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朱元璋的打算
李成桂還想多活幾年,還想再當幾年的國王,盡管這國王沒有什麽權利,盡管這國王只是大明的傀儡,可也好過死去。陳松的所乘坐的船隻逐漸遠去,大海之上,只剩下一個小小的白點。
當白點消失的那一刻,船隻徹底的從李成桂等人眼中消失。
船隻一路航行,終於趕在新年之前回到了金陵。
今年的金陵可真冷啊,還沒入冬,就下起了大雪。
根據在金陵中居住了幾十年的老人說,打他記事起,就沒見過這麽大的雪。
大雪將金陵包裹,街道上的行人也好了好多。
暖閣當中,朱元璋披著一件大氅,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腳下還放著一個銅爐,裡面的火苗燒的正旺。
朱元璋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朱棣和陳松,一臉輕松。
草原解決了,高麗解決了,所有的事情都往好的一方面走了,以後,太平日子就要來了。
“高麗的事情辦的不錯,以後,那邊也不用再擔心了。
不過,遼東的納哈出還沒有解決,這個家夥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不過,這是俺已經交給湯和了,讓他去做!”朱元璋說道。
“草原那邊雖然太平了,可具體的事情,還沒有處理妥當,過了年之後,你就去一趟草原吧。”朱元璋看著陳松。
朱元璋都發話了,陳松還能說什麽?只能同意。
“臣遵命!”陳松領下了朱元璋的命令。
“行了,你先回去吧!”朱元璋朝著陳松擺擺手。
陳松退出了禦書房,剛走了沒兩步,就見到一個太監迎面而來。
這個太監陳松認識,叫楊泰,是朱標身邊的管事太監。
他過來陳松這裡,估計是朱標過來找陳松。
果不其然,太監停在陳松面前,說朱標找他。
陳松跟著楊泰,去了朱標那裡。
最近多年,朱元璋將大部分政事交給了朱標。
從那次征伐草原,將國內的政事交給朱標之後,朱標對政事的處理,越發的熟練。
朱元璋也巴不得朱標越來越熟練,朱元璋的性格就是傳統的老農性格。
老農性格是什麽?要是家中長子可以做事,那就盡量將事情交給他去做。
東宮的書房中,朱標坐在書桌前處理著政事。
當陳松被楊泰帶到書房的時候,朱標抬起了頭。
“常青啊,許久未見啊!”朱標放下手中的毛筆,一臉和煦的看著陳松。
朱標是仁君,是歷史上文臣最推崇的太子。
備受文官推崇,陳松之前,嘗試過扭轉朱標的性格,可一切都是白費,壓根就扭轉不過來。
“臣拜見殿下!”陳松行了一禮。
朱標笑著站了起來,親自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了陳松的身後。
陳松受寵若驚,這突如其來的好,讓陳松有些懷疑,這書房中是不是埋伏著五百刀斧手。
陳松坐下,半個屁股挨著椅子,看著朱標,問道:“殿下找臣來,所為何事啊!”
朱標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笑呵呵的說道:“今天來,也沒有什麽別的事情,主要就是想問問,你對於朝政,對於以後的局勢,是如何看待的?”
陳松一臉納悶,這怎麽突如其來就問自己?
最近這麽多年,朱標很少詢問陳松這些話,這突如其來問這些話,確實有些不太正常啊。
陳松雖然心中疑惑,可也如實回答:“臣以為,以後的局勢,會好上很多。大明境內,以後主要以太平為主,至於邊境,恐怕會有一些動蕩!”
