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主戰
“陛下,大唐軍隊與女貞兵馬,在我宋土上交戰,這實在是奇恥大辱!”
趙福金圓圓的眼珠一瞪,嬌叱道:“豈有此理!”
李綱滿心欣慰,大宋在總算有了一個硬氣的皇帝,他正等著陛下繼續說話呢,說知道女皇陛下說了一個‘豈有此理’之後,就不再說話了。
李綱疑惑地問道:“陛下?”
“還有何事?”
趙福金一臉不耐煩地問道,旁邊的薛寶琴拽了拽龍袍,趙福金才擠出一個笑臉。
李綱想了想,歎了口氣,說道:“臣沒事了,陛下早些歇息吧。”
走出皇宮,李綱跺了跺腳,看向遠處的天空。
他有萬丈的雄心壯志,但是根本沒有施展的舞台,兵權被朝廷把控的死死的,一點也沒有下放。
其實他並不蠢,仔細一想就知道朝廷如此做的用意,也知道這樣是很正確的。
這個時候,大宋風雨飄搖,最怕的就是有人擁兵自重。
但是李綱知道自己是一片赤誠,忠心耿耿,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率領汴梁的百萬禁軍,橫掃中原所有敵人。
但是沒有相信他.
他的眼神看向的,正是正經門的方向,因為能決定這個大宋國策的人,就在那裡。
“他為什麽就是不打呢!”李綱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據他觀察,李漁根本不是一個怯弱的人,他和蔡京也完全不一樣。
聽其言,觀其行,李漁都是一個,至少現在是一個,全心全意為大宋的人。
他在害怕什麽?
給自己指揮權,百萬禁軍,直接揮兵跟女貞還有大唐決戰,在自家地盤上,有大宋百姓支持,還會輸不成?
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氣,隻好把內心的憤懣,發泄到那些貪腐的官吏身上,繼續反腐去了。
與此同時,幾十匹快馬,正從城外飛奔而來。
到了城門口,亮明身份之後,這些人徑直到了正經門。
有人遠遠看見,就認出了馬背上的一個人,大聲道:“二師兄,好久不見!”
朱武笑著說道:“陳泥丸,今日輪到你當值了?快些開門,我要帶這位將軍,去見師父!”
大門敞開,一行人進到山上,馬背上武將看了一圈,讚歎道:“好一座正經門!”
朱武呵呵一笑,帶著他來到一處院落前,轉頭道:“鵬舉,你在此稍做等待,我去稟報師尊。”
“請便!”
朱武進到院子,向著小樓抱拳道:“師父,弟子朱武求見。”
過了一會,李漁緩步走到欄杆,說道:“朱武回來了?”
“師父,嶽飛將軍在外,希望能見師父一面。”
“請進來吧。”
隨著砰砰砰的腳步聲,朱武引著嶽飛來到小樓上,只見樓上四周沒有牆壁,更像是一個亭台。
周圍散落著幾道竹簾,隨風飄蕩,裡面的擺設也很簡潔,地上的蒲團甚至有些破舊。
紅泥小爐上,擱著一個水壺,騰騰熱氣從中冒出。
李漁振衣而坐,伸手道:“請。”
香菱也坐在小爐旁的蒲團上,為他們倒水。
李漁笑著介紹道:“這是我的徒弟,香菱。”
嶽飛抱拳道:“幸會。”
他還以為這是李漁的侍女,沒想到竟然是正經門掌教的高徒。
若是一般侍女,李漁自然是不會介紹的,但是自己徒弟還是要說一下,他一向十分注意自己徒弟們的感受。
香菱紅著臉道:“常聽師父說起將軍的威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哪裡當得起掌教謬讚。”
李漁詫異地轉頭,香菱竟然說出這番話來,自己恍惚間還以為是寶釵呢。
他讚許地看了一眼香菱,微微頷首。
香菱鼓足勇氣,終於收獲了師父的肯定,心中也喜滋滋的。
“嶽將軍,這次來是有何事?”李漁把茶水推了過去,輕聲問道。
李漁和嶽飛有些交情,嶽飛的排兵布陣,是跟諸葛亮學的,而中間人就是李漁。
當初李漁也想學,但是他腦子裡的劇痛以及那種漿糊一樣的暈眩感,讓他中途放棄了。
但是嶽飛忍住了,強忍著不適,一看就是十天。
那對嶽飛來說,是一個極其寶貴的經歷,讓他的排兵布陣之術,真正地有了質變。
他看向李漁,目光十分堅毅,聲音卻出奇的敦實誠懇,“李掌教,如今陛下年幼,雖然是女子,但是深得海內之人望。我欲進宮,奉勸陛下,禦駕親征,掃清開封府殘敵。”
說到這裡,他起身抱拳道:“望掌教與我一道,勸諫陛下。”
李漁沉吟片刻,說道:“你覺得時機成熟了麽?”
“掌教有何疑慮,我願一一解答。”
李漁轉了一下茶杯,細細說道:“汴梁雖然有百萬禁軍,但都是些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看似兵精馬壯,實則早已荒廢了操練,戰力低下。如今北上的殘敵,都是女貞、大唐這樣的悍勇兵馬,我怕戰未必能勝。”
嶽飛凝聲道:“舉凡六朝精兵,都是從戰陣中拚殺出來的,指望著在汴梁城內,如何能把這些禁軍戰力提升?出城作戰,只需配一良將,即可積小勝以磨煉行伍士氣、配合以及體質。”
他倒了一點水,在桌子上畫出一個陣法來,說道:“為將者,當隨機應變,率百戰精銳,則應尋找機會決戰,殲滅敵人。若是帶著弱旅,則應該謹小慎微,步步算計,以戰代練,很快就能帶出一支精兵來。”
“校場上練十年,也不如一場真正的戰鬥,能夠讓戰士進步。”
李漁眼睛微微一閉,很是動心,說實話他被說服了。
嶽飛說的很通俗,沒有任何的彎彎繞繞,直接就點出了他本人就是一個好的將領。
李漁繼續問道:“我準備派使團去長安,若是大唐能撤兵,則少了很多血戰。”
嶽飛聲音微微壓低,但是更加堅定,“不打一場,就此求和,只怕唐軍隨時會來,他們佔據了邊境的要塞,也斷然不會還回來。為了今後幾年的安定,這一仗最好是打,而且不論輸贏,都得打出血氣,哪怕輸了,也要讓他們付出代價,直到他們不敢無視我大宋。”
李漁長舒一口氣,道:“隨我進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