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局SSS天賦的我還是太弱》第168章 人類首次突破星際文明!朝著更高的
  第168章 人類首次突破星際文明!朝著更高的宇宙文明邁進!
  第166章:人類首次突破星際文明!朝著更高的宇宙文明邁進!
  唐箏自己就住在國主府內,不過家與辦公的地方會單獨分開。

  他切斷警告投屏後,快步走到辦公廳,林銜已經在那裡等著了。

  “國主,這是從藍之鄉最新傳回來的宇宙信號波,異界之球目前處於寒冬期,信號波長會被藍之鄉阻擋,所以藍之鄉會率先檢測到這股頻率。”

  說話間,他已經打開湛藍色的投屏,伸手凌空輕點幾下後,宇宙信號波的特殊波長圖表便呈現在唐箏的面前。

  宇宙信號波,是唐箏在實施了大力獎賞科研成果的制度之後,由一個新起之秀的科研團隊研發出來的,用於更便捷的檢測宇宙之中的各類信號。

  其原理與水波很相似,利用的是魚類感應水波的特性。

  眾所周知,在平靜的湖面投入一顆石子,石子在入水時,會在水面產生一道向外擴散的漣漪。

  這種漣漪被稱之為水波。

  但人類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水波,等待個幾十秒可能肉眼可見的水波就會消失。

  但實際上在湖底之中,石子入水時的動能還在持續朝外擴散,只是這一道波就已經無法通過肉眼檢測到了。

  但魚兒們卻依舊可以感應到這道波紋的傳播,並且從水波的波動幅度來判斷有沒有危險。

  這也是為什麽有時候有人在湖面投喂食物,盡管投入的都是一些輕飄飄的麵包屑,幾乎連一點漣漪都濺不起來,可卻仍舊能夠吸引到池子底下的魚。

  這種波動,不僅僅只是在水中,空氣內也會存在波動。

  空氣內含有微量的雜質與顆粒,假設一顆棒球被擊打出去,那麽它極速劃過的這段拋物線之中,雜質與顆粒是會瞬間被朝著兩旁打散,同樣會呈現波動性質,只是這個比水面更細微,更難以觀測。

  而現在,人類可以通過科技直接觀測到宇宙中的波動。

  把宇宙當成一個大水池,任何途徑雙子天體的波動,都能夠被新型的信號波裝置所探測到。

  久而久之,便衍生出了宇宙信號波這麽一門單獨的學識。

  用於分辨出哪種是常見的宇宙波,而哪種是罕見甚至未知的信號波。

  也多虧得益於這門專門建立起來的宇宙信號波學,藍之鄉上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今天信號波檢測儀的特殊波動。

  就仿佛輪船行駛在海面上會導致海面水花翻湧,形成大量水波。

  太空艦在宇宙中遊離,同樣會產生出宇宙波。

  利用超光學棱鏡製造成的天文望遠鏡,終於在剛才,觀測到了三光年外正在緩緩朝著藍之鄉駛來的太空艦隊。

  “這個特殊波動其實早在半個月前就檢測到了,但是一直沒能夠觀察出雙子天體周圍有任何異樣。”

  “直到今天,它行駛過三光年外的另外一個小恆星天體附近時,恆星的光亮照射到了它們,我們才得以觀測到。第一時間向國主您匯報。”林銜大致將情況說了一番。

  又點開投屏,扯出幾張照片放大。

  唐箏湊上前看了看。

  由於距離在三光年開外,現階段人類的技術無法拍攝的那麽清楚。

  只能看見一道很模糊的輪廓,甚至連輪廓都殘缺無比,就像是打上了重度馬賽克般。

  但是無論圖片有多馬賽克,這一團東西從外形上來看絕對不是天體。

  再加之它進入恆星范圍之後,外殼折射出的金屬光澤,不難推斷出這是太空軍艦的輪廓。

  “雖然還不敢百分百下定論說這就是外星文明的軍艦,但是計算器給出的預估結果,高達80%以上。”林銜臉色凝重道。

  人類至今還從未見過外星生命,哪怕上位者與唐箏在幾十年前攜帶的那艘星際飛船,都足以驗證除了人類之外還存在外星生命。

  但是知道它們存在是一回事,親眼所見到這些外星生命,又是另外一碼事了。

  誰也無法保證外星環境下誕生出的文明與生命,會遵守與人類一樣的法則法規。

  甚至會因為所在的恆星天體環境不同,它們以天為地,以地為天都不稀奇。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面臨的未知挑戰將會顯得嚴峻無比。

