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2章 探合黎山
唐丁本來想跟汪老教授的老伴,討一件汪老教授常佩戴之物,他好推演汪教授的方位,但是誰曾想汪老教授常佩戴的東西就是一支鋼筆,不過他隨身帶著,唐丁想看都沒機會。當然,鋼筆這種東西,附著能力特別差,就算有,也推演不出什麽來。
不過沒找到推演物品,那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去找了。
這最笨的方法就是從汪教授的研究筆跡中尋找線索。
對於像汪教授這樣的老教授,研究的東西,更喜歡訴之於筆端,寫在紙上。
所以當唐丁把自己的這個想法以精神的方式,告訴了傅暄暄後,傅暄暄當即向汪教授老伴,提出了這個想法。當然名義上是尋找汪老教授留下的線索,尋找汪老教授。
汪教授老伴聽說汪教授的學生,要幫著尋找自己老伴,哪還能不願意,連忙把三人帶到書房,指著桌上還有書櫃裡的資料,對三人說,“老汪的資料都在這裡,你們隨便看,我給你們洗點水果。”
“師母,別麻煩了。”
雖然這麽說,但是汪教授老伴還是洗水果去了。
汪教授老伴能這麽痛快的答應三人,主要是因為三人男的英俊女的漂亮,給汪教授老伴的第一印象就特別好。
汪教授老伴送來蘋果的時候,唐丁三人已經在桌上浩如煙海的資料裡,尋找線索了。
唐丁和傅暄暄尋找汪教授的筆記資料速度很快,傅暄暄是大腦聰明反應快,而唐丁精通歷史,各種資料他掃一眼,就知道這裡面有沒有跟九天玄女和三姐妹部落相關的資料。
“你看,這是關於九天玄女墓的考古記錄。”
“這是汪教授的考古筆記。”
找到資料後,都歸集到了唐丁處,由唐丁綜合這些資料分析。
“嗯,這就是汪老教授走的路,他應該去了這裡。”
唐丁指著一張紙上畫的簡易地圖,上面寫著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然後在三座山上面寫了個用紅筆圈起來的甘肅兩字,其中合黎山旁邊還有一條線,線指向的地方寫著:昆侖山?
唐丁一看到這個合黎山,馬上就意識到了汪老教授的思路是正確的。
唐丁一看就懂得汪老教授這張地名的意思。因為在現代地理上,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都是現實存在的,位於甘肅境內。而在古地理上,合黎山即代表了昆侖山,古時候人們把昆侖山稱為合黎山。
而三姐妹部落,傳說中就是出自合黎山。這個合黎山,並不是現實意義上的合黎山,而是整個昆侖山。唐丁在華山邊上,發現了三姐妹部落的黑夷部落仇夷氏的墓葬,這也合理,因為華山就是古昆侖的邊,也算得上古昆侖的一部分。
汪教授既然找到了九天玄女跟三姐妹部落的關系,那他勢必要去考古,考古的方向就是三姐妹部落的合黎山。
不知道汪教授是否知道這合黎山跟古時候的合黎山並不一樣。
唐丁把自己的疑問,跟傅暄暄和宗笑顏說了。
傅暄暄想了想說,“我感覺吧,不管汪教授是否知道這合黎山跟古時候不一樣,我覺得他也肯定會去這合黎山一趟,不如咱們就從這合黎山找起吧。”
“也好。”
唐丁讓傅暄暄把從汪教授家找到的資料,全都拍照保存,有些東西可以等到路上邊走邊看。
這次唐丁三人是開車去的,因為要走不少地方,開車雖然累點,但是到了地方後,有個車比坐租車方便多了。
在路上,唐丁給行慕柳打了個電話,讓她告訴父母一聲自己的行蹤,當然了,這主要是唐丁要跟行慕柳說一聲。唐丁還說了,自己會在這裡順道等待玄女山隱仙派宗門的建築隊伍到來。
