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殘暴的印度軍團
上河部落對楚國人定居點的襲擊,然後被反殺乃至部落滅亡,這種事情在北美西部地區裡並不罕見,實際上發生的非常頻繁,基本上每年都得來上幾次。
要不然,你以為楚國人現在控制並大規模開發耕種的夏陽府和金山府以及陸河府是怎麽來的?
總不會是當地土著拱手相讓送給楚國人不是。
大楚帝國的北美三府之地,那都是打出來的,沒有半點的摻假。
整個過程也顯得很殘酷,時不時就會出現某個偏遠,深入內陸腹地的楚國小型定居點被土著襲擊,人員傷亡慘重甚至被屠村的情況。
同樣也經常出現一些土著部落被楚軍剿滅的情況。
雙方之間也沒有什麽仇恨,也不存在你壞還是我更壞的情況,大家都是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罷了。
楚國移民們需要大量的可開發耕地,如此不斷的從沿海地區朝著內陸深入,尤其是一些適合耕種,交通便利的地方。
主要是一些河流兩側的平坦土地,如金山谷地。
北美巡撫衙門對這片東西寬數十公裡,南北長五六百公裡,地形平坦,河流眾多,氣候溫和的谷地非常重視,因為這地方幾乎是整個北美洲西海岸裡最有可能大開發,也是最容易大規模開發的平原耕地。
因此不斷的組織移民沿著河流深入,在雙河縣一帶發現了大量黃金之後,移民規模就更大了,不僅僅有大量的官方移民,還有大量的自費移民。
而大量楚國移民的到來,也是不斷的擠佔著當地土著部落的生存空間。
這些土著部落的生存模式,還停留在非常原始的漁獵放牧采集等模式,這樣的生存模式需要大量的地盤來狩獵,如北美野牛,獵殺的野牛除了吃外,也會把牛皮出售給楚國的商人們以交換火繩槍以及其他冷兵器或者是其他生存物資。
同時馬匹以及火繩槍的存在,也讓當地的土著對野牛等大型動物的獵殺能力大幅度提高,他們不再滿足於僅僅是為了吃而獵殺野牛,同樣也為了獲得皮毛而大規模獵殺野牛。
同時楚國移民到來後,會擠佔當地的生存空間,並同樣大規模獵殺野牛。
野牛的牛皮是非常好的皮革製作材料,很多楚國移民在屯墾種田之余,會帶上槍支成群結隊的在周邊地區進行獵殺野牛等大型動物,這既是為了獵殺野牛獲得皮毛以及肉食,也是為了避免這些大型凶猛的動物破壞農作物,對人員造成傷亡。
如此也導致了美洲西部地區的大型動物被楚國人和當地土著大規模獵殺,數量急劇減少。
這數量少了後,雙方也就有了矛盾,很多地方上的土著開始敵視乃至驅逐楚國移民,認為他們搶走了野牛。
同樣的,在楚國人看來,野蠻而不講理的土著也是一巨大的威脅,並且這些土著們還竊據著大量上等的可開發土地。
雙方的矛盾多了後,自然也就會出現相互襲擊甚至戰爭。
諸多矛盾的背後,歸根到底還是對生存空間的爭奪。
這種生存空間的爭奪是非常的殘酷的。
當然了,這種情況也不僅僅是楚國人如此,同樣的西班牙、葡萄牙人等歐洲殖民者在美洲也差不多。
甚至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做的還更過分一些,這些人還玩奴隸製呢,他們會抓捕大量的土著充當奴隸進行耕種,並且使用奴隸的時候一點也不愛惜財產,以至於美洲土著迅速,大量的消失。
甚至因為南美洲等部分地區的土著被他們玩的沒多少之後,都被迫從非洲引入黑人奴隸呢。
如此才催生了臭名昭著的大西洋三角貿易,也就是奴隸貿易。
而楚國可不搞什麽奴隸製。
至於在楚國西洋貿易公司、東洋貿易公司的莊園上勞作的大量各地區土著戰俘,那是軍方的戰俘,不是奴隸,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這打仗抓的戰俘,直接一股腦屠殺了影響不好,但是也不能放了讓這些土著成為潛在的動亂份子,同時更不可能讓他們白吃白喝……
所以戰俘也是需要工作的。
不僅僅戰俘如此,實際上楚國內部的那些犯罪的囚犯們,也都是需要工作的。
在大楚帝國裡,可沒有說犯罪後就能夠優哉遊哉的住在監獄裡,用納稅人的稅金白吃白喝的情況,犯罪們都需要工作養活自己。
不過在松溪村和上河部落之前的戰鬥裡,松溪村的民兵們並沒有抓到多少俘虜,當時殺的太狠,一下子就擊潰了對方,等想要抓俘虜的時候,那些土著潰兵們都已經跑的差不多了。
