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光刻機 芯片設計和晶圓廠
“胡博士,帶我去一趟半導體辦公室,我有些事想跟你聊聊。”
“好的,董事長,請跟我來!”
胡正明是典型的研究人員性格,十分地儒雅隨和,聽到夏禹的話之後,微笑著帶著夏禹和霍建寧進入電梯,前往天工半導體實驗室的樓層。
“胡博士,這一次集團會新開設一系列的公司,其中半導體領域將會是重中之重。”
“所以馬上,您這邊的工作壓力就會大很多,還需要您帶好團隊。”
胡正明微愣,笑容反而越發燦爛,毫不猶豫地說道:“董事長,對於我們做科研的人來說,最不怕的就是有研發項目,最怕的反而是有力無處使。”
“您給我們提供這麽好的科研環境,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當中,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完成公司安排的任務。”
夏禹滿意地點點頭。
這時,電梯剛好到了指定樓層,他笑著說道:“先到實驗室再跟您細說吧。”
“好的,這邊請!”
說罷,胡正明帶著夏禹朝一個方向走去。
很快,三人就到了實驗室的準備間, 換好衣服之後, 便走了進去。
“董事長,這間實驗室是最大的一間,科研人員大部分都在這裡做研究。”
“有一些特殊要求的實驗,就會去其他一些更小的實驗室。”
進入之後, 映入眼簾的是穿著白色科研服的研究員三三兩兩聚集, 圍在一部部機器或者儀器前,胡正明立刻介紹起來。
“過去看看。”
夏禹微微頷首, 邁腿朝著一處人群走去。
“董事長!”
“老師!”
“董事長……主任……”
看到夏禹等人到來, 正在研究的研究員立即向夏禹等人問好,其中一個人喊胡正明老師。
夏禹看向他, 果然是梁孟松, 這小學生髮型跟後世一模一樣。
“你們好。”
“現在你們主要是做哪方面的研究?”
“董事長,我們目前正在全力研發3微米的芯片製造工藝……”
梁孟松是這項研究的主力,他直接向夏禹匯報起來。
夏禹靜靜地聽著, 盡管這些深奧的技術他並不能都聽懂,不過一些常識他是知道的。
在梁孟松說完之後,夏禹突然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現在國際上的主流芯片技術達到了哪個層次?”
梁孟松有些尷尬,但還是如實回答:“董事長,全球頂級的芯片公司,都已經進入到量產1微米規格的芯片了。”
“去年10月, 美國英特爾發布的80386處理器就是采用了1微米的製造工藝。”
“我們目前的研發進度確實比較滯後, 不過我們會全力突破,目前1微米的製造工藝項目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了, 在這個領域研發出了7項技術專利。”
“嗯,我知道了。”
“有壓力是好事,要將壓力轉化為進取的動力。”
夏禹微笑著鼓勵道。
“你們繼續吧。”
“胡博士, 我們去那邊看看。”
……
夏禹在天工半導體實驗室呆了近一個小時。
這一個小時裡,他也將天工半導體實驗室的情況了解了個大概。
目前天工半導體實驗室有37個研究人員, 但是人員結構和研究方向卻有些複雜。
在人員上, 其中過半都是大陸挖來的研究員, 普遍年紀較大, 領頭的技術大牛是一個51歲的老教授,名叫蘇明生, 來自鄂省的漢城無線電元件三廠,在光刻機研發領域有很強的實力。
之所以這一位老教授被挖來香江,原因很現實卻又很讓人無奈。
因為大陸方方面面都要外匯,而從六十年代起搞了二十多年光刻機自主研發的漢城無線電元件三廠, 也因為項目被下馬, 缺少了國家經費支持, 導致二十多年的技術研發停滯,所以蘇明生一身所學無所施展, 才被天工科技實驗室挖來了香江。
而從與蘇明生的溝通中,夏禹得知了大陸光刻機自主研發的情況, 在1965年時中科院就研發出了65型接觸式光刻機,到了1980年,水木大學更是成功研製出第四代分,光刻精度達到3微米, 接近國際主流水平。
只是現在,下馬幾年了, 大陸已經與國際上有了代差。
仔細想想, 現在天工半導體實驗室還在研發3微米的芯片製程工藝, 而1980年大陸就能夠自主研發出精度達到3微米的光刻機。
而現在, 已經是1986年了!
