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商論考試
從譚偉一的口中,宋穆算是徹徹底底的清楚了這一次長安風雲的全部過程。
馮相本是兩朝元老,先帝甚至將李翱托孤於馮炁等一眾老臣。
馮相也對李翱十分重視,盡力培養之時,幫助掃清了不少的障礙,在李翱登基之後,穩固住了四方,更建言無數,條條福澤百姓。
此乃是萬民有目共睹,無可非議。
而譚仲業,則是新臣,出仕以來便跟著李翱征戰四方,又精明強乾,還提出了令四軍強悍的‘宗國法’,任右相以來,也令文朝軍力繁盛,威懾四方。
可兩者的衝突,卻恰恰就在這‘宗國法’上,兩年前,禦史台請命廢除‘宗國法’,還文朝邊軍純正,被李翱治罪,馮相卻出來據理力爭。
言‘宗國法’雖使邊軍強,但使文朝境遇更不妙,馮相列舉數十年邊民,邊土損失,還有國庫流失巨量銀兩,四方省道支援情形,一時間令人怎舌。
而譚相也不肯示弱,於朝堂上時常爭論,陛下又不做決斷,使得兩派分明,常常相互指責。
而數月前,馮相的一位進士子侄,本在王維詩宗修行,因‘宗國法’征召,戰死沙場,王氏詩宗子弟也死傷慘重,借此與陛下懇請緩下批詩宗子弟派遣,卻被譚相一言拒絕。
這於是成了導火索,並且燎起朝堂大火,陛下幾日革職十數人,甚至當堂吐血,仍有彈壓不住。
此事從譚偉一口中緩緩道出,眾人各個都有異色,不過多是神情凝重,譚偉一則是看著宋穆,歎息一聲。
“馮相與家父本都是陛下肱股之臣,如今矛盾卻是不可調和,長安百官,獨善其身之人實是少之又少。”
“宋兄才能,於六部任職自然無礙,可這般若是立刻做了,便成了風向,正是火盛之時,宋兄必回成為眾矢之的。”
“宋兄之前之事……唉……”
譚偉一說道此處,眉頭也是緊皺,此刻眾人也是紛紛看向宋穆。
宋穆也是露出一抹苦笑,知道譚偉一所言是當初長安大火之事,此刻也是微微吐氣,沉聲說道。
“宋某確實不知此中內情,不過宋穆嘗過那等爭鋒相對的滋味,自是明白其中情形。”
如此說著,宋穆也朝著諸位舉杯,當下笑著說道。
“諸位,且無須為宋某多慮,宋某如今,還不想在六部為官。”
此話說出,眾人神色都是稍稍變動,不過也是紛紛舉杯,譚偉一的目光看向宋穆,似乎有兩分放松,但似乎又有兩分不解。
氣氛緩和幾分,眾人也自是岔開話題,顧左右而言他。
第二日,宋穆同樣往東宮,也是第一次與東宮講學,所講之內容不過是作詩之感悟。
這等事情,陶風明早已與宋穆教授過無數遍,宋穆也照貓畫虎,啟動文力念力,憑空造出一片片詩詞異境,令眾人大呼神奇的時候,也多有感悟。
其中李棟也多有表現,只是宋穆發覺殿下似乎有入境之能,卻不熟表境之法,只是一日學習,詩作仍舊平平毫無起伏,甚至過於板正。
想來或許是李棟的短板所在,宋穆心中也有思慮,覺得需徐徐圖之。
一堂課後,宋穆與李棟交談了幾句,便往著暖閣而去,剛剛推開門,卻見到裡面坐著兩人。
一人是秦太傅,而另一個人,卻是嚴甫。
宋穆久違不見嚴甫,此番也是立刻拱手,而嚴甫和秦太傅當下似乎正在交流著什麽,見到宋穆進來,嚴甫立刻起身,頗是驚喜的上前。
“宋狀元,多年不見了,翰林一品境界,妙呼哉!”
宋穆也是拱手言語。
“嚴老謬讚,宋某不過僥幸突破,他日境界多有困惑,卻要像嚴老和秦太傅討教。”
嚴甫撫須哈哈笑了兩聲,點頭應道。
“無妨,你來的正好,我正與太傅商議事情,正與你有所關系。”
嚴甫這麽說著,秦太傅也是笑著點頭,當下令宋穆往裡來,讓在一旁落座。
宋穆面露謹慎,此番在一旁坐下,嚴甫也坐下與宋穆議論了幾句,然後才看向秦太傅,正聲說道。
“太傅,如何說?”
秦太傅當下起身,看了宋穆一眼,然後蕩出一道文力屏障,然後才重新坐下,看著宋穆。
宋穆也是面露疑惑,而對方當下開口說道。
“宋講學,你可還記得當初科舉時觸動文星的感覺?”
宋穆剛剛見得對方這般謹慎動作有些迷惑,此刻聽聞也是連忙起身拱手說道。
“下官自是記得,不過不同科舉試時,觸動文星之感卻有不同。”
秦太傅點了點頭,看向嚴甫,而嚴甫此刻只是笑著看著宋穆,開口說道。
“宋狀元也不用過分緊張,我等今日要商論之事,與殿下達境有關。”
聽聞此話,宋穆立刻抬頭,眼中有過一絲訝然,而嚴甫繼續說道。
“殿下如今是秀才巔峰境界,但是三年來多次試圖引動文星達境而不成,太傅請我來,便是要思慮過些時日殿下的考試。”
“殿下天資聰穎,但或許應試過多,於科舉場和東宮考試多有不逮,我們商議了不少方法,卻是想到了宋狀元。”
秦太傅開口說道。
“殿下如此或許是不知引動文星之感覺,老夫與嚴大人思慮,覺得宋講學或可為殿下解惑。”
宋穆聽到此處,才算是明白了兩人的意圖。
科舉考試的竅門想來秦太傅已經與殿下言明,但是自己在科舉考場摸爬滾打,尤其是引得文星震動,異象四起,更有文星認主,卻是萬中無一,難以比擬。
如何與文星勾動,甚至那種晦澀力量如何而來,自己卻是最為清晰熟絡,感悟必然獨特。
知曉這些,宋穆當下也是拱手,沉聲說道。
“為殿下達境出力,下官自是無可厚非,卻不知當如何去做?”
秦太傅和嚴甫當下對視了一眼,秦太傅當下開口說道。
“我們已經做了考題,不日在東宮設考,你與殿下同考,徐徐引導之。”
秦太傅如此說著,又是補充了一句。
“宋講學這幾日也先與殿下講解一番,或許多有裨益。”
宋穆自然是點頭,東宮設考,這等手段與科舉考試異曲同工。
只是不同的是文星稀少,故而萬民求儒道需以科舉徐徐圖之,而身為東宮太子,則可隨時開考,只求激發天星之力。
此等情形,便不再有科舉的束縛,而且各個詩宗的子弟,他們尋求突破,也是在達到某種感悟之後,便與文星感應,然後順利突破。
於此事,宋穆倒是頗有幾分上心,畢竟殿下早日突破境界,於任何事情上都有好處。
而這時候那秦太傅卻是對著宋穆再說了一句。
“宋講學,此事你卻要守口如瓶,切不可透露半點出去。”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