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本官也要投降啊
為了把楚賊擋在幽州城外,甚至是想著通過以逸待勞的作戰方式,直接挫敗楚賊的北伐,進而扭轉國運。
明廷君臣也是下了血本的……
盡管錢糧一毛都沒給,但是崇禎還是調動了大批邊軍啊,光是遼東一線就抽調了四萬多人,薊鎮一線又抽調了兩萬多人,宣大一線也抽調了兩萬多人。
最終組建了超過八萬人的大軍!
其中還包括了上萬騎兵!
這一萬多騎兵裡,又有著四千多堪稱精銳的關寧鐵騎。
但是這八萬多人,依托天津城進行防守作戰,效果卻是差強人意。
被洪承疇派出去迂回南下,試圖襲擊楚軍後勤線的祖大壽、吳襄所部萬人,剛走到文安城一線就遭到了楚軍騎兵部隊和第十師的狙擊。
在沒有進行頑抗的情況下,祖大壽率領的遼東軍就自行崩潰,扔下了六千步兵和炮兵,帶著四千關寧鐵騎狼狽而逃,而這一逃,就直奔山海關而去了。
以至於吳襄只能帶著六千被圍困的步兵和炮兵以及輜重等兵種,最終向楚軍投降。
這一戰,祖大壽所部甚至都沒能給楚軍造成實際性的傷亡,因為雙方根本就沒有正兒八經的打過。
祖大壽所部潰敗後,洪承疇親自坐鎮天津,迎戰來襲的楚軍主力。
之前的六天時間裡就因為楚軍的猛烈炮擊,以及頻繁但是規模小的突擊作戰而死傷超過五千人。
等到今天,楚軍對東炮台發起猛烈攻勢後,洪承疇派出騎兵襲擊楚軍側翼,試圖扭轉戰局,結果五千多騎兵出擊,第一波的一千五百米騎兵就遭到了全軍覆滅,並導致後續的第二批以及第三批明軍騎兵不戰而逃!
等到傍晚時分,東炮台正式被楚軍拿下。
原本駐防東炮台的上萬明軍全軍覆滅,沒有哪怕一個人逃了出來。
當然,這全軍覆滅的上萬明軍,並不是說都死傷了,實際上真正死傷的人也就三千人不到,剩下的大部分士兵都是陸續投降了。
這能夠死傷三千人,也不是說明軍的抵抗決心有多高,純粹是之前楚軍炮擊的太猛烈,在楚軍第八師發起總攻之前,東炮台內的明軍就已經死傷一千多人了。
在今天的總攻作戰裡,東炮台內的明軍其實也就死傷一千多人而已。
這死傷……還沒明軍出擊騎兵多呢。
明軍出擊騎兵,僅僅是第一批騎兵就死傷了一千多,第二批騎兵在早期的衝鋒過程裡,也是遭到炮擊死傷一百多。
後續朱興發陸軍中將率領騎兵部隊,持續追擊明軍的第二批和第三批騎兵,又陸續殺傷了一兩百明軍騎兵。
明軍騎兵,在今天的交戰裡,死傷得超過一千五百人。
剩下的則是一頭也不會的逃跑了,不過缺乏糧草補充的這些明軍騎兵,再朱興發所部騎兵的持續追擊下,其實也跑不了多遠。
餓都能餓死他們……
不是每一支騎兵,都能和祖大壽麾下的關寧鐵騎一樣,哪怕是被楚軍一路追擊,還能劫掠到糧草繼而逃命的。
說句題外話,祖大壽已經率部走昌平、順義一線,順利繞過了幽州城,這會都已經走到玉田一帶了,估計要不了幾天就能逃回山海關、
崇禎還派欽差去問罪,並命令他們退回去繼續和楚賊作戰,但是祖大壽根本沒搭理崇禎的命令。
這一次出關可謂是損失慘重,祖大壽直屬的上萬大軍丟了大半,只剩下四千關寧鐵騎被他帶了回來。
這還不算依舊在洪承疇麾下,這會正在天津防線和楚軍打著的其他三萬遼東大軍呢。
雖然這三萬遼東大軍,也不算是祖大壽他的本部嫡系,只能說是同一個派系,但是只要是遼東裡混,基本也沒那個將領敢不聽他祖大壽的話。
強如吳襄父子,那都是他手底下的兵!