一瞬間, 夏禹遺憾之余,也大感慶幸,還好他打算布局了。
大陸積累的數量龐大的科研人才,雖然這幾年被耽誤了,但是實力是絕對有的,現在他去挽救還來得及。
言歸正傳。
目前天工半導體實驗室因為人手問題,研究地不夠全面。
其中以胡正明和梁孟松師徒為首的一半人員,在研發芯片製程工藝。
而以蘇明生為首的一部分人員,則在研發光刻機。
了解到了真實的情況,夏禹就得稍微調整一下自己來之前做的計劃了。
之後,夏禹將胡正明、梁孟松和蘇明生叫到了會議室, 準備跟他們談談,谘詢一下他們的意見。
“實驗室的情況我也看了,說實話,給我的印象是有比較多的缺陷。”
“但是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在於目標不夠明確。”
“我有一些想法,你們先聽聽,之後再各自發表意見。”
夏禹停頓了一下, 喝了口茶潤潤嗓子,然後緩緩說了起來。
“在半導體行業,光刻機和晶圓廠都很重要,缺少這任何一樣,都無法生產出優秀的芯片。”
“但是還有一個環節也很重要,那就是芯片的設計。”
“只是目前全球范圍,基本上芯片設計和晶圓生產都是在同一個公司中,這有好處,但是也有弊端。”
“就像現在我們實驗室一樣,各方面都在研究,反倒是牽扯了精力,無法盡快出成果。”
“所以接下來,我會成立三家公司,分別對應光刻機的研發生產、晶圓廠的研發建設和芯片製程工藝的設計。”
“三家公司各自負責整條產業鏈的其中一環,不會相互涉足。”
“其中芯片製程工藝的設計,由新成立的天工半導體負責,天工半導體實驗室也對應這家公司,胡博士和梁博士,你們兩個依舊留在天工半導體實驗室。”
“光刻機的研發生產,由新成立的天工微電子負責,另外成立一個天工微電子實驗室,蘇教授,你以及你團隊的人,全部調入天工微電子實驗室。”
“而最後的晶圓廠的研發建設,天工集團不涉足,這一塊將由大陸的九州實業集團負責,那邊會單獨成立一家九州半導體公司。”
“到時候天工半導體和天工微電子,都要對九州半導體進行技術指導。”
“你們覺得怎麽樣?”
胡正明三人互相看了看。
隨後還是胡正明發表意見:“董事長,您這個部署我沒有任何意見,這樣一劃分,整個流程都十分清晰。”
“只要有足夠的人手,我有信心追趕最先進的芯片製程工藝。”
夏禹滿意地點點頭:“好,人手方面,我完全放手,你想挖誰就挖誰,集團會給你全力支持,你這邊放心做研發就行。”
“謝謝董事長!”胡正明笑容滿面地致謝。
夏禹再看向蘇明生老教授。
“蘇教授,您的想法呢?”
“經費您完全不用擔心,我不會給您任何限制,您要多少我給多少,上不封頂!”
長相清瘦的他扶了扶眼鏡,感激地說道:“董事長,謝謝您的支持,從來到這裡開始,我從來都沒有受到過研發經費的製約。”
“我在漢城無線電三廠工作了半輩子,從漢城無線電三廠建設起,我就在那裡了。”
“之前與國際上交流少,沒有完整的消息渠道,雖然我們搞出來了自出研發的光刻機,但是與國際上有多大的差距我們也不是特別清楚。”
“但是來了香江之後,我對於國際上的情況是了解了,我的感觸很多。”
“國外的技術是很先進,美國、島國都比我們的強,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華夏的研究人員素質差。”
“只是被束縛住了,原因有三個,經費少,沒有最先進的研究設備,以及瞎指揮。”
“來到了這裡以後,這三個束縛都沒了,這是我們從事科研的人夢寐以求的研究環境。”
“但是讓我負責搞出先進的自主研發的光刻機,我一樣面臨人手的問題。”
“光刻機研發領域,比芯片製程工藝的領域更小,挖人難度也更大。”
“我個人的建議,是將大陸的那些人挖過來,他們絕對不會比英美、島國的人差。”
“很多能力比我強的人,要麽去教書了,要麽去了其他領域繼續搞研究,這完全是浪費人才。”
“要麽是把他們挖過來,要麽是在大陸再開設一個分公司,將他們匯聚起來,繼續發光發熱。”
“我個人傾向是在大陸再開設一個分公司,因為我一直跟我的老朋友有書信來往,也勸過他們,但是只是有很少一部分人來了,大部分人是對香江有偏見。”
說完,蘇明生目光期待地看著夏禹。
夏禹凝眉思索了一會兒,看著蘇明生說道:“蘇教授,光刻機的研發生產,必須是以香江這邊為主。”
就在蘇明生有些失望時,夏禹繼續解釋道:“你應該知道,香江和大陸是有區別的,你不要忘了巴統協議。”
“雖然現在西方發達國家對大陸放松了管制,但是限制還是有的,這是一個炸彈。”
“反倒是香江沒有這個限制。”
“天工微電子只有在香江,才能夠輕裝疾行。”
聽到這,蘇明生沉默了,拳頭不知不覺間緊握。
“很多人沒來過香江,對於香江有偏見,這我能理解。”
“這個問題我會去解決,我會跟大陸溝通,讓大陸強行派人過來。”
“當然,你的建議我也會中和。”
“這樣,天工微電子在虔州市再開設一家分公司,職能是聚攏一批科學家,承接一部分的研究,作為對這邊的補充。”
“虔州分公司的儀器,我也會盡力把最先進的搞過去。”
“您覺得如何?”
“謝謝董事長,我沒有其他意見了。”蘇明生感激地說道。
“還有一件事,蘇教授,九州半導體公司那邊需要足夠的人才支撐,您對於大陸半導體領域的情況更清楚,還得麻煩您推薦一些大陸的人才,最好是列一份名單出來。”
“這事簡單,我會盡快列出名單來。”蘇明生忙回答道。
“那行,暫時就這樣安排。”
……
(本章完)