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國的民兵組織是有著完善體系的,畢竟這是屬於正兒八經的軍事武裝組織,直接隸屬於軍方管理。
民兵的指揮權歸屬地方守備司令部,轄區內各府縣鎮都會建立完善的民兵體系,一些大規模,工人眾多的官辦企業也會單獨設立民兵組織。
民兵按照區域,規模不等編組為民兵隊、營、團甚至師。
這說還是國內本土的情況,如果是海外領地的外,一般都是按照定居點設立民兵隊,如同松溪村這樣一個單獨的移民定居點,就會設立一個民兵隊,並且民兵比例會非常大,配屬的武器裝備也更加優良,甚至一些大規模的民兵部隊會擁有輕型火炮這些重武器。
民兵裡的指揮官、骨乾士兵通常會讓退役軍人擔任,因此很多地方上的民兵組織,其指揮官通常都是退役校尉軍官甚至將官。
一些退役士官或士兵,則是擔任一些基層的民兵隊的隊長。
松溪村這邊的情況則是屬於比較典型的海外民兵組織結構,民兵人員佔據當地青壯比例的極大一部分,甚至可以說當地每個青壯都是民兵成員。
同時松溪村的民兵們,還有著比較獨特的北美特色,那就是幾乎人人配馬。
這是因為大楚帝國在北美地區裡,人數少,但是土地多,因此耕種的時候廣泛采取馬耕,這既然采取馬耕了,那麽移民群體裡的農用馬保有數量就比較大了。
雖然都是一些役用馬,算不上什麽真正的戰馬,但是用來騎馬進行機動,再不濟用來馱運物資什麽的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也就導致了北美地區裡的民兵們,騎馬步兵的比例相當大。
這廣場上集結的民兵們,基本都是和趙感通一樣牽著馬來的,有的人甚至還不止一匹馬,而是帶了兩匹馬呢。
上頭正在進行動員講話的退役士官,現松溪村駐村巡警,松溪村民兵隊隊長吳金堂的身後,更是有著三匹馬。
其中一匹的馬背上只有馬鞍,沒有攜帶其他東西,但是另外兩匹卻都是攜帶了大量的物資。
除了吳金堂個人的一些作戰後勤物資外,馬背上被馱著兩個大號的彈藥箱,裡面裝滿了火帽以及紙包彈,這是屬於民兵隊裡的後勤物資了。
就這兩箱火帽和紙包彈,都夠他們這一小隊人連續作戰很久了。
畢竟這年頭的前裝火槍射速很低的,一場普通的戰鬥力,人均消耗子彈也就那麽十來發左右,激烈並且持續時間長的戰鬥頂多也就二三十發子彈。
楚軍之前在印度展開的一系列戰役裡,持續了小半年時間,數萬人的作戰部隊,人均消耗子彈其實只有二十發……
當然,這個子彈消耗量是參戰兵力的人均消耗,實際情況是前線作戰的士兵們會持續開火,子彈消耗量可能達到數十發甚至上百發,但是後方的士兵們一槍未發。
平均數據嘛!
你不能拿平均數量來衡量前線士兵們的實際開火數據。
印度孟買戰役裡,楚軍的一個排的士兵們在當天戰役裡,平均打出去了一百三十發子彈。
這是大楚帝國建國多年來,無數戰役當中,單次戰鬥裡打出去最多子彈的一次,這幾乎也是極限數據了。
打完仗後,這幾十個號士兵第二天有一個算一個,右手都抬不起來了,緩了好些天才恢復過來……因為他們在持續作戰過程裡,受到了槍支的後坐力的持續衝擊,導致了肩膀損傷。
這年頭的前裝滑膛槍的後坐力可是很大的,可別以為滑膛槍後坐力就小,子彈動能就小,實際上和後世的現代步槍也沒差多少。
二十一年式滑膛槍的槍口動能可是三千八百多焦耳,後世大名鼎鼎的AK47,也才一千九百多焦耳,其他的自動步槍普遍也就一千多焦耳。
對了,順帶一提,英國長空的出箭動能才一百二三十焦耳,其他類型的同時期弓箭比這個數據還更差一些。
楚軍的火槍之所以出口動能這麽大,這是為了確保在百米有效射程之內能擊穿敵人的盔甲防具。
這年頭的軍隊,還在普遍裝備盔甲呢,大楚帝國的出口型號板甲可是非常暢銷的,同時楚軍自己都還在大量裝備輕型板甲呢。
這火槍要是威力不足,無法穿透板甲的話,自然是不行的。
楚軍裡所有步槍,都能在一百米射程內,擊穿兩毫米厚的低碳鋼,這也是出口板甲裡性能最優秀的出口板甲數據,楚軍要確保自己裝備的火槍,能夠在百米范圍內,擊穿所有自家出口的板甲!