全程高速,中間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到達了甘肅境內。
這一路,傅暄暄倒是查到了一些信息,比如說汪明遠和蘇蘭兩人的從煙城乘機到蘭州的機票。但是後來的交通信息就查不到了,畢竟時間太久了,將近六個月的時間,什麽錄像也都覆蓋了。
從蘭州到合黎山,還有好六七百公裡。這一帶是著名的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地處高原,地廣人稀,也不是什麽著名的景點,所以車並不多,來往的人也不多。
人少,自然打聽起來消息就相對好打聽一些。
在合黎山下的一個張掖市臨澤縣,唐丁三人在此休整,順道看看能不能打探到汪明遠和蘇蘭的消息。
出乎意料的是,傅暄暄從當地公安機關聯網的住宿信息裡面,還真查到了兩人的住宿信息。
看得出來,汪明遠和蘇蘭真的在此落腳過。
不過也僅僅是能查到住宿信息,別的可就毫無線索了,包括唐丁三人趕到蘇蘭和汪明遠住宿的旅店,把兩人的相貌詢問服務員,服務員也早就不記得了,畢竟這都是半年前的事了。
雖然沒有找到汪明遠和蘇蘭的人,但是最起碼三人追查的方向是對的,這也是讓人歡欣鼓舞的事。
既然臨澤縣城並沒有汪明遠和蘇蘭的消息,那只有到山上尋找了。
合黎山,雖然不是什麽名山大川,但是卻也小有名氣,當然不是因為三姐妹部落而揚名,而是因為燧人氏而有名。
合黎山是燧人氏觀測星象、祭拜上天的三大處所之一。
唐丁知道,這三姐妹部落的時候,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會,女人為尊,這三姐妹仇夷氏,方雷氏,常羲氏都是女人,而男人只是女人的附庸。
燧人,這本不是個名字,而是顧名思義,燧人是取火之人的意思,也就說,在三姐妹部落,打獵的是女人,生孩子的是女人,總之,女人才是這個時代的主宰,男人的作用是守在家裡,為打獵的女人們做飯。
雖然男人做飯,但是這做飯最重要的火種,卻要交給女人保管,男人是沒有權利掌握火種的。因為古時候的火種,是力量的源泉,是神秘而莫測的。火種有些類似於今天的生產資料,跟現代做個對比,就是今天的女性在家做飯,男人出外打拚,但是在三姐妹部落時代是男人在家生活作飯,而女人則出去打拚。
但是後來三姐妹部落突然沒落了,也有可能是時代變了,由原來的女主外男主內,突然轉變成了男主外女主內了,所以,燧人氏也就成了掌握火種的人,只是不知道這個燧人氏,跟最初在三姐妹部落的燧人氏,是不是一個人?
不過按照唐丁的猜測是,這燧人氏很有可能並不是一個人,之前的三姐妹部落的燧人,象征著做飯的意思,但是我們歷史上最出名的那個燧人氏,可是取火的鼻祖。因為他們都跟火有關系,而且遠古時代名字又太匱乏,而且母系氏族社會,男人也不需要有名字,所以,就都以燧人相稱。
唐丁猜測,歷史上最著名的這個燧人氏,或許還真是三姐妹部族的一員,但是卻是三姐妹部落末期的一員,因為三姐妹部落的衰敗,屬於母系氏族的時代已經過去,所以,就讓燧人氏給掌握了火種。
但是前面說了,為什麽這燧人氏,會成為掌控火種的人?
這時代不可能突然變化,女主外男主內的母系氏族社會,也不可能一下子無緣無故衰敗,也絕對不可能一下轉變成女主內男主外,按照唐丁的猜測,最有可能的是,這三姐妹部落的女人,突然消失,無法掌控部落的男人了,所以燧人才一下子掌控了火種,並且學會了鑽木取火,研究星象的技巧,成就了後來的大名鼎鼎的燧人氏。
唐丁這麽猜測,不是憑空想象,而是是有事實根據的。
為什麽這麽巧,燧人氏會出現在三姐妹部落社會,而且還成就那麽大?又是鑽木取火,又是研究星象?難道他是個天才?
