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民需不需要張譚,這個難說。
至少武俠小說的愛好者們,是需要張譚帶給他們更多精彩作品,充當精神食糧。度娘譚張吧,關注人數已經超過十五萬人,成為帖吧中人數最多的一個吧。每天都有無數武俠愛好者,來這裡交友撕逼。
人一多,江湖事兒就多了。
有些人耐不住小打小鬧,開始組織吧友,創辦了屬於帖吧的一份期刊——《譚式武俠精評》。
挑選吧友中,寫得好的書評,編訂成集結帖子。
什麽《獨一無二的精致男人——黃藥師》、《誰是射雕英雄傳裡的英雄》、《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蓉兒正當少年》、《最惹人疼的還是楊康》、《那一劍的風情.戚少商》、《完顏洪烈:你是我想嫁的人》、《一見楊過誤終身》、《楊過是個不折不扣的天蠍座》比比皆是。
每一篇文章,都引起無數人的共鳴,或者撕逼。
正是有這麽多讀者,整天在這裡糾結,才讓譚張吧能夠吸引到無比的人氣,高居現階段的帖吧人氣之首。而帖吧的人氣與活躍度,無疑是反應出了,張譚今時今日,所凝聚的龐大人氣。
值此之時,張譚再出版新書《小李飛刀》,勢頭已然非同小可。
早早就有無數粉絲,準備好了錢,就等小說上架了。
這個時候的武俠小說作者,還是有不少的。港台的張非凡、李鐵臂等人。都是比較厲害的作家,大陸地區,也有一大批武俠作者,從《今古傳奇.武俠版》、《武俠故事》等雜志起步,漸漸成名。
然而要說能夠出實體書,這就不是一般作者能做到了,即便是如今號稱“譚張之下唯一椴”的小椴。實體書出版,也在艱難的掙扎中。
小椴可以說是跟張譚同時起步的大陸武俠作者,是《今古傳奇.武俠版》的中流砥柱,但終究是和張譚有了天壤之別。哪怕《武俠版》願意捧他,甚至給他冠名“譚張之下唯一椴”的稱號,封他為大陸第二的武俠作者。
他的小說,也才堪堪從雜志開始往出版走去。
據說新世界出版社,已經計劃出版他的《亂世英雄傳》,但遲遲未能印刷。因為不敢肯定市場銷量。
別看張譚的小說,動輒上一兩百萬本的單冊銷量,但這是屬於現象級的作家,市場上就這一位這麽吊,別的作家不能比。雖說張譚已經把武俠市場帶動起來,但還是形單影隻了一點。畢竟在武俠漸漸衰退的時代。更需要好的作品,才能突圍而出。
市場認可的武俠小說家,唯有張譚這一號。甚至所有通俗小說作家中,也不過張譚、韓敬明、郭寒等寥寥幾位而已。
這也是一個金字塔的架構。
下層是無數連發表都困難的作者,中間是大批能上雜志發表、但沒機會出版的作者,再上一層是能夠出版的作者,站在最頂端的暢銷作者也就這麽點。
而張譚。
無疑站在了最高之巔,令人仰慕的存在。
《小李飛刀》要由三聯書店出版了,這消息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一片喧嘩。
度娘帖吧的譚張吧。以及射雕英雄傳吧、神雕俠侶吧、四大名捕吧等帖吧,紛紛將《小李飛刀》出版的消息,頂置在了帖吧最顯眼位置。
讀者書迷,紛紛發帖表示期待,表示錢都備下了,只等第一時間購買。
媒體得到消息後,也紛紛給張譚打去電話,想要采訪張譚,詢問有關新書的消息。然而並未得到張譚的答覆,而是由三聯書店特意為張譚安排了一場新書的新聞發布會,就在韜奮圖書中心,廣邀記者和讀者參加。
暢聊新書《小李飛刀》。
事實上,自打《楊瀾訪談錄》播出之後,張譚已經甚少接受媒體的采訪了,原因前面也說了,他覺得自己的所有生活、創作、未來,都已經在節目上聊得差不多了。再來采訪,也是重複。
而且,這幾年他一路扶搖直上,從農村小子,到名動全國、聲聞海外,該出的風頭已經出了,該爽的虛榮都體驗過了。他又不是那種,喜歡生活在聚光燈下的人,所以漸漸低調起來。
從《射雕英雄傳》全國熱播,他在官園公寓二期的房子外面,都會等著狗仔隊,準備偷拍,到了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記者跟隨他了。他跟蘇莎交往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並未躲躲閃閃,都是很大方的露面,偶爾還會秀恩愛。
竟然都沒有記者報道這件事,可見低調的效果,十分明顯。
盡管因為小說的巨大成就,他再怎麽低調,還是免不了要時常被媒體提及。
但提及的都是他的名字、他的事跡,而不是他這個人的花邊新聞。至少現在走在大馬路上,百分之九十七的人看著他的臉,並不知道他是誰。
這種感覺很好。
當然,有些必要的場合,他也不好意思繼續低調。
譬如這場新聞發布會,別人出版社給面子,幫著推銷小說,身為作者卻不露面,這沒法說過去。所以情商並不算低的張譚,欣然應允,出席了新聞發布會,在記者和讀者面前,侃侃而談。