  種族之間都有衝突,更何況星族。

  “按照預計,300年內會登陸異界之球或者藍之鄉?”唐箏詢問。

  300年登陸的話,人類尚有喘息的機會,三百年的科技,人類指不定會發展到哪一步。

  “能夠進行以光年為距離的星際旅途,是我們人類現在都還沒達到的科技,說明它們的科技在我們之上。也就意味著,它們肯定已經發現了我們這顆星球的存在,並且觀測過我們。所以這次的星際軍艦之旅,我認為就是奔著我們來的……至於行軍速度,還需要再觀測一陣,目前它們的艦隊正在以百分之一的光速行駛,但不確定是否是最大速度。”

  “那就先調查結果。”唐箏沉聲道。

  半個月後,新一批的結果出來了。

  而且還是壞消息。

  “報告國主,這支太空軍艦擁有極為優秀的加速條件,根據觀測,敵艦在這半個月內加速度超過了500%以上!現在已經到達光速的5%行進速率,並且似乎還在持續加速中,就算按照5%來看,留給人類的也只剩下60年發展時間了。”

  唐箏收到報告後,眉頭微微皺起。

  60年。

  這個結果只會更短。

  如果它們能將速度再提升一倍,達到光速的10%前進速率,再算上即將抵達藍之鄉時減速所需的時間,恐怕會在三四十年內就登陸。

  也就意味著第一批人類還正值中壯年的時候,這些外星人便會正面與人類交鋒。

  “想辦法與這支軍艦進行溝通,摸清楚它們的路數。”唐箏道。

  雖然這個做法很蠢,萬一對方沒發現自己,只是進行太空旅遊,這麽一擴散消息,反而不打自招。

  但是這是極小極小甚至不存在的概率。

  能夠進行太空穿行的外星科技,必然會檢測到藍之鄉以及異界之球上存在人類活動的痕跡。

  就算縮放到原生世界的地球上,各個國家隨便一艘航空母艦途徑他國領海,都會瞬間劍拔弩張,調動出自家最強硬的武裝部隊。

  更何況這種星際文明的碰撞,無論對方來意如何,沒有提前通報就貿然朝著藍之鄉逼近,這個做法無疑火上澆油。

  在準備與外星文明開戰之前,先做最後的一次確認。

  “我去聯系。”林銜道了一聲,很快掛斷通訊。

  再過半個月後,通訊首次得到了回復。

  被翻譯成了人類能夠看懂的文字。

  【我們,需要,新的家園。】

  就是如此簡短的一句話,但代表的含義已經十分明顯。

  這是一群侵略者!
  人類首次即將面臨外星文明的碰撞!
  “從它們所說的話來看,似乎是它們的文明體系出了點問題,否則也不會需要尋找新家園這麽一說。”唐箏分析道。

  “不過此前科研團隊曾經對三光年以外的另外一顆A型恆星進行過分析,它大概相當於我們原生時代的太陽一半的大小,是個微恆星。這個恆星系有五顆行星,宜居地帶經推算應該在第二顆的位置上。當然,在這之前都是猜測,不過現在隨著這幫家夥們的入侵,猜測已經被證實。”林銜翻閱了一下資料,才接話。

  “那顆恆星的壽命?”

  “壯年期,大約還有二三十億年的壽命,且表面熱能輻射的波動穩定,不應該會波及到第二行星的生存情況。”

  “那就是資源短缺。”唐箏道。

  “來搶資源了麽?”

