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個時空沒過幾天,呂布就上位了,轉眼就過了三年,三年時間裡呂布漸漸習慣了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他不再是局限於原來那個武將的簡單思維,考慮問題不但是從全局,更會考慮到數年數十年的未來。(.)
呂布現在奪取了洛陽城,他考慮的就不僅是對抗洛陽以南的荊州刺史袁紹來守住洛陽城,他要考慮到如何迅速擊敗袁紹,他還要考慮到若是孫策拒不歸附,該如何拿下江東。
這一系列的軍事計劃,都跟運輸問題密切相關,軍事人員的運輸以及糧草的運輸,運輸的快慢很多時候直接決定了軍事行動的成敗。
在這個二世紀,沒有飛機沒有火車,根本無法做到朝發夕至,軍事行動只能靠騎馬、坐馬車牛車和步行,要跋山涉水,行動十分艱難和緩慢,特別是去河網眾多的江東地區,靠車馬運輸更是緩慢。
所以呂布在布局以洛陽為中心大修直道、馳道之余,更準備大興漕運。
漕運,便是把人和物放在船上,或人劃,或揚帆,或做水閘提升下降,可以ri行數十裡甚至百裡,船大,可運兵,可運馬,可運糧食,可運草料,可運煤炭,可運石材,大大拓寬了人類的活動空間,以致可以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的國家行為。
但是,神州大地上,除了偏遠的額爾齊斯河與瀾滄江之外,所有大河都是由西向東橫向流動,沒有一條南北縱向的大河。這是由神州西高東低的基本地勢所決定的。在這些河流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搖籃,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它的中下遊在東漢時期是經濟、文化、科學最發達、最昌明的區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為活躍的所在。可是。黃河自西向東的流向,便於東西橫向聯系,而不便於南北縱向的聯系,縱向經濟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響,黃河以北不乏富饒之地,黃河以南的東南沿海更是物產豐富之地,但長期得不到開發,這種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神州經濟文化發展嚴重不平衡。
呂布暫時並不在乎經濟文化發展的問題,因為經濟文化發展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呂布最關心的是軍事行動和糧食運輸,為了便於控制南方地區並把南北方的物產相互交換運輸,運河必須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