畢竟只有短短的兩三年時間,手下的士兵多半在不久前在站在敵對的旗幟下,這方面的差距就拉的很大了。劉成自己估計假如自己與皇太極在其他條件同等的情況下,即便皇太極的指揮調度水平下降到和自己在一個水平面上,自己打輸的可能性也要多兩三成。

  除此之外,崇禎六年的形勢也對明軍極為不利。經過兩代人的苦心經營,後金已經控制了松遼平原的大片土地,將朝鮮和蒙古左翼變成其附庸,而明軍則已經退縮到了遼西走廊的出口,原本位於遼南和海上的東江鎮也已經不複存在,余部已經投入後金麾下。如此一來,明軍的反攻路線無非只剩下兩條:1、從遼西向北;2、從山西出發,越過蒙古高原的東部從大興安嶺山脈的縫隙進入松遼平原。而這兩條進攻路線有以下幾個問題:1、兩條路線相距太遠,而且之間存在巨大的地理障礙,幾乎無法進行策應,假如明軍分兵合進後金軍隊可以輕而易舉的利用內線的機動優勢,集中優勢兵力將其逐個擊破;2、從山西出發的那條線路後勤難以保障,而且蒙古高原東部各部已經多半依附了後金,會成為隱患;3、出遼西走廊那條路線進攻寬度太窄,沒有足夠的空間展開兵力。因為對於防禦一方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判明敵軍的主要進攻方向,這樣才能有側重的部署兵力。而明軍現在已經被堵在遼西走廊裡了,錦州、松山便是最前沿的幾個堡壘,其寬度也就15-20裡,也就是說遼西明軍向北的路線實際上也就是兩條:一條出山海關再順大凌河谷經建昌(現葫蘆島所轄)、朝陽轉而向東,跨醫巫閭山到東北重鎮遼陽;一條沿著渤海海邊山海關——綏中——寧遠——錦西——松山——錦州。皇太極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在這兩條路的出口修建堡壘,留下少量兵力駐防,明軍如果進攻他大可在後方慢慢動員,然後出兵救援,鑒於防禦是比進攻更強的作戰形式,後金軍勝利是大概率事件。反觀後金在控制了蒙古和朝鮮,解決了遼南東江鎮之後,他可以選擇從宣大到山海關千余裡任何一個點進行打擊,明王朝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防禦,攻守之勢已經顯露無疑。

  所幸的是,統帥的才能並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因素,否則漢尼拔和皮洛士就不會輸給羅馬人了。畢竟皇太極的才略再怎麽牛逼,也會受到其擁有資源和內外政治條件的限制,說白了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天才的將軍不過是政治家的****古往今來戰場上百戰百勝,最後卻輸掉了帝國和自己腦袋的偉大統帥比比皆是。作為一個新崛起的強權,後金不止是大明的威脅,同時還是蒙古人、東海女真、朝鮮等原本東北亞地區勢力的威脅,而他基本力量雖然精銳,但總量卻有限。要扭轉不利的局面,從遼西或者從山西開始反攻是沒有出路的,明金戰爭的勝利之鑰不在錦州、不在松山,而在東海女真、在漠北,只有威脅後金政權的核心部分——松遼平原,才能迫使其將兵力從遼西的正面戰線抽走,迫使其兩面、三面作戰,疲於奔命,戰局才會有轉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要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要付出沉重的代價,但那不過是戰術細節,在戰略擬定了之後,那些應該是下屬軍官們考慮如何實現的事情。

  這就是劉成在圍攻和林格爾期間對戰局認真思考後的成果,他將其中一部分設想透露給了楊嗣昌,以爭取對方的支持,但卻將實施的細節隱瞞了下來。因為他對於帝國高層的保密水平深表懷疑,如果對明末戰爭史中後金軍隊的行動稍加研究,就會發現其很多行動是很有針對性和預見性的,這只有兩種可能1、後金的將帥們中有預言系的大法師;2、他們在情報工作上很有一套。劉成可不希望自己的軍隊會成為帝國某個高層愚蠢大意行為的殉葬品。

  切桑看著皺著眉頭的劉成,作為心腹,他很清楚這位將軍的野心和眼光有多麽遠大,追隨劉成的時間越久,他就對劉成的見識之廣博越發驚訝,那顆光潔的腦門裡面仿佛隱藏著一個陌生的世界。好像這個世界就沒有什麽他不知道的,永遠看遠一眼,永遠先人一步,切桑曾經想揣測一下這些見識的由來,不過終歸以失敗而告終,最後他還是給出了一個頗有佛教徒特色的答案——菩薩轉世,與生俱來的宿慧,自然不同。作為一個僧侶,還有什麽比追隨一個生具宿慧之人更為遠大的前程的呢?

  窗外傳來交換哨兵的口令聲,將劉成從思考中驚醒了過來,他走到窗口,向樓下望去。只見兩名哨兵正在換崗,月光照在他們身上的鐵甲上,更增添了幾分寒意。已經是三月了,這要是在江南已經是楊柳紛紛,桃李笑風的季節了吧?可是在這塞外的歸化城,天黑後還是是朔風如刀,觸膚欲裂,也難怪江南盛產的是風流才子、如花佳人;而這裡只有似鐵兒郎,巾幗英雄了。想到這裡,劉成禁不住往對面三樓一個有亮光的窗戶望去,那是自己妻兒的住處,他的心中一暖,臉上禁不住多了幾分柔和。

  “大人,我以為對車臣汗碩壘,還是要徐徐圖之!欲速而不達呀!”

  切桑的聲音將劉成從遐想中拉了回來,他的目光轉向切桑,從這個喇嘛的目光裡面可以看到火一般的熱情。這個人想要的是格魯派的興盛,想要的是轉世的福報。很好,只要有所求就好說,就怕你是無欲無求之人。想到這裡,劉成的臉上泛起一絲笑容:“為什麽這麽說?”

  “大人您知道嗎?車臣台吉就在過去的四個月時間裡一共從我們這兒買走了多少鐵鍋嗎?足足九千隻,難道他準備改行當廚師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