以祖大壽看來,那三萬還在天津的遼東兵估計也得完蛋了。
媽的,這一波入關作戰,虧到姥姥家了。
這樣的祖大壽,怎麽可能還挺崇禎的話,又傻乎乎的掉頭和楚賊作戰啊。
這沒順去去幽州城搶一把,都已經算是對得住崇禎的了。
祖大壽跑路了,東炮台陷落了,五千邊軍騎兵折損一千大幾,剩下的也被楚軍騎兵追的跟狗一樣……
這天津會戰,要完蛋了……
饒是洪承疇,現在也是忍不住無比的悲觀。
當天夜裡,他是好幾次面向幽州城方向唉聲歎氣,緊接著又和來自楚軍的使者進行了一番談判。
這一次,楚軍使者可是沒給洪承疇什麽好條件了。
上一次還開出來了右侍郎的待遇,這一次楚軍方面隻給洪承疇留了一條路:無條件投降!
當然了,投降了後小命肯定是可以保住的,楚軍可是不乾殺俘的事。
然而這才一天過去了呢,洪承疇眼睜睜看著右侍郎變成了無條件投降,自然是心裡不服氣的。
這糾結一夜後,楚軍等不到洪承疇的投降答覆,自然是繼續對天津防線發動進攻!
而這一次的進攻,已經直接面向天津城本身了。
畢竟隨著攻佔東炮台後,楚軍在天津的東側已經是沒有什麽阻礙了,完全可以在這個方向放開了手腳對天津城直接進行猛攻。
就連海軍的多艘戰艦,都是忍耐不住直接跑上來對明軍的若乾堡壘進行炮擊。
面對楚軍的猛攻,哪怕是全盛時期的天津守軍也擋不住,更別說現在士氣低下,而且長管火炮火力已經開始不足的明軍了。
五千騎兵的潰敗,東炮台的陷落,對天津防線內的明軍士氣打擊是巨大的。
很多普通士兵乃至中低級將領們,都已經是忍不住偷偷跑過去對楚軍投降了,昨天夜裡,就至少有上千名明軍偷跑過來投降。
別說這些普通士兵和中低級將領了,就算是洪承疇這個領頭人,他也是一直沒放棄和楚軍進行談判啊……
只是之前雙方的投誠條件沒談攏,洪承疇前期是要價太高,死活要楚軍方面給他一個兵部尚書,而且為了防止楚軍反悔,要要楚軍方面公開宣布……
等到昨天的時候,洪承疇倒是願意降低條件了,但是楚軍方面已經看出了明軍的虛實,覺得這麽穩扎穩打打下去也是贏,而且贏的代價也不會有多高,甚至有樂觀的人認為,哪怕現在不怕,只要這麽拖幾天,對面都得自己崩潰。
這個時候,面對洪承疇的條件,用李成通的話來說就是:“還想當官?給他留一條小命就不錯了!”
於是乎,第二天雙方只能繼續打著……
然而洪承疇不願意無條件投降,想要依靠繼續抵抗,來換取當大楚的官,尚書不行,好歹給個侍郎吧……再不行,給個巡撫之類的也可以啊……
可惜,很多明軍的將領以及普通士兵們,可沒洪承疇那麽多心思。
普通士兵們以及眾多中低級軍官就想要保住性命,哪怕是高級將領們,也是琢磨著自己帶兵投誠過去,以後兵權雖然沒了,但是好歹能混個虛職,以後不敢說保住榮華富貴,但是繼續維持體面生活還是不成問題的。
楚軍方面,對帶兵來頭的明軍高級將領,一向來還是比較優待的。
帶幾千兵力投奔過去,視這些兵力的情況,楚軍基本都能給你一個尉官乃至校官軍銜,再安排一個虛職給你養老……
於是乎,東炮台陷落後次日的戰鬥力,哪怕是大白天的時候,也有不少的明軍成建制的投降了。
有些人投降過去後,為了表忠心,也是為了換取更好的待遇,甚至都會表示願意主動帶兵反攻。
不過楚軍方面覺得他們礙手礙腳,沒準……
這打打停停,幾天過去後,就已經陸續有一萬多明軍投降了。
等到八月五日,天津城的另外一個重要堡壘,也就是天津城西側的西炮台,期內上萬殘余守軍宣布投降!