並且追殺的過程裡,很多土著為了活命逃入了山林當中。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吳金堂當時也沒有下令讓民兵們進入山林繼續追擊。
所以其他的繳獲有一些,但是俘虜真心沒幾個,那幾個俘虜也是被轉交給了軍方。
經過這一戰後,松溪村重新恢復了平靜,只不過有兩戶人家卻是沒有恢復一樣,這一次出戰雖然是大勝特勝,但是打仗嘛,總是免不了會有傷亡。
這一次戰鬥力,松溪村的民兵隊裡,有一個民兵被土著的火繩槍擊中胸膛,當場胸口就被打出來了一個大洞,連施救的機會都沒有就直接陣亡了。
還有一人中箭重傷,雖然經過了戰場上的緊急救治,但是終歸是沒有能夠撐過來,回來的路上就死了,這還是個十六歲的小年輕,追殺敵人的時候衝的太前面,不甚之下被土著來了個回馬箭,一箭穿胸重傷。
其他輕傷的也有七八個人,就連趙感通自己,也是因為不注意受了點小傷,不過問題不大,只是手臂位置有些小擦傷而已。
戰鬥結束後,用醫用酒精進行消毒後,使用醫用紗布進行了包扎好就行了,甚至都不用進行縫針。
打仗嘛,死傷很正常。
松溪村的民兵隊,因為有了兩人出戰而死,上頭和其他村民們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管。
很快就有縣上守備大隊的人過來,給戰死者的兩家人發放了撫恤金,並向家屬解說後續的一系列犧牲軍屬的優待條件,比如限定時間減免統一農業稅,子女教育的優惠等。
同時松溪村裡也組織了內部的捐助,給這兩戶人家湊了些錢。
陣亡民兵的家屬雖然悲痛,但是接受了撫恤和捐助,以及後續的官府給的優待政策後也緩和了不少。
他們其實也知道移民屯墾本身就是有風險的……甚至都不用說,你看松溪村裡一共才兩百多人,就有七十多人的民兵,連老幼婦孺都會使用槍械自保就能看的出來。
就是因為有風險,而且風險不小,所以才需要這麽多的民兵和槍械啊。
這要是沒有任何風險,也用不著這麽多槍啊!
北美的土地是好,隨便來個人都能獲得數十甚至上百畝的免費土地,隨便給點象征性的錢,還能獲得更多的土地。
而且還可以獲得免息的屯墾貸款,哪怕伱兩手空空來到北美,都能直接變身一個擁有土地數百畝土地的小地主。
這麽好的事,自然是有代價的!
土著襲擊,水土不服,疾病侵襲等都是代價。
這還是在金山府裡楚國人控制比較強的地方,如果是在一些蠻荒之地裡代價更大,當然獲利也更大。
有些膽子大的楚國人,甚至都已經脫離了北美巡撫衙門的實際控制區,沿著河流進一步深入內陸進行屯墾了。
在那些地方裡,北美官府衙門可管不了,真正的無法無天之地,你愛怎地怎地,前提是別死。
相對來說,松溪村這邊只是靠近土著控制區邊緣,不單單有自保能力,遭到大規模土著襲擊,還能得到正規軍隊的支援,情況可好多了。
更何況現在對松溪村有最大威脅的上河部落也已經被剿滅,附近二三十公裡內已經沒有了大規模的土著部落,安全系數大幅度提升。
沒幾天時間,趙感通就得到了一個消息,上頭決定對松溪村地區進行更大規模的開發,準備組織更多的移民過來屯墾。
一些對北美地區情況比較了解的老移民說,恐怕不用幾年,他們這個松溪村就會變成松溪鎮了。
這也是楚國在海外殖民時候的常用做法,先是派遣一支官方移民團隊前往開辟定居點,然後逐步增加自費移民,等移民人數增加到一定程度,並把周邊的土著剿滅之後,就會以原來的定居點為依托,開始大規模組織移民過來屯墾開發。
村級的定居點也會逐步擴建為鎮,甚至縣,實際上全面控制並開發周邊地區。
金山府地區裡的很多鎮,縣基本都是這麽來的。
雙河縣倒是一個例外,按照正常情況的話,雙河縣那邊發展到如今頂多也就是一個鎮的規模,但是因為黃金的出現導致這地方出現爆炸式增長,最終短短幾年內就從一個村級的定居點發展為一個縣城,甚至人口數量還極多。
趙感通聽聞上頭會加大對松溪村地區的開發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
到時候那些新來的移民,哪怕有土地,也有官方扶持的屯墾貸款,但是他們總是要吃飯,也要其他消費品啊。
自己可以加大種植面積,也可以養殖一些牛馬羊等牲口,到時候把糧食和肉食以及牲口就地出售賺一筆。
就算當地無法消化,也可以賣給那些收購商們。