記者提問,張譚回答,互動效果不錯。
結束了新聞發布會,張譚原本並未有計劃簽名的,但前來捧場的粉絲,都紛紛拿著從韜奮圖書中心買的書,找張譚簽名。
不得已,張譚留下來簽了兩個小時的名。
……
新聞發布會過去之後沒幾天,五月一日勞動節。《小李飛刀》正式全國上架。
全國各大書店。瞬間出現了一種別樣的場面。
很多顧客,都手拿兩本書,前來結帳。
一本是張譚的新書《小李飛刀》上冊,一本也是張譚的新書《四大名捕鬥將軍》第三冊。一個作者,同期有兩本新書同時上架,也是了不得的成就,況且這兩本書都是大賣。
因為張譚現在的小說版權。都在沒有創作完之前,甚至剛擬定一個名字,就已經賣出去了,所以大陸和港台基本上是同時上架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因為台.獨問題,導致了鮮鮮文化與廬州工作室的合作終止,但現在兩岸之間溝通又漸漸的火熱起來,台彎皇冠出版社捷足先登,與廬州工作室。簽訂了全套的小說出版合同,包括《小李飛刀》
所以,大陸在熱賣《小李飛刀》時,港台也在熱賣。
從國中起就開始追買張譚小說的汶采樂、麻花、四眼等人,盡管如今都已經上了高中,馬上就面臨考大學。但毫不例外。在第一時間就跑去書店夠買最新的《四大名捕鬥將軍》和《小李飛刀》。
“這個月有兩本好書可以看,真爽。”汶采樂滿意的捧著書,跟麻花和四眼道別。
回到家,先躲進房間,將房門插好,再翻開《四大名捕鬥將軍》,津津有味的看起來。汶采樂和別人的口味有點偏差,他最喜歡的就是四大名捕這個系列,特別是《會京師》和《逆水寒》兩部,簡直把他的所有喜愛都給掏出來了。
現在這本《鬥將軍》也是如此。尤其是看過了成年後的四大名捕,再回頭來看他們小的時候,相遇的時候,真是如同寒冬臘月喝了一碗皮蛋瘦肉粥,暖心到底。
盡管《鬥將軍》並不是溫暖色彩的小說。
汶采樂看起來小說,有個習慣,先酣暢淋漓的從頭讀到尾,再重新開始看,一個字一個字的讀。
這種讀法,讓他能夠收獲到兩份快樂,一份自然是追隨劇情的波瀾起伏,一份就是文筆本身。不過通常很少有作者,值得他回過頭讀第二遍,大概也只有張譚的小說,有此魔力,劇情好,文筆也好。
每次閱讀,都有不同的體會。
不過這一次,讀完了《鬥將軍》他沒有再重頭看,因為還有一本新書,等著他看呢。
《小李飛刀》。
汶采樂早就知道這本書了,他十分關注張譚的新聞,很早就知道張譚寫完《鬥將軍》之後,就開始寫《小李飛刀》。
“小李飛刀?挺俗氣的名字。”當時汶采樂還有點對這個書名,不是很喜歡,總覺著沒有“四大名捕”、“射雕英雄”、“神雕俠侶”這樣的名字拉風。
若是一般人寫的,他可能連翻閱都沒興趣。
但這是張譚寫的,大名鼎鼎的武俠宗師“譚張”,一個開創了譚式武俠,掀起了武俠潮流,恢復了武俠黃金時代氣象的大作家。
汶采樂早就成了張譚的腦殘粉,張譚就是寫《隔壁的王狗蛋》他都願意看。
翻開書頁。
入眼的,是一篇序。
張譚喜歡寫序,算是對自己創作的小說,一個提綱挈領的總結和鋪陳。《小李飛刀》也不例外。
作為一個腦殘粉,汶采樂當然不會忽略每本書的序,看序就仿佛跟作者面對面交流一般,能夠觸摸到作者的所思所想。
“創作武俠已近四載,從四大名捕到射雕、神雕,足有五百萬字。從四大名捕開始,我也算是在不斷的求新求變。射雕不同以往的武俠,是一變;逆水寒不同以往的武俠,是一變;如今的小李飛刀,又是一變。”
“小李飛刀變的很多,不僅僅是我的文字風格,也是對武俠形式的改變。人往往改變是最痛苦的,寫這本書,我也有過痛苦,因為確實變化太大。我善於寫長篇,從射雕開始,都是百萬字的長篇。”
“到了小李飛刀,僅僅寫了五十萬字,交由三聯書店代為出版,分上中下三冊。其實這個故事我構思很多,只是未曾繼續下去。但我想,這五十萬字,怕是武俠小說中,最不同尋常的五十萬字。”
“求新、求變,都在這五十萬字中。我相信這不是‘正宗’的武俠,但絕對是最特別的武俠……”
寥寥數言,短序一篇。
看完了序,汶采樂不禁暗暗有了期待:“探長從來就不是老套、俗套的作者,這部《小李飛刀》能被他稱為最特別的武俠,一定很值得我探索!”(未 完待續 ~^~)
PS: 首先說聲抱歉,今晚只有一更。我下午忙完瑣事,坐在電腦桌前準備碼字,結果趴鍵盤上打了一個盹,一覺醒來發現胸悶頭暈,受涼了。勉強把這章碼出來,感覺有些支撐不住了,所以現在早點睡覺了。明天如果休息好了,我應該會三更,把今天的補上來。還有,在這裡說一下更新,過年事情多,可能更新量不穩定,希望大家能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