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遠東之虎》第五百五十三章 蘇區危機
  但能夠留給他們的時間確實不多了,趁著國府的木管全都聚集在了贛、閩之地時三個師團近五萬人悄然的進入了呆灣。

  同時抵達的,還有海軍的兩支艦隊!這一切在沒有雷達、沒有衛星的時代甚至沒有引起什麽人的注意。蔣中證還在閩贛兩地剿匪剿的如火如荼。

  百萬大軍果然強力,封鎖住了蘇區大部分的要道之後其余的軍隊活動范圍大大的縮小。而錯誤的陣地戰理念在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導致了損失不斷的加大!

  9月底,南京國府攻克黎川。雖然紅軍成功阻止南京國府向黎川西南挺進,但殲滅南京國府的戰略企圖落空。

  10月初,紅24師向硝石進攻;南京國府依托堅固堡壘據守,東路紅軍攻堅數ri不克,傷亡慘重。蔣中證看到自己的戰術成功之後,於1933年10月17ri在南昌行營下達命令;徹底實施戰術防守,戰略進攻的原則,以求將德國顧問的堡壘戰略構想發揮到極致。

  與之相反的是赤se領導人仍令紅軍主力插入南京國府堡壘密集地區實施強攻,進行陣地戰。從1933年9月25ri到11月中旬,中國工農紅軍未取得任何實質xing的勝利,反使部隊遭受重大損失,完全陷於被動地位。

  1933年12月中旬,南京國府以8個縱隊的兵力離開碉堡封鎖線,開始第二階段的攻勢。赤se臨時zhong yang卻將命令紅軍進行戰略決戰,繼續攻擊裝備jing良,訓練有素的黃埔系zhong yang軍;失利後被迫南撤。

  一份份的戰報被送到了屠千軍的手上,看著這些戰報屠千軍知道ri本人很快就會有所動作。四處已經抵達了閩贛地區,根據他們的回報的確有不少ri本人在附近活動!

  而四處找到的一些消息也證實了,ri軍的部隊正在呆灣大面積集結!這可不是什麽好消息,而閩地區距離東三省實在太遠即使要投送兵力也成為了不可能的事情。

  不得不說,ri本人挑的位置的確是國防軍的死角。即使一路山長水遠的過去了戰役也可能早就結束了。

  9月4ri,國府佔領高興圩、10月6ri。國府佔領石城、10月10ri,國府佔領古龍崗、10月14ri,國府佔領佔興國……

  看著雪花飛來的戰報,屠千軍可以想象到蔣中證現在的躊躇滿志!他不由得暗歎,後世一直在爭論一件事情:第五次反圍剿如果不是三人團指揮那麽赤se會不會輸的那麽慘烈?!

  當然,很多人指出如果不是三人團指揮結果也是一樣。並列舉一堆的數據說明蔣中證的準備充分什麽的。但他們解釋不了,為什麽在三人團離開了指揮之後損失重大、失去了根據地的赤se能夠打出四渡赤水這樣戰役。

  一樣是各路軍閥的圍堵,甚至條件比第五次圍剿時期更差為什麽就能夠完成?!這是他們所解釋不了。按說潰退之後任何部隊的結果基本都是被剿滅。

  這支部隊卻能夠一路到了老秦之地,還能夠再次形成一股力量這卻又作何解釋?!當然,你非得要說這時候赤 yang軍第一軍第1師第1旅、第1師第2旅、第78師1個多旅。這又怎麽說呢?!

  唐德剛雖然至死仍然沒有揭秘西安事變,但他對西安事變有著非常詳細的評述。在裡面他也不得不承認。

  “西安事變對於赤se必然有利,但是對於南京國府,以及蔣中證本人,亦並非受害者。即使沒有西安事變,蔣中證把剿赤堅持到底。然而根據當時世界其他各國剿赤的例子,這種戰爭的結果是很難預測的。”

  “赤se之崛起,是當時中國大的歷史背景所造成的。赤se有人民的支持,有理論的基礎。只靠軍事去消滅赤se,則‘無異於揚湯止沸而不謀釜底抽薪’。”

  現在蘇區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壞,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楊子任等人依然被排斥在了決策層之外,即使他們千裡迢迢的回到了蘇區卻依然不受重視。

  盡管楊子任心急如焚,但對於這樣的情勢卻無可奈何。

  其實這種情形想也知道會是什麽結果,別人重炮一千余門、飛機兩百余架。而蘇區呢?!

  參戰的主力一方面軍共計有……五個軍團共86,000人,步槍29016支、機槍618挺、迫擊炮38門、長矛6101支,、大刀2萬余把。別說飛機了。重炮都沒有一門。

  這等實力,卻要和別人打陣地戰。南京國府用鋼筋水泥築碉堡,而蘇區的防禦碉堡卻用原木、磚石和粘土。這打起來結果可想而知。

  是以,雖然作戰英勇但情勢卻越來越差。裝備、戰術戰略和兵力的巨大差距,讓這種堅持成為了徒勞。

  就如後來研究這段歷史的人們所說:這是乞丐在和龍王爺比寶。

  爆竹聲中。1934年的新年到來。這一個年,對於蔣中證來說是無比得意的!他上任伊始,便將一直的心腹大患打的頭破血流。

  而對於赤se來說,這一個年確實無比難過的。蘇區損失慘重,各部兵力在不斷的收縮。整個蘇區能夠控制的面積已經不到開戰前的三分之一。

  瑞金的大門廣昌岌岌可危。各地軍閥見有利可圖開始蠢蠢yu動!面對這這種情形,整個赤se都憂心忡忡。陣地戰的損失,讓他們開始改變戰術重新拿起了他們視為“遊擊主義”、“逃跑主義”,並斥之為“楊子任的把戲”的遊擊戰。

  但可惜,為時已晚。這時候,蘇區已經沒有太多的回旋余地。整個戰局已經向著南京國府方面傾覆。

  1934年2月初,蘇區召開了“全蘇二大”會議。楊子任原來兼任的人民委員會主席這一職務終究被拿掉了。

  轉而由張聞天取而代之。這樣,楊子任所擔任的最後一個實職被剝奪了,他成了一個完全掛著虛名的“主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