實際上把糧食以及棉花等農作物出售給商人,再由這些商人們組織運輸到金山港等沿海港口,再裝上那些返航的船隻運回本土銷售,這本來就是楚國治下北美地區乃至其他海外領地的重要經濟模式。
海外領地土地多,農作物產出大,當地又無法消耗這麽多。
同時往來的船隻,把國內的貨物運輸到海外領地後,總歸是要回去的,這空船回去肯定虧死,所以哪怕運費便宜,也會帶上貨物返航。
由此就形成了一個本土和海外地區的物資運輸渠道。
不出意外的話,趙感通種植的那些棉花,最終都會通過這種渠道,最終運回本土,進入某個紡紗工廠裡生產成棉紗,最終織成布匹,成為大楚帝國龐大的紡織工業裡的無數原料供應商之一。
大楚帝國的紡織業直到目前為止,依舊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不僅僅海外需求龐大,大量布匹外銷。
同時隨著楚國內部的經濟逐步發展,民眾對紡織物的消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這些都導致了龐大的紡織品消費需求,而國內本土的紡織品需求其實遠遠超過海外需求。
別看大楚帝國的機制布在海外攻城略地,但實際上,大楚帝國生產的大量布匹,百分之九十都是內部消費掉了,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紡織品是外銷的。
一個完成了初步工業化,目前擁有三億多人口的帝國,其內部需求極其強悍的,其消費能力遠超全球其他封建農業國的總和。
因此,出口貿易對於當代的大楚帝國而言,其實也不是那麽重要!
並且這些出口貿易,基本上也都集中在楚國控制的一些藩屬國,傀儡國,殖民地裡,主要是南洋各國以及印度半島上。
至於對西亞以及歐洲地區的貿易,總額雖然比早期更多了,但是整體比例卻是急劇下降,甚至可以說這點出口數量已經無法對楚國的經濟造成什麽實際性的影響。
早些年的時候,為了維持出口貿易,大楚帝國總體上對荷蘭人,葡萄牙人還是保持了一定的克制,畢竟需要他們幫忙出口運輸大量的貨物。
但是現在,楚國人看你不爽就打過去了。
和歐洲地區的貿易越來越不重要,也是使得了大楚帝國對待這些歐洲殖民者的態度有,是越來越激進。
畢竟無所求就無顧忌。
當然了,如果有一天直接殺到了歐洲,把歐洲地區變成了自家的殖民地,商品傾銷地,那又另當別論。
這也是楚國的海外擴張政策裡一直在做的事情。
奪取南非也不僅僅是為了黃金,同樣是為了掌控前往歐洲的海上通道。
而這個過程裡,葡萄牙人就倒了大霉。
因為在楚國人在非洲開辟殖民地,建立沿海補給港口的過程裡,基本上對上的都是葡萄牙人。
這倒不是楚國人對葡萄牙人有什麽敵意之類的,純粹是葡萄牙人在非洲東部海岸控制了大片的殖民地,其中的東非地區更是葡萄牙人在非洲殖民體系裡的重要據點。
這葡萄牙人就在東非,而楚國人要殺到南非去,也要路過東非。
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直接打過去唄。
在東北非地區,尤其是索馬裡地區的擴張的行動結束了後,楚國人在這裡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主要是建設摩加迪沙這個港口城市,讓這地方變成了楚國在東北非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以及補給基地。
經過初步建設後,楚國在這裡囤積了好幾千兵力,同時有著一支龐大的艦隊,更囤積了大量的後勤補給物資。
大楚帝國是把這些變成了在非洲地區的大本營。
承順三十一年秋,楚國在東北非地區的擴張和建設告一段落,同時大楚帝國正式設立非洲巡撫,巡撫駐地為摩加迪沙,統轄非洲以及西亞半島等地事務。
非洲巡撫的設立,也宣告著大楚帝國在該地區的下一輪大規模擴張行動開始了。
承順三十一年秋十月,大楚帝國前禮教部藩務司副司長,分管歐洲、非洲、西亞事務的毛遠航,正式在摩加迪沙就任非洲巡撫一職。
就任非洲巡撫後,毛遠航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下令早已經準備妥當的軍方南下,奪取東非地區,包括葡萄牙人在東非地區的大本營莫桑比克島。