這既要確保威力,那麽後坐力自然就小不了,再加上這年頭楚國在槍械上也沒搞什麽降低後坐力的一些技術,更沒人體工程學之類的,導致槍械的後坐力更難承受。
以二十一年式火帽擊發步槍為例,連續擊發上百發子彈的話,那麽士兵的肩膀就會因為後坐力變的淤青的發黑,並出現劇烈的痛疼。
並且承受後坐力肩膀一側的手臂可能都舉不起來!
基於這一點,可以說一百多發子彈,基本就是士兵們持續射擊的極限了,再多就打不動了……打完肩膀就得報廢掉。
不像是後世的那些自動步槍,一梭子過去就是三十發子彈,隨便幾梭子過去上百發子彈就打光了,再打多幾梭子,得,可以下班了。
因為子彈都打光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前裝火帽的一個優點了:子彈消耗量極少!
如果換成射速極快,並且方便裝填以及射擊,同時有效射程也更遠的後裝線膛步槍,這個平均子彈消耗量至少得翻好幾倍。
趙感通自己也帶了不少的子彈,火帽和紙包彈足足有一百發,除了腰間的武裝帶子彈盒內裝著有,這北上的武裝背包裡也有兩盒的儲備子彈。
這些子彈就和他手中的二十一年式火帽擊發步槍一樣,但是屬於民兵隊裡的武器裝備,由軍方直接提供,不需要趙感通出錢自備。
不僅僅是步槍子彈不用自備,就連他自己的那柄左輪火帽滑膛手槍的子彈,也不需要自備,民兵隊裡有九毫米規格的手槍紙包彈以及火帽供應,同樣是免費的。
不過這些免費子彈也不能隨便用,民兵隊把槍支彈藥配發到個人,只是讓你保管,並且在有需要的時候使用,非集體戰鬥期間的話使用了還要進行情況說明,不是讓你隨便亂用的。
當然,不進行情況說明也行,你自己掏腰包購買子彈補回去。
這也隻局限於海外部分領地。
如果是在國內本土或者治安良好的海外領地裡,民兵部隊裡的槍支和子彈都是分開,並且集中保管的,可不是你想要用就能用的。
但是在部分面臨土著襲擊的海外領地裡,為了讓民眾有充足的自保能力,則是采取了槍支彈藥直接配發給民兵,並讓民兵自行保管。
其實就算不配發,這些民兵們為了自身的安全也會購買槍支彈藥放在家裡,出遠門的時候也會帶上。
某種程度上來說,民兵隊裡配發的槍支彈藥,算是一種民兵福利……讓民兵們省點錢,不用自行購置槍支彈藥。
松溪村的一大群青壯民兵們集結完畢後,在民兵隊隊長吳金堂下令讓民兵隊裡的第五小隊和第六小隊留守村子。
他自己則是帶著四個小隊的人馬出擊。
松溪村裡的民兵一共有七十六人,雖然人數少了點,但還是按照了線列戰術的需求,把人數分成了三部分,編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執行戰鬥任務的時候,就可以以這三個排為基礎,進行標準的三列橫隊戰術。
同時也可以把第三排拆分,補充到第一和第二排裡,執行兩列橫隊戰術,以加大火力密度。
嗯,隨著火帽擊發步槍裝備後,楚軍一般比較傾向於采用兩列橫隊戰術,用更密集的火力來壓垮敵人。
民兵組織裡的排之下,往往是十來人不等的小隊,具體人數要看這個民兵部隊裡的兵力數量多少。
當然,人數更少的一些民兵部隊裡,往往可能就直轄三個小隊了。
但是甭管你是一百多人,還是大幾十號人,反正都得編成三個排或者乾脆是直接編三個小隊,搞‘一三製’。
即一支最基層的軍隊,需要三支人數相等的排或小隊。
這是為了確保能夠施行線列戰術。
松溪村裡的民兵隊,就是編成了三個排,因為人數少,所以每個排裡只有兩個小隊,十來人不等。
趙感通被編進了第三小隊裡,屬於第二排的作戰序列,他跟著同小隊的其他民兵們,牽著馬跟隨前頭的吳金堂開始朝著村外而去。
松溪村民兵隊裡的四個小隊,一共五十號人左右大部分牽馬而行,前頭還有幾個騎術不錯的民兵先行一步充當哨探。
後頭還有幾個人牽馬拉著一門六十五毫米的輕型野戰炮。
民兵那也是軍隊,也是能配屬火炮的,松溪村這邊距離土著控制區不算太遠,容易遭到土著襲擊,因此上頭就給松溪村這邊弄來了一門舊式的六十五毫米輕型野戰炮。
這玩意可是有些年頭了,承順十三年生產的老型號,距今足足有十八年了,比民兵隊裡很多年輕民兵年紀還大……民兵隊裡甚至有好幾個十四五歲的小家夥呢。
