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走進不科學》第16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6K)
  第16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6K)

  庭院內。

  看著面色凝重旳老蘇,一旁的王稟不由上前一步,問道:

  “伯公,可是宮中出事了?”

  老蘇留下的人中除了徐雲之外,都是大宋體制內的官員。

  其中又包含了宗澤這種與老蘇有關聯,但關系不算特別密切的故舊。

  因此不出意外的話,大概率是宮中出了某些事——並且還不是那種特別高級的機密,數個時辰或者一兩天內多半便會逐漸傳播開來。

  老蘇顯然也沒打算賣關子,只見他沉默片刻,嘴中緩緩吐出了幾個字:

  “太后.薨逝了。”

  “?!”

  聽到老蘇這番話。

  院內先是一靜,旋即便沸騰了起來。

  只見老種目光閃爍了幾下,皺著眉頭問道:

  “蘇公,太后是幾時薨殂的?”

  老蘇朝四下看了幾眼,確定周遭沒有閑人後道:

  “這是殿值剛剛傳來的消息,至多不會超過一個半時辰——昨日簡王殿下還去拜見了太后呢。”

  老種聞言,微微歎了口氣。

  向太后的年紀比他大五歲,乃是宋真宗時期宰相向敏中的曾孫女,而他則是鍾世衡的孫子。

  向敏中作為朝中文官之首,歷來與鍾世衡不太對付。

  因此二者的一些仇怨,也被延續到了下一代的身上,說句世仇也不為過。

  在老種的童年裡,曾經多次與向太后發生過稚童之間的矛盾。(見《宋史·卷三三五·列傳第九十四》)
  在雙方成人之後。

  向太后嫁給了宋神宗趙頊,老種則拜師張載,成為了三班奉職。

  後來老種因為議論役法忤了蔡京旨意,與蔡京相惡, 蔡京同黨誣告他“詆毀先烈”, 將他罷官並列入黨籍。

  老種因此被屏廢了整整十年。

  而向太后則與老種相反,她與蔡京極其親近,甚至可以算是蔡京的貴人之一。

  例如在宋徽宗即位後,蔡京本被罷官外放, 正是向太后命徽宗留蔡京完成修史工作。

  雖然蔡京幾個月後還是被龔夫、陳師錫等人上奏罷官, 但卻靠著留京的這段時間結識了韓忠彥,這才有了後續的複起。

  當然了。

  此時蔡京還處於留京修史的階段, 後續的諸多事情還沒發生。

  但這並不影響老種對於蔡京的惡劣觀感——畢竟屏廢十年的仇怨, 不是一個蔡京罷官就能解消的。

  也正因如此。

  老種與向太后的矛盾也逐漸達到了一個不可調和的地步。

  但雙方作為不那麽昏庸極端的‘君臣’,彼此之間的較勁一直都有個前提條件:

  國體安穩。

  比如向太后知道西軍不能缺少老種, 因此打壓歸打壓, 卻絲毫沒有像趙構或者說完顏構殺嶽飛那樣自斷臂膀。

  向太后的做法是扶持王厚、老折,甚至支持童貫,讓他們逐漸取代老種在西軍的地位。

  老種的做法亦然, 從未把私人關系帶到邊軍的戰事中。

  可眼下向太后一死.
  局勢便有些微妙起來了。

  畢竟現在這位端王,大家都知道他的品行如何
  別的不說。

  光看他被俘前生了三十一子以及三十四女,便可以看出這位是個啥成分的皇帝了。

  隨後老種忽然想到了什麽,對老蘇道:
  “蘇公,王澤之呢?此時他在何處?”

  老蘇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很快意識到了老種在擔心什麽, 便道:

  “放心吧, 據元年所說,宿衛那邊只是戒備, 未曾有調動跡象。”

  老種口中的王澤之真名王恩,目前是殿前都指揮使,也就是標準的‘九太尉’之一, 此外他還總領宿衛,深得徽宗信任。

  用現代的比喻來說, 王恩就是警備團的團長, 心腹中的心腹。

  聽聞王恩那邊沒多大動作, 老種不由深呼出一口氣:

  看來向太后的病逝, 不存在秘不發喪的情況,確實是自然死亡
  隨後他想了想, 轉頭對王厚道:

  “處道,太后薨殂,你我身份有些敏感,且先回武信軍處待著吧。”

  王厚點點頭, 讚同道:
  “善。”

  老種見說又朝老蘇和徐雲拱了拱手, 說道:

  “蘇公, 小王,變故突生, 我與處道身為邊帥,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只能先行告辭了。”

  “小王,待太后的身後事處理完畢,屆時老夫再上門與你詳談技藝之事。”

  此時的徐雲還處於驚詫之中,聞言連忙下意識的一回禮:

  “承宣使但去無妨, 需要時差人說聲便成。”

  老蘇則看了幾人一圈,沉吟片刻, 說道:

  “小王、汝霖、正臣、正汝, 你們或為白身或官秩不高, 便先各自回屋去吧, 莪去送送種承宣使與王將軍。”

  王稟等人對視一眼, 同時領命:

  “是!”

  隨後眾人就此分別,徐雲面色平靜的回到屋內。

  關上門後。

  他背靠著大門,後腦杓抵在門板上,心情複雜的歎了口氣。

  如果說之前只是猜測的話。

  那麽現在她便敢肯定,向太后確實是替老蘇摔了那麽一跤。

  否則按照正常軌跡。

  向太后的身體雖然不好,但至少還能多苟上四個月,到明年開春才會去世。

  也就是說他這個小蝴蝶,確實影響了一些副本內歷史軌跡的走向。

  想到這兒。

  他不由轉過身,對著某個方向微微拱了拱身,行了個告禮。

  雖然他和向太后從未謀面。

  但某種意義上來說,向太后提前四個月去世,和他的到來有著無關事實、但卻因果相連的關系。

  因此徐雲的這一禮並不算大, 也不是惺惺作態, 而是出於底線所行的禮。

  隨後他走到書桌邊, 拿起筆紙,用摩爾斯電碼寫下了一封信:

  “黑麥二鍋頭啟.”

