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左》第1114章 全局
  夏國的宣戰,讓東瀛地動山搖、人心惶惶。

  畢竟就在一年多前,東瀛剛剛慘敗於夏國之手。

  夏國的強大,讓東瀛人刻骨銘心。

  接下來的命運如何,每一個東瀛人都充滿了擔心。

  德川家光反而比較冷靜。

  身為一名梟雄,事已至此,除了妥善應對,他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哪怕酒井忠勝回來時,帶了很不好的消息。

  那些西部大名,沒有一個人遵從幕府的命令、前來江戶上洛覲見,而是紛紛尋找托詞,作壁上觀。

  很顯然,這些都是首鼠兩端之輩。

  既希望夏國能夠重創幕府,讓他們擺脫束縛,東山再起;又不希望跟著幕府殃及池魚,遭到夏國的打擊。

  “他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背棄了國家和民族。待應付了夏國的進攻,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最嚴厲的懲罰。”

  當著幕府上下的面,德川家光給那些大名判了死刑。

  這個做法讓許多人非常滿意,已經開始謀劃怎麽從中撈取好處。

  那些西部大名一旦被消滅,空余出來的富庶土地究竟該如何分配,必然讓大家分外眼紅。

  “傳令下去,召集兵馬。武器、糧草必須妥善籌措,嚴令各地守好關卡,絕不能給夏國可乘之機。”

  即便西部大名袖手旁觀,德川家光依舊信心十足。

  因為除了外樣大名,還有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牢牢地站在幕府這一邊。

  光是這些大名,就能派遣出足夠的兵馬助戰。

  德川家光唯一憂慮的,就是東瀛的海上力量嚴重不足,難以限制夏國海軍的遊動。

  東瀛身為島國,處處都是破綻,就怕被夏國海軍找到機會。

  一點破,滿盤皆輸。

  “將軍,是否讓總大將撤回來?”

  土井利勝是一位十分盡職盡責的軍師,他想到了德川家光忽略的地方。

  松平信綱被幕府派遣,前往九州島剿滅島原起義。

  而在松平信綱的身邊,全都是西部大名的軍隊。

  既然這些西部大名立場不穩,很可能會讓松平信綱遭遇不測。

  這種時候讓松平信綱撤退回來,才是萬全之策。

  德川家光恍然,忙道:“那便傳令過去。”

  很好的彌補了疏漏,土井利勝趁機增強自己的聲音。

  “夏國與東瀛遠隔重洋,即便他們在朝鮮擁有駐軍,但是要想跨海來攻,依舊紛繁複雜。不出所料,起碼需要三個月的準備日期。如此幕府可以從容籌措,加緊戰備,更增勝算。”

  他的預判,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

  畢竟就在幾十年前,豐臣秀吉剛剛完成對朝鮮的侵略。

  戰前的所有準備情況,在場的人都十分熟悉。

  以此判斷,夏軍的進攻必然也是如此。

  只可惜德川幕府對於夏軍的作戰方式完全不了解,注定要吃一個大虧了。

  “陛下,福建巡撫傳來急報,鄭氏已決意同夏賊開戰。如今傾巢而動,勝負之數近在眼前。鄭氏懇請朝廷相機而動,互為策應,一舉而滅夏賊。”

  內閣首輔張至發有點慌亂,面對大事膽戰心驚。

  上頭的這位人皇可不好伺候,這十一年來不知道換了多少閣臣。

  張至發自忖才乾有限,在這個位置上恐怕難以長久駐足。隻想著混混日子,千萬不要出現什麽差錯。

  因此楊嗣昌一個後起之秀主導朝堂、風光無量,他也不在意。

  但是現在他不得不站出來,向崇禎稟告福建鄭氏的舉動。

  “哦,鄭氏果然動手了嗎?”

  聽到鄭氏要跟夏國開戰,崇禎既驚又喜。

  當初冊封鄭芝龍為靖南侯,本就存著驅虎吞狼的心思。現在終於到了這一天,崇禎不由的摩拳擦掌。

  “陛下,倘若情況屬實,真乃千載難逢之機。朝廷這邊理應趁此良機,由陸路進發,一舉而滅夏賊。澄清宇內,使南北暢通無阻。”

  楊嗣昌跳了出來,趕緊提出了建議。

  而他的想法,正好說到了崇禎的心頭。

  “本該如此。”

  可崇禎隨即想到了什麽。

  “奈何朝廷大軍遠在西北和湖廣,忙於剿除流寇,難以分身啊!”

  天賜良機面前卻無兵可用,這讓崇禎十分惋惜。

  楊嗣昌既然提出了建議,怎能沒有後續?

  “陛下明察,流寇賊首李自成現已銷聲匿跡,不成氣候。滅亡之時,指日可待。湖廣之張獻忠亦畏懼王師天威,早有投效之心。何如就此招撫,命其軍前效力,以增聲勢。如此一來,數十萬大軍趁勢東進,與鄭氏水陸夾擊,平滅夏賊易如反掌。”

  楊嗣昌和原來的歷史不一樣了。

  原本的歷史中,對於招撫張獻忠一事,他是持強烈反對態度的。

  他覺得這些流寇降而複叛,數次不止,早已沒有悔改之心。不如徹底消滅,免生後患。

  結果熊文燦和太監劉文斌說動了崇禎,繞過了他,才將張獻忠招撫。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張獻忠再次反叛,配合重新出山的李自成一發不可收拾,徹底滅亡了大明朝。

  但是現在,相比起張獻忠,對大明威脅更大的夏國有機會消滅,楊嗣昌立刻改變了看法。

  崇禎對他的策略大為讚賞,立刻下旨讓前線的官員照辦。

  結果令人意外的是,這一次反而輪到前線的官員們反對招安了。

  三邊總督洪承疇、宣大總督盧象升、陝西巡撫孫傳庭言辭最為激烈,都很擔心招撫之下,後患無窮。

  就連五省總理熊文燦都言辭閃爍,覺得招撫一事宜緩而不宜急。

  崇禎和楊嗣昌看到下面的人反對如此激烈,不得不將朝廷的計劃一一告知。

  這不說還好,一說之下,洪承疇等人反對的意見更大。

  洪承疇言之鑿鑿,認為絕對不可同夏國開戰,否則的話有敗無勝。

  盧象升更是在奏章裡極言,夏軍之強大遠非官軍可比。一戰之下,說不定大明江山不保。

  “陛下,洪兵憲、盧兵憲等人歷來同夏賊勾連不清,更多得夏賊幫助才屢立殊勳。怕只怕,人心不古,反生禍患。”

  楊嗣昌剛愎自用,矜持自得,見自己的謀劃遭到反對,立刻對洪承疇、盧象升等人懷恨在心,開始在崇禎的面前搬弄起了是非。

  崇禎這個人別的不行,一說起權謀,立刻就被搔到了癢處。

  “朕意已決,立刻下旨,讓各路大軍速速東行。誰敢耽擱,嚴刑處置。”

  崇禎在楊嗣昌的鼓動下,將所有的反對意見都拋之腦後。

  此時的他,滿腦袋都是消滅夏國、完成一統、大明中興的幻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