沒辦法,楚軍的攻勢太過猛烈,尤其是楚軍拿下了東炮台後,得以進一步集中兵力也尤其是火炮,對天津城以及西炮台發動猛攻。
又因為天津還算是比較堅固,駐防兵力也比較多,楚軍為了避免前期太多的傷亡,又把主攻方向改到了西炮台上。
西炮台上的一萬多守軍支撐了一天多後,在死傷千余人之後就撐不住了,幾個領兵的將領殺死了在西炮台督戰的宣府巡撫以及監軍太監後,直接領兵投降。
這會這幾個將領都已經陸續獲得了楚軍上尉到中校不等的軍銜,後續也會被安排虛職,往後這一輩子不敢說大富大貴,但是小日子絕對能過得去。
如果個人努力,並且心態擺正的話,哪怕是在虛職上也能做出一些成績來,進而獲得真正的認可,到時候也能夠和陳永福,賀人龍這些降將們一樣,獲得實職甚至帶兵,往後混幾年,成為楚軍裡名副其實的高級將領也是有可能的。
比如賀人龍,現在可是大楚帝國陸軍第十六師師長,在之前的中原一系列戰役裡,率領第十六師打的很不錯,目前駐防在潼關、盧氏一線,和孫傳庭所部新秦軍對峙。
而陳永福,目前則是率領陸軍第十九師,目前正在貴州一帶作戰,也是頗得楚軍高層的重用。
就連後面投誠的鄭芝龍,現在人家在大楚帝國海軍裡混的也挺好的,雖然前期擔任的只是虛職,但是後來因為心態正,而且做事用心,再加上這人還的確能力不錯,目前已經被委任為北洋艦隊下屬第五巡洋艦隊司令,之前楚軍登陸長山八島,其海軍艦隊裡有一部分就是他指揮的。
掌控實際兵權的明軍將領,只要帶兵來頭,楚軍一般都不會過於苛待。
而這,也是歷次大戰裡,導致明軍方面經常大規模投降的原因之一。
於是乎,這沒幾天功夫,西炮台就完蛋了……洪承疇就只剩下孤零零一個天津城以及城內的兩萬多殘兵……
這個時候,洪承疇看著外頭灰壓壓的楚賊,不由得歎了口氣,心中暗道:
無條件投降就無條件投降吧,總比送了命好……
而且主動投降過去,對方就算再怎麽樣,哪怕只是為了面子功夫,也不可能真的把自己扔到一邊吧,史可法、解學龍還有宋祖舜他們,都不過只是個巡撫而已,這投降了後多少也獲得了官職。
自己投過去,哪怕當不了尚書,哪怕連侍郎都沒有,但是對方不可能真的一官半職都不給自己吧
自己好歹是個總督呢。
前期職務低了一些不要緊,回頭慢慢爬起來就是了,憑借自己的手段,以後在大楚帝國裡混一個尚書還不是手到擒來。
想到這裡,洪承疇轉身,準備讓手下把楚軍使者叫過來,商議一下無條件投降的事……
自己好歹還剩下兩萬多兵力呢,雖然是無條件投降,但是好歹要給自己留一些體面吧!
只是這剛轉身呢,就看見後頭一群披甲士兵朝著自己衝了過來,而且一邊跑還一邊彎弓搭箭。
睜大眼睛細看,領頭的將領還是一個自己極為信任的心腹將領。
洪承疇頓時一慌:“你們……伱們想要幹什麽?”
可惜沒人回答他,他等來的只是一波箭雨……
胸口插著好幾支箭的洪承疇,靠著牆角軟癱在地上,此時的他上氣不接下氣,嘴角還不斷地滲出血沫。
他想要對著提刀上前的昔日心腹說話,但是只能看見他嘴唇微動,什麽話都沒能說出來。
洪承疇可是被至少十幾支箭命中,其中七八支擊中了他的上軀乾,此時的他連呼吸都已經呼吸不了,更別說說話了。
他努力的想要掙扎,但是卻是無法移動半點身子。
他想要張口說話,但是只有模糊不清的嗚嗚低語。
無法動也無法說話的他,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昔日心腹提著刀上前,緊接著,就見這個明軍將領一刀把洪承疇的頭顱砍下。
待頭顱落地後,此中年將領一手撿起頭顱並高舉,大聲對左右道:“投名狀已經到手,我們打開城門迎接王師入城!”
沒有人知道,洪承疇臨死之間想說的那句話是:“本官也要投降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