“我聽的不是這個,我是想問,你對以後的局勢,有著怎樣的打算?又或者說,以後的局勢,你會怎麽辦?!”朱標和煦的問道。
這話可是把陳松給問到了,這話看上去沒有什麽問題,但仔細一琢磨,裡面有坑啊。
陳松想到了這些問題,不做回答,只是答非所問。
問了半天,見問不出什麽來,朱標也不再去問,只是隨意的應付了兩句,然後讓其離開。
陳松走出去之後,書房的一個屏風後面走出來兩個人。
這兩個不是別人,正是齊泰和黃子澄。
這兩個家夥,可是傳統勢力的衛道士,他們不會和陳松攪和在一起。
在他們的眼中,陳松就是最無恥的人,是陳松將他們的那些利益全都攪和了。
所以,他們就想著,以後要是有能力了,一定要將陳松徹底的打入塵埃。
這兩人也算是有幾分本事,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來到了朱標的身前,被朱標賞識。
這兩人在儒家理學的造詣上很深,朱標從小就是被這種人教育長大的,這些理念早已經深深的根植在了朱標的心中。
並不能說朱標對陳松有惡意,也不能說朱標被這兩人利用。
朱標的性格比較溫和,他的治國理念,主要以平和為主,不希望發生戰爭。
可陳松不同,在朱標看來,不管是教育朱雄英還是治國理念,都充滿了侵略性。
這讓朱標有些擔心以後,所以他也想試探試探,看看陳松對以後的打算究竟是什麽。
可問題就在於,今天試探了半天,什麽都沒有試探出來。
齊泰朝著朱標恭恭敬敬行了一禮,然後開始編排起陳松的壞話,“殿下,這個陳松,是個大奸似忠之人,絕對不能讓他掌權。
他對我儒家造成的危害,罄竹難書,這種人,應該早點防范!”
黃子澄也在一旁不斷的鼓吹著,說著陳松的壞話。
可朱標是誰?他要是這麽輕而易舉的相信了這兩人的話,那他還怎麽當這個太子?
“你們兩個所說的這些事情,我心裡自有打算,你們不必言說,今日之事,就不要外傳了,以後,穩妥一點吧,這件事情就此揭過!”朱標說道。
朱標此舉,是在保護兩人。
今天發生的事情要是傳到朱元璋的耳朵中,朱標可以相信,這兩人的的未來,可就危險了。
齊泰和黃子澄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中看到了無奈。
對視一眼之後,兩人離開了這裡。
陳松走出了皇宮,來到了外面的街道上。
雪很大,紛紛揚揚的往地上撒去,街道上已經堆積起了厚厚的積雪。
陳松看著這滿天飛飛揚揚落下來的雪花,讚了一句,瑞雪兆豐年。
說起來,陳松也好奇,為什麽這裡的大雪這麽大。
可一想到,那讓人驚恐的小冰河時期,距離現在還有一百多年的時間,心裡也就沒有了那麽多的擔憂。
趙峰早已經趕著馬車停在了皇宮外,陳松出來的時候,趙峰驅趕著,馬車來到陳松的面前。
坐上馬車,徐徐向前。
此時,暖閣當中,朱元璋看著站在自己面前的朱棣,朝著他朝著招手。“進前來說話!”
朱棣恭恭敬敬的站在了朱元璋的前面,只是看向朱元璋的時候,眼睛裡面充滿了躲閃。
對於自己這個老爹,朱棣是打心眼裡崇敬和害怕。
“最近這段時間,你覺得苦不苦?”朱元璋問道。
朱棣連忙搖頭,說道:“不苦,一點都不苦!”
“不苦就好,不苦就好。和當年俺起兵的時候相比,你們的條件好了不知道多少。最起碼不用擔心後勤補給的問題,那個時候,俺要考慮的問題很多!
時間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還記得你以前最喜歡舞刀弄棒,現在也成了獨當一面的大人了!”朱元璋追憶著過往。
朱棣就靜靜的站在那裡,聽著朱元璋所說的所有話。
朱棣並不相信自己的老爹只是說這些話,這些話隻可能經常說給他的大哥。
朱棣對自己的老爹非常了解,如果沒有什麽事情的話,他是不會這樣的。
可他又不敢問,只能靜靜的等待著朱元璋自己將這事情說出來。
說著說著,朱元璋語氣一轉。
“你可知道哈密這個地方?”朱元璋看向朱棣。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哈密這個地方聽過,以前聽常青說過。常青說,只要掌握了哈密這個地方,那麽就能夠掌握亦力把裡,向西就可以攻略那大片土地!”