  “大概率,但也不排除還有其他意外,不過不管怎麽說,有仗要打了。”唐箏坐回椅子上,目光微微朝上揚起,盯著橢圓形的穹頂,半晌後才道:“先把戰爭死線算成三十年吧,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三十年。它們的軍事力量未知,只知道擁有星際航行的科技。在這三十年內,我需要看到一支足以在太空中作戰的艦隊。藍之鄉需要完全改造成宜居星球,並且雙子恆星的戴森球需要納入計劃,在三十年內完成。”

  這三條命令幾乎都是相輔相成的。

  擁有太空作戰的艦隊,也就有了初步的防禦能力。

  藍之鄉面積要遠大於異界之球,資源也更多,完全改造成宜居星球,更方便軍隊的建造。

  至於雙子恆星的戴森球構想,一旦完成,則是太空艦隊取之不竭的燃料補給。

  三條命令,集生產、防禦、能源為一體。

  “將雙子恆星完全包裹起來?國主,這不現實,它不是單一的恆星體,它會旋轉。就算我們真的有能力製造出抗高溫的太陽帆,雙子星旋轉的引力潮汐也會將這些太陽帆撕碎……”林銜給出建議。

  但唐箏卻身體前傾,手肘撐在桌台前,十指交叉在一起,盯著林銜:“按我說的做。”

  “是!”

  關於這次外星人即將侵入的事情,唐箏沒打算隱瞞民眾,而是將其廣為天下知。

  現在民眾們的科技力量都很發達,有些民間科技達人也能自製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發明,以便用於觀測天體運動。

  一旦搗鼓出新鮮名堂,國家可是會獎勵大批資金。

  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

  消息藏不住。

  與其讓它變成坊間傳聞,最後謠言越傳播越誇張,倒不如由國主府出面,直接將事實告訴大家。

  消息被擴散的第一時間,的確引起了不少百姓們的恐慌。

  外星人自古以來都屬於科幻題材中的常客,各種外形設計也花樣百出。

  但那畢竟只是幻想之物,而現在確確實實有外星人‘拜訪’異界之球,且極大概率懷著敵意。

  人們開始有些躁動,犯罪率上升一截。

  但時間會磨平這一切,三十年的周期說長不長,尤其是面對壽命突破兩百歲的人類,三十年時間也就夠孩子們渡過個叛逆期。

  不過麽,這時間跨度說短也絕對不短。

  人們恐慌完之後,發現日子還是照常要過,活著就得吃飯,就得考慮生活日常中的瑣碎。

  很快,大家又恢復了往日的作息,該為柴米油鹽忙碌的為柴米油鹽忙碌,該學習的學習。

  再不濟,不還有三十年嗎,總不能現在就去死吧。

  這也是提前將事實散播給民眾的好處,一旦謠言四起,人們躁動的局面恐怕很難維持的住。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人類的科技也在飛速的突破。

  五年後,人類歷史上第一台能夠加速到1%光速的微型無人飛船誕生,最高速度上限為光速的1%。

  光速每秒約移動三億米的距離,百分之一也足有300萬米每秒。

  這是什麽概念?
  原生世界的地球直徑也不過約1.2萬千米。

  這艘微型無人飛船相當於四秒就可以繞地球一周。

  當然,如果要是載物的話,還得考慮提速的時間,以及減速緩衝的時間,包括貨物重量而導致的引力抵消。就算這艘微型飛船多栽上一粒黃豆,理論上的四秒一圈也會驟降至需要十分鍾圍繞地球轉一圈。

  但這個速度也極為誇張了。

  異界之球的體積比地球要更大,微型飛船最理想的飛行測試結果為30秒一圈。

  實際載物結果是一小時一圈。

  不過能研發出來就是好消息。

  往後走的三年內,微型飛船的速度被一提再提,載物量也從原先僅能承載一粒黃豆,到現如今可以承載一噸重的貨物。

  貨物物流速度被大幅度提高,也就意味著人類生活的節奏進一步加快,科技發展的更為迅速。

  這些都是速度提升而帶來的增益。

  在此基礎上,藍之鄉的改造也飛快。

  短短五年時間。

  大氣層的渲染,藍藻的鋪設。

  小湖泊的注入。

  再到人類能夠不憑借模擬倉,也能在藍之鄉本土首次培育成功第一個單細胞生物開始。

  人類的生活重心,終於慢慢的朝著藍之鄉轉移。

  人類也終於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到了星際文明,達到了宇宙Ⅰ級文明的裡程碑!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