也別覺得這些小家夥年紀小,在這年頭的楚國人普遍早熟,十四五歲結婚的一大堆,畢竟大楚帝國的成年人定義也僅僅是年滿十六周歲而已……所以十四五歲的年紀,對於很多楚國人,尤其是底層民眾而言已經算是半個成年人了。
尤其是在海外領地這種地方,別說十四五歲的半大男孩拿槍戰鬥了,留守松溪村裡的老弱婦孺裡,不少十一二歲的小屁孩都已經端著槍進行警戒備戰了,其中不乏女孩子。
和這些年輕的民兵比起來,這門十八歲的六十五毫米輕型野戰炮,可真的是老家夥了。
十幾年前的時候該炮正值青春的時候,就被陸軍帶到美洲作戰,歷盡多年服役,無數戰鬥之後。
去年前終於退出了一線戰鬥序列,被國內補充過來的先進新式六十十五毫米野戰炮所取代,最終被納入了民兵裝備裡配給了松溪村這邊,繼續發揮余熱。
盡管已經是十八歲的老家夥了,性能也老舊落後了,但是威力已經相當可觀,至少用來對付那些不成氣候的土著是沒啥問題的。
兩匹挽馬拖著這門輕型野戰炮,直接在村子外的泥土道路行走著,很快民兵隊離開了村子附近的泥土道路,直接走上了長滿了雜草的原野。
那門六十五毫米輕型野戰炮,則是繼續跟著民兵們前進,雖然道路不平坦,以至於前進速度降低了不少,但是總歸是能走。
這也是為什麽大楚帝國陸軍如此鍾愛六十五毫米野戰炮的緣故!
這種輕型火炮足夠輕便,哪裡都能去啊!
在這種平原地形裡,哪怕是沒有成行的道路都能用馬匹直接拉著走。
頂多就是遇上一些坑坑窪窪的時候,再讓炮兵們幫個手推一推而已。
趙感通們跟著大隊人馬一路前進,不用多久就看見前頭的人馬停了下來,當即他也是跟著停了下來。
又過了約莫一分鍾後,就聽見前頭自家的小隊長翻身上馬,同時吆喝著:“第三小隊,上馬跟我來!”
盡管他還不知道前頭髮生了什麽,但還是和其他人一樣,直接翻身上馬,並朝著前方的小隊長靠攏。
靠攏過去後,這個時候他才看見,前頭的平緩小山頭北方,有著大片人群!
那是一群少數人穿著衣服,不過更多的隻穿著簡單皮毛,帶著各種羽毛,皮膚是深褐色的土著人群,這些土著有四五百人,其中大部分拿著長矛弓箭之類的簡陋冷兵器,但是也有相當多的人拿著火繩槍。
其中大部分徒步,小半人則是騎馬。
這麽一看,趙感通略微皺眉:尼瑪這些土著的武器裝備還有馬匹都不差啊!
趙感通遠遠看過去,也看不出來這些土著的來路,但是前頭的民兵隊隊長吳金堂卻是知道,這是距離他們定居點西北方向大約二三十公裡外的一個土著部落。
楚國人稱之為上河部落,至於當地土著認不認同這個名字不重要,反正楚國人自己這麽叫的。
而且吳金堂還知道,這些土著手中拿著的火繩槍,還是之前他們楚國人自己賣出去的……
就連這些馬匹,有相當多一部分也是從楚國人手裡得到的馬匹放牧繁殖出來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楚國人一手把當年還處於愚昧原始人狀態的上河部落,培養到擁有大量冷兵器以及部分火繩槍的現代化部落。
因為當年楚國人剛來到金山地區,人數極少,同時又面臨著西班牙人持續向北擴張,為了穩固這一區域的控制權,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和西班牙人直接爆發武裝衝突最終導致戰爭。
東洋貿易公司當年就選擇了扶持若乾當地土著部落,用當地部落抵抗西班牙人向北擴張的策略。
這種策略效果很明顯,在楚國人的扶持之下,尤其是大量武器裝備的輸出之下,金山地區裡的土著部落戰力迅速飆升,還真就抗住了西班牙人的向北擴張。
但是由此也帶來了一些後續的負面影響,那就是當楚國人自己也朝著內陸擴張,尤其是朝著金山谷底擴張的時候,這些昔日楚國人扶持起來的土著部落,就變成了楚國人自己的敵人。
而且先進武器沒有,但是火繩槍和長矛刀劍這些可是不缺的。
這不,松溪村現在就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吳金堂看到這一幕,都不由得咒罵:該死的東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