“也還算不賴!”朱元璋讚了一句。
此時的朱棣心中滿是疑惑,他不知道自己的老爹為什麽會突然說這些話。
“你如何看待哈密這個地方?如果說以後朝廷想要攻略亦力把裡,你覺得該如何?”朱元璋饒有興致的看著朱棣。
這句話把朱棣問得懵在了原地,朱棣以前根本就沒有想過這件事。
那個時候朱棣很忙,要解決草原上的韃子,根本沒有時間想這些東西。
而且,朱棣也覺得哈密距離自己太遠,只要沒有人故意將話題往這方面引,朱棣甚至都不會想到哈密這兩個字。
哈密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位於古絲綢之路樞紐,絲路是存在廣泛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貿易商路。
史書記載:“本古伊吾盧地,在敦煌郡北,大磺之外,去今肅州一千五百裡,為西北諸胡要路。
保哈密所以保甘肅也,保甘肅所以保陝西也。
故祖宗設立河西,疆域抵沙州、哈密。”
《明史》記載:“惟今所謂哈密、齊勤、蒙古、罕都、安定、鄂端察遜皆前代中國之邊境,所謂敦煌、酒泉、伊吾之故地,洪武、永樂中因其土酋內附立以為衛,其地處吾近邊,薄於北部,不可概以外國視之。”
也就是說,有明一朝,朝廷對於哈密那邊非常看重。
朱元璋很早之前就打算攻略哈密,可那個時候國內剛剛平定,整個天下尚未徹底拿下,凡事都有個輕重緩急,放在那個時候的大條件下,攻略哈密,倒也沒有多麽重要。
現在,朱元璋有了時間,也有了資本,就將目光放在了西邊。
永遠不要懷疑朱元璋的野心,歷史上的他雖然沒有建立哈密衛,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對那邊產生過想法。
哈密衛是永樂四年間建立的,現在才洪武二十年,提前了數十年。
“哈密這個地方非常重要,俺覺得,應該控制下來。如果朝廷不控制下來,被那些胡人拿下,對陝西會有很大的威脅。
陝西要是有危險,中原也就有了危險。所以哈密必須控制,俺以為,朝廷應該在那裡構築城池,留守兵馬!”朱棣一本正經的解釋。
“那如果像唐朝那樣呢?直接建立安西都護府,該如何?”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這番話,讓朱棣大為吃驚。
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老爹現在竟然激進成了這個樣子。
轉念一想,倒也釋然了。
自己的老爹一直都很激進,一直都很大膽,只是以前一直沒有時間,沒有資本。
現在所有的事情都差不多了,天下也能維持一個穩定的局面,想到這些也正常。
朱元璋對唐朝非常推崇,明初之時,衣冠制度,皆如唐製,就連很多官位的設立,都有著唐朝的影子。
明初的官服,尤其是官帽,和唐朝的翼善冠非常像。
在朱元璋看來,唐朝有的,大明必須有,唐朝沒有的,大明也必須要有。
“建立安西都護府,這是不是有些太早了?”朱棣試探性的問道。
朱元璋沒有回答,而是在思考著問題。
西域那片地方距離中原太遠,距離金陵更是十萬八千裡之遙。
如果想要攻略那裡,就必須尋找一個能力強,身強力壯,且對朝廷絕對忠心的人。
湯和徐達他們能力強是強,可年齡大了,哈密那邊環境艱苦,要是去了那裡,說不得回不來了。
要是讓其他人去的話,那裡山高路遠,而且又手握重兵,這讓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不放心。
思來想去之後,朱元璋就將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朱棣這麽多年建立了不少功勳,是個打仗的材料。
再加上有陳松的調教,不管是帶兵打仗還是思考問題,都遠超其他藩王。
更重要的是他很年輕,身強力壯。
如今北平以北,戰事的頻率將會降低,與其讓他無所事事的待在北平,還不如讓他去哈密那個地方。
但更換藩地是一件大事,就算朱元璋手握大權,也要和自己的兒子商量商量。
見朱元璋不說話了,朱棣也沒有詢問,只是靜靜地等待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