實際上在這之前,楚國就以西洋貿易公司的名義,在東非地區佔據了彭巴港,並在這裡修建了港口,炮台等設施,讓當地成為了大楚帝國在東非地區一根釘子。
葡萄牙人後來發現了楚國人佔據了彭巴港後,一度想要派兵收復該地區,但是最後都失敗了。
打也打不過,趕也趕不走,最終葡萄牙人只能當做沒看見了。
而現在,大楚帝國正式發起對整個東非地區的擴張後,彭巴港頓時就成為了大楚帝國在該地區裡的橋頭堡以及後勤補給基地。
之前幾個月裡,多批楚國船隊抵達該港,運輸來了大量的後勤補給物資,還有四千多人的地面作戰兵力。
讓彭巴港成為了楚國在非洲地區裡兵力第二多多的大型軍事基地。
而這四千多增援兵力裡,其中三千多人都是印度軍團第三團的兵力,楚軍正規軍兵力只有一個營而已。
楚軍之前在索馬裡地區使用印度軍團後,發現印度軍團特別好用。
首先是非本國子民士兵,用起來不心痛,打仗死傷也就死傷了,不用擔心傷亡太大造成什麽不良影響。
使用成本低廉,這些印度軍團的士兵,薪餉可是很低廉的,甚至死了都不用給撫恤金……
武器裝備基本使用的也都是正規軍裡換裝下來的二手貨,便宜的很。
而且這些印度軍團的士兵們,在非洲這破地方打仗還特別的凶殘……這些人可沒什麽文明人的觀念,楚軍士兵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雖然也談不上多好,但是也不會去主動乾一些天怒人怨的事,畢竟作為文明人,大多還是有一些基本的道德觀念的。
但是那些印度軍團的士兵可就沒那麽多的想法和顧忌了,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為了方便省事,經常搞各種屠殺,甚至有時候為了進行實彈演習,都會找個土著村落進行實彈演習……以至於楚軍內部都有人看不下去,多次訓斥印度軍團,讓他們別瞎搞,這都把土著殺光了,上那抓戰俘去,沒有戰俘,你自己去修港口啊?
但是效果不大,那些印度軍團的印度士兵們本身就是賤民出身,他們都沒把自己當人看,更沒把那些土著們當人看。
甚至有時候他們還會覺得特別委屈……我這還不是為了更好的完成任務,至於殺幾批當地土著……不過是些許土著罷了,這有啥的。
不過這樣的印度軍團,也有了一些正面效果,那就是殺的多了,這惡名也就越來越大了。
如今東北非那邊的土著,畏懼印度軍團,更甚於畏懼楚軍正規軍。
畢竟楚軍裡的正規軍,都還是正常人,多少講點文明,偶爾也講道理。
但是那些印度軍團的印度士兵,可不跟你講文明……更不講道理,動不動就玩屠殺。
遇上印度軍團後,很多土著連抵抗的心思都不敢有,不是直接逃跑就是投降,生怕投降完了被直接屠殺。
如此的印度軍團,也是讓楚軍上層歎氣之余不得不加強使用。
這把刀雖然歹毒了些,但是真的好用啊!
這不,在東北非地區表現上佳的印度軍團,很快就迎來了增兵,楚軍又在印度地區招募了大幾千賤民士兵,然後組織運輸到了非洲。
等到現在,非洲地區的印度軍團已經足足有四個團,編成第三團、第四團、第五團、第六團,總兵力上萬人,分布在各地前線駐防,並和的各地土著們進行作戰。
而印度軍團第三團,因為作戰經驗豐富,戰鬥力強悍,加強了炮兵乃至騎兵,後勤兵力後,被作為先遣部隊派遣到了彭巴港。
不出意外的話,該團將會作為對東非地區作戰的主力。
印度軍團第三團集體被調往東非彭巴,第三團裡服役的萊哈爾同尉自然也隨隊到了彭巴。
作為印度軍團裡極少數,被授予土著軍官專用‘同尉’軍銜的萊哈爾,也是土著士兵裡極少數知道己方部隊即將迎來大戰的人。
但是對此他並沒有感到害怕,甚至他還感到了興奮和期待。
有仗打才有軍功,才有戰利品,才有更多的收獲。
他已經聽說了,隨著印度軍團規模的擴大,也需要更多的土著軍官來協助楚國軍官來處理各種事務,畢竟你不能讓楚國軍官直接指揮那些土著士兵不是,語言都不通……
上頭已經準備對土著軍官進行一定的改革,把單一的同尉擴充到同少尉、中尉甚至上尉,以協助楚國軍官管理規模更大的駐非洲印度軍團。
他希望自己能夠搭上第一批的順風車,混一個同少尉甚至同中尉的軍銜。
但是想要升官,除了資歷和能力外,這軍功也不能落下啊。
楚軍在晉升上,一向來都是高度重視戰功,光有資歷沒有戰功,光靠熬時間可是升不上去的。
正規軍如此,仆從軍印度軍團也同樣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