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以詩歌斬妖除魔》第385章 經義考題
  第385章 經義考題
  隨著開考的聲音傳遍四方,便有不少的小吏快步走入這場中,他們各司其職,開始分發筆墨紙硯。

  旋即就有小吏舉牌,並目不斜視的給每個學子發下一份紙卷。

  宋穆伸手接過這題目紙卷,並在其負責記錄的文紙之上印上自己的文位名字,然後才得以小心的打開這份經義考題。

  今年的會試考題,或許多有艱難,已經聽了許久此番言論的宋穆,看著面前的紙卷,此刻難免有些激動。

  隨著宋穆緩緩的展開這份題卷,經義考試的題目便已經落入眼簾。

  而入目第一眼,宋穆就不自覺的挑了挑眉毛,對於這上面所列出的眾多經義題,很是有些詫然。

  這上面如今竟然都是些抒義題,就連最後一道也不再是截搭題,而是三句聖人之言並列,令人論其含義。

  子曰:仁者愛人。克己複禮為仁。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董公曰:國為君之國,王者無外。

  宋穆見到這個情況也是猛然一愣,這三句話雖是耳熟能詳,但其中意思可卻是令人無從下筆了。

  孔子,孟子,董仲舒,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要將三人聯系起來,那方方面面可多了,其中卻該解什麽意思?
  何等議論才能解釋其中道理,還有出題人究竟想看到什麽東西?
  宋穆心中突然有種錯覺,那就是這種題目出出來,不是真的想要讓這次的會試之中出現祥瑞,而是要讓眾人在此出大紕漏,狠狠的摔個跟頭。

  宋穆一時間也是思緒紛飛,卻覺得自己總是抓不住重點,甚至解到一般,就覺得後文如同迷霧一般,不知如何往下。

  宋穆抬頭往著外面看去,天色已經暗淡了下來,寒夜的冬日暗的尤其的早,寒風也不知道什麽時候突然刮起。

  也不知是風還是這經義題目,讓人手腳冰涼。

  宋穆粗略的看完了手中的這些題目,卻是先放下了手中的卷子,準備先吃上一點東西。

  這一張經義卷子,足足有三日的時間,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很多,千萬馬虎莽撞不得。

  當下宋穆便拆開桌板,就在這考舍門邊點起爐子,開始煮起了肉粥,一邊煮著粥,還不忘想一想這最後一題究竟是何等解法。

  周圍的考舍之中此刻都是嘩啦啦的聲音,不少人已經點起了蠟燭,準備趁著這第一日的晚上,多做出一些東西來。

  ……

  與此同時,貢院裡的一處樓閣之中,這裡燈火通明,其中正坐著不少穿著紅袍的官員,此刻正在清點著今日入場考生的情況。

  而一個須發灰白,滿面紅光的老者此刻則是端坐在主位上,喝著茶水,等待著眾人的匯報。

  此人便是此次考試的主考官嚴甫,如今已經百歲的他,為官已經有七十載。

  如今的嚴甫已經不再參與朝政,因為如今修為停滯不前,多是潛心摸索更進一步之路。

  只是這已非尋常境界,突破多是需要一個契機,嚴甫苦苦思索多年而不得。

  因而嚴甫便也給自己找了一份稍輕松的差事,在《天下文刊》之中擔任主編。

  這份工作還算愜意,而且能夠每日看到從文朝各處匯聚上來的文章,感受著這天下文人學子的活力澎湃,常常也是讓嚴甫多有感觸。

  只是這一年伊始,自己卻是臨危受命,做了這次會試的主考官。

  嚴甫是極正統的文官出身,且也在禮部任職過,按理來說對科舉之事多有熟稔,但卻是意外的從未做過任何一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

  並非自己學問不逮,而是自己平日不紓己見,後又因自己官職變動,便未做過科舉考官。

  至於自己為何如今成了這會試主考官,嚴甫心中卻是十分清楚。

  七年前,一直為陛下鞍前馬後的兵部尚書譚仲業升任右相,成了真正的肱股之臣。

  而權力之爭便也從那時候起,左相和右相似乎突然不和,竟隱隱有立派別之嫌,爭端由此不斷。

  但陛下似乎很是樂得見到這種情況,任其肆意野蠻生長,到了今日,這左相和右相兩派,各自把握眾多實權,常常劍拔弩張。

  這次會試的主考,本就也有這其中的爭執,只是看來陛下這回不願相信他們,竟不知如何想起了自己。

  嚴甫對此並不是很高興,這等事情並不好做,自己本已無心官場之事,但是如今這般,卻又是逼著自己做些抉擇。

  而且這次會試,那譚相的兒子似乎也在其中,那小子自己也見過,達境當是沒什麽問題,但如何排名,到時候或許要傷腦筋了。

  還有馮相的一位子侄……

  想到這裡,嚴甫的臉上多是有了幾分憂慮的神色,於是乾脆不想,放下茶杯起身。

  “整理的如何了?”

  嚴甫朝著面前的一眾貢院官員問道,這些人連忙直起身子,當下就有一個官員上前匯報。

  “回大人,本次會試入貢院赴考考生共有五千四百三十二人,幾番查驗無所差池。”

  說著,對方便遞上來一本名冊,嚴甫卻沒有接過,只是看著外面一眼,開口問道。

  “那此番太學赴考學子有多少人,南北方赴考學子各有多少人?”

  “這……”

  幾個貢院官員都是一愣,連忙翻查了一番,而後才拱手說道。

  “回大人,太學有一百七十四人赴考,南方學子佔了……七成。”

  聽得這話,嚴甫默默的點了點頭,但是心中卻頓時有些詫然了。

  之前禮部的幾位元老便說南方有才氣,過後文朝江山,多要靠這南方學子。

  可這並不算是好事。

  當下嚴甫這麽想著,卻是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便再朝著幾人開口問道。

  “這其中可有一位叫做宋穆的學子赴考?”

  聽得嚴甫這麽說道,立刻就有一個大人上前,點頭說道。

  “大人所說的可是江南西道前年的解元宋穆?如今他就在考場之中,位置是癸圈三百八十號。”

  嚴甫點了點頭,當下也是開口說道。

  “此子倒也是驚人,當初其那首興文詩便讓我多有感觸,料得此人未來可期。如今不過是二十歲的年紀,便已名震四方,此番赴試會試,卻不知道他究竟有何等的本事。”

  這麽說著,嚴甫心中一動,當下笑著對著眾人說道。

  “諸位大人,我看如今天色已晚,我等也正好去用飯,此番不如與我去考場上走一走,先看看我文朝崇文三十年,赴考的諸多學子?”

  一眾官員對視,也是立刻點頭。

  於是眾人魚貫而出,當下紛紛邁步走進了這貢院考場之中。

  到了這考場之中,嚴甫抬目望去,見到面前這碩大的圓盤狀的考場之上,如今火光點點,更有不少學子在奮筆疾書,也是忍不住的點了點頭。

  “且先去看看那位宋解元。”

  嚴甫一甩袖,帶著眾人的邁步往前走去。

  ……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