  “.太后薨殂,代號‘讀者聽不到’的計劃可以正式開始實施.”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過了一個時辰。

  徐雲將寫好的信件用油蠟封口, 放入袖口。

  出門找到了謝老都管,問道:

  “老都管,三哥兒這會兒在府上嗎?”

  謝老都管這會兒正在為老蘇準備祭詞的事兒,聞言抹了把額頭上的汗,說道:
  “在哩,剛才還在南廂房見著他了,老朽現在便差人去將他尋來?”

  “那便有勞老都管了。”

  “小事爾,你且等等。”

  謝老都管朝徐雲拱了拱手,攔下了一位仆役,將找尋張三的任務交給了他。

  仆役應了聲是,匆匆領命離去。

  徐雲則與謝老都管分別,獨自回到了小院。

  過了大概一刻鍾。

  張三便出現在了徐雲院落外:

  “王哥兒,聽說您找我?”

  徐雲點點頭,將手中的信封交給了他,囑咐道:

  “三哥兒,有勞你外出一趟,把這封信交到咱們之前去過的河王巷那戶人家府裡,就說是鳥九蓮耶交給他的。”

  張三點點頭,一拍胸脯:
  “明白,這事兒就交給我吧!”

  待張三離去後。

  徐雲雙手負背,幽幽歎了口氣。

  隨後在接下來的小半天裡。

  空閑下來的徐雲,逐漸見證了一個信息的傳播過程:

  向太后薨殂的頭幾個小時,只有老蘇等體制內的官員知曉情況。

  但當頭半天過去。

  月蓮等幾位府中高階仆役也都隱隱約約得到了消息,嘰嘰哇哇的竊竊私語。

  後來徐雲上街逛了一圈,發現路上不少人跟後世的謎語人似的,和熟人見面便是“嘿,你聽說了嗎?”

  另一人見狀,則會很神秘的指了指天空,齊齊揚起一道盡在不言中的笑意。

  等到了當天夜裡。

  送信回來的張三像是九十年代賣電子表的小商販似的,賊兮兮的拉著徐雲袖口,張口便是“王哥兒,太后薨了.”。

  又過了一晚。

  次日一大早。

  鐺——

  朱雀大街上,京兆府的仆役撞響了喪鍾,太后之死正式布告天下。

  根據《禮記·王製》的規矩。

  天子去世後要七日而殯,七月而葬。

  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則是三日而殯,三月而葬。

  其中太后的待遇和天子有些類似,七日而殯,五月而葬。

  不過周禮有這種要求,主要是因為要選擇墓地和佔卜落葬的吉日。

  外加給各地諸侯趕來出殯的時間,所以相對會比較冗長一點。

  當然了。

  還有一種傳聞是古人想借此看看死者會不會復活,這個說法就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況了。

  等到了宋朝。

  皇帝的下葬時間縮短到了3-5個月。

  太后的下葬習俗則改成了第三日小殮,第五日大殮入棺,一到兩個月後便可下葬。

  什麽?
  你問夏天這麽酷熱,遺體為什麽不會發臭腐爛?
  原因很簡單。

  太后或者皇帝的遺體在未大殮的時候,屍床下是要放冰塊的,並且要源源不斷地進行補充。

  另外梓宮未奉安前,無論是殯殿還是陵墓周圍都要用一層層草木灰,木炭,竹席等圍繞包裹。

  這些材料從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絕空氣,隔絕濕氣的作用。

  同時。

  宮裡負責殯葬的防腐官們,還會把遺體放在專門的精油裡浸泡一段時間,打個蠟啥的。

  等正式入殮後,棺材外還會刷滿49層漆——當然了,49層是皇帝的待遇,太后的待遇由於某個笨蛋作者查不到的原因,就講究著看吧。

  如果再遇到一些喪心病狂的,還會在棺槨內填充水銀,看上去賊掉san。

  雖然老蘇由於已經致仕的緣故,他只要在大殮當日到場外加獻上祭詞。

  但這畢竟是一件很敏感的事兒,故而老蘇也絲毫不敢怠慢。

  因此第二天的三人小課堂,頭一次出現了只有小李一人到場的情況。

  課堂裡。

  看著乖乖聽講的小李,徐雲在黑板上寫下了幾個字:

  “李姑娘,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知識,叫做地形雨。”

  小李眨了眨眼睛:
  “地形雨?”

  徐雲點點頭,道:
  “不錯,地形雨是世界降水形式中的四大大降水方式之一,其余三個則是鋒面雨、對流雨、台風雨。”

  “地形雨之所以有這名稱,乃是因為它是受地形的阻擋作用而引發的一類雨。”

  “當濕潤氣流遇到山脈等高地阻擋時被迫抬升,氣溫便會降低,最終形成降水。”

  “形成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風的一面,故而這山面,就是迎風坡。”

  “這類雨在形成之前的形象普遍非常令人,猶如天傾地覆,比如唐代許渾在《鹹陽城東樓》中,便有寫過一句描寫地形雨的詩。”

  “溪雲初起日沉閣”

  “山雨欲來.風滿樓。”

  注:
  華為榮耀60,華為nova9,小米11,小米10s,紅米k40,有用這幾款的讀者嗎?目前暫定五選一,大家給點意見唄?

   粉絲稱號開始了,還是老規矩先到先得,這次舵主必有,執事看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