或許燧人氏真是個天才,但是他也是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因為三姐妹部落盡管是母系氏族社會,但是卻非常發達。因為三姐妹部落有出色的人才,比如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是風水鼻祖,是星象學的超級大家,精通陣法,簡直是個“神”。
燧人氏能夠闖出這麽大的名號,就是因為他出身三姐妹部落,燧人氏取火咱們先不說,這可能是他獨特的創新,把不可控的自然之火,變為了可以“批發量產”的可控之火,這或許是燧人氏的獨創。
但是燧人氏研究星象,觀測天文,這絕對是站在了先人的高度上,因為九天玄女就是一個星象大家,陣法鼻祖,燧人氏很可能是聽說了九天玄女的本事,所以,他也希望能夠掌握一二。
還有就是燧人氏明明是中原人,怎麽會在這偏僻的合黎山作為觀星台?那時候可沒有絲綢之路,而合黎山一帶,艱險難走,燧人氏如果真是中原人,那他根本沒必要把這裡作為觀星台。
唐丁的判斷是,燧人氏知道九天玄女在此悟通了星象的秘密,所以,他也會在此觀星。至於為什麽會說燧人氏是中原人士呢?這個有兩個可能,一是燧人氏確實就是中原人士,因為三姐妹部落強大,所以他被從中原擄了過來,成為了男奴。二是燧人氏根本不是中原人士,他根本就是三姐妹部落的人士,因為三姐妹部落的衰落,和燧人氏發明了取火被尊為首領後,他對自己出身母系氏族社會感到恥辱,自己編造了自己的出身,把自己說成了中原人士。
至於說,強大的三姐妹部落的母系氏族社會,是怎麽突然衰落的?
這很有可能是因為西王母。
之前,唐丁就推斷這西王母入了瑤池仙境,她可不是一個人去的,而是帶了九天玄女,還有其四大神獸護法去的,包括九尾狐,三足烏,玉兔,蟾蜍。
而這三姐妹部落的三個姐妹,暗合了九天玄女,玉兔,三足烏。
傳說中西王母帶的是四大神獸為護法,其實不然,她或許帶的並不是獸,而是人。
因為三姐妹部落的老二白夷部落的圖騰是白色月兔,老三赤夷部落的圖騰是紅色雷鳥,所以以訛傳訛,演變成了西王母帶著玉兔和三足烏。
如果真是唐丁推斷的這樣,那這三姐妹部落,還真有可能藏有進入瑤池仙境的秘密。
傅暄暄看唐丁半天不說話,推了他一把,“你倒是說話啊?”
“啊?說什麽?”
“說說我們從哪裡開始找?”
“先去燧人觀星台吧,從最著名的地方開始找起。”
因為沒有傅暄暄和汪老教授的物品,所以,唐丁盡管能夠對周圍一定距離的東西,明察秋毫,但是卻沒法判斷出他們人到底在哪裡?當然了,如果距離合適,唐丁還是能夠感應到的。
等唐丁三人到達燧人氏觀星台,卻發現被騙了,因為這燧人氏觀星台,完全是現代的建築,根本就不是原建築。
盡管燧人氏那個時代也沒有什麽原建築,但是現代的就是現代的,根本不可能是遠古時期留下的。
當然如果能夠在原址之上重建也可以,只是唐丁感覺這個地方,不大可能是燧人氏觀星的地點。
因為這裡處於半山腰,而且還有比較好的路,很明顯是為了旅遊方便。
觀星台,那一定要在最高峰才更容易把日月星辰看的清楚。
唐丁看了周圍一圈,發現自己所在的這座山的山頂,就是最高峰。
“走,咱們上山。”
傅暄暄體力不好,但是宗笑顏沒問題,她扶著傅暄暄,走的也不慢。
唐丁並沒有跟兩女一起,他在前面先一步趕到了山頂,順便可以看一看周圍的地形,還能多探測更大范圍的面積,看看有沒有傅暄暄和汪明遠到過這裡的痕跡。
其實唐丁也明白,六個月的時間,就算原來有痕跡,也早就看不到了。
山頂有一處平緩的青石台,雖然這青石台上什麽都沒有,但是唐丁直覺中感覺,這裡就是燧人氏的觀星台。
唐丁在這青石台上,轉了一圈,發現了在青石台下有一條口罩,掛在一處不顯眼的樹枝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